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700|回复: 2

[原创] 《觞咏承山传》(六十回全),第一次写小说,请关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3-2011 01:19:3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回  临霜岛夜空降奇雨 江流寺老僧绘丹青
在一个遥远遥远的年代,有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海岛。三年前的一天,浩渺无垠的夜空,倏忽间被焰火般的流星雨所占据。自傍晚至黎明,彻夜不息。数十万火烛从天而降,岛上的居民一饱眼福。后来听说,此次石雨规模极大,三五米深的陨坑遍布原野。然而岛上的居民和民居却无一伤损,听闻此事者尽皆唏嘘不已。
此事虽异,于人尚可理解。故而年关一过,都只留下淡淡的印象了。时至秋分,我照例进山采药。多年的采药生活,使我登山走川如履平地。不多时,我便来到了大山的深处。这一带常年人迹罕至,龙兽杂处,名药间出。可是今天,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排排如原木般整齐倒下的参天大树。我寻径而进,只见树木倒塌的中心区域,巨大的陨坑赫然可见。
巨坑的右侧,一个椭球形的物体闪烁着海蓝色的荧光。我急忙上步察看,见是一枚鸟蛋,悬着的心随之放下。周围草木尽断,我料定大鸟必然飞远,便欲将蛋放入背囊之中。正拿起间,我忽然发现在蛋的底部,似镶似裹地固定着一个小球。此物不知系何材质所造,却在时断时续地闪烁着柔和的蓝光。
不久之后,蛋里孵出了一只长有翅膀的宠物犬,人们争相前来观看。然而无人识得品类,更不知其本末来由。翠薇是我的胞妹,中学毕业后和我一起生活。我负责采药,她负责看病。这个岛虽然不大,物质水平亦与都市相去甚远,但我们的生活平淡而闲适。依依的到来,更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七年来,我们始终以救死扶伤为目的,从不计较成本和得失。世纪之交的那个冬夜,我在雪地里搭救了一位晕厥的樵夫。冬去春来,樵夫病愈。临别前,那人将一本古书赠我,作为纪念。据他说,这是他在那个流星雨之夜,在东海岸的松菊山上拾得的。书中文字不难识认,只是意思不明所以。我见看亦不懂,便随手放入书架去了。与书相较,我更关心依依的来历。有专家说这是狗的一个变种,但我始终不信狗会从蛋里孵出来。
那日有一老僧云游至江流寺外,恰逢我与翠薇抱着依依来为众僧会诊。我见其仪表不俗,遂延至寺中坐语。茶毕,方丈语及依依之事。那老僧看罢赞曰,“此非常物也,非卜无以决断。”然卦象一出,僧沉思良久,叹曰:“坎内合于乾,外冲离、巽。吾不知其所来,亦不知其所终。纳甲、数术、九宫、奇门皆无能为力,唯轨革卦影可参之。”言毕挥毫为画。但见画中大雾垂江,水天一体。江水穿湖而过,湖中点点渔火似有若无。摩崖峭壁之上,斑驳的绿意朦胧不定,微茫的草影星散飘忽。中有一人,于山间小路,拾级而上。手中半掩古卷,神情依稀可辨。丹青之末,附一小诗云:
草色江天映却无,江声棋语泛舟湖。
隐人不知名和姓,笑罢前文笔吏哭。
画毕,老僧大笑三声而去,遂不复见。自是之后,我对依依的身世不再追问。依依已经成为我家的第三位成员,他总是摇着尾巴,在我们的身边转来转去。
春秋易变,寒暑交替,依依渐渐长大。如果没有那只大狗的出现,我们平静的生活也许永远不会被打破。依依围着那狗转来转去的幸福模样,使我确信这是她的妈妈。这也是我同意让他们带走依依的唯一理由。
“谢谢你们的理解,飞狗这种物种确实不应该在这个时代出现。”
在屋外的原野上,我见到了那台巨大的时光机。中央圆盘之下,巨大的伸缩架整齐有序,鳞次栉比。我一面安慰着妹妹,一面强压着内心深处的苦楚。三年来,我们一直把依依当作家庭的一员。我们带她上山、带她下海,一起吃饭、一起游戏。
“依依应该回到她母亲的身边”,我对翠微说,“我们已经拥有了三年美好的往昔,也该满足了。而且,我们至少还有这些蛋壳可供回忆。”说着,我下意识地拾起蛋壳,强颜欢笑。
可是,就在拾起蛋壳的瞬间,我却发现,那个小球竟然不见了!
“请等一下,蛋壳上原来是有一个小球的,那个小球现在到哪里去了?”
“我没见过啊,你们有见到么?”
“没有啊,蛋壳在我手上的时候没见有什么小球啊!”
“蛋壳上怎么会有小球呢,别开玩笑了。”
“既然生物老师都说蛋壳上不会出现小球,想必是你看错了吧。”
大家继续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然而我却知道,在这些人中间,一定有一个人在说谎。因为三年来,我一直认为那个小球与依依相关,所以一直善加收藏。我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小球,一定在这些人中某个人的手上。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小球做何使唤,但基本可以推定,这背后一定有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果你们不能解释清楚,你们就不能带走依依”,我坚定地说。
“蛋壳上确实曾以人工方式附着过物体,”队长看过蛋壳后肯定地说,“可是我们确实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过觞咏先生,请您相信我……”
“要么你们把依依留下,要么带着我们一起走!”
我打断他的话,因为他的结论带给我的,只有对依依更大的担忧。
“那好,你们上来吧!”
队长略作思考后,答应了我的要求。
我和翠薇带着隐隐不安地心情走上了时光机。在时光机大门关闭前的最后一刻,起风了。我依稀地看到几片粉红色的花瓣,在风中向西方飘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17-3-2011 04:19:4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第二回  赤松堂觞咏听新语 云杉馆大漠论古书

当我和翠薇醒来的时候,我们正躺在树一样的房子里。确切地说,是正在生长的赤松树里面。
“这里是2514年的地球,我叫大漠孤烟。”队长见我们醒了,走来说道。
“您是这儿的负责人吗?”
“我们这里没有负责人。在26世纪,我们只有职业和工作的不同,没有地位和品级的差别。你还好,上次带回来的那个宫廷侍卫,醒来后张口就问:‘圣上安在?’那个人还当我是抚台大人呢!”
“你的运气真好啊,那次我们一共去了8个地方,你居然一下子就找到了。你好像就知道它在那个时代一样。”远处有人对那位生物老师说。
“是吗,看来我有超能力啊,哈哈!”生物老师笑道。
大漠很好客,自愿为我们做向导。他对我说,他们说的这叫万灵语,是人类统一前夕,一个数学家发明的。
“这是一种所有的人都能听得懂的语言,世界统一的步伐因此加快了好几倍。”
“一个数学家,他是中国人么?”我关切的问。
“中国”,他想了一下,“是国家消亡前一个伟大的国家。到了万灵语诞生的时代,国家已经消亡了。”
随后,大漠又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万灵语的故事。
“您知道的可真多啊”,翠薇说。
“我们的大脑深处,预置了一块芯片。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可以从那里面直接提取。”
不久,我们来到了一株巨大的云杉树跟前。粗大笔直的树干,带着郁郁荫荫的枝叶,高耸入云。
“在26世纪,我们的房子都建在树的上面,这里是纸质图书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最吸引我的,不是宏大的展厅,也不是精美的游廊,而是那些展柜中的图书。我走上前去,却发现书上写的尽是些不认识的文字。正当此时,那书仿佛听到了我的心语,立即以汉语的形式把书的名字和内容展现在我的面前。
“这是一本名叫《武器全书》的工具书,自原始社会至今的所有武器都有介绍。”
我见该书目录中写到:
第一章石器;……;
第三十五章坦克与航空母舰;
第三十六章核弹与导弹;
第三十七章空天飞机与电磁炮;……;
第四十二章历史武器。
“这是两本写成于21世纪中叶的史书。这本时序体通史《史序》,以时序为纲,将纪传体、编年体、本末体、典制体、学案体和章节体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了第七种历史编纂体例。这部《三朝史记》,是继新元史之后的第二十七部正史,纪传体。作者仿司马迁既记前朝史,亦记当朝史的取材方式,记载了从努尔哈赤建国,到他所在的共和国时期的历史。”
历史展区的后面是文学展区,只见一部部文学名著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橱窗里面。
“这本《新中国未来记》,是梁启超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我看过好多呢,为何偏偏只陈列这一本?”
“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他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科幻作品都建立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之上。以致于常常科技已经达到了24世纪的水平,社会面貌却还是20世纪的样子。这种单纯以科技进步为思考对象的科幻作品,谁都会写!梁启超则不然。他在1902年创作的这部小说,却描写了由实行宪政、民选总统、地方自治、和平统一、殖产兴业、中俄贸易矛盾、上海万国大博览会、南京《世界太平条约》签订组成的未来中国,这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啊。”
逐一欣赏之后,我们和大漠走出了云杉博物馆——我给它起的外号,来到了雅艺厅。这是一个由大榕树改造成的房间。奇怪的是,里面并无歌舞演员。正疑惑间,大漠让我们闭上眼睛。原来他们已经掌握了全息影像技术,可以在这里享受到比真实的演播大厅更加舒适的视听效果。
听了一场音乐会,我突然觉得肚饿。
“我们不吃饭的。我们已经掌握了体内核反应堆技术,因此时时都有取之不尽的能量。再加上我们的身体也已经机器人化了,所以不用吃饭的”,大漠笑着说。
“可是我们真的好饿啊!”
“没关系,跟我来吧,我有办法!”
大漠带我们来到一片橡树林的门口,门的上面,“古玩市场”四个大字非常醒目。大漠带我们来到一家店铺,那实际上就是一株大橡树。
“老板,来份古代的饭菜。”
“好嘞。”
不一会,酒席摆上,竟然是满汉全席!
“这怎么使得啊”,我连忙对大漠说,“这得花您多少钱啊!而且肉食这么多,这得残杀多少生灵啊!”
谁知此言一出,那老板既惊且惧地看了我们许久。
“兄弟,在2514年,货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大漠低声说道。
“货币的理论本质是一个人的劳动凭证和分配依据。比如你得到了3000块钱的工资,就相当于你得到了生产3000块钱的劳动证明,和分配3000块钱财富的资格。当你又用这些钱去购买食物和生活用品后,分配就完成了。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所以人们不再需要货币这个凭证和依据了。还有就是我们早就接受了生命平等的理念了,这些肉都是用培养基通过化学反应培养出来的。没有神经系统的,也就无所谓杀生了”,大漠补充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11 11:33:2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