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怪陷泥 出《佛说贤愚经》 如来一日有事要进毗舍利城,经过犁越河,远远地听得人声鼎沸,知道目前有一点化多众的极大因缘到来,便止步稍休,静待劝策。 那犁越河边,原来是一个绝大的生利地方。河流下面,因为水活鱼多,常常有几百号渔船寻觅生计。河岸一边,万顷平原,人稀草秀,常常有几百个牧人驱羊来往。当时有一渔翁,趁大潮涨足时,在上流头撒钩饵捕鱼。忽然把根绳牵动,觉得非常沉重。知道钩上已擒着了大鱼,在水里拖走,已觉沉重得了不得,拖出水来定然不易。所以一面拖走,一面招呼别只渔船上的三朋四友。众朋友围拢来,取出了快钩利叉,准备擒鳌(áo)。人声喧杂,惊动多船,密层层的拥上来。直到浅滩边,那鱼太重大了,陷在浅滩浮泥中。少数人著力,休想拖动。旁边看客。都拿出双臂的气力来,相帮拖拔,也休想拖动。人多声杂,一时间,闹得沸泛遥天。犁越河边,几位好奇的牧童,赶到滩边多人聚集处看热闹,知道捕著了大鱼,这么多众还拖不起来。牧童中喜欢多管闲事的,急忙返身,从上风头一路叫喊,劝许多牧羊人,大家去看奇鱼,助一臂力。当时借著千人百众的威力,一声喊起,陡(dǒu)然发出千钧大力来,方才把这条大鱼拖上了犁越河岸,任大众饱看。此鱼状貌生的万分怪异,他的大头周围,密密的生著百个小头,每头每样,各各不同。豺(chái)、狼、虎、豹、牛、羊、猪、狗、驴、驼、獐、鹿、猴、狸、猫、鼠、家兽、野兽。著名没名,各头都备,群众围观,骇然不语,疑为梦见。 如来移步至怪鱼前,那怪鱼的宿孽(niè),早被如来宿命通力所照彻,便在千人百众前,唤出鱼的姓名来,说道:“你就是迦毗离么?”怪鱼居然作人言答应道:“我实是迦(jiā)毗离。”弟子阿难合掌问佛:“此鱼以何因缘生此怪相?”如来便把此鱼的宿世历史讲起来,使阿难与多众明白知晓:“昔日婆罗门教民某,生一宁馨儿,取名迦毗离。聪明特达,博闻强记,自小就有神童的令誉。一日,其母问子:‘汝今多才,世上更有胜汝的人否?’答言:‘惟有沙门多智,为儿子所弗及。’母言:‘青出于蓝,色深于蓝。儿何不折节就学,领受沙门一切的善法呢?’迦毗离奉母教,即就沙门学。经律论三藏义理无不通晓,但好胜量窄。因好胜故,善与人舌战;因量窄故,造无数口过。平时与比丘辈谈经论道,理若短屈,即恶口骂人。每每说道:‘你等蠢物,如某畜生,知晓何法?’百兽名字常在口边,借以骂人,当作武器。因此口业如山,故今生变为百头鱼身,自食其报。” 时捕鱼的牧羊的共有千人,闻佛说作业受报事,毛发悚(sǒng)然,求为佛弟子,以免业缚。佛为说苦谛法,言世界种种无非苦趣。凡此千人,顿时开悟,漏尽结解,即成菩提。此时阿难及随行诸弟子,闻佛所说,怅然若失,既悲且惧,同声发言:“身口意业。不可不慎!” 道和尚开示: 大家都听到了吗?出家人造业,以为修行就不下三恶道?没有哪一个人,造了那个业可以不受的,纵然是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佛陀的救拔,菩萨的救拔,就算你在人间,该受相应的果报也得受的!不知道各位,在网络上有没有看过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和现象?我就看到过,我今天就看到一个没有腿没有脚的,在大腿的根处只长出了两个脚指头,一边长一个脚指头,你们见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啊?没有如来的宿命通的智慧,人是很难搞清楚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看,这个人过去不简单啊!迦毗离非常不简单,这么一个不简单的人,学起佛法来自然也不简单。他佛法高、聪明,我们不可否认,但是,由于坏习气、坏毛病,导致了他造这些业不还是要受报吗?他有些什么习气、毛病呢?从经典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好胜量窄!由于好胜的关系,他就善于与人舌战,由于他量窄的关系,就容不下别人,自己差了,或者认为自己吃亏了,就开始造业。我们是不是好胜、量窄的人呢?或者你比别人强,容不下别人的过错;或者不如人家,也容不下自己这副不如人家的相。谁能告诉我,相应的菩萨规则是什么,才能保证我们不好胜、不量窄?各位学这个法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了,这次我们学因果经典就真正的把它和菩萨的规则融合起来,保证我们以后再不犯了。遵守菩萨什么样的规则,才能保证我们不再好胜、不再量窄呢?如果我们入佛智的人,连这一点都不知道的话,就不能叫入佛智的人了啊。 (有人说:谦下、包容。)恩,没错,谦下、包容,这就是这个义理和境界,在经书里的原话是什么呢?来自于哪部经呢?我们将来跟别人说法的时候,就有依据了,有依据的才是标准的大法师。为什么我总提倡来自于哪部经、哪一段,一定要有依据?因为我希望你们将来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法师。 (有人说:恶心布施,嗔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好了,不用说了,这个是来自《华严经》,什么是魔?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业?什么是佛业?这绝对是一百分了。这个就不用商量了,所以大家要是真正地一块拿下,也就块块拿下了。我要求大家拿下的东西,大家就好好的珍惜吧。也就是说什么是魔?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业?什么是佛业?就已经包含了这些,那就是菩萨规则。按这个规则,你就不会犯这些错误,因为你知道那是在造魔业,没这个规则,你就一定会造,因为习气使然。 精通因果的人,他也会随造随悔,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说的“随犯随悔业消除,是人当得无上道。”就比如说,你在地里种了一颗恶种子,它很厉害的,将来果报你受不起的,但是你马上把它捡起来吃掉,它就不会发芽、开花、结果了。但是,我们过去已经造的那些,就要狠狠地忏悔了,因为已经长很大了。就像一颗大树,已经长很大很大了,你能把它吃掉吗?你吃多少年,都吃不掉的,够你慢慢啃的,而且有好多业报,是要生生世世累劫地去受呀!我们以前有没有造过类似的口业呢?现在我当众忏悔,我小时候就造过,纵然是现在,有时候一下没收住口,还说:你这人真笨。这些是什么?这些都属于口业呀!任何一个口业,我们平时总认为,口业只是说出来的话,也没有杀,也没有盗,不应该算是因,就算是因,也不该实实在在。我说别人是什么,我就会变成什么?我们往往会这样想。其实不然,任何一句话,只要你说出来,都会有实实在在的果报在等着你,你说别人是猪,你将来一定是猪,你说别人是狗,你将来一定是狗。不过,说句良心话,我们现在学的这篇,这个人修行确实是修到家了,他把所有生生世世要受的果报,都放在一辈子受。这是要功夫的,要大功德愿力来支撑,才可以做得到的,要不然,他不可能一辈子现出那么多的头来。那么,我们造的业,我们用什么支撑来一辈子受完呢?将来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总狂妄至极,以为自己是学佛人,以为自己很高,就这种“我慢”相,本身就是一种造业的根本。我们有没有造过一样的口业?说别人是狗呀、猫呀、畜生什么的,有没有说过?要是在非福田上造,还好说一些,要是在福田上造就惨了,那就不是一辈子受的事。那就像《小驼背》阿罗汉一样,生生世世都要受的,就成阿罗汉了,都要受这种业。除非安住在有余涅盘里,要不然就要受,业未了,就要受,没商量的,就是成圣果了,该受也得受啊。 我们以往所造的业,现在都清净了吗?怎么样才能让业清净?再一个,我们究竟造没造过啊?现在忏悔的人,必然会清净,但是能清净多少呢?你忏悔一次,就算能清净你过去的一个业,你一切业,就凭你这一点忏悔就能清净得了吗?忏悔是可以让人清净的,但是,你忏悔一点,只能清净一点,无量的业就要你无量的忏悔呀!所以普贤菩萨说:修行,就要常常忏悔呀!真正的忏悔,是一切法门修行之前必经之路。你就是受戒,也要先忏悔,这在律部当中是有明文规定的,而且必须忏悔清净才可以受戒。在修行法门上也是一样的,你没有忏悔清净,你没有资格修法门。我们现在呢?希望我们大家此时此刻,都能好好地想一想!不用说无始以来我们都造过什么口业,就此生今世,我们都造过什么口业?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实现的!说别人傻呀,说别人是狗呀、猫呀等等,你自己想一想。可能大家好多都想不起来了,不用说这一生,就是昨天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一定都能想得起来,何况这一生呀!所以呀,各位要想真正做好佛弟子,就多多忏悔吧!最起码,你清净了,才能真正受学佛法,才能真正成就无上菩提,要不然,你就试试看!好多人说修行、修行,你就是修成阿罗汉了,业未清净,不也要受果报?纵然修成佛了也要受的,也没有一个佛,把那个果报放在那里,赖着而不去受的,所以才有释迦佛的头痛三天、马麦之灾这些现象的示现啊。就是告诉我们,就是修成佛了又怎么样,不要以为佛是神话,在业果面前,众生与佛是平等的,业未受了就得要受,除非你事先都受了了。千万不要小看,不要以为我生气了,就说一句话而已。千万别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小看了,那你是会把自己害苦了,时间到了,真正兑现的时候,你就惨了。希望大家忏悔的时候,发自真诚地,尽可能地多消掉一点。 像这样的经典,我们应该反复多学习一点,应该天天学习,以免忘了又开始犯。如果时时不忘,那就叫戒律。我们一直都在提倡因果,而没有说戒律,没有提倡回向发愿,为什么呢?因为,因果过关的人,戒律自然就过关了;因果过关的人,自然就知道什么叫发愿。我们现在知道,这个人就是开口造业,形成了未来的果报,我们现在发的愿也是在造业啊,比如说:我们发成佛的愿,我们发具足佛功德、具足佛能力、具足佛智慧等等的愿,这些也是在造口业,这些个业就是与无上菩提相应的业,故而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说菩萨要造好菩萨的业,你没有去造好菩萨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真正地、发自真诚地去忏悔无始以来的恶业,真正地把佛功德的业去完美地树立起来。因果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太简单,只有成佛了,你才能彻底知道因果的殊胜和微妙啊! 好,阿弥陀佛!大家感受了,也都忏悔了,也知道发愿了,我们就是这样无数次地熏习,以确保大家不断地提高。 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什么是佛业?什么是魔业?就如同我们今天学《谈因》,就最简单的一件事,能不能找到相应的规则?(某某)表现得非常好,他直接打出来,那个就是菩萨规则,你是在造佛业还是在造魔业啊?我们按照这个规则就万无一失了,按这个规则,我们就更清楚,原来佛讲的菩萨规则、菩萨戒律就是依因果而来的。只要我们记住规则、戒律,我们万无一失,不会错一点点,如果忘了这个规则,忘了这个戒律,我们一定会错,因为它的根本就是一个因果问题。我们造罪之因究竟从哪儿来的呢?造罪之因由八识田里的业引发的,也有是习气引发的,也有现行的造作,无外乎这三种。这三种造罪之因又是依什么呢?说透彻了,就是依妄想,为什么会有妄想呢?我们学习的因果经典也好,学习的《楞严经》也好,大家感受到了妄想吗?佛问阿难尊者:你为什么出家呢?阿难说:我看到佛长得那么漂亮,心想一定是修来的,我也要修来这样的好相。佛说:好,问题就出在这儿了,你就找一下你的心与眼睛吧。佛抓住了阿难的最好契合点,就是心与眼睛。在座的各位,你们的妄想又因为什么而产生呢?有人说我因为嫉妒而产生,有的人说我因为贪而产生,与贪不相应的时候就恨,贪、嗔、痴、慢、疑这些妄想又依哪儿来的?我们看到最根本处就会发现,这就跟演若达多的狂性一样,这个无明是无因而起的。 再看一看我们学的因果故事里面,这个人水平之高,是那么不可思议啊!世间一切都通达无碍,看到沙门比他高,他就出家学经律论,并且样样精通,我们能说他差吗?真的是好高啊!但是,一旦与他的烦恼相违背的时候,这个业、习气和现行的造作,造成了那么的业,好在他有这个功夫,一辈子能把这些业受完。他也确实高,会修,但是这一辈子多可怜啊,做这么一条鱼,让人打起来还不给吃掉啊?还不活着就给杀了啊?但是,佛陀不会过于干涉的,因为佛陀知道,他这个也是发了愿,愿受的。但是,我们想一想,这么大一条鱼,说不上割上多少刀才能死啊!甚至哪块是它一刀致命的地方都找不到啊,那么多个头,把哪个头割下来它才会死啊?真够受的,但是好在他一把火能烧那么多业,真是厉害,会修!要不然的话,它就完了,彻底完蛋了,而且就是做怪鱼也不知道要做几辈子,因为他是在福田上造的。我们这辈子说过什么话造过什么业?我们将来受多少辈子,知道吗?忏悔清净了吗?再一个,我们能不能探究到人为什么会造业啊?佛法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理:体必然起用,用必然依体。无论你是在用上修,还是在体上修,还是体用同时修,谁也逃不脱谁,有体必然起用,起用必须依体。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当中,真正地把它圆融起来,圆融起来了,那就是最高的一乘啊! 问题解答: 1、骂人百兽而为鱼怪,以及形体较大的因果各是什么? 答:我们要知道,他过去造业是单一造的,他知道造完业的可怕,毕竟他是三藏法师啊。未出家以前,世间的一切都精通的,特别的聪明有智慧,但是业他确实造了,为什么他会造呢?因为他没有把那个根本楸住。造了,他也知道有因果报应的,要是一点点受,是受不起的,干脆把所有的苦,一次受尽吧,他有独特的愿力、独特的功德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现象,这是他的愿力与功德力的支撑,也是他的智慧体现。佛陀也不失时机地借助他的这种现象,让他忏悔的同时,也利益了在场的所有人。不过,我希望杀他的那个人,不要再形成新的业果,就算再形成了,也不要紧,因为这个法师一定会发愿,不再业业相还了,不再把这种果报施加给别人了。也就是说,一切都在他那儿最终了结,也是他甘愿受的。大家有时间尽可能地多忏悔,记住理忏、事忏都是一样的,依《大佛顶首楞严经》破五蕴境界的那种是理忏,礼佛一礼一拜一忏悔的是事忏,事忏、理忏都好,各位都可以去用。 2、咐嘱:按照这种每天一边复习《楞严经》,一边熏习因果经典的学习方法,是哪头都不耽误,而且是体用一如圆满的,现在我们去感受,将来建立成习惯以后,大家都“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虽然是无所著,但是这种戒律与规则,我们也必须执行,这就是圆满的菩萨境界。“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这是入地菩萨的标准,这个戒律与规则,同时必须执行,虽然说皆是自心而无所著,但是我们还必须执行,因为幻化现象就是要这样展现的啊!所以菩萨戒律与规则必须执行。执行的同时,我们必须知道,它就是依心体展现的幻化现象,它就是心,这种学习非常殊胜。 3、《舍身饲虎》中,本师到圣师与500同学前是欢然告别,说道:我今舍身,愿大家随喜。还跟圣师说:千望圣师随喜。依圣师作为师父的水平,难道还不懂得随喜的事吗?还需要身为弟子的本师教吗? 答:他创造这种现象,大家来随喜的话,就可以复制跟他一样的功德,让每个人得到利益啊!圣师当然知道随喜的事,他是求圣师来随喜,这种求的方式也恰如其份,那么诚恳地求师父随喜,因为当时的太子知道,圣师的这个随喜就和他有同样的功德了。当时本师也没有入八地,圣师也没有入八地,他这样做(恳求师父随喜功德),自己入八地还能令圣师入八地,他不希望师父比自己差,他那么虔诚地恳求,望师父好难道是错误吗?虽然师父知道随喜的事,但是望师父得好的心,还是让他说了这些话了,他是依智慧在说,在师父欢喜接受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要是师父不欢喜接受的话,那就不应该说了。这个也不能叫‘教’师父随喜,应该叫‘求’,要是教的话就不会用这样的口气,“千望圣师随喜”,这是一种恳请的状态,语气用词没有表露出大我慢,也没有表露出要教的意思。他的心态与方式都没有违背弟子规则,这儿的用意“师父永远是师父”,但是不能师父在那儿,自己就不修啊,自己还是要修的,修的同时希望师父因自己修行而成就一点功德。我们要精确地看清经典的用字,有时候用字非常精妙,有时表达得非常幽深,有时表达得很简单。我们大家就千万不要把简单的搞得太幽深了,把幽深的搞得太简单了,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4、怪鱼有前世的记忆,是他愿力使然吗? 答:这个佛经里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就不可以去乱讲。关于有前世记忆,我们要知道他当时是精通经律论三藏法典的人,必然看过一些经,这些经中有好多佛菩萨的愿力,由于他在学习的时候,都会展现的,除了佛菩萨的愿力以外,他自己还有自己的愿力,所以愿力使然。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愿力,也包括佛菩萨的愿力,综合来讲就是愿力使然。不但有前世记忆,它还能说出人话来,这些都是它的功德展现。但是我们经书流露得太少了,要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展示出来,就更殊胜了。 5、《爱子死蛇》中,那个修士听了五个人冷言冷语,说道:我是慕名来访道的,听说这个国家特别讲修行,哪知道一进入这个国境,竟然遇上这些一个一个的不称心的人,偏偏遇上了这五个硬肚肠无回转心无血性的人”,这个修行人面对这个五个人产生这些念头,请问他将来会不会承受苦果呢? 答:确确实实,在凡夫心中这五个人就是硬肚肠,无回转心,无血性,无情的人,因为在凡夫地,情越深越喜欢,因为有共业同感嘛。像这些人呢,太没人味了,所以说这个修行人很难接受,我们也应该知道他还没有进入佛陀正法,这五个人都是在佛陀正法这种感召下,他们成就了。这个人还没有放下情,当然会这样想啦,很正常。这个修行人的想,并没有造恶业,只是想他们太不应该了,这个是建立在无明基础上的造作,虽然是在造作,但是没有强大心力地造,只是一种感叹地造,如果不忏悔肯定会受,自己会变成硬肚肠、无回转心、无血性的人,但是他是自言自语感叹地造,不是大心力的,再加上忏悔是可以迅速消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