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434|回复: 4

舞中的禅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2-2012 19:10: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舞中的禅机时间:二○○○年三月三日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主持人:陈月卿(华视企划室经理)对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创办人)林怀民(云门舞集创办人)

陈月卿:
在座两位,一位是说法、传法,弘扬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致力于净化人心、净化社会;一位是学舞、跳舞、编舞,不断追求创新,致力提升台湾的舞蹈文化。林怀民先生说自己的领域是「颠倒梦想」,而赞叹圣严师父是「慈悲智慧」,所以今天的对谈题目也可以叫做「慈悲智慧与颠倒梦想」;首先请两位谈谈对于彼此领域的看法?

圣严法师:
就一般印象而言,跳舞是休闲娱乐,但林老师的舞蹈是结合了音乐、绘画等艺术,尤其能够融合东西方文化,继往开来,是非常现代化的艺术表现方式,足见其深层的文化修养。同时他的作品也富有宗教的意涵,尤其是「流浪者之歌」,不但具有宗教的情操,更有高层的禅修意境,这是很难得的,也让我感到很震撼。

林怀民:
佛法强调「不着相」,而舞蹈表演所运用的全部是色相。佛法讲禅定,内心要安定、观空,而舞蹈的创作往往是颠倒梦想。尤其表演瞬间即逝,也许,正好可以印证佛法所说的无常吧?虽然我采用了宗教性的素材,但对宗教却没有研究。记得我在一九九四年第一次到印度菩提伽耶,我在菩提树下打坐后,慢慢将眼睛张开,看到阳光从菩提树的叶缝间穿透出来,洒在我的额头上,让我非常感动。所以当我离开菩提伽耶,虽然飞机误了点,我的心境却没有丝毫着急、担心和害怕,反而有一种安定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宗教的体验,但是回来后,就顺利编出了《流浪者之歌》。




发表于 27-12-2012 19:13:5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monkey.k 于 27-12-2012 19:15 编辑

对宗教的感动与疑惑


圣严法师:

宗教的信仰有很多层次,一般人是
迷信的宗教,层次较高的是体验的宗教,另外还有理性的、知识的、认知的宗教。所谓宗教的体验,就是自己体验、感受到的,
例如一般人认为佛、菩萨或者神,是受我们尊敬的、崇拜的,这是我们认知的对象,是在我们心外,不在我们心内;但是如果能从内心去体验佛的功德、慈悲与智慧,便会觉得世界上处处都有佛,处处都有菩萨;而且只要内心是宁静、安定的,就是与佛在一起,所以禅宗说:「天天共佛起,夜夜抱佛眠」,这便是一种宗教的体验,而且是比较高境界的宗教。另外一种心境的觉受,则是和禅的境界相应。禅包含了两项要素,一个是「定」,一个是「慧」。定就是心不动,所谓心止于一境,持续保持下去叫做定;慧是不为外在环境的诱惑、刺
激、干扰,而能清清楚楚不受影响。

林怀民:

在菩提伽耶另外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在庄严的寺庙中,感到身心的清凉,但是出了庙门,却看到两、三百位乞丐,甚至还有麻疯病人就在那里乞讨。有一天我难过至极的跪在佛前,心中对着佛陀说:「您已经涅槃两千五百多年了,为什么您的国人还过着这么悲苦的日子? 」一时的悲愤让我忍不住大哭一场,但也在那一刹那之间,我忽然体验到佛陀的伟大。他之所以伟大,并不因为他是神,而是不忍众生的苦,而发了大愿来度众生。我想是那一刹那的感动,使我成为一个佛教徒。事实上,不仅在印度,在我们环境中,常常碰到类似的问题,当你走在路上,会遇到乞丐对着你伸出手,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可以帮助他们,可是如果同时有那么多只手向你伸出,希望求得援助时,除了看得很不忍心,反而不知道如何帮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2 19:20:5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严法师:

生、老、病、死、贫穷的问题自古皆然,释迦牟尼佛对当时印度的社会环境是很清楚的,佛陀的做法是,如果托所得到的比较多时,就分给他们,如果不够,或没有,当然也就没有办法给。但是佛陀最主要的帮助,还是在施予佛法,因为世间的一切众生,都在贫苦之中,有的是物质的贫穷,有的是精神上的贫穷,而精神的贫穷,往往比物质的贫穷更痛苦。佛经中记载,有一个乞丐拿了一只破碗,讨了一碗油来供佛点灯,释迦牟尼佛知道后告诉弟子阿难尊者,其他人点灯的功德,都没有这位乞丐来得大,因为这个乞丐虽然贫穷,什么都没有,但是有一颗虔敬供佛的心,这便是非常大的功德。

探看智慧与般若


陈月卿:

我曾经去过印度,也看到相同的情景,除了难过,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听了法师的开示,才知道原来佛法讲的,除了慈悲之外,还要有智慧。佛教常说「福慧双修」,智慧,是可以透过修行而得的吗?如果是,又该如何修?另外,林老师从一九七二年创立了云门,二十七、八年来,编了六十多场舞蹈,演出过一千一百多场,作品量不但非常丰富,而且题材非常有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创出不同的风
格,很多人认为这是您的智慧结晶,请问林老师,您的智慧、灵感是从那里来的?


圣严法师:

智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种层次是哲学上的,英文philosophy哲学这个字,原来就是追求智慧的意思;另外一种是佛学里的名词,叫做「般若」。这两种是不太一样的。哲学上的智慧,或是一般人所说的智慧,可以从读书、学习而来,例如举一反三、闻一知百、一
目十行,这些灵感、聪明,也可以算是智慧,是可以从磨练之中得来的;孔夫子也说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所指的便是一般所说的智慧。至于佛法讲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是一种放下所有的自我中心、追求、执着,不以自私自利来考虑;这不仅是一般所说的客观,更是超越于客观和主观的,佛教称之为「中观」,或是「空观」,也叫做空慧,这种与空相应的智慧便是般若这种般若智慧,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是佛的智慧;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我只是借用佛的智慧来帮助自己,帮助他人。


林怀民:

我并不认为自己有智慧,甚至也经常没有灵感,我的创作来源,都是取材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些生活的体验,在内心中蕴酿、凝
结之后,呼唤着要变成一种表达,不是从外面找的。事实上,在整个编作的过程里面,我只是一个媒介而已,因此直到今天为止,我都仍然在寻找一种舞蹈创作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2 19:24:0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到好处的慈悲


陈月卿:

佛法除了谈智慧,也强调慈悲,从两位身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慈悲的力量。以林老师而言,曾经发起文化艺术下乡的活动,在偏僻
的乡村表演云门的舞蹈,让普遍的社会大众都能够观赏到,所带来的震撼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林老师的这项用心,正是慈悲的展现。


林怀民:

这只是尽我的本分,出发点则是回馈感恩的心。记得我小时候,庙埕前的歌仔戏启蒙了我对舞蹈的兴趣与创作,基本上我认为我的创
作和歌仔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身为表演艺术工作者,能够分享给大众的,就应尽力去做。这样做了之后,我们也因此与观众有更多的情感交流,这种交流对我们而言,是一股力量,让我们可以继续往前走。


圣严法师:

这的确是慈悲心的展现!不但抱着感恩的心,而且认为所表演的舞蹈和歌仔戏的本质相同,所以提供出来的,正是大家所需要的;
这种不为自己的表现而表现,真正能够站在观赏者的立场,所以可以很自然地被当地人接受.慈悲心的展现,应该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以对
方为出发点,视对方的需要而付出;在互动的过程中,让大家都得到喜悦、平安以及希望,这就是慈悲。


陈月卿:

林老师所开创的云门舞集带给社会的影响,真的非常深远,我尤其喜欢云门的户外演出,因为我的女儿年纪小不能进国家剧院,我就带她去看户外演出,大家挤在那里,非常专注的欣赏,现场非常地安静,那种气氛让我觉得非常好,我相信台湾会是一个有文化气质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2012 19:28:0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未来的希望


圣严法师:

台湾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只是现阶段缺少精神、文化的生活。很多人一想到宗教,就误解宗教是迷信的,就联想到赶庙会、
赶法会;当然,那也是宗教的一种层次,可是宗教还有更深的层次,属于精神的开发,精神的体验,
精神的生活,这也是台湾社会比较欠缺的.一般而言,多数人都是比较肤浅的,只图眼前快乐、平安就好;对于未来整个社会或世界的问题,关心的人就少一些了。真正具有深入思考与远见的人,一定是有前瞻性与国际观,能从过去的经验中,立足于当下的事实,带领大家往前
走。但是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具这种远见的人并不多。


林怀民:

我们的文化问题,最根本的是在于缺乏「厚重」的文化。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些具影响力的人,以浅薄的语言文化和行为文化,
左右着社会的风气。不过,我还是对台湾的未来很有信心,因为这么多年来,有这么多对社会有贡献的佛教、公益团体出现,有那么多义工的奉献,这将是台湾很重要的文化资产。


圣严法师:

对于未来我从不失望,而是充满了希望。我自己或法鼓山,能为社会大众做的事并不多,但我们从小处着手,以「百年树人」的精
神,一点一滴做起。所谓的「人间净土」,是从自己的内心清净做起,自己不起烦恼,进一步影响其他人减少烦
恼,如此一个影响一个,所发挥出来的力量便是无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