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537|回复: 4

[陪读话题] 5 月30日更新 如何智慧地教养孩子阅读摘录 适合5 至12 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4-2013 02:51:5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racexiaoyu 于 30-5-2013 21:24 编辑

大家好,我是晓宇。妈妈团契成立近一年半,一直希望能够达成一个目标:鼓励妈妈们自己先积极的提升自

己,以致于可以影响我们的孩子也有积极的心态。


早就有个心愿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好书摘录,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了!希望以后每周都可以帮大家发表

阅读摘录:)可能很多家长觉得看这些书没有用,书中的道理我都已经知道。其实从知道到把知道的化为自

己的能力还有一段很远的路要走:)如我们真的下功夫改变自己,有一天一定会看到其他部分发生了正向

改变。

向大家介绍的第一本书是: 如何智慧地教养孩子 适合5 12 岁的孩子


第一章 从孩子的责任心开始


责任心可以理解为坚持到底,坚定不移,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我们希望孩子拥有这些品质,遗憾的是,当

我们试图把这些优质品质教导给孩子时,往往发现最大的挑战来自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常常忘记我们让他

们去做的事,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本质是孩子缺乏主动遵循指导的意识。只有父母懂得将遵循指

导的责任意识教给孩子,孩子才会为他的行为负责。如果父母不停的提醒这提醒那,孩子就不会养成独立、

自发、主动的行为意识。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优质品质并非那么难,坚持一个简单的原则就会产生奇妙的效

果。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所有的行为负责,直到孩子的身心发展达到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在父母

训练孩子承担责任时,父母为其行为后果负责,直到有一天,孩子有能力对他的行为负责。因为孩子小,父

母为其行为负全责,随着年龄增加,其承担责任的能力增强,他们行为的自主权也在增加。不过要注意的

是“潜能”不等于能力,训练是将潜能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从做不好到能做好,变化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指

导、鼓励以及恰当的父母权威。父母权威是必要的替代品,由于儿童缺乏智慧、知识和生活经历,需要父母

的权威来弥补儿童为完全发展的世界:道德、身体健康、安全和生存技能。父母要始终坚持用正确的道德规

范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直到孩子长到一定年龄,身心的发育成熟,他自己开始认识到要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

束自我的行为举止。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变得聪慧起来,父母的介入应该越来越少。父母通过正面的影响

来引导孩子,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后,以前的父母权威模式被原则模式所替代。对于幼儿,父母要用权威来

指导孩子,对于少儿和青少年,要用亲子关系的影响来引导孩子。

潜能、能力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孩子的成长有个前责任期,在此期间孩子学习具体的技能、礼貌以及正确的

行为模式,孩子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甚至根本不用付任何责任。这样做的成果是,孩子童年时期将学

到许多礼貌和行为模式。在训练过程中,开始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对他们行为的期待,然后给孩子一些时间消

化和吸收新行为,接下来将行为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一旦过渡期结束,孩子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前过渡

期每个孩子需要的时间不同。大人不停的唠叨只会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大人的话可以当耳边风,没必要

听。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缺乏信心,做事不严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期待他们能学会照顾自己,发扬优点,

做事认真负责。一旦孩子懂了并能独立时,孩子就要用这些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但是要注意,孩子很有可

能把父母苦心培养的责任心和独立意识还给父母。什么时候会这样呢?当孩子的心志发展进入责任期之后,

父母依然不断提醒和指导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时,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行为自主权,孩子因此失去了为个人

行为负责的动力。

当孩子做了错事有时候给他一个人一点时间单独思考自己做了什么好过给他上一节课。举例来说,当孩子不

爱惜别人私人财产时,引导孩子思考怎样才能弥补时,这段安静思考的时间是对孩子的道德规范教育的考

验。这个问题即是对孩子道德水平的考验,是对父母是否有效的训练孩子内心自省能力的一个检验,也是对

父母是否有效的训练孩子内心自省能力的一个考验。孩子的父母是否平时做了足够的工作培养孩子健康的心

灵?他们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道德基础。当孩子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的处理方法时,获得的经验教训会铭

记于心。只要给孩子机会从自己的良知出发,认真思考,做出回答,那么反思安静的方法就奏效了。



阅读后反思:身为中国的家长,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真的万分小心的呵护孩子,唯恐有一点点

没有做到尽善尽美都会深深自责,我们也把孩子的学业看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照顾和期待背后却有隐忧,

我们的孩子在我们身边时他是全部亲人的焦点,但是走上社会之后呢?他要和其他人在一个平台上生活,不

再有特权,或许所面对的困难只有孩子自己心里清楚。。。。。。当我们代替孩子做一切事的时候,其实是

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作为家长如书中所讲的以身作则尤其重要,要孩子学习做我们做的,比要孩子学习

我们用言语要求他们做的容易的多。。。。。。


第二章  良好的婚姻造就伟大的父母

当孩子做出一连串违反常理的事情,父母要先审视一下夫妻间的关系。在家庭教

育中,最令父母头痛的问题往往都能从婚姻关系中找到答案。良好的夫妻关系是

孩子情感健康成长的基础。婚姻关系协调,家庭就稳定。充满爱的婚姻给孩子带

来稳定感,融洽的父母关系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坚信父

母的婚姻关系牢不可破。每天父母要让孩子看到并感受到父母间的真诚相爱。成

功的家庭教育源于这坚如磐石的婚姻关系。你的婚姻是影响孩子一生成长的最重

要的因素。

良好的婚姻关系对孩子的行为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提升孩子爱的意识与归属

感,使孩子学会包容,并增强孩子的自尊。孩子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感,这种安

全感来自于孩子确切的知道爸爸妈妈彼此相爱。下班回家可以先不做其他事,和

配偶聊天十几分钟,要在孩子清醒的时候进行,这样不但会为家庭带来安宁,给

孩子带来自信,而且还会改善夫妻关系。沐浴在父母恩爱家庭中的孩子会茁壮成

长,和谐的婚姻关系会使你的家庭生活更加美丽迷人。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相爱

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你不仅没有失去,而且赢得了一切。夫妻关系最融洽的时间

是亲子教育的黄金时间。


阅读后反思:中国的背景,一般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华人传统的观念使得夫

妻一旦孩子出世,通常孩子成了家中的焦点,夫妻之间慢慢的忽略的彼此。有些

夫妻认为在孩子面前有亲昵的举动很不好意思,殊不知这一切却给孩子无形中带

来不安全感。调查显示问题孩子多出现于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这

种环境成长的孩子多数也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建立友好和彼此相爱的关系,常常成

为伤人者同时也是被人伤害的人。。。。。。


第三章 爱的五种语言

爱的语言之一:鼓励的言辞

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口头称赞很常见。人人都喜欢听到自己敬重的人的称赞,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取悦他人,或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关注。对于孩子来说恰当的鼓励会使他们备受鼓舞。不论大事小事要经常口头称赞你的孩子,即使你认为这对他并不是最重要的爱的表达方式。称赞孩子是要注意选择用词,有时一句简单的谢谢胜过千言万语。
在人际交往中,使用鼓励的词句时,切记要用词恰当,不要流于奉承。不真诚的阿谀奉承孩子们一学就会。褒贬参半的话也不能在你的孩子的储爱槽里存上一滴蜜汁。用言辞肯定对方是表达“我爱你”的有效方式,这是很多孩子,可能也包括你的孩子,得知父母爱着他的主要方式 ,他们可能也因此判断他们是否有价值。自己在生活中学习注意倾听别人如何称赞和鼓励你,这可能是对方表达爱的方式,因此,需要注意你的言语。

爱的语言之二:服务的行动

这样的行动是指特意为对方做一件他喜欢的事,通常,这会给他带来惊喜。例如在孩子忙于准备考试期间,帮孩子整理房间来表示你对他的爱和赞赏,这个时候帮他们做一件事胜过平时帮他们做一万件事。

爱的语言之三:赠送礼物

对于喜爱礼物的人来说,有时即使是一些花费很小的东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礼物的颜色是对方最喜爱的,或是对方收藏的东西,那么这份礼物就更会深深打动对方的心。它在告诉对方“我很关注你,我知道你喜欢什么。”如果你收到孩子送你的不起眼的礼物,请注意,他也许在说他们有多爱你。如果你忽略了这些,就是践踏一种非常柔弱的感情。

爱的语言之四:精心的时刻

对于渴望精心的时刻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倾诉,不是用物质可以代替的,他们可能只想单独和家长一起走走,或是安安静静的在外面吃顿饭。精心的时刻不是一起坐在沙发上读报或看电视,这样只会令他们沮丧。精心的时刻意味着专注的倾听对方讲话,它意味着你真正理解了对方的含义。不专心听人讲话无论对谁都是不礼貌的,而对于需要精心时刻的人,这会给对方的心灵造成伤害。
倾诉是倾诉者表达爱的方式,精心的时刻也许只有十分钟,但这十分钟对于倾诉者却是极其珍贵的,可能他在和你讲你认为不重要的事,但是,如果你能耐心的倾听并不时的跟他交流几句,你就会让他感到他对你确实很重要。

爱的语言之五:身体的接触

用手搂着孩子的肩膀,一个温暖的拥抱或彼此依偎等等,这些行为都传达出爱的信息。别低估了身体接触的魅力,对有些孩子来说,亲密接触是他们渴望的爱的语言。这样的孩子期待和你在一起,但并非要倾诉,只要和他在一起,做什么都好,重要的是和他一起做。

阅读后反思:

华人的背景通常比较含蓄,不习惯讲鼓励和感谢的话,也不习惯肢体语言。在我的年代(我七十年代出生),家庭教育基本不包括心灵的关注,主要是身体上的照顾。这一代孩子长大后的情况,有的把小时候父母和自己相处的方式复制到孩子身上,有的由于意识到自己青少年时的缺失,走到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溺爱。我本身也经历过同类的挣扎。
我在一次上发展心理学课程时,老师让我们从在母腹中开始回忆自己记得的部分,一直到一岁、两岁、三岁。。。。。。我猛然发现从在母腹、幼年到童年我的记忆基本是零,甚至青少年时期我记忆中也只是一些片段。当时我很难过,感到自己的人生如此的不完整,在课堂上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由于搬家,后来到海外,我以前的照片都没有了。只是在脑海中还依稀记得几张照片中的样子。我无意责备自己的父母辈,因为在那个年代生活压力很大,真的很难强求他们可以帮助孩子在成长中留下记忆。在那以后,我就比较多刻意的和我女儿分享她过去的故事。说来惭愧,作为妈妈,我也没有为孩子拍很多照片作为他成长的纪念,感恩的是还有几张留下来。记得一次我在整理东西时找到那个小小的相册,就和女儿一起翻看里面的照片,讲述当时的情形,之后感到女儿更有自信的,她说原来我小的时候也很幸福啊!
我的女儿从小喜欢画画,每次特别日子她会画画送给我,也会亲手折星星之类的送给我。还有有时候我们两个生气,为了避免当面说控制不好情绪写给彼此的信。说实话我只是随便的把这些小礼物放在了一个抽屉里,有一次我们一起整理东西时,她看到那些小礼物,高兴的说:妈妈你原来一直收着它们啊!还特别的放在一起。我笑了笑,心里却感恩,幸亏自己没有乱乱丢掉,不然可能无意,却重重的伤害了我的孩子。















发表于 3-5-2013 21:05:4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怎么刚开了头就没了?等着看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3 02:36:2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juliet0210 发表于 3-5-2013 21:05
怎么刚开了头就没了?等着看呢,呵呵

嗨:你好

谢谢鼓励! 今天有增加的一章!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13 06:53:2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13 21:26:5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sunup 发表于 19-5-2013 06:53
学习了

谢谢鼓励!

我会继续加油!

我们一起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