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83243|回复: 13

[中学] 关于初院DS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9-2011 12:03:3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版关于初级学院DSA的信息较少,特转载几篇相关博文供有意者参考:

关于如何通过特长生进入初级学院作者:狮城贝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9966b90100obhv.html

今天有家长来询问我这个问题,只言片语讲不清楚,干脆就写出来吧!尽管我没经过特长生进入初级学院,可是我两次给华乐团特长生的招考当过评委,所以大概也了解。SM1是可以通过特长直升(简称DSA)进入优秀的初级学院的。但是请注意,DSA的招生时间是每年5-6月,在各个初级学院的网站上报名,填表,然后会有该初级学院那个方面的负责人给你打电话联系你过来面试。各个学院的时间都不同,所以要自己经常查看官方网站,留意招生细节。一下的DSA只适用于初级学院,好像初中的DSA不是这样的。

一般可以DSA的项目是各种艺术类(舞蹈、器乐、声乐),和体育类(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等)。初中则还设有奥数特长招生,可是初级学院没有。因为莱佛士、华中和国大附属数理中学等顶尖优秀学校包揽了新加坡科学所有国家队的成员,从初一就开始集训,优秀的奥赛高手实在太多,所以初级学院DSA是不招数理特长生的。而且不同初级学院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莱佛士是出了名的体育学校,因此每年几十个特长生的名额,百分之九十是给体育的,百分之十才是给艺术类的。而艺术类当中舞蹈队又是重中之重,2010届(也就是我这届)全校只招收了一个艺术特长生(中国舞),华乐团、合唱队、弦乐等等,一个都没有收。可是光乒乓球队一个社团内就收了至少3个体育特长生。所以有艺术特长的孩子DSA莱佛士有点困难。而德明是出了名的艺术学校,它所有的演出社团都非常的优秀,因此德明可能会特别看重艺术特长生。就以华乐团为例,新加坡的最顶尖的华乐团按顺序是德明、华中、谈马锡和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的,他们每年可能都会招收华乐特长生。

SM1学生是可以通过DSA进入初级学院的。从2011(我下面那届)到2012两届学生中,有两个乒乓球特长生,一个华乐艺术特长生。但是请注意,他们之所以能称为特长生,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我从山东来的学妹,以前是安德逊中学的,在来新加坡之前她是山东省乒乓球省队的。而华乐今年招来的四川来的SM1学生同样也是安德逊中学的小叶,古筝弹得不仅是棒而已。乐器DSA的人十级是基本要求。小叶曾经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可是最终还是决定不走专业道路,一心向学。她不仅弹得非常非常好,而且台风、礼仪、视奏、基本功,所有现场发挥的东西都十分到位。一下子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被莱佛士选中。SM1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因为年龄问题不能代表各自学校的体育社团出去比赛,因此可能不太了解新加坡的水准。不是一个“好”字就可以使一个人成为特长生的。游泳是莱佛士最强的项目,我隔壁班的TW在中四那年已经代表新加坡参加北京奥运了,其他的人也是在亚运会上、东南亚运动会上争金夺银的人。而我的学弟作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也是因为他爸爸是中国某省队的教练,从小训练他打篮球出来的。

每年报考DSA的学生很多,艺术类的面试都在六月中旬,评委一般是指导老师加上社团的执委。舞蹈类我不了解,但是乐器类的话要准备一首独奏曲,然后我们会现场给一段小的乐曲,一分钟准备,然后演奏。之后我们也会询问一下常见问题,比如学习多久了,获过什么奖,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等等。有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这时我两年在DSA考生中发现的问题:

1、 不要同时DSA太多学校和不同的CCA,一般学校不喜欢这样的学生。我们就遇到过一个女生因为器乐和舞蹈都很突出,然后同时DSA了国家初院和莱佛士两所学校,但是她和另外一个男孩子差不多水平,在同等情况下,华乐团名额紧张,我们会担心如果舞蹈也要了她,那就浪费一个名额。所以最终莱佛士没有要她。这就可惜了。

2、 报考DSA之前询问一下在那里的学长和学姐,自己擅长的东西是不是正式学校需要的。华乐团有五个声部,每一届招收的情况不一样,各个声部就会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很需要DSA来补齐我们所需要的乐器。五月份新一任执委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统计次年新生的声部乐器情况,以及根据当时的情况给出DSA需要招收乐器的喜好。比如我们如果非常缺少大提琴、笙和唢呐的话,招生时我们就会特别注意大提琴和管乐的考生,可能他们并没有非常高超的水平,只要有个八九级,我们一样也要。但是在此我要再表扬一下小叶同学,因为我们这届正好缺大提琴、笙和笛子,最不缺的就是古筝,可是她的高超技艺让全场人不得不服,最终被排在华乐团DSA单子上的第一名。所以一定要弄清楚哪些初级学院正缺什么,不要盲目地报考。P.S补充一句,钢琴特长是绝对不要的,因为钢琴社团没有比赛,不需要钢琴高手。其次钢琴在新加坡是普及乐器,学校里随便抓一个人来都能弹钢琴。而且学校有专门的音乐科目,钢琴弹的好的人实在太多。

3、 准备工作要充足。有不少学弟学妹是在DSA面试已经近在眼前的时候才想起来要报考。有的乐器已经半年没有碰,甚至有的把乐器丢在中国,或者已经残破不能用。需要报考DSA的同学们要从年头就开始准备,尽管学习很紧张,但是也要抽出时间练习。不要到了最后,坐在评委面前了才说:“我很久没练,谱子记不得了。”这样子是绝对进不了DSA的大门的。

4、 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千万不要错过DSA的时间!!!每年都有学妹打电话给我跟我说报名表交晚了,能不能我带她进去面试。华乐团在招生方面确实不太正规,每年都有很多很多人临时来面试,之后再填表,可是这样的行为给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毕竟DSA是一件大事,还是认真做好来。不然就像我最尊敬的学长那样:“错过了时间,你们不要我。好!我自己考进来,我偏要来!”果然他O-level就进了莱佛士,最后还做了我们华乐团的首席二胡。呵呵~很有骨气!

DSA面试之后,老师和执委们会在一起把考生排序从1到N,然后交给学校。具体要不要不由各社团决定。学校然后根据所有社团整体的需要分配名额。给一个,那就是排名第一的学生进。如果一个都不给,就算所有考生都好到顶天也进不来(我这届就是这个问题)。今年莱佛士就给了华乐一个名额,所以只有小叶一个人DSA进了华乐。

DSA进入初级学院的学生到了初级学院除了学习之外,要以招收他/她的社团为主,不可以因为其他的事情而不到该社团训练。当然也存在不负责任的人,考进来以后就没影了。但是这样的行为给那所中学的形象会造成影响,更是给下一届学生的DSA带来了麻烦。

新的学年已经开始,在此祝愿有意报考今年DSA的孩子们一切顺利!

P.S:无论你想DSA什么,都试一试!努力过了,将来才不后悔……



发表于 12-9-2011 12:05:3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12-9-2011 12:09 编辑

DSA,SM1的另一条路径
作者:流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2f16b60100ugat.html
                        
7月22日下午4:30,接了夫人电话,还是没有华中DSA录取的消息,心情有些沮丧,这个周六周日估计不会好过了,女儿肯定会打电话倾诉,要做好一切心理准备迎接倾诉的“洪峰”了。恰逢周末,心情也阴,在办公室又待了10分钟的样子,决定早点下班回家。

走到电梯间,再次接到夫人电话。“卡啦卡啦”的也听不清楚,只有“接到通知了”这句还算清楚——有这一句就够了!我的心情顿时阴转晴,阳光灿烂,“回家再说,回家再说”地答复着,临上电梯,看看表:公元2011年7月22日16时42分。

知道这个DSA项目,得益于狮城贝贝。今年初女儿和贝贝姐姐电话,贝贝告诉了她这个项目,于是女儿就开始留意。

所谓DSA,是direct school admission, 可翻译成“提前招生”或“自主招生”,也可翻译成“特招”。其做法就是在0-level考试之前,新加坡几家顶级的学校对一些具有特殊成就的学生提前招生,报名学生是必须具有一项或多项才能及相关成就,譬如体育、书画、音乐、学术等等。就女儿所知,莱佛士、华中、英华、维多利亚等学校都有这个项目,每年的5月底6月初在网上(学校网页)发布招生信息,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报名;到7月初进行面试;半个月后开始录取。“你可以把我的经历写一写,希望能给后来的学弟学妹探探路。”女儿电话里对我说。

还得感谢小思飞在报名前提醒女儿。今年5月20日左右,女儿在网上看到了华中的DSA启示。招生主要分为4类:艺术类、体育类、CCA、学术类,报名截止时间在6月底。艺术类,当然是指吹拉弹唱啦,像二胡、钢琴、笛子、扬琴、小提琴等等,体育类不用解释了,CCA一类就是有领导才能的,就好像我们这里的学生会头头或者是搞团工青妇之类的领导干部,学术类就是在数学、物理、化学、文学等方面有什么建树啦,比如比赛得了什么金银铜铁锡奖啦、文学上有什么作品啦啥的。要求至少有一封学校老师或者社会名流的推荐信,平时的获奖作品、各种证书,CCA成绩,中四第一学期的各科成绩(其实就是学生0-level一摸成绩),中学以来的学习情况(留学生只有中三和中四的),以及自己写的一封自荐信,这些资料一要整理后(有的复印)交到华中负责招生的办公室,二要把这些资料自己整理成英文文本,校对无误后,按要求传至网上。

有DSA项目的学校不少,像莱佛士、华中、英华、维多利亚等等,但各个初院招生的重点不一样,多数是艺术、体育和学术类的理科。是报名一家还是多报几家?学姐的建议是这些报名资料在网上各学校都能看到,为了表示对一所学校的“情有独钟”,还是报一家更好(而女儿的朋友思飞就报了莱佛士、华中和英华三家学校)。至于CCA成绩,女儿认为一般DSA成功的学生都在40分左右(貌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她最后七拼八凑,加到了36分,自己感觉“说得过去”了(可思飞只有24分,最终也被录取)。这些貌似“纠结”的事情,后来看不过是浮云,报名几家学校都无所谓,只要你有精力和时间去准备哪些材料,当然CCA分数高了还是好,至少能引起学校的重视和兴趣,但分数少了也不说明不能录取。关键还是要有过硬的成绩或奖项。

7月6日下午4时左右,女儿接到了华中的面试通知。7月8日下午3:00,华中的教导主任陈女士进行了面试。当天晚上8点多钟女儿在电话里给我们简单学了一遍面试的情况:当然,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你要选择华中,你为什么没有报莱佛士,还有英华自主?得到了女儿的回答后,陈女士指着桌上厚厚的档案说“报名的很多,能够进入面试就很优秀了。我们招收的名额很少。”本来15分钟的面试时间,聊着聊着就过了半个小时。时至今日,我只能把问到的问题做个简单记录了,再没有能力还原本色——

“最近两年对圣公会不熟悉了,已经很少有学生报考我们这里了。如果我录取你的话,你在城东,学校在城西,你可很不方便啊……”
——“老师,我是scholar。”
——“啊,对、对,那么你就住隔壁宿舍吧。”
“你的中三成绩是年级第一,中四成绩也是年级第一,中二的成绩怎么没有呢?”
——“我是scholar……”
    “留学生报考理科的很多,看你的理科成绩也都是A1,生物、化学成绩都很不错,为什么不学理科要报考文科呢?”
“文科特招要比理科容易一些,因为报考的人少。你想怎样选择专业呢,能用英文学习中国学习这门课吗?”
“你平时的生活怎么过呀,都有哪些方面的朋友?”
“你来了以后专业怎么选择呢?”
“你怎么选择CCA?”
“你想去哪里上大学呢?”

这每一句问话,都有一长串交流。陈女士甚至把女儿要报考的专业走向都做了一个简要介绍,到哪里上大学,到哪里去读研,等等等等。不过最后还是留下了让女儿十分纠结的话:“我对你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人品都不担心,但我不知道教育部是不是能批准。”然后就重复几次叮嘱女儿:“你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考O-level,如果这次不能录取你,年底一定要给我们写信,或者经常来信,如果学校有指标,一定录取你。”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面试,不可能有第二次面试。”
“你的小说能留给学校的图书馆吗?”
……

什么叫“最后一次”?为什么叮嘱我一定要好好考O-level,难道这次“没戏”了吗?在纠结中哭泣,在哭泣中等待……终于,通知:7月25日下午4:30,到华中签约。

感谢上帝,能让我们有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补记:7月25日晚9时,女儿电话里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下午去签约的情况:这次DSA进入华中的一共有4大类24人,其中scholar有6人,其他全是local,学术类的中国孩子一共有4人,分别来自四川、辽宁、河北(石家庄2人),其他类的是否有中国孩子,女儿在40分钟的见面会上不可能弄清楚,权当都是local了。尤其令女儿感到“诡异”的是,DSA学生中,竟然有两个莱佛士“投奔”华中的。

女儿是所有DSA中唯一一个以文科学生报名进入的scholar。辽宁的女孩告诉女儿,原来她也想报双文化(中文、英文),但面试时老师告诉她scholar不可以报这个专业,于是修正为理科。这么说来,女儿能够进入华中这个专业,真是特殊情况了。不过今天老师又一次提醒她“等入学分班考试时再看你的英文成绩”,“你有兴趣和热情,但原来的直升班都已经有4年的英国文学底子了。”华中对学生的负责任,可见一斑。

下午的见面会,华中的老师告诉了她们几个注意事项:1、你们签约后,就没有O-level考试后选择学校的权利了,必须进入华中学习。2、你们签约后,学校要监控你们的学习成绩,体育类的不要吃太胖了再也跑不动,学术类的不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成绩下降太厉害的话,学校会发出警告。3、O-level成绩将作为你们进入华中分班的依据。4、O-level考试成绩不能在20分以上。5、scholar不必回新加坡等O-level成绩和填报初院,可以晚半个月回新加坡。(后来又告诉说可能要补课,建议早点回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1 12:07:1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12-9-2011 12:08 编辑

说说DSA
作者:尹飞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0f4670100u7qa.html

其实先不好意思一下,这篇文章其实应该趁热打铁,考完就发,不过之前事情太多,今天又稍微改了改,发上来。

下面就是正题了,前一阵看到流水叔叔关于DSA系统全面的介绍,感觉颇内疚,我跟老爸老妈从来没有如此详细地讲过我DSA的过程,也就是说个开端,通报个结果罢了。于是今日在高华考试前夜写下此文,给爸妈一个闺女的奋斗史,也与一起拼搏的SM1O水准莘莘学子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愿所有的SM1同志们都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初院。

关于DSA这个项目,贝贝学姐和流水叔叔之前都有过系统详尽的介绍了。我这篇可能更个人一点,主要讲讲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种种酸甜苦辣。我报的类别是Academic(学习成绩),莱弗士英华被拒,华初录取。我的各种经验全部只适用于Academic类别。

先说说心态吧。第一次听说DSA,是去年八月,YM学姐成功被华初录取,给大家分披萨庆祝。当时的感觉就是仰慕,感觉学姐好牛好牛,今年学姐又有O水准十A1的佳绩,真乃神话不可复制。今年轮到自己,只有一个想法,试试不后悔。和流水叔叔女儿交流时得到感觉报多了学校不好,影响录取,我想着反正也是试试,管他要不要我呢,于是把俗称的“名校”,华初,莱弗士,英华自主(ACSI)全报了。

下定了决心,就上各学校的网站找找报名表格,招生标准啥的,我看各初院都挺重视这个玩意,一般在首页上都能找到DSA的链接。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学校的表格,标准,系统都不大一样,不过换汤不换药,自己的那堆乱七八糟的奖项,成绩,分门别类填了就是。。。

具体来说,华初和莱弗士相近,DSA分学习、艺术、体育三大类;ACSI略有不同,没有分类,只是让你把所有的奖项、特长全部写上,然后学校根据得分、各项权重排名录取。在方式上,华初莱弗士是网上填表与交书面材料相结合,ACSI是直接交书面的,不用网上报名。还有华初莱弗士报名免费,英华是20新币的报名费(自主还这么抠门。。)。表格内容来说,华初算是最“麻烦“的了。网上表格没有一个小时折腾不完,还不包括修改个人陈述的时间。

关于老师推荐信的问题。由于DSA大多是五月中下旬开始,六月底结束,一般的申请时间都是在六月初放假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地找老师写推荐信,给老师testimonial做参考,防止老师因为假期出国而让你的信没有着落。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找老师比较晚,被MsNg 教育了教育,教育归教育,MsNg对我们还是相当好的。。。

填表的时候也乱七八糟地想着:学校考试成绩,课外活动(CCA+leadership),志愿者活动(CIP),校外比赛,个人特殊兴趣才华还有老师推荐信这么多项目中,学校最看重的是哪个?问了不少学姐学长,众说纷纭。在DSA这个池子里淌了一圈,尤其是知道结果后,我初步认为华初比较看重的是学校成绩,莱弗士要大牛与众不同,英华要综合能力还有就是能写到纸面上的东西。

华初对于年级第一(leveltop)和学科奖(subjectprize)有着很大的热爱,我听说的所有成功的人至少是中三综合或者中四上半段两次中的一次第一,很多是两个都第一。在面试的时候还特地确认了这个问题。莱弗士我没有直接认识的成功例子,只是听说去年Anderson有个古筝的学姐进了,想来一定是大牛类型的,一般感觉想上莱弗士的同志们还是考O完后JAE吧。。英华由于没有面试(据办公室老师说一年也面不了两三个),所以录取全看你填的那张表格上有什么了。竞赛成绩,课外活动,领导才能和社会服务这三大项各占30%,其他占10%。我们这届被录取的L大姐就是一位各方面全面发展,我们课外活动主席,数学竞赛大奖,哪儿哪儿都好的同志。近两年英华IPscholar数量减少不少,给O水准同志们的名额应该会有所上升吧……顺便说一句,英华的男女比例相当悬殊,女孩子去了绝对能找到理想的那一半(至少会有许许多多的选择)……

填了无数的表格,写了点小文章,就是漫长的等待了。我只收到了华初的面试通知,并且这里还有些小插曲。我的心态本来还挺淡定,本来就是试试,态度比较无所谓,但等到其他同学都收到通知,自己却杳无音讯时还是觉得挺失落的……就当我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邮件通知,最后一天面试。当时有些心灰意冷,因为其他人都是电话通知,倍显诚意,一封冷冰冰的邮件,让我觉得自己是在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是不是最后还有几个空位就随便找人一塞。不管怎样,面试还是认真准备了准备的,仔细研究了研究华初JCtalk的时候给发的宣传册,学习学习学校的vision,mission, motto(类似校训,办学宗旨)啥的,想想常见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材料好好回忆了回忆曾经参加的种种比赛。

本来说是俩人面试,不过那个副校长在面试完我之前的那个人之后就开会去也,留下一个啥啥头,后来听说这种情况挺常见,不少被录的也是被一个面试的。总体上来说老师的态度还是挺和蔼可亲的,不过面试的问题是相当尖锐(至少我是这样),至少打击了我十分钟的英语(你看看你现在英语B4,你怎么觉得O水准就能考A1呢,诸如此类),我无语地告诉她我们班也没两个A1的,再顺便扯点我们学校是英校,我也知道这个B4相当地不好看,尤其是跟判卷松点的学校比这个成绩简直就是大垃圾了。。当转到下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真是长舒一口气,阿弥陀佛。后面的问题还算好,照着表格问了点比赛啥的,还有一点关于想学什么科目的问题,然后是我准备过的为什么想上华初,然后让我问问题。这个问题我当然也准备过,我问的是O水准和IP相比有什么劣势。。她对于这个问题先是叹气,然后就开始谈论你们O水准跟IP的根本就不能比,到初院就会发现根本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你们除了课本上那点小破玩意啥都不会等等等等……其实还是有点小无语,反正她慷慨激昂我就在那儿点头点头再点头,然后结束,我看看表大概二十五分钟,长舒一口气,祝门口坐着的两位同志好运后就下了那个小楼……门口的两位同志之一居然是莱弗士的,问了一句貌似是看上了华初的人文学科了,我汗……当初直接报南洋多省事。

面试完了我自己给了个估计,五成的把握(实际上和没把握差不多),默默地等待,终于一个周五下午收到了确认的邮件,然后接下来的那个周一签了第二份“卖身契”,结束。

等真正得到那张纸的时候,突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仿佛将近两个月的准备,期待,就这样变成了手中的一张纸(实际上是三张,还有两张拒信挂在我书桌前),生活还是一样,该背的一段也少不了,该考的一场也不能拉,不过话说还是颓废了点,让我倍感罪恶(不过我们三人组一起去压马路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才开始“享受”在新加坡这个美丽城市的生活,喝喝豆或者是贡茶,吃碗面条,逛逛书店,然后再回屋学习……DSA现在看看,是个小小驿站,O水准的成绩十分重要,还有47天,加油。

各位看官不必恭喜,不如送点祝福,保持平常心,大家一起朝着梦想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1 12:20:5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SM1群的家长们都在关心初院的DS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1 12:45:0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热心的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1 13:58:2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真的强。。。。。
有一事想请教。。。不知道斑竹对于欧洲的艺术教育熟不熟悉。。。
是不是真的,只要公立学校学费都很少,对于外国学生的接受度大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10:28:3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于欧洲的艺术教育真的是一点也不了解。

欧洲各国公立学校学费都很少,外国学生的接受度大不大是真的,因为他们一切以本国人优先。以法国德国为例,每年有无数的中国学生去留学,但能够进入大学的很少,多数都是在预科班学了几年语言,混了个”克莱登大学“文凭就回来了。

那里公立学校学费很少,但大学预科班学费很贵,这就是他们的赚钱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10:45:4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6-2012 10:32:0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J版在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5345184-7-2.html里面61楼搬过来

女儿的DSA作者:狮城潮汐-cici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8302580100xs39.html

为了能给“宝贝在狮城”首界家长联谊会添砖加瓦,我赶鸭子上架,东拼西凑地搜集了关于DSA的相关资料。本着对朋友们负责,最后还是让女儿挤出时间具体介绍了自己的申考过程。PPT做得有点牵强,没有太大的信心,好在有流水的文章做铺垫,现在又有了尹思飞的详尽介绍,终于可以绕过学术类的,把女儿的申考经历与大家分享。


   女儿是在6月初的时候听说了这个项目,然后和几个同学上网(学校网页)查找了招生信息,这个时候已经是接近尾声了,几个比较好的初院已经停止报名,如莱福士、华初,连女儿很想去的国初也停止报名,最后女儿选择了维初。顺便说说,报名是报一家还是报几家,要视具体情况思考。一种说法是最好能报几个学校就报几个,因为这样把稳,这个学校不行还有另一个,有可供自己选择的余地,但持这种观点的不多,而且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几个学校的面试时间如果有冲突的话,你可能要再次权衡,界时会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另一种是女儿的学姐的建议,这些报名资料在网上各学校都能看到,为了表示对一所学校的“情有独钟”,还是报一家更好,能增加学校的印象分,也有利于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考试准备,但危险是自己的选择机会就少了 。另外,女儿的专业是华乐的琵琶,属乐器类。这一类的报考要有运气,因为每个初院不是每个项目每年都有招生计划,是根据每个乐器种类是否有缺额需要补充时才决定招生计划,我把这叫做天时。而且每个初院的招生时间不一致,要提早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选择。



     女儿在报名后一边要考二模,一边要加强专业训练,还要准备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的相关资料。其中包括获奖作品、各种证书,CCA成绩,中学以来的各科成绩(留学生只有中三和中四的和0-level一摸prelim成绩),自荐信,学校的推荐信。



     首先是cca的分数,女儿当时正好拿满25,有说越高越好,但女儿说真正分不是特别高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校几年的社团记录的所有活动记录,作为根据,如果中学的时候参加的社团和想报的社团不是同一个,可能就会有麻烦,因为没有社团记录。记录连同社团记录中的奖励、奖状、证明找社团老师复印备份。然后因为女儿过去的时候国内曾经获得的各类奖状复印件已上交,我们又给她扫描了一份打印备份。然后是中学以来的各科成绩(留学生只有中三和中四的和0-level一摸prelim成绩)打印备份。这种种的资料都是源于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所以我把这称为地利。



     第二份资料很重要,就是社团老师的推荐函。女儿的社团老师很给力,推荐函中专门注明了女儿是她们华乐的琵琶首席,女儿说这是她成功的关键,真要好好谢谢那位可爱的老师。所以我把这叫做人和。



     第三份资料是自荐信。这一份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很好地准备。



   接下来就是报名表格了。这需要到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的校网,进入DSA界面下载。vj是网上填写完后提交会跳转到另一个界面,然后将那个界面上的表格打印出来,再手写,就行了。



   然后根据各个学校的截止日期,将上面这些资料用信封袋封好,在截止日期之前交到想报考的学校的general office,就是负责招生的办公室;同时把这些资料自己整理成英文文本,校对无误后,按要求传至网上。



    很快学校负责人电话(或邮件)通知考试时间、考试大致步骤和分类以及注意事项。电话通知里有以下内容:考试的确切时间、地点,曲目准备。通知老师然后问了有没有报考其他学校,以及年中考试的L1R5的成绩,这可能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不一样,但接下来就要有针对性的继续好好练习。这段时间女儿赶得相当累。首先是针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加强基本功练习 ,还要准备二模。   




    乐器类是艺术特长类的一种。考试内容是一首自选曲和一首指定曲目,自选曲大概三四分钟长度,不需要太长,而且要快慢结合,考官会根据自己的感觉掐时间,而指定曲目是只有在临考试前五分钟才会看到曲谱,通常是前一个在里面弹,下一个到你了,你就可以在门口准备指定曲目了。由于指定曲目准备时间过短,需要有相当厚的识谱和弹奏功底。女儿在维初的考试过程中没有提问项目,据说国初是有提问的,而且华乐也有要求用中文回答。



   等待录取的通知一般是电话和邮件两种方式,时间可能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是半月以上。总之考完以后要有一颗淡定的心理准备,否则就会影响二模三模,甚至是Olevel考试成绩。



   七月初的时候,女儿接到了录取通知 ,让一个星期后去签约。




    签约大致内容 :



  1、签约后,就没有O-level考试后选择学校的权利了,必须进入维初。olevel以后回学校领成绩后的三天是填志愿时间,在这三天内考上DSA的同学不需要参加填志愿,之后应该根据各个学校安排直接跟学校联系。(各个学校要求不同。)

  2、签约后,学校要监控你们的学习成绩,O-level成绩将作为你们分班的依据。

  3、O-level考试成绩不能在20分以上。女儿在签约维初时有一条是, O-level考试成绩中L1R5超过14分,还是可以自己选课,但其中学校会要求你必须放弃一门H2而改学H1,应该意思就是最多只能学三门H2了。

  4、等入学分班考试时再看你的英文成绩



   选择DSA的利与弊



     对于学习不是太好成绩可能达不到名校录取标准,孩子在音乐、体育等方面又有特长天赋,尽可一试,因为一旦签约,考分明显低于学院正常的录取标准。

  对于成绩优异的孩子,在选择一所初院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将失去选择其他学校的权利。


  女儿的申考经过就是这样的。应该说女儿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幸运,相对于学术类的,这一类的申考对成绩的要求是降低了录取门槛的。所以女儿仍然在努力奋斗中,她要以自己的最好状态跨入初院的大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6-2012 09:03:5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篇:

DSA的一点技术性问题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2f16b601015me1.html

这几天,接到几个家长的询问,了解DSA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这才想到,又到了DSA报名的时间。在知无不言的前提下,为了准确,昨天和女儿的电话里,乘人家高兴之际,又订正了一下。

   关于DSA,以前曾经专门写过一篇申请的经过,一些申请的技术性问题,如填表、自荐信、推荐信等等的要求、原则则没有细说,今天就把基础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做个介绍吧。

   DSA报名的大致时间应该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一般都是学校在网站中贴出报名通知,比如莱佛士、华中、英华自主、维多利亚等等,学生首先要先到这个学校网页中看到通知,按照要求下载一些报名的表格,把表格填好后,再连同要求的自荐信、推荐信(这些都要求你自己翻译成英文)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先投寄到学校的招生办;然后再复印好一整套文字表格,连同你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等各种证书,以及你准备的所有文字材料,一同以文本形式交到招生办去。这个过程说着简单,但其中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

   先说填表。一共五六页表格,从你的生辰八字到你的各种成绩、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突出贡献等等,包罗万象。第一在填表之前要把这些表格中涉及的内容有个准备和梳理,尽量做到应填尽填。第二表格面积有限,要在有限的空间尽量展示自己的各项成就,还要重点突出、亮点突出,颇费思量。

   整理材料。材料涉及CCA成绩、CIP分数、学科分数、年级排名、各种荣誉,包括你在新加坡参加的各种竞赛和活动、国内参加的各种竞赛和活动,你在新加坡学校担任的职务、国内曾经做过的学生工作等等。一般来说,CCA分数最少要达到A1,如果能在30分以上就更好了(女儿的一个同学就差点因为CCA是24分而失去机会,所幸最后一分钟找回了救命的1分);CIP要达到100小时的标准。学科分数和排名,要提前找老师申请拿到手,各种荣誉证书、获奖证书要复印备份,而一些东西,是需要一科一科的去做(比如你的单科成绩排名)和网上运行,需要耐心和细致。

   自荐信。这个很重要,尽管是一个入学申请性质的东西,但绝对是最费脑筋的一个文字,如果抱着随便的心态随便应付一下的话,我估计基本上你肯定会被随便丢到一旁去了。说它最重要,一是因为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如成绩、需求、志向、特点等等,在这里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让人家看到你的这段文字,能够对你的自身特点或优势立即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或者认可你的这些优势。二是在没有进入面试,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你需要用你的智慧、或者热情、或者幽默、或者温情、或者悲伤,来打动你的考官,而你的这些能量就反映在你自己写的这封推荐信上。需要说明的是,自荐信没有一个标准的格式,只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怎样去用一封信在展示自己优势的同时来打动考官。也许,国内专门研究国外大学申请的留学机构对这个有些研究吧?

   推荐信。能够替你说话、证明你的能力的,就是推荐信了。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至于“站在”考官面前帮你说话的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说话的份量有多重?孩子还小,在新加坡不太可能认识到上流社会的顶级人物,但至少要找到在一个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来帮你说话。简单的比喻:任课老师<年级主任<学校校长<名人政要,如果是有个议员甚至新加坡的总理给你写了推荐信,相信你不好拦住了。二是他要说的话是不是你想让他说的话?是不是考官爱听的话?一般情况下,写推荐信的人都很忙,需要提前和人家说明,请人家大致表达什么意思,都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还有,推荐信一般要求最少一封,如果有两封以上,也许更好。

   信心很重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们都小,远不具备和陌生人打交道游刃有余的能力,甚至是和老师这样最接近的“上级”都不愿意交流,此时此刻,要求孩子去找各科老师各种老师要各种成绩,甚至找校长、名人政要去写推荐信,恐怕这一条就难住了孩子。我想从我的实际体会来告诉孩子们,越是高级别的人越好打交道(至少是表面上的),越是高级别的人对层级差得多的人越显得温和和平易近人。所以,关键是自己的信心。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不要还没行动就在内心给自己画地为牢。

   交表时间。网上交表,时间无所谓早晚,也许早些更好一点,报名的人还少一点时,人家可以早点看,认真的看一看。到招生办报名交表时,感觉晚一点更好(但电子表和纸质表需要一致)。女儿去年给我们介绍当时报名的情景:把装着各种材料的大牛皮纸袋给了招生办的老师,老师随手就放到了旁边一堆牛皮纸袋子上,并且告诉她们“看看,这些都是报名的材料。你们的放到这里吧,面试名单会在网上公布名单的。”晚点交,就放到那一堆牛皮纸袋子的上边,也许,招生老师会先看到——嘿嘿,这是本人的一点小想法。


   面试。如果你能够顺利进入面试,说明你已经在众多的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前10名(我说的是Scholar身份的,即使在所有申请者中也是1%里面的了),先恭喜一下。至于面试的穿着打扮神马的,大家都参加过SM1面试,不用多说了。面试无非就是谈天拉家常式的,但这里要提醒一点的是要有心理准备接受面试老师的全面打击,除非你运气很好,碰到一个温和的老师。这里举一个去年的例子:面试老师问一个女孩,“你看你的英文都是B,这么烂的英文,就是进了我们学校,怎么跟上课程呀?”这个时候,老师是要看你在打击面前的反应能力和表现,而不是真的对你失望(如果失望,素不相识的何必还要打击你呢?),恰恰从反面映出老师其实对你是感兴趣。


   就想到这些,留个脚印,给后面来的人提个醒、做个参考吧。

                                                               

点评

很细心的J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6-2012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