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3640|回复: 14

[亲子关系] 女孩一定要当公主才会幸福快乐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3-2012 00:42:3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8-3-2012 01:04 编辑

第一百零一个三八妇女节到了,祝各位妈妈们节日快乐!












分享一些关于女孩的文章:
发表于 8-3-2012 00:46:1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8-3-2012 00:49 编辑

辛德瑞拉,似乎已经成了每个女孩的梦想。。。






Cinderella   (sweetbox)
Cinderella are you really that happy
辛德瑞拉 你真的那么幸福吗
Cinderella are you really that lucky
辛德瑞拉 你真的那么幸运吗
I wanna know is your life like you dream
我想知道你的生活真的正如你梦想的一样吗
Here I am, trying to find my way
我在这里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道路
I've kissed so many frogs but I never found a prince
我已经亲吻了太多的青蛙却始终没有遇到一个王子
I think they lied, I was promised much more than this
我想他们向我撒了谎 对我说了远远超过这些的谎言
where's my happy ever after all
究竟我的幸福在哪里
Cinderella is the queen of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王国的皇后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happy end
我想知道我的幸福结局在哪里
Cinderella got a prince and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公主并得到了整个王国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fairy-tale
我想知道我的童话在哪里
Something's wrong 'cause all my glass shoes break
一些失误让我的玻璃鞋全部破碎
and no one ever helped this damsel in the stress
没有人帮助这个在街上落难的少女
the hell it is, I'm not gonna waste more time
这里是地狱 我不要再浪费时间
I won't wait and fight, prince show me
我不要再等待和战斗 给我一个王子吧
Cinderella is the queen of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王国的皇后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happy end
我想知道我的幸福结局在哪里
Cinderella got a prince and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公主并得到了整个王国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fairy-tale
我想知道我的童话在哪里
Cinderella are you really that happy
辛德瑞拉你真的那么幸福吗
Cinderella are you really that lucky
辛德瑞拉你真的那么幸运吗
I wanna know is your life like you dream
我想知道你的生活真的正如你的梦想一样吗
Cinderella are you really that happy
辛德瑞拉你真的那么幸福吗
Cinderella are you really that lucky
辛德瑞拉你真的那么幸运吗
I wanna know is your life like you dream
我想知道你的生活真的正如你的梦想一样吗
Here I am, trying to find my way
我在这里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道路
I've kissed so many frogs but I never found a prince
我已经亲吻了太多的青蛙却始终没有遇到一个王子
I think they lied, I was promised much more than this
我想他们向我撒了谎 对我说了远远超过这些的谎言
where's my happy ever after all
究竟我的幸福在哪里
Cinderella is the queen of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王国的皇后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happy end
我想知道我的幸福结局在哪里
Cinderella got a prince and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公主并得到了整个王国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fairy-tale
我想知道我的童话在哪里
Cinderella is the queen of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王国的皇后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happy end
我想知道我的幸福结局在哪里
Cinderella got a prince and a kingdom
辛德瑞拉是公主并得到了整个王国
Cinderella got the dreams she was dreaming
辛德瑞拉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梦想
I wanna know where is my fairy-tale
我想知道我的童话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0:54:2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8-3-2012 00:56 编辑

迪斯尼公主,保护女儿心灵之战
http://www.thedailybeast.com/newsweek/2011/01/26/disney-princesses-and-the-battle-for-your-daughter-s-soul.html


  
粉红色泡泡裙和魔杖真的对女孩儿们不利吗?佩吉·奥伦斯坦认为确实如此。

  
就养女儿来讲,当今的妈妈们要操心的事一箩筐:她们对自我形象的在乎,抑郁症,饮食紊乱,当然,还有这个社会告诉女人,她们要实现自身价值就得既有脑子,又有脸蛋儿。派吉·奥伦斯坦对此颇有感慨:她曾多年为纽约时报撰稿,是探讨女性成长的资深批评家。1994年她出版的《女孩,自尊及信心缺失》一度畅销(2007年的作品也很受欢迎)。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她自己怀孕的时候,她把这件事守口如瓶。“我很怕是个女孩儿,”她写道,“我本人是个研究女孩儿行为的专家。万一我自己都没法儿应对这一挑战怎么办?我自己都养不好女儿怎么办?”

里满是粉色雪纺绸和人造钻石王冠。此处她谈及的是公主情结——小女孩儿从对灰姑娘故事的痴迷,到床单牙刷杯子头饰居家装饰小号结婚礼服以及种种其他物件的执念。以及随之而来的极端娇柔的女性气质的熏染。

  
很多人认为,这种对公主幻想的狂热让很多女孩心态复杂:一方面她们学习成绩优异,科学和数学成绩可能比男孩还好,但另一方面,她们痴迷于有关白马王子的童话,攀比看谁的裙子最漂亮。她们从大众传媒中学到的,不是女孩儿应该坚强聪慧,富于创造性,而是每个女孩儿都是一个公主,评判标准是看其面容多姣好(服饰多炫目)。你可以想想那些童话故事: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与她们相对的是心思邪恶的丑老婆子(隐含意思:变老=可怕)等待着从未谋面的王子倾心于她们的美貌(而非聪慧),拯救她们免于受苦。在小美人鱼的故事中,主人公交换自己的声音,只为了获得让她从未见过的王子能爱她的一个机会。

  
奥伦斯坦她自己的女儿一开始并不痴迷于公主梦想。最初她在伯克利上幼儿园,上学头几天她穿着细条纹的裤子,背着Thomas便当盒。(很中性很健康~)但是不到一个月,当她妈妈帮她穿裤子的时候,这个七岁的小女孩儿就会大喊大叫,朝她妈妈要“像样的公主裙”,还要搭塑料高跟鞋。很突然地,就像传染病一样,奥伦斯坦注意到处处都有公主狂热症的存在:孩子的同学——甚至是一对女同性恋的孩子——上学的时候都穿着很公主的衣服。超市收银台的服务员会喊她的女儿“嘿,小公主。”她看到她女儿在一次成人礼上躺在地板上,周围是一圈儿男孩,她在等待着她的“王子”来唤醒她。

  奥伦斯坦知道,这个中情由,并非她所认同。泡泡裙?等待白马王子?这不是已经过时了的模式了吗?人们可能会这么想,但是事实上,想找到支撑这一观点的理论远比听起来难。所以,奥伦斯坦决定亲自上阵,冲上女孩文化的前线,观察麦莉·赛勒斯音乐会上那些狂野的孩子们。这种音乐会是一个美国女孩儿工厂,一次玩具展,一次迪斯尼盛会。与公主梦相关的各种商品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2至6岁女孩最大宗的交易商品。奥伦斯坦通过观察得出了什么结论呢?“倒不是公主梦想不能拓展女孩儿的想象力,”她解释道,“在当今文化中,它已经变了味儿了。公主不仅仅意味着最漂亮的,而是最性感的,最Paris Hilton的,最Kim Kardashia的。”暗指为何捏?肤浅,自恋,卖弄风骚。

  奥伦斯坦所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已有人深入研究(你一定听说过很多次学步的小孩进行选美,或者是对性感贝兹娃娃的不满)。但在她看来,她女儿这代人与先前的各代人相比存在一个非常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大众营销。单是迪斯尼在当今市场上就有26000种公主物件的商品,是它创造的品牌中增长得最快的年创收40亿美元交易的一部分。“这些公司告诉消费者的就是,女孩想要这个东西,所以它为她们提供。”奥伦斯坦如是说。但对于那些不想要粉色公主玩具的女孩儿来说,基本上没有别的可以选择。

  
那么当公主们长大了又何如呢?我们暂且先说麦莉·赛勒斯不算什么值得效法的榜样。现在或许没有专门探讨公主文化的弊端的研究,但有证据表明,女孩儿们为此而纠结。调查发现,今天的年轻女孩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女性都大的压力,为了追求所谓“完美”(像个公主一样?)——不仅要科科优秀,学业出众,还要漂亮时尚,温柔可人。并且她们越关注主流媒体,她们就会越担心自己不够美丽性感。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就连看一个一到三分钟的广告都会对女孩们的自尊产生负面影响。

  奥伦斯坦坦承她不是完美妈妈。不过她给大家提出的建议是,为自己的坦然骄傲。“家长们对我说,你不觉得你在给你女儿洗脑吗?毕竟你没有给她选择自己消费的权利。”她说道,“但是事实就是,没有什么选择。迪斯尼不给你选择。”当一个公主或许简单,但是养一个公主可就费脑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1:04:2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当公主,她才能永远幸福吗?
http://today.msnbc.msn.com/id/41192486/ns/today-books/#.T1eTdXlYXTo


现代女性面临的问题根本没有答案,即使有,也让人感觉象江湖术士的胡言乱语。欧美的女性经过多年的抗争和思考,依然有如此困惑。那转型时期的中国父母,又该如何面对?真希望上天给人分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要能分辨出裹着鲜亮色彩的毒药。

在泯然个性的文化中,要培养一个聪慧、适应性强的女儿,该有多难!

作者:裴吉.沃伦斯坦

(专栏作家裴吉.沃伦斯坦的主要工作:写那些家有女儿的父母。当她生下女儿后,关于女性气质、关于性别特质的聪明建议,所有这些都要在实践中检验。为人母,她发现自己撞上了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女儿的外表,而忽视自尊、力量、适应力和智力。以下章节节选自她的新书《沉溺幻境:直击新女性娇柔文化》【直译:《辛德瑞拉吞噬我的女儿:抗争新女性娇柔文化的新闻稿》】

为什么我想要一个儿子?这是我小小的秘密:作为作家,我已经花了将近20年——写女孩子们,思考女孩子们,讨论女孩子的抚养方式。然而,当我怀孕后,一想到将有一个女儿,就感到害怕。当产房的医生宣布:“是男孩。”我那些朋友们,特别是已经有了儿子的朋友们,会感到失望了。我就象一个永远看别人开车的乘客,突然有一天,要亲自开车了,只能发呆了。我被认为是熟稔女孩行为的专家。从《纽约时报》到《洛杉矶时报》,从《今日》到《福克斯电视台》各种节目中,我都大发宏论。我上过好几次NPR。问题在于:如果我不能赢得挑战,该怎么办?如果我不能养一个理想女孩,该怎么办?要是一个男孩,我就不那么纠结了。

实际上,我一直以为肯定生儿子。我女儿出世前几年,我看过一篇英国佬的文章,说:丈夫比妻子大上五岁或以上的婚姻中,他们第一个孩子是儿子的概率是2/3。太好了。我的丈夫,斯蒂文,比我大了将近10岁。我肯定属于那2/3。

当我看到声波图上明确的图像(或者是他们认为明确的图像;对我来说,只看见一个不易察觉的鼻子)。当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想要一个女儿,可以说是疯狂的、拼命地想。我从害怕变成承认这点。但我依然困惑:该如何抚养她?该如何给她做榜样?是否会采纳自己写的那些——关于充斥女孩生活的美容、体态、教育、成功信息——自以为是的建议?我会用漂亮衣饰打扮她?还是不许她玩芭比娃娃?穿上足球鞋还是芭蕾舞裙?在给她买新生婴儿用品时,看到用无情的颜色来定义孩子们,我很是抱怨。婴儿床单用粉红?图案用苏格兰格子?有什么关系?那几个月,我肯定开口闭口都是:“以后,我女儿绝不……”

接着,我成了一位母亲。

黛西当然是世界上最美的婴儿(假如你不相信我,那就去问我丈夫)。我用满腔心思抚养她:我要让她相信,所谓女孩的一些不得体行为、不合适的玩具或者不理想的职业,都不存在;也不存在女孩一定要做的事情。我要她拥有选择自我认同的自由——这应该是她这一代人的权力。有段时间,看起来我达到目的了。她两岁的时候,上学前班的第一天,她穿上最喜欢的外套——她的“工装”(一条细条纹的背带裤)——然后神气活现地带上她的“大力坦克托马斯”饭盒!我向每个人抱怨:学弧公司真是太没眼光了,他们在托马斯的包装上只画上男孩;做的紫色闪亮的女孩版,要小很多。(象索达公司生产的玩具汽车,女孩版的只有小轿车——小轿车——名字叫安妮、克拉贝尔、海瑞塔,还有,对了,叫黛西。我晕!)。但是,真的,表面是抱怨,实际上,我是在吹牛。我的女儿超越了世俗偏见。

  
职业母亲成功的秘密

哦,可是事与愿违。只要操场上有一个男孩子,从她身边跑过,嚷嚷道:“女孩不喜欢玩具火车!”于是,托马斯就被冷落到玩具箱的箱底了。不到一个月,我想让黛西穿裤子,她就发怒了。好像一夜之间,她知道了每一个“迪斯尼公主”的名字和衣服——我甚至不知道“迪斯尼公主”是什么东西。她热切地盯着城里玩具店的花边橱窗,然后,在她三岁生日时,求我给她买一件“真正的公主服”,再配上塑胶高跟鞋。同时,她的一个同学,这同学有两个妈妈,每天都穿辛德瑞拉礼服来学校。还有新娘面纱。

到底怎么回事?那些做了母亲的朋友们,都曾经发誓绝不依靠男人,但当她们的女儿柔和地惊叹“这真是太可爱了!”,或者要买一件白雪公主的衣服时,她们只会纵容地微笑。超市收银员千篇一律地对黛西说:“嗨,公主!”;一个早餐连锁店里的服务生,他打了舌环,脖子上纹着一个骷髅,管黛西吃的“笑脸煎饼”叫成她的“公主餐”;郎氏药店的一位和气女人送了一个免费气球,她说:“我想我知道你最爱的颜色!”然后没让她选择,就给了她一个粉红的。

黛西过了三岁生日不久,我们请的高价儿科医生——她行医要摆弄漫画书、DVD、电脑游戏等各种把戏——指着检查台说:“你愿意坐上这张特别的公主椅,让我看你的牙齿吗?

“哦,天哪。”我打断他说,“你还有把公主钻吧?”

她看我的眼神,我简直就是一个恶毒的后母。

但说实话:小女孩什么时候成公主的?我小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我出生的时候,女权主义刚刚萌芽。我们也没有从头到脚穿成粉红色。我们也没有缩小版的高跟鞋。而且,我住在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如果连我家这样嬉皮重生的陋室,都能流行公主心态。住在那些女人还得剃腿毛的地方,该怎么办呢?当我的小女儿每天去学前班,都直奔化妆区,我担心扮演小美人鱼——那个为了男人放弃自己声音的角色——会给她带来何种影响。

另一方面,我想或许应该把公主病看成成长的信号:意味着女孩可以尽情享受粉红,不考虑力量和愿望;或许,最终她们将拥有一切——具备娇柔特质的女性主义者,既漂亮又有力;既独立,男人又赞赏。或者,我只需要放轻松,不要解读得过分了——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纠缠,或许有时候,公主只是公主。

最后,我把所思所想写成了一篇题为《辛德瑞拉出问题?》的文章,发表在《纽约时代杂志》的平安夜那期上。我对反响始料未及。这篇文章登上了网站“最多邮件”排行榜的榜首,还呆了几天,它的表现和另一篇关于中东最近冲突的文章差不多。成百上千的读者给我留言,或者直接发邮件,来表达他们的欣慰、感激,当然还有轻蔑:“我一直希望能读到这样的故事。”“我同情裴吉.沃伦斯坦的女儿。”“我有一对双胞胎男孩,我不知道盛产公主的地方,会给我儿子带来怎样的问题。”“我讨厌象沃伦斯坦的妈妈。”“老实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对付那些关于女性角色的忽悠宣传。”“基因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很明显,我写的不是一篇廉价的故事。毕竟,公主只是一个传说。这并不意味着小姑娘们长大了,去念大学了,还穿着睡美人的裙子(至少大多数不是这样的)。但,当我女儿第一次、怯生生地与主流文化接触,当她第一次接受家庭以外信息的冲击时,这些公主故事,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关于一个女孩,这个文化第一次都说了些什么?不是说她能干、有力、有创造力、聪明,而是说每个小姑娘都要——或者应该要——成为最漂亮的。

很混乱:女孩成功的形象太复杂了——她们活跃在操场上;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大学里,女生人数超过男生。同时,女孩外表最重要,这个观点并没有丝毫消退。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蔓延到更年轻的女孩上(而且,中年女性保持非自然的、光滑的容颜,这个情况延续的时间更久了)。我看了一沓沓关于青春期女孩的书籍,但我该从哪里寻找关于更小女孩——从蹒跚学步到少女时期——问题的答案?她们是谁?她们该如何购物?如何做一个女孩?如果存在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可以帮助她们破解关于形象和想法的种种困惑。和辛德瑞拉洋娃娃玩耍,是推迟她们的性别意识?还是灌输性别意识?出去玩时,该穿得简单平凡?还是要吸引眼球?从白马王子到《暮光》里的爱德华.卡伦,再到企盼阴暗的亲密关系,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

为人父母,忍不住会给“粉红粉美”开上绿灯。现在有太多需要警惕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宽容,还要花费我们的精力,却给每个孩子带来影响。假如一场SPA生日派对可以让你6岁的女儿开心(还能让你清净一会),真的,有什么了不起?毕竟,女孩就是女孩,是吧?我同意,她们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更注意,而不是更忽略她们的世界。根据美国心理协会的研究,女性娇柔文化强调美貌和摆弄风情,这容易让她们重蹈长辈的覆辙:抑郁、饮食紊乱、奇装异服、性滥交。比如,在一项对八年级女生的研究中,自我嫌弃(认定别人对你身体的看法,是你做评价的标准)带来:一半女孩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超高2/3的女孩的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个年龄段,对外表的关注,还让她们产生对身体的羞耻和焦虑。那些大众熟悉的、典型的理想女性形象,主要与之面对一会,都会降低女孩的自我评价——包括生理上和学业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性魅力不会随之增长。来自赫特大学的德波拉.托曼教授,她致力研究少女的想法,“她们通过描述自己形象,来回答身体的感觉——关于性感或性唤起。我得提醒她们,好看并非感觉。”

并非在她吹灭十三岁生日蜡烛时,这一切突然来临。从她出生(实际上,要早多了),父母做的决定,灌输到孩子的身上,有意无意地塑造了女儿关于女性、性、自我的观念和想法。你会让她的心中充满粉红幻想?还是用“闪电麦昆”来代替“迪斯尼公主”?你会让三岁的小娃娃戴着儿童指甲花去学前班吗?你怎么对付迪斯尼频道新近推出的“IT”女孩?“老多拉”对阵“新多拉”?粉红足球庆祝青春期?粉红版的TINKER玩具,是扩大,还是缩小其受众?

令人惊奇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欢呼“女孩力量”——意味这能力比外表重要的时候,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复杂了。

我第一个承认不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谁能?但作为一个母亲,凑巧,又是一位作家(也可以倒过来说),我想弄清楚链条很要紧——市场营销、科学、历史、文化。弄清楚这些,父母做决定会更加明智。

于是我重返迪斯尼乐园,也去过“美国少女宫”和“美国国际玩具交易会”(该产业最大的产品展示会,介绍最新最热门的产品)。我也玩过一些产品。我和历史学家、市场营销专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父母,以及孩子们都讨论过。我承认童话最初的价值;思考炫耀孩子美貌的意味;在网上,做一个“虚拟”女孩;甚至参加MC音乐会(你该知道我有多投入了吧)。在这过程中,我暂且忘记自己是一个母亲,忘记自己是一个女人,在审视养育女儿的问题中,我面对了自己的女性问题。

跟别人一样,我想为女儿做的一切很简单:希望她能健康成长,快乐、自信,对自身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有机会实现。然而,她生活的环境却说,无论她三岁还是三十三岁,最稳妥的方式是象辛德瑞拉。

但我要走得更远一些。让我们回到这些好故事的源头。

很久很久以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1:18:2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8-3-2012 01:18 编辑

女孩箴言

爱自己是一场毕生浪漫的开始。
——奥斯卡·王尔德

爱自己。热爱一切使你之所以成为你自己的事物。你的价值,你的才能,你的回忆。你的服饰,你的鼻子,你的悲伤。如果你爱自己,你就能在自信的跳板上跃入生活。如果你爱自己,你能畅所欲言,所向披靡。

世界是冷酷的,成万上亿的人试图在竞争中超越你。别和他们一样。做能让你自豪的事情,然后为你所做的事情自豪,为你自身感到骄傲。那么你究竟是谁呢?是什么使你成为你自己呢?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左邻右舍又有着怎样的相似点呢?你有多不同?如果你赞赏自己的秘密,哪个部分又是你最为欣赏的?

“我最大的错误,我无法原谅自己的错误,”奥斯卡·王尔德写道:“就是某天我停止追逐自己的个性。”追求你的个性。做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同旁人一样地穿衣、举止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更伟大的事情在于做到与众不同,独特如你自己。

广阔世界,唯我是我。

总有一个真实的内在的声音。听从它。
——葛萝莉亚·史丹能

有时很难想明白你到底是谁,你想要什么,你喜欢谁,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你在变,在成长,答案也在变。

但在内心深处,你就是你。从婴儿到孩童,到现在,你就是你。“让我听从自己的,而不是他们的意见。”葛楚德·史坦如是写道。你可以参考别人的建议和观点。但是不要让他们的意见盖过你内心的想法。特别当你独处时,当你表现得最为真实时,不要让你在人前的言谈举止蒙蔽了双眼,无法真正认清自己。

“终其一生,一个人最终了解他人多过了解自己。”女性飞行家白芮儿·玛克罕这样提醒道。认识你自己。诚如杰米·李·柯蒂斯所说:“我越爱自己,就越不愿意掩盖本性。”

青春期充满困惑。长大是一件可爱的事情:你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爱自己。你更容易脱口而出:“你知道,那可不是我。”
——凡妮莎·威廉斯

需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了解你是谁,清楚游戏规则,忠于自己,同时敬重他人。汤姆·克鲁斯说过:“我深信对任何人而言,高中是一生中最艰难的阶段。”好消息是:信心是靠积累的。艾拉妮丝·莫莉塞特在歌中唱道:“你在生活中学习。”青少年和成年人总觉得互相欣赏是件困难的事情。公元前400年,苏格拉底就这样写过:“现今的年轻人喜好奢华,他们有着不良的习性,蔑视权势。他们对长者不敬……与父母对立,喋喋不休,吃没吃相,不尊重老师。”

有些争斗在所难免。但是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人应当互相尊重,这更容易创造和谐。

从没有人说过这是易事一桩。

脆弱而敏感的是自尊。
——格温妮斯·帕尔特洛

许多女孩转眼长大。但青春期不可加速,信心的累积也一样。而且你真的那么想长大吗?每一个年龄段,你都能且只能经历一次,为什么不好好热爱当下?
除此之外,每个人都会感到尴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塞缪尔·巴特勒写过:“生命犹如公开表演小提琴独奏,一边表演一边了解乐器。”
欣赏自己,没人能在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内省的人。华尔特·惠特曼的诗里有这样的句子:“我邀了我的灵魂同我一道闲游……
我自相矛盾吗?很好,我就是自相矛盾吧。(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
如果你与人不同,这不代表你伪善。这表示你在探寻自身。这需要时间。戴夫·马修斯(乐队)在歌里唱:“我立正还是倒立?答案是立正,诚实地说。”
我在探究我是谁。

我仍然相信,蠢警察随时可能过来逮捕我。
——麦克·梅尔斯

歌德的名言:“你自知吗?若我自知,必将逃匿。”每个人都有自我怀疑的时候。一个从未经历过自我怀疑的人也许会令他人生厌。但始终在事后对自己进行批评、指责或道歉也同样不是件理想的事。“在其初始阶段,自怜就如同一床羽毛床垫一样贴身舒适,”奥普拉·温弗瑞如是说:“而当其愈演愈烈时就会让人感到不适。”

原谅你自己不够完美,并努力克服你的不足。你能更周到,更努力吗?你能步出幕后,认清潜能吗?多罗茜·帕克这样写:我要做我自己,因为我不在乎。

词虽好,态度不值得推崇。小小的努力可以大有助益。漠然地开始,就会有漠然的结束。

一步一步,我在前进。

我心中的那盏小灯,我想让它发光发亮。
——黑人灵歌

如果你看低你自己,别人也瞧不起你。如果你相信你自己,别人也信任你。

当你高视阔步的时候,你并不是在炫耀。你的贡献在于,你分享了你的天赋。展示你的风格和天赋,这需要勇气,有勇气在某一领域超越他人。但难道你不认为你应当成功吗?你应当为自己感到骄傲吗?

建筑大师赖特说过:“年轻时,我要在诚实的自大和虚伪的谦逊之间抉择。我选择诚实的自大。”

别惹人厌,但要让人惊叹。玛丽安娜·威廉姆森写:“我们自问,我凭什么天赋禀异?事实上,你凭什么不能天赋禀异?畏缩的态度于世界毫无裨益。隐藏自己内在的潜能并不会让你身边的人觉得安全。当我们让自己发光时,我们不自觉地鼓励他人也如此去做。”

我会发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

印度有则谚语这样说:“比别人更加优秀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一年来你有了怎样的成长?(除了身高以外。)你在学校学到了些什么?(除了一些历史知识。)体育、专业或是艺术修养方面,你有没有获得提升?或者当你与人争论时,你更能做到不怒自威?埃利诺·罗斯福写道:“批评对我来讲几乎毫无影响,除非我自己认为确有不公正存在,需要采取行动。”倘若你被凡夫俗子攻击,拍拍肩膀抖落是非。为什么要被粗俗之人打倒?但是如若有你敬重的人指出你该做得更好,别只是因为这样的言语而感到受伤。你应当从中获得教益,以此激励自己。

当你承认批评是真实的,你才会感到最为受伤。但对每个人、每件事而言,都有提升的空间。别保持防备,不断攀高,不断努力。

我们都在进步。

睿智的批评往往掩藏在表象之下。

我希望每个女人都能为自己的身体感到骄傲,同时不要诋毁其他为自己身体骄傲的女人。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

你是不是太苛刻?你是否时常挑剔朋友的身材、服装、发型,或是选男友的品位?你是否翻阅杂志,指责里头的人看起来有多糟糕,或是不停变换频道,批评每个人显得多蠢笨无知?提升品位与标准是件好事情,但夸耀你有多专业就不见得有多好。莫里哀警示:“想要责人,先思己过。”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淑女本色》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维护自己的朋友,她说:“嘲笑她很容易,但要想和她一样勇敢就很难。”的确如此。人们很容易去嘲笑一个焦点人物,但审视自己却是个挑战。所以为什么不宽容一点?你不需要给予别人的新套装、演讲、演唱或是评论持久的赞扬。如果你不想别人以刁钻的态度评判你,那么你自己也不要心胸狭窄。

温斯顿·丘吉尔的母亲珍妮·杰罗姆·丘吉尔写过这样一段话:“对待朋友如同自己的相片,赋予他们最佳的光彩。”

支持有益,嘲讽无用。

我不知道何为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但是试图去取悦每个人却会让你走向失败。
——比尔·考斯比


丹麦有句谚语:“遵从每个人的意见,将造就歪楼一幢。”

取悦你自己,而不是无关的流行团体、你变化无常的朋友、不耐烦的男友或是不可理喻的老爸。

“我从小就很敏感于他人对我的期望,要成为他们想要我成为的那种人,”女演员莎莉·菲尔德回忆道:“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学会不要通过别人的视角来评判我自己。”
人们总很倾向于由别人来评价自己。当穿上一套新衣服、画了一副新作或是奏毕一曲,总很容易问:“你觉得怎样?”专家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但在你感兴趣的领域,许多同班同学,即便是成人,也不见得比你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别动不动就听他们的。倾听你内心的肯定。对自己大开绿灯。蒂娜·费说过:“多说,这将推动你前进。”

如果我按照他们的方式行事,那么谁来采用我的方式?

中学对我来讲是个艰难的阶段,我根本都做不成舞会皇后,什么都不是。但我确信上帝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我爱我的样貌,我的鼻子,还有我的皮肤,我爱自己的一切。
——印蒂雅·艾瑞



你喜欢自己的外表吗?你能学着欣赏自己而不是对着自己吹毛求疵吗?

有的姑娘选择接受整形手术来改变外貌。但接受自己的身体,难道不比大刀阔斧拿着刀子进行改造来得更好吗?

试着爱自己的容貌、肤色、眼睛、外形。

你看起来头轻脚重?不错!

你看起来头重脚轻?很好!

不管你看起来怎样,金发、黝黑、高挑亦或是娇小,都很棒。

身体健康才是最关键的。看起来怎样不重要。而且,要漂亮有成千上万种方法呢。

玛格丽特·伍尔夫·亨格福特说过:“美在观察者的眼里。”

看,我有多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1:29:5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Taylor Swift performing You Belong With 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2:37:2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所有的姐妹们节日快乐!

也感谢支持我们,让我们快乐的各位兄弟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09:22:2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妹们节日快乐!
女儿十摄氏度的大冷天要穿裙子,很向往新加坡的生活环境,天天都可以穿裙子!
怕胖不吃肥肉,逛街总挖坑想我给她买高跟鞋......
我常常得帮助她化欲望为动力,呵呵学习的动力;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11:4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aitid 发表于 8-3-2012 09:22
姐妹们节日快乐!
女儿十摄氏度的大冷天要穿裙子,很向往新加坡的生活环境,天天都可以穿裙子!
怕胖不吃肥 ...

呵呵,新加坡的在校女生除了校服,平常时段很少穿裙子,基本喜欢穿短裤。

点评

是啊, 国内来的孩子看本地女生短裤拖鞋, 觉得很不时尚, 本地孩子看国内女生穿着剪裁精致的裙装,高跟鞋逛街,也觉得很奇怪,文化差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8-3-2012 1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2 13:16:5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孩想拥有公主般得呵护。。
幸福快乐是要慢慢品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