在探讨新加坡移民的讨论中,"EP"、"PR"、"公民"是频繁出现的身份术语。楹进集团顾问表示,除了少数通过新加坡全球商业投资计划()直接获得PR身份的人,大多数人是通过EP→PR→ 公民的逐步路径实现身份转换。对于计划长期定居新加坡的人来说,经历这三种身份的转变是常见的过程。 EP(Employment Pass)是新加坡为外国专业人员设立的工作准证,被认为是外国人在新加坡工作的“高级别”工作签证。[color=var(--global--color-primary)]EP准证的有效期通常为1到2年,且需要定期续签。从2024年起,EP准证的薪资门槛为5600新币,金融服务领域为6200新币。申请人需满足COMPASS计分系统的40分标准,适合在金融、IT、医疗等领域拥有高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EP准证持有者可以在新加坡工作,但享受的福利待遇较为有限,尤其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 PR(Permanent Resident)是新加坡的永久居民身份,通常是外籍人士在新加坡长期定居的重要过渡身份。获得PR身份后,持有者可以在新加坡长期居住、工作和享受一些基本福利,但并没有完全享有公民的权利。PR身份通常需要每5年续签一次,虽然它是“永居”,但依然需定期更新。PR身份使得持有者享有与公民相似的居留权,但依然无法参与新加坡的选举等公民特权。 新加坡公民意味着直接获得新加坡国籍,并享有新加坡护照所带来的全球便利。成为新加坡公民后,持有者不仅可以享有完整的社会福利,还能享有参与选举、担任政府职位等公民权利。通常需要持有PR身份满2年后,累计住满一年或满足特定居住要求即可申请公民身份。新加坡公民身份的巨大优势在于全面的社会福利以及完全的身份自由度。公民不仅能享有高度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还能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 在教育福利方面,EP持有者的孩子可以申请入读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学,但需要参加AEIS考试,且竞争力较大。PR持有者的孩子在教育上享有更高的优先权,入学名额相对更容易获得,但仍需参加AEIS考试。新加坡公民的孩子享有教育优惠和优先入学权,可以享受政府的教育补贴和助学金。 在医疗福利方面,EP持有者通常需要自行购买医疗保险,医疗费用较为高昂。PR持有者与公民可以享受更完善的医疗福利,包括政府提供的医疗补贴和公积金(CPF)支付医疗费用。 在购房福利方面,EP持有者只能购买私人房产,且需支付较高的房产税,无法购买新加坡的公共组屋。PR可购买首套房产,但需支付较高的税费,并且需要在获得PR身份后至少三年才可购买二手组屋。公民在购房时享有政府补贴,且在购买组屋时享有更低的税费和更多选择。公民还可以出租组屋,为投资和经济状况改善提供了便利。 在社会福利方面,EP持有者通常不享有社会保障福利,例如公积金(CPF)等。PR身份的持有者可以参与新加坡的公积金计划(CPF),并享有一定的社会福利,包括医疗、教育津贴等。作为新加坡公民,持有者可以全面享受公积金(CPF)计划中的所有福利,包括医疗、购房、退休金等社会保障。 在工作机会方面,EP持有者必须通过雇主申请工作签证,换工作时需重新申请EP,且更换工作较为困难。PR持有者不需要重新申请工作签证,通常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尤其是对于政府部门和一些对PR开放的职位。新加坡公民享有完全的工作自由,包括政府职位和敏感行业的工作,且不受任何签证限制。 在身份自由度方面,EP持有者在签证有效期内可以自由进出新加坡,但签证到期后需续签或转为其他身份。PR享有与公民类似的长期居留权,但不能参与选举等公民活动。公民享有身份自由度,包括选举权、参政权和全球多数国家的免签待遇。 在生活福利方面,EP持有者享受的生活福利较少,通常需要自行负担大部分生活开销。PR持有者享有较为丰厚的生活福利,包括补贴和各类社会福利。新加坡公民享有各种生活补助,如水电费补贴、产假、女佣税务回扣等,并有资格申请政府奖学金和助学金。 总的来说,EP、PR与公民身份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居留权、社会福利、购房优惠、教育资源以及工作机会等方面。对于计划长期定居新加坡的人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份路径十分重要。通过EP、PR、到成为新加坡公民,不仅可以逐步享有更完善的福利和生活待遇,还能在新加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