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援“差”学生 反对“贴”标签殷丹博士畅谈教育经 (2012-04-16) http://www.zaobao.com.sg/sp/sp120416_010.shtml
曾任中学教师的殷丹博士亲眼看到分流制度以及普通(工艺)源流的标签如何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她对教育部为这些学术能力较弱学生设立专门学校的决定无法表示认同。(谢智扬摄)
正当大家都在热议即将在明年初开始收生的裕峰中学,要如何为学术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多一个升学管道之际,国会议员中却听到两把不认同把这些学生集中在专门学校的声音:一个来自向来积极为特别需求学生谋福利的摩绵加冷集选区议员潘丽萍,另一个则是教育界出身的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殷丹博士。殷丹博士说,她对这个课题的关注,源自于她当年教导普通(工艺)源流学生的经验。她指出,按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术成绩较差的学生设立专门学校,或许在资源分配和行政工作上带来方便,但令她担心的是,这样的安排很可能间接促使阶级观念、精英心态在孩子心中成形。
林慧慧 报道
limhh@sph.com.sg
一名初入行的年轻教师被编排担任普通(工艺)源流班的级任老师,满怀理想的她用心教导他们数学,不过她付出的努力却像是在湿柴上点火,怎么也无法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忱。
有学生甚至对她直言:“cher(学生对教师teacher的简称),你何必浪费时间教导我们?我们是普通工艺班,我们是学不来的。”
以诚意赢取学生信任
这名教师没有因此放弃,学生的这番话反而激起她帮助这些学生的决心。她花时间去了解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他们缺课的原因,用诚意感动并赢取学生对她的信任,最终她成功让班上四分之三学生的数学成绩翻红转黑。
这名执意帮助这些学术成绩较差学生找回自信的教育工作者,就是宏茂桥集选区议员的殷丹博士(35岁)。
这名人民行动党在去年5月大选中引进的唯一马来族女新人,在过去近一年来,在国会上除了关注马来回教事务,也经常针对教育课题发表意见。
在最近有关为普通(工艺)源流生设立专门学校的讨论中,这名看起来温文儒雅的学者提出的反对意见,引起了人们关注。
目前是国立教育学院政策与领导力研究部助理教授的殷丹博士,当年在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兀兰一所邻里中学执教四年。
她日前接受本报专访,谈到她当年教导普通(工艺)源流学生后的小小领悟:“要是我无法让他们(学生)感觉我真的关心他们,他们不会认真听我讲课,因为他们关注的不是身为老师的我有多少学问,而是我到底有多真诚要帮助他们。”
由于她亲眼看到分流制度以及普通(工艺)源流的标签如何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她对教育部为这些学生设立专门学校的决定无法表示认同,认为这“违背了我国社会所强调的包容与融合的精神”。
宁选“校中校”模式教学
“要是我能做主,我会选择把所有普通(工艺)源流学生留在主流学校,以‘校中校’的模式为这些学生提供小班教学制、不同课业内容。这种安排的好处是,来自不同源流的学生在课堂外,仍会保有很多的交流机会。”
在她看来,让不同学术能力和家庭背景学生在同一屋檐下学习很重要,这一方面除了能方便那些成绩取得进步的普通(工艺)源流学生升上同校内的普通(学术)源流,另一方面也能给不同源流的学生提供更多相处和互动机会,这样一来,当他们踏入社会时,才不至于对来自不同阶层同学的生活缺乏认识。
虽然即将在明年开课的专门学校裕峰中学校长杨国平日前在受访时强调,会透过课程辅助活动加强与其他主流学校的联系,不过殷丹博士担心,这种合作项目比不上同校同学一起主办活动、庆祝节日那样有助促进不同背景的学生融合。
殷丹博士以17岁初院生不久前投函报章,埋怨教育部投入资源给学术成绩欠佳的工艺教育学院生,建设设备完善校舍的情况为例,说明已经有一些学生不自觉地流露出精英心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跟区隔不同学术能力学生的制度有关”。
“来自顶尖初级学院的他们觉得,(政府对他们投入较多资源)是他们应得权益,所以才会有所埋怨,在他们视为成绩较差的工院生为何有这么好的校舍。”
对特选学校有意见
除了不认同设立专门学校的做法,殷丹博士也对以英文和华文为第一语文授课的特选学校有意见。
为避免不同背景的学生有疏离感,她认为特选学校或许有必要对那些没有选修华文为第一语文的学生敞开门户,甚至考虑允许学生把华语当第三语文选修,以促进不同种族和背景的学生之间的融合。
身为三名年幼孩童的母亲,殷丹博士坦言,她当初接受行动党邀请参选之前,经历一番心理挣扎。她的老大今年12岁,老幺不过一岁半,身为职业妇女,要平衡工作与家庭已非常不容易,想到日后还需投入时间照顾选区,她不是没有顾虑。
不过考虑到能代表不同群体针对教育政策、如何为在职母亲提供更多援助等课题发表意见,她与在警察部队担任警监的丈夫讨论之后,作出了从政的决定。
由于她是在去年一月、大选前才开始在原议员黄守金负责的惹兰加由区学习处理基层事务,所以她在选后积极走访居民,以拉近她跟居民的距离。
她还悄悄透露自己正在学习华语,以便能直接跟老一辈、不会讲英语的居民直接交流。
她说,以前念莱佛士女中的时候,同学在上华语课时她都在课室一角自修,所以现在或多或少听得懂一些,不过现在要开始学讲华语还是有一定难度。
还好她丈夫最近也突然兴起要学华语,所以他自然成了她练习说华语的对象。
问她学习进展,她腼腆笑说:“我现在恐怕只达幼稚园程度,不过跟居民交流,简单的‘你好吗?’‘吃饱吗?’这些都还可以啦。”
“社群精英主义并不健康”
向来重视互助精神的马来回教社群,近年来出现一个令殷丹博士感到担忧的现象:有一小部分精英分子在取得成功后,会与社群划清关系,甚至表明“我跟其他马来人不同”。
殷丹博士在受访谈到马来回教社群中引起她关注的课题时,提到社群中出现的这种精英主义现象。
据她解释,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相信跟这几十年来形成的刻板印象有关。
“过去二三十年来,数据似乎显示,马来人无论在社会经济地位或是学术成就方面,比华人和印度人来得低。我想这让人产生印象,认为马来人的处境较差,这相信也是为何那些无论在社会经济地位或学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的马来人,会向外界表明他们已跳出这样的格局,并与处境较不好的社群划清界限。”
不过她认为这样的现象并不健康。“社群中同胞能取得成功,提升经济能力,我当然为他们感到高兴,但若(这些取得成功者)在面对社群中较贫困者时,指他们没有努力工作所以活该这么穷,这就不对了。”
她透露,一些属于中高收入阶级的专业人士前来向她求助时,会抱持那种这是他应得权益的心态,认为政府理所当然应该帮助他们。
她举例说,曾经有一对育有一名特别需求孩童的夫妇,前来要求她写信给有关政府部门,争取更多津贴。她看了他们的资料后,发现这对夫妇家庭收入超过8000元,住公寓式组屋,而且拥有一辆汽车,这才明白为何他们所能获得的政府津贴有限。
当她向他们解释他们无法获得更多津贴的理由,并指出政府鉴于资源有限,必须优先帮助那些贫困者脱贫时,她没想到对方反而质问“为何这些低收入者不打两份工努力赚钱自救?”
殷丹博士感慨:“我觉得我们来到这个阶段,有很多人很成功、环境很好,不过却缺乏对贫困者的关怀之心……我想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公共教育,这也是为何教育部所提倡的道德教育很重要。”
为了避免这种阶级分化的心态在社区内抬头,殷丹博士透露,她计划在其惹兰加由区推行一项关怀与分享计划,鼓励区内有经济能力的一群,捐赠食品和购物券给区内需要帮助的居民。
殷丹博士透露,她希望能在今年底之前落实计划,到时她准备邀请捐赠者亲自把赠品交到受惠者手中,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捐献如何帮助到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