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3556|回复: 16

[亲子关系] 纸老虎:身为考场霸主的亚裔在考试过后,又如何?(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012 17:45:2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纽约杂志去年刊载一篇名为《纸老虎:身为考场霸主的亚裔在考试过后,又如何?》(Paper Tiger: What happens to all the Asian-American overachievers when the test-taking ends?)的文章,说明现在亚裔青年面临的诸多挑战。文中认为所谓“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是东方式的精英教育下创造出来的不良产物。亚裔过于重视成绩,导致出了社会因缺乏建立人际脉络、表现自我等社交能力,一味埋首苦做,成了看起来很吓人,但是却虚有其表的“纸老虎”。


纸老虎:身为考场霸主的亚裔在考试过后,又如何?
作者: Wesley Yang
转载自:华裔洛杉矶前副市长陈愉“Global 人才”博客



今天,我想和你们分享一篇宣言,作者是美国韩裔天才作家Wesley Yang (韦斯利•杨)。这篇宣言已经在美国知识分子间广泛传阅。虽然还没有Amy Chua的《虎妈战歌》一书那么有名,但我觉得这篇文章讨论的是相似的问题,而且分析的方式更精确、更细腻。此外,这是一篇文采斐然的作品,阅读此文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韦斯利•杨热情地探讨了很多主题,其中包括在美国中的反亚裔种族歧视,中国教育方式与西方领袖才能培养之间的文化冲突、征服应试的心态以及中国男人如何才能俘获白人女性。作为一个美国华裔,我读此文时可谓一路悲喜交加。
原文非常长(超过9000词),所以我将文章摘录如下。

    精英即领袖的制度在从学校毕业后就戛然而止了,这已经成为在亚裔美国人的生活中苦涩暗流的一部分。

    有时候,我会向自己在玻璃窗上的影子投去一瞥,然后惊讶于自己的所见。漆黑的头发。斜长的眼睛。像煎饼一样平坦、黄中带绿的皮肤。类似爬行动物的漠然表情。我曾竭力让自己相信,这张面孔和其他任何面孔一样美丽。但这样想的时候我又觉得这张面孔很陌生。这是我的面孔。我没法否认这一点。但这张脸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有时候,我怀疑我的这张脸在其他美国人眼里显示出的是:一个隐形人,很难在一堆和他相似的面孔中将他辨认出来。一个站在在人群中颇为显眼但毫无个性的人。一个美国文化貌似非常推崇但实际上是在鄙视与剥削的偶像。不只是那些“擅长数学”、会拉小提琴的人,也是一大群被憋得不行、被压得要死、被虐得快残了的循规蹈矩的半机器人,在社会与文化层面都没什么重要性。
     
   让我总结一下我对于亚洲价值观的感受:他*的孝道;他*的追分少年;他*的常春藤盟校之癫;他*的顺从权威;他*的和谐关系;他*的为未来而牺牲;他*的中产阶级奴性。(原文:Let me summarize my feelings toward Asian values: ** filial piety. ** grade-grubbing. ** Ivy League mania. ** deference to authority. ** humility and hard work. ** harmonious relations. ** sacrificing for the future. ** earnest, striving middle-class servility.)
  

   几个月前,我收到一封来自年轻人杰弗逊•毛的邮件。他先是进了史岱文森高中,最近则刚刚从芝加哥大学毕业。

   现在他更清楚自己高一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了:“学习上只要有一半的努力就够了,但在其他方面要做得更成功。”

   史岱文森是美国竞争最激烈的公立高中之一,完全依据考试成绩招生。这就是结果:仅占纽约人口12.6%的亚裔在这所学校中占据的比例高达72%。

   在史岱文森念到大概一半的时候,一种隐隐约约的不悦之感开始侵蚀毛的内心。他一贯都觉得自己是一群“没有名字、没有面孔的亚裔小孩”中的一员,这些小孩不起眼得“就像房间的装饰物的一部分”。他一贯都满足于埋头苦学,朝着史岱文森学生们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哈佛。但是大约在他毕业班那年刚开始时,他开始怀疑这场通往学业成功的路是否是唯一的、或者最好的路。

   “你忍不住会觉得肯定还有其他的道路,”他边吃米粉边解释,“这就像是我们这群人被按着头和彼此较劲,而中西部的孩子却可以做着少得多的功课,还可以在车库玩玩乐队什么的——如果他们的智力还可以,在学校也还算努力的话……”


杰弗逊•毛

    我们见面几周后,毛让我和他在史岱文森的密友丹尼尔•朱联系。朱去年从威廉姆斯学院毕业,他的诗歌还赢得了一个创意写作比赛的奖项。他从18000美元的奖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到中国旅游,但现在他回到布鲁克林的唐人街和他父母住在一起。
   
   朱记得他在威廉姆斯的第一学期时,他的大三学生辅导员时不时地会把他拉到一旁问,觉得一切都好吗,有没有遇到什么烦心事。“我还在适应这个地方,”他说,“我不是完全开心,但也不是完全沮丧。”但那时他新交的白人朋友也会说出相似的话。“他们会说:‘丹,有的时候,有点难看出你在想什么。’”虽然朱有着一张好看的面孔,但将他的行为定位为保守不算个错误。他声音轻柔,没什么音调起伏,面部表情也很少变化。他把这一切归咎于家庭气氛。“如果你在一个中国家庭长大,”他说,“你不会怎么说话。你会闭嘴听你的父母叫你做什么。”

   在史岱文森,他完全处于一个亚裔的圈子,和谁交朋友是由你乘哪条地铁线来决定的。但当他到了威廉姆斯之后,朱慢慢地意识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在新英格兰地外走动的白人总是面带微笑。“呆在这样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变得很友善。”

   他决心要开始多微笑。“这是我必须通过积极练习的一项技能。”他说,“就像你在商业中进行一笔交易时,把钱交给对方———然后你微笑。”他说他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是任重道远。“我正在试着清空18年中国式教育。在威廉姆斯的4年有帮助,但是还不够。”他的父亲,一位IT经理的遭遇让他很在意。“他是办公室里最优秀的程序员,”他说,“但他的英语说得不太好,升职的时候就永远没他的份。”

   精英即领袖的制度在从学校毕业后就戛然而止了,这已经成为在亚裔美国人的生活中苦涩暗流的一部分。

   “我猜,我想成为在某方面特别擅长的人,那样我在社交方面的缺陷将不再重要。”他告诉我。朱是一个聪明、勤奋、文凭无可挑剔的在美国出生的年轻人。他对于凭借自身能力赢得世界尊重这一点充满信心,但他怀疑自己永远无法感受到那种在威廉姆斯的白人同学身上看到的自在。那种自在,他说———“我觉得离我还有好几代远。”

   上个世纪90年代,当詹姆斯•洪还是伯克利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时,他到IBM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面试。一位年长的亚裔研究员看了看洪的简历,问了一些程式化的问题。然后,他一言不发地站起来,走去关上办公室的门。

   “听着,”他告诉洪,“我会很坦白地跟你说。我们这一代来到这个国家,是因为我们想给你们这群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用尽全力,离开家国,来读研究生,那时连英语都还说不溜。如果你得到了这份工作,你将会和我们这一辈遭遇同样的‘天花板’。他们只当我是一个亚裔的博士,而永远不是做管理的料。你将会得到一份工作,但是你不要接它。你们这一代必须比我们走得更远,否则我们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这位研究员谈的正是一些人所说的“竹制天花板”——种隐形障碍,用于维系美国大公司金字塔状的种族结构,在其中,许多亚裔位于金字塔底层,少数位于中层,而几乎没有人位于高层,掌控领导权。

   这是亚裔美国人生活中苦涩暗流的一部分:众多名牌大学的亚裔学生发现,他们所熟悉的精英即领导的制度在毕业后便陡然终结。如果每个美国常春藤盟校毕业班学生中亚裔占15%至20%,如果常春藤盟校是美国社会领导人的孵化器,那么推论说亚裔将在公司领导层中占据相应的比例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然而,统计数据反映了完全不同的事实。根据最近一项调查,亚裔在美国人口中占大约5%,但在企业管理层中仅占0.3%,在董事会中还占不到1%,在大学校长中占约2%。在财富500强企业中,仅有9名亚裔CEO。在一些亚裔集聚的特殊产业,情况也大体相似。硅谷中1/3的软件工程师为亚裔,然而在圣弗朗西斯科湾一带的25所最大型的公司中,仅有6%的董事会成员是亚裔,仅有10%的公司管理人员是亚裔。根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终身聘用的科学家中有21.5%为亚裔,但实验室或分部主管中只有4.7%是亚裔。在一个名叫Yellowworld的网站的评论区中出现过这样一条简洁的感慨,概括了这个现象:“如果你是东亚裔,你需要上一所顶尖的大学来才能获得一份高薪工作。但即使你获得了一份高薪工作,那个全家都是普通州立大学毕业的白人可能不知不觉就爬到了你上面,仅仅因为他是白人。”

   竹制天花板一部分阴暗叵测的本质在于它看起来并不是由公然的种族歧视引起的。这种数据上的不平衡更有可能是由无意识的偏见导致。比如,没有人会肯定地说个子高的男人天生就是更好的领导。不过,尽管身高6尺以上的男性在美国男性人口中仅占15%,他们在美国公司CEO中占到了58%。相似地,没人会说亚裔不适合当领导。但是在最近发表的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受访者一致认为,即使能力相当,那些有着白人名字的假想雇员也比那些有着亚裔名字的假想雇员更有领导潜质。

   也许这只能归咎于传统的亚裔成长环境。要成为领导需要个人主动,需要思考一个组织可以采取怎样不同的工作方式,需要搭建人脉关系、自我推销和自信的主张。如果断言任何亚裔都不擅长创造性思维或不愿承担风险,显然是种族主义的观点。但如果说一个在教育上向来注重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灌输的群体,在整体上不大可能造就很多倾向于挑战当权者、或打破传统行事方式的人,那么这只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观察。

    SachTakayasu曾是IBM纽约市场营销部升迁最快的成员之一。但是大约7年前,她觉得自己的晋升慢了下来。“我超额完成任务,工作很长时间,但这样的努力就算再多也无助于我向上走。”她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参加了由一个名叫“亚太裔领袖才能教育”的机构举办的研讨会。

   Takayasu在2006年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课程培训。最初的练习中有一项是由小组教员请大家列表展示他们所认同的亚裔价值观。学生们的回应包括:光宗耀祖,孝敬父母,克己慎行。接着教员让同学们列出心目中的领袖要具备的品质,然后提示他们注意到:两个表格鲜有交集。

   法律教授兼作家蒂姆•吴在加拿大长大,母亲是白人,父亲是台湾人,这使他在白人与亚裔如何看待彼此的问题上能够获得一个有趣的见解。“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在亚洲人天生适合做‘辛苦工作’”,他说,接着他定义了“苦力”,也就是中文里代表“辛苦工作”的词。“在这种古怪的自我选择现象,亚裔员工总是向那些最艰苦繁重的工作部分迁移。”

   相比之下,他遇到的白人律师总是擅长把自己描绘成高人一等,超越“苦力”。“白人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直觉:要给人一种他们只会去做真正重要的工作的印象:你就是一个四分卫。这种傲慢却是亚裔在不曾被灌输的。在搬到纽约后不久,有人告诉我,要成功,你必须了解什么样的规则是你要打破的。如果你打破了错误的规则,就完蛋了。因此,最简单的就是遵守所有的规则。但这样一来,你就把自己困在底层。真正的诀窍在于懂得哪些规则不是为你制定的。”

   这是一种由规则来管理的规则打破游戏——在规则手册并未提及,但是在内在的文化意识中代代相传——这也许是我听过的对于竹制天花板如何在现实中运作的最好解释。

你要如何清空18年的中国式教育?

J. T.Tran

    这是J. T.Tran在SillimanCollege的名人茶话会上向一屋子的耶鲁本科生提出的隐形问题。他的给出的典型的亚洲式回答:练习。Tran是个泡妞大师,人称“亚裔花花公子”。他环游世界,举办“训练营”,主要面对亚裔男生,传授吸引女人的艺术。今天,他应亚裔美国学生联盟的邀请来到耶鲁。

   “猥琐是可以修正的,”Tran对一群只能站着围观的听众说。“很多男生只是没有意识到要如何表现自己。”Tran每周都会到一个新城市会见一群新听众,这些听众都是好男人,聪明男人,有上进心的男人,只是从没搞懂如何与女性成功相处。他们的妈妈当年把他们都留在家里学习,而不让他们出门约会或社交。现在Tran的公司,“吸引力ABC”,提供的就是这方面的补救性教育——包括三场四小时的研讨会,接着是一个晚上有指导陪同的“实习”,Tran的助手加雷斯•琼斯和一个高挑的金发女助手萨拉会逼着学员接近女性。学费是1450美元。

   “我在亚洲学生身上发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面部表情变化少,我称之为‘亚洲Poker Face’”,Tran说,“这种情况有多常发生在你身上?”他问围观的听众。“你可能和白人朋友出去,然后他们会问你——“老兄,你在生气啊?”听众哄堂大笑。他解释说,这种状况有一部分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他回忆起他教过的一个韩裔美国男生。这个学生对一个很照顾他学习的学校老师十分钟情,但是这份钟情谁也看不见。“萨拉试着帮他,她说:‘快啊,笑一笑,笑一笑。’而他却像是……”这时Tran做出一种貌似咧嘴欢笑,但又惨不忍睹的面部扭曲。“他在微笑方面实在是完全没有经验,真的就是笑不出来。”不过最终,这个学生排除万难,攻克了这个问题。“而当他真正自然地微笑时,嗯,非常有型。”

   Tran接着讲了一个故事来揭示美国亚裔男性的低落情绪。他讲的故事是关于美国亚裔男性在[关键词屏蔽]市场上的劣势的,而他自己毕尽一生致力于扭转这个劣势。没错,就是关于怎么泡妞的。没错,就是关于怎么吸引那些头发的颜色像正午的太阳般绚烂、眼睛的颜色像大海般蔚蓝的女人,而且还关于怎么和她们上床。他毫无打算为那些在他的网站上挂得七荤八素的金发女照片而道歉,因为那正是他所偏爱的东西,他所代表的东西,以即他所推销的东西:无论是谁、想追就追的勇气;而他自己也会这么做。

   但事情又不是这么简单。它还和改变世俗对亚裔男人的看法有关——这种看法扎根于这些亚裔男性的行为举止,而这些行为举止又扎根于他们的成长方式——要改变这些成长方式,就要通过一系列行为的修正课程,目的是为了把他们教育成社会上的主流人物,尽管现在没人会这么看他们。他后来对我说,这就是个“通过教人泡妞来变革社会”的培训项目。

   Tran讲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亚裔劣势男的个人故事。个子矮,不够帅,社交无能,[关键词屏蔽]白痴。“如果我得了个B,我就得挨打。”他回忆起童年。大学毕业后,他在波音和雷神公司担任航空工程师,但办公室内部政治始终不待见他。入行五年,他所有的白人同事都晋升到了他头上。“我知道我必须学学社会动力学,因为只会埋头苦干没有用。”

   他在约会方面的努力就是“一个痛苦的杯具”。于是那时他转身投入“诱惑社区(the seduction community)”,一个像alt.seduction.fast那样的男性网络论坛。刚开始,那只是个“失败者的亲友团”,但后来变成了一个自我提升的项目。魅力是一种教得会的东西吗?自信可以简化成什么公式吗?自信仅仅是一种你要么就有、要么就没有的东西,就像从人生经历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功能,还是从一些特殊的行为模式中衍生出来的?这些小组成员将他们用来思考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问题的大脑应用于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对自己的约会经历作详细冗长的记录,然后交给全体组员审查分析。他们在原始材料中寻找固定模式,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过滤这些约会经历。终于,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

   刚刚过去的这个情人节,这个模型在一个由“吸引力ABC”主办的纽约周末训练营上推出了。Tran和琼斯正在教他们的学生一个阿尔法男士要怎么站(双肩往后甩,脖子完全提起来,两脚分开,比肩膀微微宽一些)。“你可能会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耸肩驼背,,但这才是正确的姿势。”琼斯说。他们也解释了一个阿尔法男士要怎么走路(鞋子不要拖地,抬起脚,完全离开地面;肩膀微微晃动)。他们还指出和站立时和谈话对象的恰当距离(一个微曲的手臂的距离)。他们解释了“进挪升高”的重要性(你必须碰到她。不要害怕做出这个动作。)他们传授了“亚传播”的重要性:在一字未说前,你传达了什么信息。他们揭示了语调的重要性。他们还解释了什么是语调。“你的语调高低起伏,是为了传递各种情绪。”

   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教授的。“这可能感觉很假,”在第一天的训练中琼斯说。“但是我要你们作出有生以来最大幅度的、像吃屎一样的咧嘴笑。”萨拉站在角落,背对学生——三个印度男人,包括一个戴穆斯林头巾的,三个华裔男人和一个柬埔寨的男人。这些男人都得用阿尔法男士走法穿越房间,然后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有力但又要温柔——接着将她扳过身,给个大大的微笑,大到今生之最。之后拿起酒杯,作祝酒状。尽可占满所有空间,绝不要客气。这就是一个阿尔法男士的会做的事。

   每个男生在这间城中小白屋的地板上穿堂而过前,Tran都会吼道:“人生乐事是什么?”

那个男生会用他能发出的最洪亮、最有力的声音答道:“摧毁我的敌人,看着他们在我面前被拖走,然后听到他们的女人痛哭——在我的床上!”

   针对语调练习,学生们会用各种情绪重复同一句话“我做我想做的事!”

   “用快乐的语气说!”琼斯吼道。(“我做我想做的事。”)用伤心的语气说。(“我做我想做的事。”)用你刚赢了五百万的语气说!(“我做我想做的事。”)

   Raj是个26岁的印度处男,在语调训练中几乎没法做到变换语气。但在一个周日的晚上,也是训练营的最后一天,我看着他在甘斯沃尔特旅馆和一群素不相识的女人搭讪调情,长达半小时。他还没法做到在对话结束时索得电话或香吻,但是他做到了一些大多数男人做不到的事。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和成打的亚裔美国人交谈,他们大多是成功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或是长相好、人缘好的领导型人物;或者是威猛、彪悍、敢冒险、充满小道智慧的企业家。当然这些人遍地都是——我还需要指出这一点吗?他们并不比其他任何一种亚裔男人更正直,但他们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如果竹制天花板有被冲破的可能,那将和任何形式的行为同化没太大关系,而取决于冒险者的出现和他们在颠覆亚裔迎合他人行为标准方面取得的成功。就像Youtube创始人史蒂夫•陈、或是吉他英雄创始人凯•黄和查尔斯•黄那些人所做的那样。还有Zappos.com的创始人托尼•谢,他在2009年将这个网络零售鞋店卖给亚马逊,赚了十个亿。谢是个矮个子、少话、缺乏明显魅力的亚裔男人。没人会想象出他在美国公司里被提拔的样子。但他证明了一个貌不惊人的亚裔男人可以成为一位令人敬畏的CEO和最难想象的管理大师。

   谢从来不屈从于西式的行为规范,因为他很早就奉行了西方的冒险价值观。成长过程中,他会在早上播放自己练习拉小提琴的录音来蒙混过关。他认为自己在哈佛做匹萨饼生意时学到的经验比在任何课上学到的都多。他能直觉地领悟到现实社会对他有何要求,而且他明白父母的任何教导都无法帮他达到目的。

   蔡美儿(《虎妈战歌》的作者)在漫长而累人的巡回售书活动后回到耶鲁。围绕这本书的很多对话都聚焦于她个人的为母之道。但同样有趣的是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蔡本身就是中国式强力教育的产物。《虎妈战歌》中囊括了很多父母对她的教诲。“要谦虚,要低调,要朴素,”她的妈妈告诉她。“决不能抱怨,也决不要找借口,”她的父亲教导她。“如果学校里发生什么看似不公平的事,只管加倍努力,变得加倍优秀,以此证明自己。”

   蔡的中国式教育使她进入精英学校,但却没有帮她为进入现实世界做好准备。她一点也没有隐藏这一点。她曾解释说,她就是要放手写一部“叛逆性的自谴”回忆录——而结果是一团乱糟糟、自相矛盾的情绪大杂烩,一部分是挑衅,一部分是自我批评。西方读者只是漫不经心地驶过这个由亚裔吟唱者似的蔡美儿创作的悖论。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战歌》其实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制造——传统的中国人绝不会想到写这么一本书。“就算你恨这本书,”蔡指出,“你也没法否认它够有种——它绝不文弱!”

   她这种嚣张的叛逆中有值得崇敬的地方。虽然她引发的这场关于亚裔美国生活的辩论还有待商榷,但是我们需要更多拥有这种叛逆精神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推向镁光灯,制造一些喧嚣,打趴一些人,引诱女人,犯犯错误,做做企业家,拒绝将个人价值顽固地寄托在官文公章上,拒绝相信任何人的幸福可以由一堆文书来维系,然后鼓起勇气去做个有趣的人。(to stop thinking those scraps of paper will secure anyone’s happiness, and to dare to be interesting!         )

--------------------------------------------------------------------------------------------------------------------

原文:http://nymag.com/news/features/asian-americans-2011-5/


发表于 20-11-2012 17:47:3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从书虫到工蜂,向上再向上                                                                                                    By 陈愉 Joy Chen我的父亲既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一个好男人。他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了一个非赢利机构。通过这个机构他帮助了成百上千的华人移民家庭在美国扎根、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他的职业生涯却在30年间没有任何起色,他在初级工程师的职位上停滞不前。他是单位最努力的一个,每天早起晚归,还经常在晚上和周末加班。每每出差,他的同事们都会要求住四、五星级酒店,而他却选择三星级酒店,目的是为公司省钱。除了工作态度,父亲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硕士,其个人实力也不在话下。


是什么让他一直止步不前,没能成为单位的中层管理者呢?


记得在我12、3 岁时的某个晚上,我父亲告诉我说:“今晚我们公司有年度圣诞派对。”


我非常惊讶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参加派对呢?”


他回答说:“因为我不知道在那种场合该和周围的人说些什么。”


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是被闪电击中了一样。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事业上没能获得他应得的地位。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意识到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是多么重要。


那件事在我童年时期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去多学习,多了解这个社会,搞清楚我到底需要怎样做才能够成功。


这段心路历程一直激励我融入美国社会,跻身政界。


现在的我作为大公司的“猎头”, 依然发现有许多优秀的中国学生,进入到我客户的公司工作后,一直处在初级职位上。他们以前是“书虫”, 而现在是“工蜂”,但是却始终无法破茧而出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看到他们努力工作却得不到赏识,我又想起我父亲的职业生涯。于是我开设这个博客,希望能够帮助你从工蜂蜕变成董事长。希望通过此博客为培养全球华人的下一代才俊做出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2 17:49:5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20-11-2012 17:51 编辑

你的成绩不重要                                                                                                   
By 陈愉 Joy Chen

最近,我停写了一篇博文,转载了韦斯利•杨写的一篇关于亚裔美国人的文章。这篇文章广为流传,文采斐然,雄浑有力,浸满了愤怒和阳刚。如果你还没读过,我极力推荐你读一读(点击这里)。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读后感。他说:

让我总结一下我对于亚洲价值观的感受:去他*的孝道;去他*的追分少年;去他*的常春藤盟校之癫;去他*的顺从权威;去他*的和谐关系;去他*的为未来而牺牲;去他*的中产阶级奴性。

他接着引出一系列数据,展现了亚裔在美国领导层岗位上如何表现乏力,还指出种族主义构成了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


当今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问题已经不那么严重

当我几周前贴出韦斯利•杨的这篇文章时,一些博客读者的回复基本上是这样的:“哈,等到中国统治世界的时候,就轮到我们来收拾美国人了。”我觉得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篇文章和想报仇的人其实都误解了亚裔为什么会陷在美国白领工作的底层。

是的,美国的确存在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但是美国社会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不太久之前,美国还不允许中国女性移民来这里,针对中国男性的种族主义骚乱还很气焰嚣张,而且政府还禁止华裔拥有房产。

而如今,种族主义依然存在。流行巨星Miley Cyrus和一群朋友扮亚裔拉长眼睛拍照,大学生Alexandra Wallace制作了反亚裔的视频,电台主播Rush Limbaugh荒诞地模仿了中国主席。但是每个案例发生时,大多数美国人都棒喝了这些行为,斥之为愚蠢无知。如果你的英语很棒,可以看看电视讽刺家Steven Colbert嘲弄Rush Limbaugh的搞笑视频。

由于中国和美国正携手应对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种族主义必定还会余温不断(在两国都是)。但是我相信睿智的人们将会继续把无知的部分从现实的社会问题中剔除出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跨文化的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学会深思熟虑,树立个人榜样,带来积极效应。

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曾为了种族主义而挣扎。但是,我不相信目前存在的种族主义还是那么严重,以致会威胁到每个博文读者的生存。你们很可能恰恰因为善于思考,才会在阅读这篇博文。那么,你们都需要掌握游戏的规则。至于这些规则是什么,请继续阅读。


这个世界的确精英领袖制,但这和成绩没关系

韦斯利•杨声称:“精英即领袖的制度在从学校毕业后就戛然而止了,这已经成为在亚裔美国人的生活中苦涩暗流的一部分。”
他的分析对了一半。作为一名猎头,我就坐在决策层这一边,敲定谁能受聘,谁会晋升。而事实就是:以成绩和考试为基础的精英领袖制在毕业后就结束了。

但是以成绩论英雄的精英领袖制被另外一种精英领袖制所取代——一种最终会更公平的精英领袖制——因为这种制度不是基于你工作得多卖力,而是基于你创造了多少价值。

公司不会关心你的成绩。他们关心你能为它们的根本利益作出多大贡献。


一个公司就像一个金字塔。在底层是大量的工蜂。他们之上是管理工蜂的人。然后层层向上。

大多数亚裔美国人无法超越右图中红人的原因是他们掌握的技能都是工蜂的技能。他们知道如何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知道如何服从命令,而且是精准出色地服从命令。但他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生活并没有教给他们向上爬升的技能。他们从没学会如何真正地思考,或是如何有效地与周围的人们沟通。


全球化的精英领导制的基础是懂得如何思考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

韦斯利•杨的文章提到,进入常春藤盟校的亚裔总是被毕业于中西部州立大学的白人学生超越,或是被那些能做到事半功倍的白人学生超越。我的丈夫Dave就是这样一个典型。Dave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上的是威斯康辛大学,一路派对嬉戏,还担任了大学兄弟会的社交主席。回到大学时代,我会打量着像他这样的男生,想道:“他这样的人在这里干嘛?”现在我知道了。他在锤炼重要的技能。Dave是一个悟性极高、通情达理的思考者,他是那种每个人第一次见到都会说“哇!多好的男人!”的人。人们喜欢Dave, 信任Dave,而人们都愿意和他们喜欢和信任的人做生意。

过去二十年间,我和全球化的CEO们打了很多交道,我完全同意《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关于虎妈的思考

一连四个小时练习一首曲子需要集中的注意力,但这对认知能力的要求绝对比不上和一群14岁的女生过夜:应对地位恩怨,调解群体动力,了解社会常理,区分自我与团体——这些任务以及其他社会测试对于认知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任何一次紧张密集的辅导或是一节在耶鲁上的课。

但是,掌握这些艰难的技巧正是取得成就的核心。大部分人是在团队中工作的。我们这么做是因为团队在解决问题方面比个人作业更有效率(游泳运动员常常在接力赛中由于受到激励而飙出最佳表现)。此外,一个团队的表现也和成员的平均智商、甚至和最聪明的成员的智商没有太大关系。

麻省理工学院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团队成员都善于解读彼此的情绪时,当他们能轮流发言时,当每个成员付出的努力都能顺利地得到认可与处理时,当他们都能察觉彼此的倾向和长处时,这个团队就会拥有很高的集体智慧。

参与到一个运作良好的团队中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的能力包括信任非亲属关系的人,解读语调和情绪,理解每个成员带到一个房间里的个体心理状态要如何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或者如何无法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这个技能无法正式地教授,但可以通过富有挑战性的经历来传授。而这种高难度的经验,恰恰是蔡美儿没有教给她的孩子的,因为她们都得匆匆赶回家写作业。

如果蔡美儿能认识到课堂不过是那些真正艰巨的童年考验之外的课间休息,那她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她的女儿们要到哪里去学习如何和人打交道?她们要到哪里去学习构建和运用隐喻?她们要去哪里学习观察所处情形中的细节,就像一个猎人了解地形一样?她们要到哪里去学习如何察觉自身的弱点?她们要到哪里去学习如何换位思考、预估他人的反应?

这些技能、还有其他一百万个技能都是通过非正式的成熟过程习得的,而当学习独占了一个孩子的时间时,这些技能就无法发展。

在美国和中国都需要领导才能

知道如何思考以及如何与他人打交道不但是美国公司所重视的领导才能,而且是所有公司都重视的技能。包括中国的本土公司。作为一名猎头,我曾与许多CEO谈话——美国的和中国的都有——这些CEO们的公司都遇到了发展瓶颈都是因为它们缺乏兼具创新和领导才能的雇员。事实上,正是这些技能的缺乏才导致了猎头行业的存在。

对于成绩的疯狂——以及随之产生的机器人般的顺从——不仅给亚裔美国人,也给中国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因为只有当有人挺身而出、收集点子、然后发动他人一起工作进而创造价值时,公司才能诞生,人们才能找到工作,社会才能进步。


问题的症结植根于我们的社会文化


问题的症结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系统性地打压人们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连事关终身的爱情也不放过(“结婚!什么人都行!马上结!”)。今天的年轻人正处在一个不得不把奴隶式的循规蹈矩统统摒弃的位置——他们唯一要遵循的是学会找到真我,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如果在你人生的最初二十年或三十年,正规的学校教育独占了你的所有时间,那么一个很杯具的事实是,也许只有等你的正规学校教育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才能开始。


亚洲价值观可以帮着解决问题


我还认为人们将亚洲价值观控诉为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中国尊重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那些激进的思想家作出的贡献甚至影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礼”这个概念其实是有效沟通的起点。而且在我看来,“礼”蕴含在“做人”这个概念中,也就是指一个人成熟到具备必须自我认知,达到能够与世界有效衔接的水平。与此相对的是“做机器人”。
这个概念更为现代,但我希望社会能够学会摒弃“做机器人”的风气。


此博客的英文版请点击如下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2 20:48:0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找到真我,学会如何独立思考。
如果在你人生的最初二十年或三十年,正规的学校教育独占了你的所有时间,那么一个很杯具的事实是,也许只有等你的正规学校教育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才能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12 21:47:5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教会教会我们找到真我,学会如何独立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12 21:57:24|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12 11:40:2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哉美利坚,自由而富强。建国路不易,印第安帮忙。遥想当年恩,至今不能忘。救我困顿中,教我能开荒。每每是此处,浓浓恩义长。此身无以报,送汝进天堂。挥泪斩汝身,驱车占汝地。拆去汝血骨,灵魂方安详。汝在天堂好,吾在世间忙。感恩节又到,火鸡难分享。

这首打油诗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亚裔的困局。在一个高等白人财团幕后主导一切的美利坚和西方世界,少数族裔的后代能够居于平均收入之上,站稳脚跟,从第一代人的洗衣工,厨师,到二代三代基本上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跟得上主流白人社会后代白领,并有空闲在那里发白日梦想要挑战金字塔顶端,难道不应该感谢自身学习成绩?

想要离经叛道,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恐怕要等华人财团主导这个星球吧。

可以发梦,不过不要过度自我贬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12 14:23:2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作者扯谈!!

里面说到的现象或者问题,是普遍性的,不仅仅是什么亚裔美国人才有的。

甲骨文CEO埃里森在耶鲁演讲,把所有来听演讲的,所有在耶鲁读书毕业的都嘲讽了一顿。主题是什么?无非也就是说这些耶鲁毕业生读书读傻了,应该像他一样退学去创业。

这个事情说明了一点:书读得好工作也好但就是上不了高层,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12 14:34:0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么做是因为团队在解决问题方面比个人作业更有效率“

扯谈。facebook老板是团队出来的?dell老板是团队出来的?

团体重要,合作重要,但过于强调团体,就失去个人特色。实际上,很多公司比如facebook在成长过程中,Mark 就多次反对团队意见,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
苹果的乔布斯又是另外一个例子,一群sb董事和高层不是曾经把他踢走吗?

只会读书不会搞关系,只能做技术;但只会跟着团体,只会搞关系,也就沦为平庸的中层管理层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12 14:52:4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世界的确是精英领袖制,但这和成绩没关系“

扯谈!
成绩没关系?
去统计一下,目前在社会上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多少比例是好大学出来的?

人际关系?你连大学都上不了,哪里来的关系?除非你是官二代,富二代!

对移民来说,缺乏本地人脉,所以学校校友就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好的大学,其校友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换句话说,大学就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强调读书就是强调人脉关系。

坚决警惕那种宣传读书不重要,读书变傻的文章和思想!
读书很重要,读书非常重要,抛下幻想,丢开埋怨,鄙视无谓的理论,集中精神提高孩子学习才是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