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分清楚该不该要
问
您常说现代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但是,就是因为想要,才有消费,社会经济也不断滚动。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是让人努力的动力。这样看来,想要的比需要多,是不是也有刺激经济、社会成长的效果?
答
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物质文明发达之后,刺激每个人希望拥有更多。希望在生活上便利,满足自己的占有欲,都不是因为需要,而是想要。
以个人立场来看,这样无穷的欲望,是一种负担、一种贪求。如果是为了家族、为了社会谋福而追求,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贪求,就会是好事了。
有些人想要,但是能力不足,买不起自己想要的,因而动起歪脑筋,走邪路、走旁门,用各种不正当的方法满足欲望。这不是刺激社会经济的动力。
如果用自己的智慧、劳力,努力工作,满足自己想要的欲望,虽然自己饭已够吃,房子已可遮风避雨了,是不是还需要努力再追求更多、更好呢?我建议的原则是:如果能增进社会大众的福利,创造时代新的风气,带来新的活力,或创造新的资源,这样的好上求好,是应该的。
像孙运璇先生对台湾的贡献很大,尤其是经济建设,由于在他行政院长任内打下高科技产业基础,使得台湾经济能跻身亚洲四小龙。这是他有能力要的,这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要的。他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计画,得到了好结果,就是他该要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如果人在满足欲望时,没有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要、是不是应该要,就容易犯错。甚至有的人在欲望之下,连犯法都不怕了。
如果人只消费而不生产,一味消费社会其他人的资源,就是损害他人、图利自己。如此既对社会造成混乱,自己也会受到伤害。人要能分清楚能要、不能要,以及该要、不该要的;开发自己的智能资源,自己想要、该要,也有能力要的,才能动手去要。
这也是我说的「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可要。
有些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定有能力要得到。比如说,种稻需要技术,一步步照方法做了,却还不一定可以收成。不幸遇上大水灾,明明看到快要收成了,却泡汤了。所以,该要、能要的,还不一定要得到。
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可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