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844|回复: 7

诸法无行经浅解 简短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7-2013 14:27:5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谕法师

简短介绍

《诸法无行经》,今天我们所见者,有二种译本。第一种是姚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名《诸法无行经》,有上下二卷。第二种译本,是隋朝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名《佛说诸法本无经》,计上中下三卷。

按理说《佛说诸法本无经》既然翻译较晚,应该内容较前译本为详尽。因为依我们的推测,后译本有前译本可作参考,内容详尽似乎是应该的。不过这仅是我们的推测,不能作为定论。

罗什大师究属不凡,所译经文,简捷明了,读来顺利。所以经过一再考虑,最后我们还是采取了罗什大师译本。不过为了便于解释,我们亦同时参照阇那崛多法师译本。

《诸法无行经》,旨在明第一义。第一义者,在明一切法无非实相,而实相者无相。故于第一义中,一法不立。所谓一法不立者,非是断灭。而是于相明性,于异明不异。不异者性也,异者相也。法相差异无量无边,法性空寂妙湛不动。
然性相不一,亦复不异。相不异性,性不异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不纵不横,不二不别。何以故?良以诸法皆离自性故。诸法性相因缘而现,皆不可得故。性不可得,相不可得,不可得亦复不可得。以不可得不可得故,立性相假名。故于第一义中,一法不立,一法不舍。虽立性相假名,而性相皆不可得。如是之法,名第一义空。

世尊大觉,洞彻性相。故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

于空知无量故,以世谛说法。于无量知空故,以第一义谛说法。令众生闻世谛,悟入第一义谛,闻第一义谛,悟入涅槃,乃有此经出世也。

若论于无量知空,当知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无分别。一切法平等无分别者,即是毕竟空义、无相义、无作义、无生义、无所有义、无取相义、佛义、菩提义。

欲试解此经,先作简短介绍如是。

释智谕书

发表于 13-7-2013 14:28:5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解经题  


诸法无行经浅解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释智谕解

解经题
「诸法无行经」

「行」者,生灭义、取相义、分别义、有起有作义。所谓无行,是言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分别,一切法无起无作,一切法空。

所谓空者,非是空法,而是空其「见」。若空其见,则不见有不见空,不见性不见相,不见人不见我,不见善不见不善,不见是不见非,不见毁不见誉,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不见烦恼不见菩提,乃至不见佛不见生。如此一切不见,即见第一义。故佛说离于诸见,是名真空观也。此谓之觉,所谓觉后空空无大千也。
凡夫不然,修空观者,起心观境。将空境作自心所,以能观之见,观所观之境。所以凡夫之人,观空观有,皆是我见,皆是取相。所以观有固然不空,观空依然是有见。

以有见故,于是见有见无,见性见相,见人见我,见善见恶,见是见非,见毁见誉,见生死见涅槃,见烦恼见菩提,乃至见佛见生。以如是分别故,乃生憎见爱见,贪见瞋见,顺见违见。于是起种种行,造种种业。于毕竟无中,生一切有见。于三界六道,取二十五有。此谓之迷,迷时分明有六道也。

佛知一切众生,皆以有见落入生死,故说此《诸法无行经》以度众生。

若论七种立题,此属以法立题。法与非法,等皆本无,故名诸法本无。

「经」者,梵文修多罗,译曰契经。契者,上契佛理,下契生机。契理契机,功在度化。令众生度迷证觉也。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晋末五胡乱华,姚苌弒前秦国主苻坚,自立为王,史称后秦。姚苌者羌族,赤亭人。本经鸠摩罗什大师于姚秦时代译出。

龟兹,国名,汉时西域小国之一。在今新疆地方,故址在新疆库车与沙雅二县之间。

其实罗什大师祖籍天竺,至父亲一代,始迁龟兹。

父鸠摩炎,世居天竺,名重当时。因避相位,遁世出家。度葱岭,至龟兹国。龟兹王以妹妻之。

怀罗什大师时,其母神悟超解,倍于平时,罗汉达摩瞿沙曰,此女必怀智子。

生二子后,母乐出家。其夫未允,乃绝食以明志。至六日夜,一息奄奄,其夫大惧,乃遂其志。罗什大师年七岁,亦随母出家。

其母乐禅,得证初果。后至天竺,进登三果。罗什大师从师受经,日诵千偈,约三万二千言。

后其母携罗什大师至罽宾(即今克什米尔)。罗什大师先务小学,后习大乘。闻说诸法空无相义,慨然叹曰,我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也。乃广求大乘义要,受诵《中》、《百》、《十二门论》等。

罗什于寺内读《放光经》,魔来为障。障蔽其文,令不得见。罗什大师知为魔所蔽,于是誓心愈固。魔不得便,隐避而去,文字乃显。

苻坚久闻罗什大师名,乃于建元十八年九月,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求罗什大师。

吕光破龟兹得罗什大师。轻其年少,强以龟兹王女妻之。苦逼之下,罗什大师乃失戒行。

吕光还军,行至凉州,闻苻坚已为姚苌所害。于是窃称号于关外。

后秦姚兴及位,于弘始三年五月,西伐吕隆,迎罗什大师入关。罗什大师乃于秦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优宠备至。并请罗什大师入西明阁及逍遥园,从事译经。《诸法无行经》,即于彼时译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13 14:31:4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菩萨九万二千人。其名曰众德庄严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光无障净王菩萨。高山顶自在王菩萨。爱喜净光菩萨。光蔽日月菩萨。妙净须菩萨。身出莲华光菩萨。梵自在王音菩萨。游戏世师子王音菩萨。金色净光威德菩萨。柔软身菩萨。金色相庄严身菩萨。十光破魔力菩萨。诸根威仪善寂菩萨。德如高山菩萨。天音声菩萨。法力自在游行菩萨。山德净身菩萨。妙德菩萨摩诃萨。如是等九万二千人。」

此系证信序,以六种因缘,成就证信。即信因缘(如是),闻因缘(我闻),时因缘(一时),主因缘(佛),处因缘(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众因缘(共大比丘僧等……)。以此六种因缘成就证信序,故又称之为六种成就。

如是我闻。如是之法,系我从佛所闻。此系结集经人之语。表此非我杜撰,亦非道听途说,系佛说无疑。佛将取涅槃,阿难以四事问佛。其一即佛灭后,结集佛所说经时,经首应按何语?佛言经首应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大众宣说是经。

一时,表说经之时也。

佛,此有通称别称之别。通称者,十方如来,皆名为佛。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佛。或过尽德圆名佛。或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空二我(人我、法我),了二死(分段死、变易死),名之为佛。此皆通称,以通十方佛故。别称者,此佛字即称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为本经说法之主。

王舍城,在中印度摩伽陀国。佛世时,频婆娑罗王建都于此。向有多说,其中一说云频婆娑罗王旧都上茅城,因上茅城患火,故设都于此,是名王舍城。

耆阇崛山。译灵鹫山,在王舍城东北十里处。

大比丘僧。出家受具之男众名比丘,女众名比丘尼。比丘有三义,即乞士、怖魔、破恶。

大有三义,即大、多、胜。大者,谓其德腊俱尊,为人天所敬,于小乘有学人中最尊。多者,谓其解多,遍解内外诸经。胜者,谓其知见殊胜,胜过九十六种外道知见。

僧,是僧众,又名僧伽、僧团、僧祇。准律四人以上名僧,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乃至百千人皆名为僧。因为比丘四人方能作羯磨故。如是大比丘僧,有五百人俱。

行菩提道的众生,名菩提萨埵,简称曰菩萨。菩提译为觉,或道;萨埵译为有情,或众生。故菩提萨埵者,觉有情也,或大道心众生也。觉有情者,既已自觉,复能觉悟众生。换句话说,声闻缘觉二乘人,已经自觉,然不能觉他;菩萨者,自觉复能觉他,然觉行尚未圆满。如果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便名为佛。如是菩萨,有九万二千人。

其中妙净「须」菩萨,谅系妙净「髻」菩萨之误。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见是大会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世尊大导师  名德称无量  今此大众集  愿说寂灭法
邪见诸爱慢  嫉妒瞋恚性  云何即是道  大音方便说
云何涅槃相  与世法无异  诸法无有二  大悲为演说
云何诸法性  毕竟无有碍  其性如涅槃  亦同于解脱
无缚亦无解  亦复如虚空  迦罗频伽音  大梵清净声
身色喻天金  净命无量德  演说实相法  毕竟无缚解
云何此五盖  而等于菩提  云何是菩提  即同诸业性
是法是非法  云何同一相  如是毕竟净  唯愿为演说
无数无非数  诸法毕竟灭  一切种智相  及以菩提道
二法云何无  惟愿为演说  无作无非作  无着无非着
毕竟无众生  诸法中无碍  无戒无忍辱  亦无有毁戒
无智亦无慧  亦无非智慧  是法常清净  惟愿为演说
云何一切法  寂灭如虚空  无心心数法  无见断证修
一切诸众生  同如虚空相  一相法亦无  心行亦叵得
诸法无生灭  无学无罗汉  亦无辟支佛  亦无求菩萨
无住无休止  无来亦无去  诸法无动相  常住如须弥
无相亦无色  [关键词屏蔽]即是道  [关键词屏蔽]佛道一  如是法愿说
云何无佛法  亦无有众僧  是三宝一相  惟愿为演说
无空无无相  亦无有无作  不合亦不散  名相法亦无
诸法毕竟空  如响无作者  无生无无生  无灭无往来
无天无龙神  夜叉紧那等  无人无地狱  无饿鬼畜生
无众生五道  愿说如是法  如导世师人  外道非见者
其有所演说  云何等无二  诸文字语言  是法皆一相
世尊大慈愍  愿开是法门」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于大会中,发起启请于佛。以下偈颂,便是师子游步菩萨启请的问题。

首偈先称赞于佛,然后表明欲请说寂灭法。寂灭法者,即是毕竟空法、无相法、无生法,第一义谛也。

以毕竟空故,所以诸法无二无别。非是师子游步菩萨不知而问,乃菩萨大慈大悲,欲利益法会大众,及末世众生,乃请问于佛也。

邪见诸爱慢,嫉妒瞋恚性。邪见者,即是无明。《佛藏经》云,邪见者,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见命见。简单说邪见即是痴也。爱即贪爱,慢即我慢。与第二句嫉妒瞋恚合而言之,即贪瞋痴三毒也。

世尊曾说贪瞋痴性,即是菩提性。今师子游步菩萨,为是而问。大音者称佛也,佛清净音声,遍满十方,故曰大音。愿佛方便为我等演说。

云何涅槃相,与世法无异。世法者,生灭法也。佛曾说生死即涅槃,为何生死涅槃,性无有二?愿大悲世尊为我等演说。

云何诸法性,毕竟无有碍?佛曾说一切法性空,毕竟涅槃,毕竟解脱。只要深达法性,不必另求涅槃,另求解脱。这是何道理?一切法无缚亦无解,皆等同虚空。迦罗频伽音,是佛音声。迦罗频伽,亦译为迦陵频伽,是一种鸟,鸣声极为美妙。大梵清净声,梵天音声极为清净也。

身色喻天金。赞佛语业清净以后,复赞佛身意二业清净。佛身阎浮檀金色,阎浮檀金色者,紫磨金色也。紫者其金有一层紫色光焰,磨者清净也。净命无量德,赞佛意业。最后请佛演说实相法,实相法者,即寂灭法也。云何于实相法中,无缚无解呢?

云何此五盖,而等于菩提?佛曾说五盖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同诸业性。这是何道理呢?五盖者,贪欲盖、瞋恚盖、悼悔盖、睡眠盖、疑盖。此五法障盖行人之真如法性,故曰五盖。

是法是非法,云何同一相?佛曾说一切法与非法,同是一相,所谓无相。如此一切法毕竟清净,是何道理?唯愿世尊为我等演说。

无数无非数,诸法毕竟灭。数者数量也。心所法亦曰心数法。引申含义,即一切有,或一切相也。师子游步菩萨问曰,一切法有或无,有相或无相,悉皆寂灭相,是何道理?

一切种智相,及以菩提道。一切种智,是佛智也。佛智方便说有二,一者无分别智,二者差别智。差别智即一切种智,菩提者即无分别智。因为菩提者,空智也。故曰了达于空性,即名为菩提。以空性故,是知菩提即无分别智也。然于第一义,无如是分别。故曰二法云何无,惟愿为演说。

无作无非作,无着无非着。作是起义,一切法无起无不起。无有所着之法,亦无非所着之法。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故。所以接着说毕竟无众生,诸法中无碍。此处所谓众生者,非谓六道众生也,而是凡因缘生法,皆名众生法。何故说毕竟无众生呢?即是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也。诸法中无碍,即是诸法空无碍的意思。

无戒无忍辱,亦无有毁戒,无智亦无慧,亦无非智慧。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故,无能所故。所以无持戒犯戒、能忍所忍,无智慧无愚痴。师子游步菩萨问,这究竟是何道理呢?故最后问佛言,是法常清净,唯愿为演说。

云何一切法,寂灭如虚空?虚空者,非寂灭非非寂灭。因为于虚空中,不立寂灭,亦不立非寂灭。

无心心数法。即无心法,亦无心所法也。唯识立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若略言之,识名心法,受想行名心所法。

无见断证修,即无四谛也。无见者,无见(知)苦也。无断者,无断集也。无证者,无证灭也。无修者,无修道也。

一切诸众生,同如虚空相。言一切因缘生法,皆悉性空也。

一相法亦无,心行亦叵得。佛言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故曰一相法亦无。心行者,念念迁流也。叵得者,言不可得也。若将心与行分开来说,心无贪瞋痴,则心清净,是心不可得。身无杀盗淫,口无四口过,则行清净,是行不可得。

诸法无生灭,无学无罗汉。三果以前为学人,四果阿罗汉是无学人。故无学无罗汉,即无有学人,亦无无学人也。亦无辟支佛,亦无求菩萨。是总说无三乘人也。

无住无「休」止,似是无住无「依」止。即言无能住,亦无所住处也。无来亦无去。无来者无生也,无去者无灭也。与上无住合而言之,是言法无生住灭三相也。

诸法无动相,是言法常住也。

无相亦无色,因为[关键词屏蔽]真空故。故言[关键词屏蔽]即是道,道者菩提也。菩提即真空性,与[关键词屏蔽]空不二不别。

[关键词屏蔽]佛道一。[关键词屏蔽]空,佛道即是菩提。如是二法无别,愿佛为说。

云何无佛、法?此一偈是说,云何三宝一相无相?愿佛为说也。

无空无无相,亦无有无作。言何故无空、无相、无作,三三昧也。

不合亦不散,言因缘空也。合是因缘合,散是因缘散,于法无有。以下直至无众生五道,愿说如是法。是说因缘所生法,皆空,皆不可得也。

如导世师人。此句很明显字句倒错,原意应为如佛为世人之导师。外道非见者,外道邪见者也。云何佛与外道,其说无二无别?

诸文字语言,何故是法皆一相呢?愿世尊慈愍,开演如是法门。

「尔时世尊赞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问者甚为希有。一切世间之所难信。善男子。止止勿问。所以者何。新发意菩萨。于此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见无所有见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所不能及。善男子。如此法者不应在新学菩萨前说。何以故。若闻是法或断善业。于佛道中则行邪道。若堕断灭。若堕计常。不知如来以何方便随宜所说。尔时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哀愍世间愿必为说。当来世中有菩萨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见无所有见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者。分别是空是无相无作。好常赞学勤于事业乐着文辞以辩说为妙贵于名利。如是之人闻如来说是无文字法毕竟清净。当舍是诸见。是诸菩萨随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为说法。」

尔时世尊赞师子游步菩萨言,善哉善哉!汝之所问甚为希有,但是你且停止勿问。因为新发心菩萨,于此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见、无所有见、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所不能及也。

空者是总明,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皆是空见的分别说。佛见、菩提见,亦是空见也。如此之法,非是新发心菩萨,所能及者。是故不应于新学菩萨前,演说如是之法也。

何以故?因为新学菩萨,闻此深法,或者有人会断善业。因为他们误以为空是断灭,所以不行善业。他们会误认行善亦是空的,因而拨无因果。由于这种原因,于佛道中则行邪道,或者堕于断灭,或者计着于常。

不知如来以何方便,随宜所说。须知如来说一切法空,是破有之方便,并非立空也。无智人不识,不知旨在破有,反而立空。既立于空,空还是有。故曰不知如来,以何方便,随宜所说也。

师子游步菩萨,再次具诚,求世尊哀愍宣说。并且白佛言,未来世中,当有菩萨深达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见、无所有见、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者,是诸菩萨,力能分别是空,是无相,是无作。并且欢喜赞叹如是等法,修学如是之法,能够勤行利生事业。

至于那些乐着于文词,以辩说诤论为妙好,专门贵于争名夺利者,如是之人,闻如来说是空无文字法,毕竟清净法,亦当舍弃其诸邪知邪见。

是诸深达空理之菩萨,闻如来说如是法,当能随众生之信解,以方便力,为之演说是法也。

「虽说少欲知足而不以为最。虽说经戒亦不以为最。虽说在众过恶亦知一切法远离相。常称赞独处不在愦闹而不以为最。虽赞发菩提心而知心性即是菩提。虽赞大乘经而知一切诸法皆是大相。虽说菩萨道而不分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虽赞布施而通达布施平等相。虽赞持戒而了知诸法同是戒性。虽赞忍辱而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尽相。虽赞精进而知诸法不发不行相。虽种种赞叹禅定而知一切法常定相。虽种种赞于智慧而了智慧之实性。虽说贪欲之过而不见法有可贪者。虽说瞋恚之过而不见法有可瞋者。虽说愚痴之过而知诸法无痴无碍。虽示众生堕三恶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狱饿鬼畜生之相。如是诸菩萨。虽随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为说法。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

如是深达空性之菩萨,虽说少欲知足,但不以少欲知足为最。不以少欲知足为最者,不以少欲知足为第一义也。虽说经法戒法,亦不以经戒为第一义。第一义者,第一义空也。这两句话的意思便是说,菩萨虽说少欲知足,但知少欲知足性空;虽然说经说戒,但知经戒性空。

虽说在众过恶,在众过恶者,略说如五欲、五盖、十不善是。若广说者,在众过恶无量无边。虽说在众过恶,但亦知一切法离相。因为一切法性空故。

常称赞独处,不在愦闹,而不以为最。独觉人好乐独处不在愦闹。菩萨虽然称赞独处远离愦闹,却知如此行径非第一义。

虽赞发菩提心,但知心性空,菩提亦空;心性横遍竖穷,菩提亦横遍竖穷。故心性、菩提、虚空,三无差别。

虽赞大乘经,但知大者无外,与万法一相。故曰知一切诸法皆是大相。

虽说菩萨道,而不分别声闻缘觉乃至佛道。何以故?因为一切乘唯是一佛乘故。

虽赞布施,但通达布施性空平等,离乎能施相,与所施物相,受施者相。所谓三轮体空也。

虽赞持戒。持戒者,旨在除身心之过非。除身心过非者,即是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一切法性本来清净,本无过非。故曰了知诸法,同是戒性。

虽赞忍辱,但了知诸法性空,于性空中,无人相,无我相,亦无辱法相。无有我受辱,无有人辱我,亦无辱法生。一切诸法,本来寂灭相。故曰了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尽相。

虽赞精进,但了知诸法悉皆寂灭相,无有发起精进者,故曰知诸法不发不行相。何为精进?当知若人清净寂静无诤不动,是真精进也。

虽种种赞叹禅定,而知一切法,皆常定相。何以故?因为一切法空,故常定相。一切法本来清净,故常定相。一切法不二不别,故常定相。一切法不生不灭,故常定相。一切法不来不去,故常定相。一切法不一不异,故常定相。一切法本无所有,故常定相。一切法无相,故常定相。一切法无作无起,故常定相。……

虽种种赞于智慧,而了知智慧实性。智慧实性者,毕竟空也。于空知无量谓之智,于无量知空谓之慧。空即是无量,故空不可得。无量即是空,故无量不可得。而不可得亦复不可得,是曰毕竟空。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若如是知者,谓之般若妙智慧。故知智慧实性者,毕竟空也。

虽说贪欲、瞋恚、愚痴之过,而知三毒之性,本来空寂。故知三毒性空即真如,真如随缘成三毒也。

虽示众生堕三恶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狱饿鬼畜生之相。众生以无明故,起惑造业,因而落入苦道。若能彻底觉悟,则不但三涂相灭,甚至一切法生灭之相,皆悉空寂。若能如是觉悟,则度一切苦厄矣。故永嘉大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如是诸菩萨,虽以方便善巧,随众生所能信解而为说法,期令众生觉悟。而菩萨却洞达诸法一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

「世尊。惟愿说是不可思议方便之法。一切声闻辟支佛与新发意菩萨所不能及。但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说之。」

师子游步菩萨,申述过理由以后,再度恳请世尊说法。谓虽然声闻缘觉及新发意菩萨,不能信解,但幸为能信解甚深一相法之菩萨,而宣说之。

「尔时佛告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解说此义。唯然世尊。我当受之。」

佛受请后,于是垂允为说。师子游步菩萨,欢喜听受。行文至此,始师资缘合,此《无行经》兴宣于世。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若人欲成佛  勿坏于贪欲  诸法即贪欲  知是则成佛
贪欲及恚痴  无有能得者  是法皆如空  知是则成佛
见非见一相  着不着亦然  此无佛无法  知是名大智
如人于梦中  得道度众生  无道无众生  佛法性亦然
道场无所得  若得则不有  明无明一相  知是为世尊
众生即菩提  菩提即众生  菩提众生一  知是为世尊」

尔时世尊以偈回答曰:

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佛本是无,清净则有。贪欲为法,因缘所成。因缘生法,定无自性。故佛性与贪欲性,乃至一切法性,等同虚空。佛性即贪欲性,贪欲性即一切法性。若破贪欲性,即坏佛性,亦坏一切法性。由此应知,一切法性,无坏无杂也。所以说勿坏于贪欲,诸法即贪欲,知是则成佛。

贪欲及恚痴,无有能得者,是法皆如空,知是则成佛。此一偈,准上释可知。总而言之,诸法同以无性为性也。

见非见一相,着不着亦然。既然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所以见与非见,着与非着,于第一义中,同是一相,所谓无相。乃至于第一义空中,无佛亦无法。所谓佛、法者,皆顺世谛而建立者。知是名大智,大智者赞佛也。

如人于梦中一偈,是举譬喻说明。当知梦中所见,有事而无实也。

道场无所得。水月道场,皆空花相也。若得则不有。如人于空幻有所得者,无有如是之事也。明与无明,亦是一相。何以故?无明如幻,非为实有,当体即是明也。知如是理者,则为世尊。

众生即菩提,菩提即众生。众生者烦恼也。而烦恼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烦恼性。因为二者性,等同虚空故。故曰菩提众生一,知是为世尊。

「譬如巧幻师  幻作种种事  所见无有实  无智数若干
 贫瞋痴如幻  幻不异三毒  凡夫自分别  我贪我瞋恚
 如是愚痴人  则堕三恶道  实相无贪恚  痴亦不可得
 分别如幻法  自性烦恼热  实相无烦恼  无众生无佛
 分别无生法  凡夫愿作佛  不见诸佛法  亦不见众生
 知是法相者  疾成众生尊  若人求菩提  则无有菩提
 是人远菩提  譬如天与地  知诸法如幻  速成人中上」

譬如巧幻师,幻作种种事。言一切诸法,皆缘起如幻无有真实。故曰所见无有实,一切法相皆是幻相也。然而无智之人,却执着法相有若干也。

贫(贪)瞋痴如幻,幻不异三毒。换句话说,贪瞋痴皆是如幻法,缘起如幻而现贪瞋痴也。然而凡夫皆以我见我慢我痴,而生执着而生分别。于是虚妄而起贪瞋。如果凡夫如实知一切法,皆是因缘,而无我人,便不会妄起贪瞋了。

如是愚痴人一偈,是总说于实相中,无有贪瞋痴三毒也。

凡夫之人,不知如幻法性实空,竟分别如幻法,于是于自性清净心中,妄生烦恼热。但于实相中,无烦恼热,无众生无佛,皆悉毕竟空也。

愚痴凡夫,虚妄分别无生法。不知无生法本无,本无之法,不可分别。凡夫之人,以贪着心欲作佛,不知于实相中,无佛无法亦无众生。故曰不见诸佛法,亦不见众生。若人知一切法相皆是实相,便可疾得成佛。

若人求菩提,则无有菩提。菩提即是诸法空性也,若人了达诸法空性,假名证菩提也。若执着菩提为有,是人则距菩提犹远,譬如天地一般。

故若知诸法如幻,是人则速得成佛。人中上者,称佛也。

「若人分别戒  是则无有戒  若有见戒者  是则为失戒
 戒非戒一相  知是为导师  如梦受五欲  娱乐自快乐
 分别见女色  此中实无女  戒毁戒如梦  凡夫分别二
 实无戒毁戒  知是为导师」

若人分别戒,是则无有戒。因为诸法本来清净,即是真戒体。若人妄生分别,则失本来清净戒体。如果自性清净,无造作无过非,便是清净持戒。故曰若有见戒者,是则为失戒。

于第一义中,戒非戒一相。诸法空相,即是一相,故曰戒与非戒同是一相也。若能如是知者,即为世间之导师也。

如梦受五欲一偈,是举譬喻说明。如人于梦中受五欲之乐,实是以自心还娱自心。自心生妄想,妄想染自心。梦中所见,有事而无实。梦中虽见有女人,而女人原是梦幻,无有真实。

若人洞达诸法如幻的道理,便知非但梦中如此,甚至日间所见一切,亦皆如幻如化也。既知一切法如幻,则知持戒与毁戒亦如梦。

话虽如此说,但总须觉醒之人。觉醒之人,已亲证自性清净心,戒体圆净。若再分别持戒毁戒,便是自染其清净心了。但我辈凡失,犹在梦中,若在梦中说觉,即是大愚痴人也。所以愚痴凡夫,自应严持禁戒以求觉醒。一旦彻底觉醒,方知法本清净也。

知戒与毁戒如梦者,是智者之知。智慧之人,如实知无持戒毁戒。如是知者,是为世间导师。

「凡夫着名字  不知语言性  名字非名字  知是得无生
 自谓是菩萨  读诵为人说  己身无所行  但依恃种性
 但读经求道  常见他人过  着威仪文颂  见人敬自贵
 恃种性文颂  不知法实相  如是之人等  终不能得佛」

凡夫着名字者,着有也。着有者,不知名字是假也。若知名字如幻是假,便知名字性空。故曰凡夫着名字,不知语言性。名字非名字,因为名字性空,所以说名字非为实有也。若如是知者,即得无生忍。

自谓是菩「萨」,似应为自谓是菩「提」。即言凡夫之人,执着名字相即是菩提也。不知菩提无相,无相者实相,实相之法,方为菩提也。

然凡夫之人不知,不但自己读诵受持名字相,并且为人宣说名字相。

己身无所行。自己无有真解,真修行。但依恃种「性」,应为但依恃种「姓」。因为此处所说,是凡夫位上事。而「种性」者,乃菩萨位上事。一、习种性,谓十住位菩萨。二、性种性,谓十行位菩萨。三、道种性,谓十回向位菩萨。四、圣种性,谓十地位菩萨。因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尚在贤位,称之为三贤。登地以上始破无明证法性,登入圣位也。五、等觉性,谓等觉菩萨。望佛则名菩萨,望菩萨则名佛。

但经文中所说但依恃种性,很明显是凡夫位上事,故应为但依恃种「姓」。

种姓者,即种类族姓也。例如剎利婆罗门,依恃种姓之高贵,便生骄慢我执。

依恃种姓之人,但读经便以为是求道,不知切实修行。如古德云,莫把徇文以为悟道,应切实修行,晓夜忘疲也。但追求文字相之人,便以文字相而起辩诤。以己之所见,非己之所不见。于是处处讲人我论是非,不省己过,常讼彼短了。

着威仪文颂。如是之人,好着于服饰威仪。执着于文字相、言语相,而舍弃第一义。

见人敬自贵。见别人恭敬自己,自己便自高自贵,自恃自慢。故曰恃种性(姓)文颂,不知法实相。如是之人等,终不能得佛。

「为说诸法空  恶心好诤讼  是人无佛法  亦无有菩提
 知瞋忍同相  达是终不瞋  不了众生性  是则生瞋恚
 自言菩萨者  复作如是说  我慈悲一切  成佛度众生
 他恼生瞋恚  怀忿不与语  常求他人过  乐于诤讼
 亦称叹忍辱  及说诸法空  我心多憍慢  常观他人过
 贪着于美味  昼夜念五欲  是人入城邑  自说度人者
 悲念于众生  常为求饶益  口虽如是说  而心好恼他
 我未曾见闻  慈悲而行恼  互共相瞋恼  愿生阿弥陀
 若人如恒沙  恶口加刀杖  如是皆能忍  则生清净土」

为说诸法空,恶心好诤讼。如是恃种姓文颂之人,若为其说诸法真空义,他便以恶心兴起诤讼,不能信受。故这种人不能得到佛法,亦不能得到菩提觉悟。

如果有人知瞋恚与忍辱,同是一相所谓无相,便不会再起瞋恚了。如果不了众生性空,是则生瞋恚。

自言菩萨者,若人以菩萨自居,并说发心慈悲一切,欲成佛,度众生;但是遇到他人来恼乱时,便生瞋恚之心,甚至心怀忿恨,与之断绝来往。不与语者,即断绝来往的意思。于是常求他人过,乐于诤讼。

亦称叹忍辱,及说诸法空。如是之人,虽然亦称叹忍辱,亦宣说诸法空;但于贪处起贪,瞋处起瞋,痴处起痴,慢处起慢。口虽说空,却是心在有中。故我执心多骄慢,常观他人过。

如是之人,贪着于美味,昼夜贪念五欲之乐。

是人入城邑。修道之人,常居阿兰若处,远离愦闹,若入于城邑,必为度生之事。故曰是人入城邑,自说度人者。

口虽如是说,而心好恼他。口中虽说为度众生,但心中却是贪着五欲,好恼乱他人。我未曾见闻,慈悲度生之人,而有造作恼乱他人者。

如是之人,共聚在一处,即互相瞋恨,互相恼乱。彼以如此之行,却愿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当知若欲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应行忍辱也。假使有恒沙那样多的众生,都来恶口相加,刀杖相害,如是皆能安忍者,方能生阿弥陀佛清净国土也。

「佛土非佛土  知如虚空相  不分别国土  及国土功德
 如是之人等  能生诸佛国」

进一步来说,若人深达实相,于佛土与非佛土,知如虚空相。因为一切法本来空寂,于毕竟空中,以因缘故,现诸佛土,以因缘故,现非佛土。佛土与非佛土,既然皆是因缘所现,故知皆无自性。法无自性,其性即空。故曰佛土非佛土,知如虚空相。

既知一切法等同虚空,虚空中无一切分别。故不分别国土,亦不分别国土之功德。不分别国土功德者,不分别净土秽土也。何故不分别净土秽土?因为毕竟空中,无净无秽故。

如是深达实相之人等,方能生诸佛国也。

「自言忍众恶  见菩萨如佛  我未曾见闻  佛相而瞋者
 各自美毁他  乐檀越知识  言我所教化  护使令如法
 汝应我所度  莫亲近余人  彼人行不纯  常处于愦闹
 是人于佛道  不能勤修行  真求佛道者  昼夜各三时
 顶礼诸菩萨  应生恭敬心  随其所行道  不说其过失
 若见着五欲  不说其过恶  应当念彼人  久后亦得道
 次第行业道  不可顿成佛  或非久发心  是以行此事」

如是之人,亦自言忍众恶,见诸菩萨如见佛一般。但却起分别心,起于瞋恚。如是之人,实是口是心非也。我未曾见,亦未曾闻,佛相而生瞋恚者。

各自美毁他。如是之人,各各自赞而毁他。只求乐结交檀越知识。檀越者布施主也,知识者朋友也。其所以乐檀越知识者,希求名闻利养也。

言我所教化,皆能护其使令如法。汝亦应受我所度,不可亲近其他的人。明其人贪吝瞋恚嫉妒也。

彼人行不纯,常处于愦闹。如是贪瞋之人,其行杂而不纯。以好乐名闻利养故,常乐处于愦闹之中。愦闹之处者,人众嚣杂,多诸欲恶不善之法。

是人于佛道,不能勤修行。修行佛道之处,应是清净、寂静、光明、无诤之处。故清净是道场,寂静是道场,光明是道场,无诤是道场。而此人心存贪瞋,乐于愦闹,故于佛道不能勤修行也。

真求佛道者,昼夜各三时。印度计时,分为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故曰昼夜各三时。

顶礼诸菩萨,应生恭敬心,随其所行道,不说其过失。应于诸菩萨,随顺其所行,不挑剔寻求其过失。凡夫之人,多喜毁他人显自己,寻求他人之过也。

若见着五欲之人,亦不可宣扬说其过恶。应知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如是乐着五欲之人,久后亦当成就佛道也。一切众生行于业道,善法是次第增上的,非是顿成佛果也。纵令顿根之人,亦是过去世次第修来。若谓过去世未修,今生顿成佛道,那便是拨无因果了。若谓无因可以致果,则一切外道,一切恶魔,一切无修行人,皆将忽然而成佛果了。

所以乐着五欲之人,或者不是久发菩提心者,故余习犹炽,致有如是着五欲之事也。此是暗示,如此之人,久后皆当成佛也。见如是之人,亦莫生瞋恚心,应生如见佛心。

「勿分别贪欲  贪欲性是道  烦恼先自无  未来亦无有
 能如是信解  便得无生忍  观好恶音声  知非音声性
 当入无文字  实相之法门  若能信是法  则无淫怒痴
 观贪欲愚痴  即是无量相  是二无文字  以文字故说
 诸有文字处  是皆无有实  一切诸音声  观是一音性
 佛说及邪说  是皆无分别  法虽以言说  实无法无说
 能入一相门  则得无上忍  是忍是非忍  勿作是分别
 于欲瞋恚心  勿计其中利  知是二无生  当为世中尊」

勿分别贪欲,贪欲性是道。勿分别贪欲者,是言勿着贪欲相也。因为贪欲之性,即是菩提道。菩提性空,贪欲亦性空。故一切法性,即非一切法,悉是菩提性。何以故?一切法性,皆悉清净故。以此原因,故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烦恼先自无,未来亦无有。此言烦恼性空,三世清净也。「烦恼」者,现在法也。先自无者,过去清净也。未来亦无者,未来清净也。现在之烦恼,是由过去未来形成的。既然过去无,未来亦无,是知现在烦恼亦无。三世既无烦恼,是知烦恼性本清净。能如是信解者,便能得无生法忍。

观好恶音声,观好坏音声之相,知非音声性。音声性者,皆悉清净也。应知若见一切法无相,即见法性。经云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以当入无文字相之实相法门也。

若能信是实相法,则无淫怒痴。淫怒痴者,即贪瞋痴也。若观贪欲愚痴之性,即是无量相。无量相者,赞佛也。诸佛如来,色具无量相,相具无量好。广说则为无量相,略说则为三十二相。

是二无文字,以文字故说。此贪欲愚痴二法,原是性空无相。但以文字相而说。所谓至理无名,因名以显至理也。

诸有文字处,是皆无有实。以文字相如幻,故曰无有实。

一切诸音声,观是一音性。一切音声相虽有别,然其性则一。犹如一切金器,其相虽异,而金性则一。以是理可知,佛所说法,及邪师所说法,言语相虽异,而其性则实无说无分别。若诸邪师洞达此实相理,便可不兴邪说矣。

法虽以言说,旨在以言遣言。究其实性,实无有法,亦无有说。何以故?一切法悉归毕竟空故。

如是则是一实相法门也。一实相法门,亦曰一佛乘,亦曰一真法界,亦曰毕竟空,亦曰无量义。入此法门者,则得无上忍。若依五忍而言,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无上忍者,即是寂灭忍。而寂灭忍者,言佛位也。

但是既曰寂灭,应是无忍,亦无非忍。故曰是忍是非忍,勿作这种分别也。

于欲、瞋恚心,勿计其中利,知是贪欲瞋恚,二法无性无生。便不会以我执心,而争名争利了。若能如是,便为诸佛世尊了。

「东西南北方  如恒河沙土  皆碎为微尘  一尘为一国
 满中诸珍宝  于无央数劫  供养诸如来  其所得功德
 若人闻是经  过彼百千倍」

此是较量功德。四方多如恒河沙般的国土,皆碎为微尘,一尘一国。满中珍宝,有人于无央数劫,持以供养诸如来。其功德不如闻是经之功德,百千分不及其一也。

「若有出家人  一心求佛道  我嘱累是人  此秘密要法
 若有诵是经  及以解其义  无量总持辩  自然皆当得
 利根无尽慧  乐说之辩才  无量亿诸佛  皆亦与是人
 诸经妙法宝  自然皆能说」

若有一心求佛道的出家人,我便以此秘密要法嘱累于他。嘱者,佛以法付嘱也。累者,烦劳汝等持法流通也。

若当来世,有人诵持是经,及能解其义,即自然而得无量总持辩才。同时无量亿诸佛,亦与是人诸经法宝,是人自然皆能演说。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白佛言。世尊。今说是偈有几所人得自利益。佛言。善男子。汝见是大众不。唯然已见。佛言。今说此法时。会中有无量无数众生共集。与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等满在虚空。以说法之明乃至他方世界多所饶益。九万二千夜叉神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闻是法无增上慢。得真法信解一切法皆是一相。不受诸法故漏尽得解脱。于是菩萨众中六万二千人。信解诸法无障碍相得无生法忍。何以故。如是说法于诸说法中最为第一。」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白佛言,世尊今说此偈,有多少人得利益呢?

佛言,汝见是与会大众不?答言已见。佛言今当说此法时,会中还有无量无数众生共集。与会大众,未曾见也。如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等天龙鬼神,满虚空中,众所未见。同时以说法功德之力,乃至他方世界众生,亦多所饶益。此亦与会大众之所不知不见也。

今此会中,九万二千夜叉神,皆发无上菩提心。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闻是法无增上慢,信解于真法,如实知一切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以不受诸法故,漏尽得真解脱。

所谓增上慢人,有几种解说。总而言之,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者,即是增上慢人。

如《宝箧经》中有五百比丘,得于四禅,自谓得证四果,此即为增上慢人。

再如于第一义中,无一法可得。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知第一义中,无一法可得也。

而增上慢比丘,竟以有所得心,得于有余涅槃。此亦增上慢也。如经中云,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闻是法无增上慢,得真法信解一切法皆是一相。是言如是增上慢人,皆放舍有所得心,信解大乘,信解实相法也。

至于世人未得禅定,谓得禅定;未证果位,谓证果位。此属大妄语罪,又当别论也。

不受诸法,漏尽解脱。受三界生,谓之有漏。不受诸法者,见思惑尽也。漏尽解脱者,更不受三界生也。

于菩萨众中,有六万二千人,信解诸法毕竟空,无有障碍,得无生法忍。

何以故?皆因是法,于佛所说法中,最为第一也。

「善男子。如我于然灯佛所。信解诸法一相无碍。然后乃得无生法忍具足六波罗蜜。所以者何。若菩萨于恒河沙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不知如是法相。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善男子。汝见提婆达多有大功德善根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有如是功德。不知如是法相故。断灭善根堕大地狱。」

然灯佛又译锭光佛,释迦牟尼佛因中行菩萨道时,于第二阿僧祇劫时,逢此佛出世。释迦牟尼佛以五茎花供佛,并以发布于泥上,令佛蹈过。当时释尊以无所得心供佛,蒙佛授记当来作佛。

如《金刚经》云,须菩提!佛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以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故知释迦牟尼佛,于然灯佛所,以无所得心蒙佛授无上菩提记也。

诸法一相无碍者,即第一义空也。若人证入第一义空,即生无所得心也。所谓生无所得心者,即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心无所住,一念不起,一法不生。当下即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假名为入无生法忍。故经云,善男子!如我于然灯佛所,信解诸法一相无碍,然后乃得无生法忍,具足六波罗蜜。

所以者何以下,明若人不明一相无碍,终将退堕。并举提婆达多为例说明。提婆达多者,是佛堂弟,阿难亲兄。博通内外经典,有三十相。(文中言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恐系文字错误。)

所以者何?若菩萨于恒沙劫,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不知一相无碍法,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例如提婆达多,便是不知如是无生法相,以致断灭善根堕大地狱。

「善男子。当知虽久发心有大功德。不入是法门皆能断灭善根功德。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高须弥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九千九百千万亿那由他岁。国土名金焰明。其国皆以黄金为地。其所说法亦以三乘度脱众生。其佛初会有八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次第二会。七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第三会六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第四会五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皆得阿罗汉。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脱。比丘尼众倍于上数。优婆塞众亦倍上数。优婆夷众亦倍上数。菩萨众亦倍上数。皆得阿惟越致无生法忍。皆得无量无边陀罗尼门三昧门。能转不退*轮。何况新发菩萨意者。」

佛告师子游步菩萨言,善男子!当知若有人虽久发心,虽有大功德,但是如果不入此一相无碍法门,其善根功德皆可能断灭。

于是佛引过去世事说明。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高须弥山王,十号具足。寿九千(有人谓应为九十)九百千万亿那由他岁。国名金焰明,其国皆以黄金为地。彼佛说法,亦以三乘度化众生。此明彼国,三乘备具也。

彼佛初会,有八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第二会有七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第三会有六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第四会有五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

如是得度弟子,皆得四果阿罗汉。舍诸分段生死重担,逮得自度解脱之己利。

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脱。有者三有,欲界有、[关键词屏蔽]有、无[关键词屏蔽]有。愚痴凡夫,以惑业因缘,受三有之果报。此等阿罗汉,已断三界之惑业,不受三界后有之果报,故曰尽诸有结。结者烦恼之异名,烦恼结缚行人,不得脱离三界生死,故曰有结。

正智者,无漏正智也。若分别说,阿罗汉已得知苦智、断集智、证灭智、修道智,此四谓之正智。阿罗汉以此四智,获得有余解脱,故曰正智得解脱。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倍于上数。受具足戒之女众,名比丘尼。受五戒之男众名优婆塞,女众名优婆夷。

菩萨众亦倍上数,皆得阿惟越致无生法忍。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若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言,得无生法忍,应为念不退。菩萨从初发心来,经过第一个阿僧祇劫,圆满十回向。从第二个阿僧祇劫,登初地至七地,此时得无生法忍,名阿惟越致。自八地以上,为第三个阿僧祇劫。

如是菩萨,皆得无量无边陀罗尼门、三昧门。陀罗尼译为总持,三昧译为正受、定。

能转不退*轮。不退*轮者,即一相无碍*轮、无生*轮。如经中云,若菩萨于恒河沙劫,修行六度,若不知如是法相(一相无碍,无生法相),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退转也)。故第一个转字,是说菩萨自己既得无生法,复转示别人,度化众生。深证无生,无有退转,故曰不退。无生正观,以为轨则,名之为法。流演圆通,无累不摧,名之为轮。依《法华论》,转不退*轮者,唯佛一人。但十地菩萨既然灌顶受职,当亦能转之也。

如是等菩萨,尚且倍于上数(请观经文),何况新发菩提心的菩萨?意思是说,新发心的菩萨,其数尤多也。

「又发辟支佛道心者亦无量无边。」

又发辟支佛道心者,亦无量无边。辟支佛译为缘觉或独觉。声闻人以言教为主,辟支以义理为主,菩萨以行为贵。理者常住,有佛无佛义理依然。辟支人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悟证其理,证成道果,则名缘觉。若辟支人生于无佛之世,自悟义理,证成道果,名为独觉。声闻依佛,辟支可以不依佛,故于后说。

「善男子。尔时彼佛会中弟子众数无量无边。彼金焰国中皆以七宝为树。于其宝树常出法音。所谓一切诸法空音。无相音。无作音。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其国人民闻是法音。自然皆得诸法实相心得解脱。」

善男子!彼佛会中,弟子众无数无量无边。彼国以七宝为树。经中所说七宝,其说不一,总之七宝者,七种珍贵之宝物。若依《阿弥陀经》,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

其树常出法音,空、无相、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等音。(请阅前文注解)

其国人民,闻如是法音,自然皆得诸法实相,心得解脱。

诸法实相者,无一切相也。若见一切相非相,即见诸法实相。而无相者,即一相也,无碍相也,不二相也,无生灭相也,无来去相也,无常断相也,无一异相也,诸法空相也,无所有不可得相也。

心得解脱。心离染爱贪着,获得解脱,名心解脱。与慧解脱并称为二解脱。慧解脱者,谓以正智慧,破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也。

「其佛灭后法住千岁。诸宝树音亦不复出。善男子。是高须弥山王佛。以法嘱累净威仪菩萨令守护法。嘱累已后便入无余涅槃。时有比丘名有威仪持戒不净得四禅四无色定及五神通。善诵毗尼藏乐于苦行。不能善知他心。其弟子众亦皆苦行贵头陀法。是净威仪法师。持戒清净于无所有法中得巧方便。复于一时。净威仪法师将诸弟子。到有威仪比丘住处与共同止。净威仪法师怜愍众生故。从所住处常入聚落食讫而还。教化百千万家皆作弟子。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弟子众亦善教化。到诸聚落而为说法。令若干百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彼高须弥山王佛取灭以后,法住千岁。法住千岁者,正法住世千岁也。正法灭后,诸宝树亦不复出法音。

高须弥山王佛,以法嘱累净威仪菩萨,令彼守护正法,然后便入涅槃。

时有比丘名有威仪,持戒不净。有威仪比丘以有我见故,是以持戒不净。如《十住毘婆沙》云:「有四种破戒比丘,似如持戒比丘。何等四?……于经戒中,尽能具行,而说有我……是名破戒似如持戒。……诵持律经,守护戒行,于身见中不动不离……是名破戒似如持戒。……具行十二头陀,而见诸法定有。是名破戒似如持戒。……缘众生行于慈心,然闻诸行无生相,心则惊畏。是名破戒似如持戒。」有威仪比丘持戒不净者,即如是情形也。

有威仪比丘,得四禅四无色定,及五神通。四禅在[关键词屏蔽],四无色定在无[关键词屏蔽]。所谓四禅八定者是。四禅八定,不断烦恼,不出三界,不了生死。故称四禅八定,为凡夫定。报尽以后,还堕三涂。

五神通者,以不断烦恼故,不得漏尽通。仅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等五通。

有威仪比丘善诵毗尼藏,乐于苦行。毘尼藏即律藏也。但不能善知他心,不能善知众生根性欲也。

其弟子众,亦皆苦行,贵头陀法。头陀法者,远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为求无上正真之道,修十二种行。

一、住阿兰若。阿兰若者,谓闲静处。身离愦闹,心无欲盖,永绝攀缘,一心求无上佛道。二、常乞食。比丘离诸贪求,不受他请,若受他请,即失头陀行。常行乞食,资身办道。得食不起分别好恶增减之念,不得食不起嫌恨心。三、次第乞食。乞食时内不着于味,外不轻于众生。不择贫富,平等次第而乞。四、一食。比丘为修道故,常作是念,即今一食,尚费时妨道。为修道故,断数数食,行一食法。五、节量食。比丘不贪心极啖。将所乞之食,分为三分。一分施饥乏者,又取一抟食置净石上,施诸禽兽。所余一分,自食之。有云比丘乞食,一抟之食入钵中便止,不多受也。故节量食,又曰一抟食。六、过中不饮浆。浆即果汁蜜汁之类。比丘为修道故,若日过中,于种种浆不得饮。恐生乐着心、贪求心也。七、纳衣。比丘不贪服饰,不求好衣,但以粪扫蔽寒。八、但三衣。比丘少欲知足,但蓄三衣。三衣者,袈裟也。即五衣、七衣、大衣。九、冢间坐。比丘于冢间,常见死尸,起无常苦空不净之观,以励进道业。十、树下坐。比丘常如佛行,树下而坐。十一、露地坐。比丘为恐树下坐,犹起荫覆凉乐,生贪着心,于是露地而坐。十二、但坐不卧。即胁不沾席也。

十二种头陀行,经论所说,诸师所言,略有小异,今不备举。

是净威仪法师,持戒清净,于无所有法中,得巧方便。净威仪法师,通达大乘,故持戒清净。于无所有法者,于第一义中也。得巧方便,起方便智也。换句话说,净威仪法师持戒清净,能由实智,而起方便智也。菩萨起方便智方能成就一切功德,度化一切众生也。故菩萨方便智,其功德不可思议。

复(后)于一时,净威仪法师,率其弟子,到有威仪比丘处,共同住止。净威仪法师为怜愍众生故,经常入聚落乞食,以度化众生。聚落者,村落也。有人家聚居之处,内有街道巷陌。受其教化者,有百千万家,皆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净威仪法师之弟子众等,亦善于教化。亦令若干百千众生,皆发无上菩提心。

「有威仪比丘常乐住塔寺。其弟子众不持净戒而乐行头陀。有威仪比丘勤行精进其心决定。自以所行化诸弟子。贪着善法有所见得。所谓说一切有为法皆无常皆苦一切法无我。不能善行诸禅定法。亦不能善于菩萨所行之道。本心不纯故。」

有威仪比丘则不然,不乐外出行化,乐住于塔寺之内。有威仪比丘之弟子众,不持净戒,乐于头陀苦行。

有威仪比丘对于自己的修行方式,能精进修持,其心决定不改。并且以自己的修行方法,教化其弟子。

有威仪比丘,贪着于善法。不知佛法者,究竟清净,无住无着,无取无舍。有威仪比丘,于一切法有所见,有所得。不知佛法者,空寂无相,无愿无求。以有威仪比丘不会诸法空相故,于是执着实有有为法。复执着有为法是无常的,以无常故是苦的,以苦故复执着一切有为法无我。何以故?因为「我」于无为法,不得自在故。此皆说明有威仪比丘不信大乘法,不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

因为有威仪比丘有贪着心故,所以不能善行诸禅定法。善行禅定者,于禅定中无味无着。有威仪比丘以有贪着故,所以不能善行诸禅定法,更不能善于菩萨所行道。菩萨所行道者,诸波罗蜜也。因为其根本发心,即不纯正故。

「净威仪法师善知众生诸根利钝。知有威仪比丘心故。不复常入聚落。其诸弟子如本不异。有威仪比丘见净威仪法师诸弟子众常入聚落。生不净心。即鸣犍椎集众立制。汝等自今已去不应入于聚落。不能一心徐行静默。数入聚落得何等利。佛所称赞阿练若住处。汝等当行禅乐莫好入他家。净威仪法师诸弟子众。不受其语犹入聚落。后于一时有威仪比丘见从聚落中出。更鸣犍椎集众。说如是言。若复更入聚落者。不复得住于此。」

净威仪法师,善知众生诸根利钝。善知众生心,善知众生根性欲也。所以知有威仪比丘之心意,知有威仪比丘不喜其常入聚落。于是便随顺彼意,不常入聚落。

然而其诸弟子,仍常入聚落,如原来不异。有威仪比丘见之,便生不净心,生不净心者,生瞋恼心也。即鸣犍椎,集众立制。

犍椎之椎,应读如「地」音。凡打铜、打铁、打瓦、打木而鸣声者,皆名犍椎。即表示集众之号令也。立制者,立规定也。

有威仪比丘立制曰,汝等以后不得入聚落,因为入愦闹处,不能一心「徐」行静默。徐字应是「修」字之误。汝等数入聚落,有何利益?佛称赞比丘应住阿练若闲静之处。所以汝等,当一心行于禅乐,莫入他家。此明有威仪比丘,只知乐定,而不知求于智慧度化众生也。

净威仪法师弟子不受其语,依旧入于聚落。有威仪比丘,见彼等仍从聚落中出。于是复集众立制曰,若有人更入聚落者,不得复住于此。

「尔时净威仪法师将护有威仪比丘故。告诸弟子。汝等。从今已去勿入聚落。即如师教不入聚落。尔时诸人民众不见其师及诸弟子故。皆怀忧恼善根退失。净威仪法师过三月自恣竟。从是中出至余僧坊。于其所止师徒还入城邑聚落为人说法。」

尔时净威仪法师,为将护有威仪比丘,不令其生瞋恼故,于是告诸弟子勿入聚落。

但是聚落中诸人民众,以不见彼等师徒,不蒙教化故,以致善根退失。净威仪法师,结夏安居三月,于自恣完毕以后,便至其他僧坊居住。

比丘夏三月安居,分上中下三种。上安居自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止。下安居自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止。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中间开始安居者,为中安居。僧人安居竟,于七月十六日,或八月十六日,任人恣举己过,曰自恣日。

净威仪法师与其弟子,自恣以后,便迁入其他僧坊。迁入其他僧坊后,师徒们依旧入城邑聚落教化众生。

「后时有威仪比丘。见净威仪法师还入他家。见其弟子毁失常仪复生不净恶心作是念。是比丘破戒毁戒何有菩提。便语众人。是比丘杂行去佛道甚远。有威仪比丘起是业已。后时命终。是业果报故。堕阿鼻大地狱。九百千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六十三万世。常被诽谤其罪渐薄。后作比丘三十二万世。出家之后是业因缘反道入俗。又余罪业因缘故。于净明佛所出家入道殷勤精进如救头然。千万亿岁中乃至不得柔顺法忍。无量千万世诸根暗钝。师子游步。于汝意云何。尔时有威仪比丘岂异人乎。勿造斯观则我身是。我时起是微细不净心。受此罪业堕于地狱。师子游步。若人不欲起是微细罪业者。于彼菩萨不应起于恶心。菩萨诸所行道皆当信解。不应起于瞋恨之心。应作是念。我不能善知他人心。众生所行是亦难知。」

后时有威仪比丘,见净威仪法师依旧入他家广行教化。其弟子等,亦毁失不入聚落之常仪,而仍恢复入聚落之事。于是有威仪比丘,复生不净之恶心。心中暗想,这些比丘,破戒毁戒,怎么会有菩提呢?

于是便告诉大家说,这些比丘,所行杂秽,距离佛道甚远。

有威仪比丘,因为起如是恶念,造如是恶业故,命终后堕阿鼻地狱。九百千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六十三万世,常遭受诽谤。后作比丘三十二万世,以所行恶业因缘,舍戒返俗。又以余罪业因缘,虽于净明佛所出家入道,殷勤精进,千万亿岁,乃至不得柔顺法忍,无量千万世,诸根暗钝。

最后佛告师子游步菩萨言,彼有威仪比丘,即我身是。因我起如是不净心,以致长劫堕入地狱。如果有人不欲造如是微细业,便不应于菩萨起于恶心。于菩萨所行道,皆应信受理解,不应起瞋恨之心。应作是念,因为我不能知他人之心行,所以于菩萨所行,不可以我见心测度。

「善男子。如来见是利故常说是法。是故行者不应平量于人。唯有如来及似如来者。乃能知是。是故行者若欲自护其身慎莫平量于人而相违逆。菩萨若欲修集佛法。常当昼夜勤心专念。深发菩萨心者。不当好求人长短。菩萨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菩萨如一食顷一心静处念一相法门。乃至闻受读诵解说是人福德胜彼甚多。何以故。诸菩萨用是法门能灭一切业障罪。亦于一切众生之中。离憎爱心便能疾得一切种智。」

佛称师子游步菩萨曰,如来见是利故,常如是说法,修行之人,不可以妄自评量于人。唯有如来,及似如来者,乃能知是是或是非。其余之人,皆系以己之所见,非己之所不见。故其是者未必是,所非者未必非。

何为似如来者?十地菩萨望佛为菩萨,望菩萨为佛,灌顶受职,故曰似如来。

所以行者若欲自护其身,不令其身受到恶果报,便慎莫评量于人批评于人,与人发生违逆,乃至生恶心也。

菩萨若欲修集功德智慧,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当勤心专念一心不乱,莫生妄想莫生分别心。凡至诚深发菩萨心者,应将护众生,不当好求人之长短也。所谓发菩萨心者,即发度众生之心也。

以下重复称赞一相法门之功德。菩萨纵能教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皆能行于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不如一食之短暂时间,一心静处,念一相法门。一心静处,即息妄令不起也。念一相法门,即体入实相也。乃至听闻受持此一相法门,读诵此一相法门。看文曰读,忆唱曰诵。闻受读诵者,言自利也。

解说此一相法门,此言利他也。释义曰解,宣扬令众普闻曰说。

若人能以此一相法门,自利利他,则此人所得福德,胜过教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皆行十善之福德甚多。

何以故?何故其福德如是殊胜呢?因为菩萨用是一相法门,能灭一切业障罪。同时若能于一切众生中,离憎爱好恶之心,以此功德,便能疾得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者,佛独证之智也。佛具一切智,共于二乘。佛具道种智,共于菩萨。佛具一切种智,不共三乘。所以疾得一切种智者,疾成佛道也。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灭业障罪。云何灭业障罪。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见一切法性无业无报。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能见一切众生性即是涅槃性。则能毕灭业障之罪。所以者何。若人自有所见即能起业无知无闻。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是人妄见忆想分别。作是念。我是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分别故于佛法中出家学道。复作是念。我是持戒修梵行人。我当越度生死。得于涅槃免诸苦恼。是人分别诸法。是善是不善。是应知是应断是应证是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而复分别。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行皆三毒炽然。我当疾舍此有为法。常作如是思惟。于诸行中种种取相而生厌心。」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佛为法王,称菩萨曰法王子。世尊!怎样能灭业障罪呢?所造之罪业,能障无上佛道,故曰业障罪。

佛告文殊菩萨言,若菩萨如实知见一切法性空,一切法性清净,一切法性实相无相,一切法性平等无分别,所以一切法无有业因,亦无有业果报。皆是众生不如实知诸法一相,不如实知诸法实相,以致虚妄起惑,虚妄造业,虚妄受诸果报。若能离虚妄想,虚妄执着,虚妄受,这样便能毕竟灭一切业障罪了。

再者,菩萨若能如实见贪瞋痴际,即是真际,便能毕竟灭业障罪。

何谓贪瞋痴际?贪瞋痴际者,贪瞋痴性也,贪瞋痴究竟也。贪瞋痴性,贪瞋痴究竟,则是实相。实相一相无相,无有分别。故贪瞋痴际,则非贪瞋痴。

所谓真际者,又曰本际,又曰实际,即真如法性也。真如法性究竟清净,故贪瞋痴际,即是真际。如是则能灭业障之罪。

再者,菩萨若能见一切众生性即是涅槃性,则能毕竟灭业障之罪。众生者生死也。换句话说,若能见生死性即涅槃性,便能毕竟灭业障之罪。须知生死者因缘而有,既然生死属于因缘,故知生死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是无生死。故曰生死无性即涅槃,无性随缘现生死。所以生死性即涅槃性,如是知者,则灭业障之罪。

所以者何?若人自有所见,即能起业。假使有人,自取于相而有所见,便生分别心。由分别心而起惑,由惑而造业,由业因而受业报。

无知无闻凡夫愚人,因为不知诸法毕竟空相(毕竟空相者,实相也),妄取于相,故自见其身而生我见。见有他人,而起憎爱见。以如是见故,便起身口意十种恶业。以恶业因缘,受诸恶报。

是人妄见人我是非,以妄见而妄忆想分别,于是妄作是念,谓「我」是贪欲瞋恚愚痴。是人不如实知,贪瞋痴性毕竟空也。是人复以妄见分别故,于佛法中出家修道。又作如是执着曰,「我」是持戒修梵行人。是人不知诸法性空,无我无人。不知三毒与持戒梵行,一性平等。是人复谓我当度生死,入于涅槃。不知生死性,即涅槃性。佛出现于世,不为度众生出生死入涅槃。而为度众生,生死涅槃二见而已。

是人以我见心,分别一切法。分别涅槃是善,生死是不善。此应知,此应断,此应证,此应修。所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不如实知诸法实相,无苦集灭道。

而复虚妄分别,一切行无常,一切行是苦,一切行皆贪瞋痴。此等一切行,皆有为法,我当舍之。不知毕竟空中,诸法性一体清净,无生无灭,无作无止,毕竟诸法无行。以诸法无行故,所以一切无有有为。对有为说有无为,以无有为,亦无无为。有为无为毕竟清净,假名第一义,假名实相,假名中道。作如是觉如是证者,复假名大圆满觉。

是人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知一切有为法性空。于诸行中,妄自取相而生厌离之心。

「尔时便作是念。见诸行如是。是名见苦恶厌诸行。是名断集分别诸行。见于灭谛即作是念。我今见灭是名证灭。我当修道便至静处念如是法。作是念已摄心定住。是人先得厌心。今得定心故于诸行中心便舍离。而自愧厌不喜不乐。复作是念。我今于一切法中已得解脱更无所作。我身已得阿罗汉道。是人命终之时见受生处。即菩提中心生疑悔。以此疑故命终之后堕大地狱。何以故。是人于无生法中而分别故。」

如是愚人,尔时便作是念,若见诸行无常苦,是名见苦。若厌诸行贪瞋痴,是名断集。分别诸行,便可见于灭谛。我今见灭,便是证灭。为证灭故,我当修道,即至寂静处,念着如是法而修行。于是忆念如是法,摄心住着如是法。如是即是妄执诸法定有也。

是人先于法执为定有,而得厌离心。今复于法中住着,而得定心。不知诸法性空,无可厌离,亦无有所住。此人先厌离后住着,实是颠倒。

彼人认为既得定心,于诸无常苦行中,心便生舍离之念。于无常苦中,自愧自厌,不喜不乐。复起念谓,我今于一切法中,已得解脱。已得解脱者,彼谓已得于常,已得于乐也。更无所作者,自谓所作已办也。不知于诸法毕竟空中,常不可得,无常亦不可得;苦不可得,乐亦不可得。若生有所得心,皆是邪见。

如是痴人堕邪见中,却自谓已得阿罗汉。是人命终之时,见受生处。见受生处者,中阴现前也。此人既见中阴现前,便谓佛说菩提者,无有真实。所谓菩提者,无生法也。此人见有中阴受生处,便谓佛说一切法无生,不为真实。

例如佛世时,有比丘证入四禅,竟自谓已得四果。佛言汝得四禅,非为四果。比丘不信,犹谓已得四果。四果阿罗汉已了分段生死,而此比丘命终后中阴现前,便生恶念,谓佛诳骗。以是因缘,堕地狱中。

今此人命终,见受生处,即于菩提中,心生疑悔。以生疑故,堕大地狱。何故如此?因为此人于无生法中生疑,以有所得心分别有生故。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今云何应观四圣谛。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能见一切法即是无生性。是名见苦。若能见一切法不集不起。是名断集。若能见一切法毕竟灭相。是名证灭。若能见一切法无所有性。是名修道。文殊师利。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是人不作如是分别。是法善是法不善。是法应见是法应断是法应证是法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所以者何。凡夫所行贪欲瞋恚愚痴。行者见是法皆空无生无所有不可分别。但积集虚妄。尔时于法无所取无所舍。于三界中心无所碍。见一切三界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行者见贪欲性即是涅槃性。瞋恚性即是涅槃性。愚痴性即是涅槃性。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便于一切众生之中不起憎爱。所以者何。是行者不得是法。若生爱处若生憎处。安住虚空心中。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文殊师利。长老须菩提。知如是法故不来礼佛足。须菩提尚不得自身。何况得如来身。不得自身而得如来身者。无有是处。」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请问于佛,应怎样观于四谛?佛以洞达法性,而观四圣谛回答之。

见一切法无生,是直接洞达苦性也。若知苦性,是谓知苦。所以若知苦无生,是名苦谛,因为彻底见苦性故。

一切法性无生,故无集无起。「集」性本空,无有一法和合集起。若如是见者,是洞见集性,故名断集。

一切法毕竟灭相者,一切法性毕竟空相也。若见灭性毕竟空,是名证灭。

一切法性毕竟空无所有,不二不别。如是见者,是名修道,以见于性故。

总之,观四谛者,应见其性也。见性之人,见一切法如实空也。故大乘人不如小乘。不以知于三界内受五受阴是知苦。不以无明行爱取有,能出生能招感,若断如是等法是为断集。不以证于寂灭相,是为证灭;因为诸法本来寂灭,非是待证而后方有寂灭也。不以修于出离法,求证涅槃法而为修道。

所以大乘人,以明心见性,观于四谛也。

佛称文殊师利菩萨言,若人如实见法性而观四圣谛,便不会分别此法善,此法不善。此法应见,此法应断,此法应证,此法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因为于法性中,一切法皆空,无苦集灭道故。所以不见有苦应知,有集应断,有灭应证,有道应修。

故经文曰,所以者何?因为凡夫所行贪瞋痴,于法性中皆无自性。修道之行者,见如是等法皆空,皆无生,皆无所有,不可分别。一切诸法,但积集虚妄而假有。

行者如是见已,尔时于一切诸法,便无所取无所舍。行者便知三界如空花,于是于三界中,心无所罣碍。如实见一切法,一切欲界[关键词屏蔽]无[关键词屏蔽],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与不善法,皆是因缘幻现,无有自性,虚诳不实。皆如幻化,如梦中所见,觉后而实无。如影之随形,无有自性。如山呼响,无有实事。如阳焰一般,痴鹿见之,以为是水,而实无水事。

行者如是见已,便见一切法实性。一切法实性,皆悉一性,所谓无性。即此无性,随缘幻现一切法。一切法随缘现,故知一切法悉无自性。以法无自性,故知一切法皆假。假法非实,故知一切法毕竟空。以一切法空故,是知诸法一相。即此一相,名为诸法实相。如《维摩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即是此种道理也。

行者如是见实相已,故知贪瞋痴性即涅槃性。若见一切法性如是皆空,便于一切众生之中,不生憎爱了。所以者何?如是行者,于法无所得。当然更不能于法中,生爱生憎了。因为一切法皆空,无有生爱生憎处故。

行者如此,安住虚空心中,不见一切法。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这样不见一切法,即见实相,即见法性。见法性故,于一切法中便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

云何不受一切法?于一切法中知如实空义,不妄起贪瞋痴,是不受一切法也。若执一切法实有,而生贪瞋痴,便是受一切法了。不受一切法故,则一切法虚妄相,便自寂灭。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长者须菩提,如实知法性空故,不见有佛、有法、有僧故,所以不来礼佛足。

须菩提是大阿罗汉,于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以达如实空故,所以不来礼佛足。

佛言,须菩提尚不得自身,何况得如来身?因为须菩提身、如来身,同一空相,不可得故。若不得自身,而得如来身者,无有是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四念处。佛告文殊师利。当来世有比丘如是说。观内身处若观不净是身念处。观乐皆苦是受念处。观心生灭性是心念处。观坏和合相但得法相是法念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云何真观四念处。佛言。止止文殊师利。不须问也。如来随宜说法难可得解。文殊师利言。世尊。愍念众生故愿必为说。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见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若行者见受不得内外两间是为受念处。若行者知心唯有名字。是为心念处。若行者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是为法念处。文殊师利。应如是观四念处。」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行者观四圣谛如此,然则怎样观四念处呢?四念处者,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佛先以世谛回答如下。

佛言将来世,有比丘应如是说,观内根身处,皆是不净物,是身念处。

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之初,四念处者行人起慧观也。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此五是方便道。八圣道是见道,七菩提分是修道。四念处有观次第,凡夫之人,男贪女色,女贪男色,于是生种种烦恼,因是之故,先观身不净。众生既然乐着于色,乃贪其受以为乐,故次观受是苦。推求其所以受乐者,乃心识贪着,故次观心无常。更进一步推求,是谁主使此心识?发现是「我」主使,故次观法无我。

如是次第,是顺世谛说,非依第一义谛说。佛今依世谛,回答文殊菩萨。

观乐受皆是苦,是名受念处。观此心识生灭无常,是名心念处。观坏和合相,因为诸法因缘和合,皆是假相,故曰坏和合相。但得如幻之法相,不得实性,是名法念处。

文殊师利菩萨见佛不以第一义答,于是进一步问佛。世尊!我今问者,云何是以真谛观四念处也。

佛马上阻止说,止!止!不须问。如来为度智浅之众生,随宜而为说法。若说第一义谛,彼等难可得解也。

于是文殊菩萨恳求说,愿世尊为愍念众生故,一定要为解说也。佛受请后,于是依第一义谛为文殊师利菩萨解说之。

若行者见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心经》云照见五阴皆空,以照见五阴皆空故,是以见身如虚空也。

若行者见受,不得内外两间,是为受念处。不得内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空也。不得外者,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空也。不得两间者,是六识空也。根尘识此三,和合为触,因触而有受。今根尘识皆不可得,故受性即空。如是见者,是为受念处也。

若行者知心唯有名字,是为心念处。此心非是肉团,而是一种灵觉,假名为心耳。此之灵觉,不得谓有,不得谓无。若谓其有,却是体虚而清净。若谓其无,却是灵明不昧横遍竖穷。故十方追寻,觅心了不可得。所谓心者,只是假名而已。若如是知者,是为心念处。

若行者不得善,不得恶,观一切法不可得,是为法念处。

文殊师利,若真观四念处者,应如是观也。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八圣道分。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无分别。是名正见。见一切法无思惟无分别。以是见故是名正思惟。见一切法无言说相。善修语言平等相故。是名正语。见一切法不作相作者不可得故。是名正业。不分别正命邪命。善修习平等命故。是名正命。不发不起一切法。以无所行故。是名正精进。于一切法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见一切法性常定以不散不缘不可得故。是名正定。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八圣道分。」

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云何观八圣道分?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道虽广,要唯八正,故八正道通摄一切行。大小乘修行,皆以八正道为通途。

佛言,若行者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无分别是名正见。如是乃见法性也。法性清净平等,无二无别。故易言之,见法性者为正见也。若见法有高下,有二有别,皆邪见也。

见一切法无思惟无分别,是名正思惟。无思惟无分别,是离心缘相也。心缘相者,由攀缘六尘生。六尘约为二法,即相与名。一切法性本清净,无相无名。众生心妄起攀缘,取着假相为实。复因假相而立假名,由假相假名而生妄想。由妄想故,生烦恼起斗诤。故知心缘相者妄想也,非正思惟。故曰正思惟者,无思惟无分别。

见一切法无言说相,善修语言平等相故,是名正语。语言平等相者,离四种语言。即离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若有言说,离此口四过,则所说清净。清净功德,无诤论相,故曰无言说相。如是言说,平等如如,故曰善修语言平等相。这样便是正语了。

见一切法不作相,作者不可得故,是名正业。业者造作也,起也,生也。然一切法无生、无起、无有造作。所谓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故业者众生虚妄造作,若众生心不虚妄造作,则业性本空,故曰作者不可得。作者不可得者,言罪报性实空也,故知众生皆是虚妄造业、虚妄受报。若能觉悟法性清净,无起无作,则证一切法皆空了。所以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若如是见,是名正业。

不分别正命邪命,善修习平等命,是名正命。正命邪命,皆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无有自性,法无自性,平等如如。如是见者,是见法性,见法性者,乃得正命。

不发不起,以无所行,是名正精进。若有发起精进,皆是造作行。造作行者,有能有所。以能取心,取所取境,此皆虚妄,非是正精进。若人离能离所,不发不起,无有造作,是为正精进。因为取能发、能起、能行者,皆我相也。取所发、所起、所行者,皆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也。取着四相,体皆三毒,岂为正精进哉?

于一切法,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忆念者,取相忆想也。若妄取假相,则有三缘,怨缘、亲缘、中缘。由三缘而生三受,苦受、乐受、舍受。由三受而生三毒,贪瞋痴。由三毒而造十恶业。由恶业因缘,受诸苦报。故佛说想有大过,应灭之。所谓灭之者,即心无所住也,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如此则为正念。故曰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忆念性离者,言忆念妄取假相而有,无有实性也。

见一切法性常定,以不散不缘不可得故,是名正定。一切法性空寂,故曰常定。法性空寂无分别,故曰不散。法性空寂,无能缘所缘,故曰不缘。法性空寂,无所有,故曰不可得。于此可知,若人彻证法性,方得正定。此定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定,亦名师子吼定,亦名般若波罗蜜,亦名佛性。

佛依第一义说八圣道已,最后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行者应如是观八圣道分也。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五根。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信一切法毕竟不生。从本已来常自尔故。是名信根。于一切法中心无所住远近相离故。是名精进根。于一切法无所忆念。缘性离故不系念于缘。是名念根。于一切法无所思惟。二法不可得故。是名定根。见一切法常空离于生相。是名慧根。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五根。」

文殊师利菩萨复问佛,云何应观五根?五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佛言,若行者信一切法毕竟不生,从本已来常自尔故,是名信根。一切法性空故,所以毕竟不生。一切法从本已来,法尔不生也。

于一切法中,心无所住。远近相离者,离一切诸相也。换句话说,心无所住,不取于相,是之名精进根也。

于一切法无所忆念,不分别能缘所缘,不系念于攀缘,是则名为念根。

于一切法无所思惟。思惟者,取相分别,取于二法也。故曰于一切法无所思惟,二法不可得故,是名定根。因为不取于相,则如如不动。无有二法,则始终一相,无有动摇,故名定根。

见一切法常空,离于生相。了达于空相,即名为菩提。故见一切法常空,即真空慧也。离于生相,入无生法忍也。若能了达于空相,得无生法忍,是名慧根也。

文殊师利!行者应以清净法性,如是观五根也。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七菩提分。佛言。文殊师利。行者能见一切法无忆念。是名念菩提分。若一切法若善若不善若无记。不可选择不可得。无决定故。是名择菩提分。若不取一切三界相。善坏三界故。是名精进菩提分。若一切有为法中不生喜相。善坏有喜相故。是名喜菩提分。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名除菩提分。若一切法不可得。善修坏相故。是名定菩提分。若于一切法无所依止不贪不着。不见一切法故得舍心。是名舍菩提分。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七菩提分。」

文殊师利菩萨复问佛,云何观七菩提分?七菩提分者,念菩提分、择法菩提分、精进菩提分、喜菩提分、除菩提分、定菩提分、舍菩提分。菩提于果名觉,然此七分但是觉因,故名七菩提分,分字即是因义也。八正是见道位摄,七菩提分是修道位摄。故经中先说八圣道,次说七菩提分。如此说者,是顺修次第也。一般说七觉八正者,非是修次第也,乃依数字次第而说,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接着说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若行者能见一切法无忆念,名念菩提分。义如前释,不重出。

若一切法,善、恶、无记等三性,不予选择。因为善、恶、无记三性,不可得无决定相故,是名择法菩提分。因为一切法性清净,故诸法以无性为性。无性故能随缘现善恶无记。既然法随缘而现,故知善恶无记诸法本无自性。故无性即是随缘,随缘即是无性。所以智者于无性不着于无,因为无性能随缘,随缘而有故。于随缘之法不着于有,因为随缘即是无性故。于是无性随缘,随缘无性,此法不纵不横不二不别,非一非异,真是不可思议。此法不可得,无有决定。如实知是法证是法,即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心求此法者,即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行者如是发心,名择法菩提分。

若不取一切三界相,善坏三界相故。云何坏三界相?以三界如空花故。是名精进菩提分。于此可知,真精进者,心无所得也,心无所住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

若一切有为法中不生喜相,善坏有喜相故,是名喜菩提分。有为法有三相,谓生、住、灭。于生住灭,无喜无不喜,如实知三世平等无分别故。如是恬然安静,是名喜菩提分。

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名除菩提分。心为能缘,法为所缘。然诸法性空,毕竟无有,故曰缘相不可得。法本是无,皆由心现。自心现法,还染自心。经云心生则法生,是言法由心现也。法生则心生,是言自心现法,还染自心也。故知若心不生,法本清净。以是之故,智者除心不除法,愚夫除法不除心。除法不除心者,如狗逐块,舍本逐末也。若人除心不除法,是名除菩提分。

若一切法不可得,善修坏一切相,知一切相如空花幻影。如是心不随相转,是名定菩提分。

若于一切法无所依止,须知毕竟空中,依止处不可得故。于是于一切境,不贪不着。亦复不见一切法相,知一切法性空,无有真实,自然于一切法不贪不着。因而得清净心得舍心,是名舍菩提分也。

佛告文殊菩萨言,行者应如是观七菩提分也。

「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我说是人名为已得度者。到于彼岸。出在陆地无畏之处。已离重檐除诸尘垢。是人名为无所有者无所忧者无所受者。是名阿罗汉。是名沙门。是名婆罗门。是名比丘。是名澡浴洁净者。是名智者是名解者。是名闻者。是名佛子。是名释子。是名破刺棘者。是名却关键者。是名已度堑者。是名出欲求者。是名开门扇者。是名贤圣胜相者。」

若行者能以法性清净见四圣谛、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我说是人已得度者,已度生死流也。到于彼岸,已至涅槃彼岸也。

出在陆地者,已离生死苦海,至无怖畏之处也。

已离重檐(担)。重担者,烦恼业也。烦恼业逼迫众生,令众生落入生死,犹如重担。除诸尘垢,已除客尘烦恼也。

是人名为无所有者,无所有者,无所着也;无所忧、无所受者。是名阿罗汉。是名沙门,沙门者,出家人之通称也。

是名婆罗门,是名比丘,是名澡浴洁净者。是言此人已解脱一切尘垢烦恼也。

是名智慧者,是名解脱者,是名已闻佛法者。是名佛子,佛子者,菩萨也。是名释子,释子者,释迦牟尼佛弟子也。

是名破刺棘者,生死牢笼如刺棘也。是名却生死关键者,破生死之关钥也。是名已度坑堑者。是名出欲求者,不贪求三有也。是名开解脱门者。是名贤圣胜相者,贤圣相者,即清净相也。

「文殊师利。若有比丘成就如是法者。于天人世间名为福田应受供养。文殊师利是比丘若欲不虚食国中施者。破坏魔网者。欲度生死海者。欲得涅槃者。欲脱一切苦恼者。欲为一切天人世间作福田者。应当勤修习如是之法。说是法时三万二千诸天得诸法实相。各以天曼陀罗华而散佛上。白言。世尊。若人得闻如是之法。是人名为善出家者。何况信受读诵如所说行。世尊。若有须臾闻是法者。是则名为无增上慢。」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若有比丘成就如是等法,名为世间福田,应受供养。若比丘欲不虚食国中布施者,乃至欲为一切天人世间作福田者,应勤修习如是之法。

说是法时,三万二千诸天,得诸法实相。因为佛说如是之法,即诸法实相也,故诸天闻后,即得诸法实相。

诸天以天曼陀罗华散佛。曼陀罗花,译为圆花、适意花。

诸天并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得闻如是之法,是名善出家者。以是人得闻清净法性,不虚出家也。何况信受奉行读诵,并如佛所教而行呢?其功德更是无量了。

世尊!若有须臾闻是法者,是则名为无增上慢。须臾是短时间,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闻是法者,此处之闻有闻慧之义。闻慧者,闻其教而信解其义也。若有人须臾闻法而信解其义,是人则无增上慢也。

增上慢人,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也。此人若明法性空寂,无法可得,无法可证,则除其有所得心。若除有所得心,则无增上慢矣。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惟愿世尊。当说陀罗尼。以是陀罗尼故。令诸菩萨得无碍辩才。于诸音声无所怖畏。能令诸法皆作佛法。又信解诸法皆是一相。佛告文殊师利。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诸菩萨得入是法门者。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疾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不动处种性法门。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是名种性。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无有心。缘性不可得故。是名种性。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同一量。是名种子。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佛言。一切众生皆如虚空量终归无障碍。是名种子。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众生。是名种子。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相。毕竟不生离诸名字。一异不可得故。是名种性。」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唯愿世尊说陀罗尼。陀罗尼译为总持,总持者能持能遮也。能持者,持善法不失。能遮者,遮止恶法令不起。陀罗尼者,有如是力用也。陀罗尼有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持而不忘也。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理,总持不忘。三、咒陀罗尼。于秘密神咒,总持不失。四、忍陀罗尼。安住于实相法,以无分别智知一切法,总持不失,以陀罗尼有总持力用,故曰令诸菩萨得无碍辩才。

于诸音声无所怖畏。犹如师子王,无有音声能令师子王怖畏者。得陀罗尼菩萨,知一切音声皆悉性空,如山呼响。故于称讥毁誉,无动于心。

能令诸法皆作佛法。得陀罗尼菩萨,知一切法相,皆悉实相。实相者,佛法也,故能令诸法皆作佛法。再者实相一相所谓无相,故知诸法皆是佛法者,即能信解诸法皆是一相也。既有如是功德,所以文殊师利菩萨,请佛说陀罗尼。

佛言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不动种性法门者,即总持法门也。何为总持?一心总持一切也。故经云一切诸法,唯心所造。心如工画师,能造种种色。十法界唯是一心,更无异法。故不动种性法门者,即总持法门,即是一心,即此一心,能总持一切法。诸菩萨若能入此不动种性法门,便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疾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即安住实相也。

因为即此一心,便是大圆镜智。无所不照,无所不烛。然而大圆镜智犹如虚空,清净无物。正以其清净无物,故能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否则镜中若有物,有物焉能照?如果照后留影,留影当不能复照也。故大圆镜智,来者即照,去者不留。诚如雁过长空,影落寒潭。法来法去,镜智湛寂。

镜智即是一心,此心无心犹如虚空。劫末火灾虚空不燃,大水漂流而虚空不湿,大风摧残而虚空不动。行人若能将此心修到风吹不动,雨打不湿,纵令忧喜苦乐纷起沓至,而一心湛寂不乱,所谓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即此一心,海印一切,遍照万法,此即不动种性法门也。

此心无生无灭,无来无去,非常非断,非一非异,故曰不动性。「种」者,能生义。言此不动心性,能生一切法也。所以入此法门者,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也。

文殊菩萨白佛,云何为不动处种性法门?一心如虚空,虚空无处所,故曰不动处种性法门。

佛言,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是名种性。心如虚空,而虚空横遍竖穷,故曰一切众生其心皆一。易言之,一切即一也,一切法唯是一心也。既然一切即一,故知一即一切。俗谓一心生万法,其实无有能生所生,只是一即一切而已。如是则诸法一相,是名实相。

文殊师利菩萨复问,世尊!云何一切众生其心皆一,即名种性?

佛言,一切众生皆无有心,缘性不可得故,是名种性。何故一切众生皆无有心?以心等虚空故,横遍竖穷故。心等虚空,不得谓定有。横遍竖穷,不得谓定无。心是其名,灵觉是其实。即此灵觉,等同虚空横遍竖穷。无以名之,强以大圆镜喻之。即此灵觉,非为定有,非为定无,无有决定。若有决定,即非无上正等正觉。以无定法,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此一心也。一心者,即无心也。佛以此故,宣示诸法一相,所谓无相。

以法无决定,则一不定一,不碍一切。一切不定一切,故不碍于一。此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真义。以此义故,说名不动种性法门。

缘性不可得者,因缘生法即是性空。以其性空,故无有决定。以无有决定故,所以能随缘成一切法。此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如是入者,是为入不动种性法门,是名为种性也。

佛复告文殊师利菩萨言,一切众生,皆同一量,是名种子。所谓种子,即种性也。何谓同一量?同一量者,无量也。一切众生皆同无量,无量者即如虚空量,故曰一切众生皆同一量。无量即是性空之法,故曰是名种性。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一切众生皆同一量,名为种性呢?

佛言,一切众生皆同虚空量,终归无障碍,是名种子。如虚空量者,即无量也。何故终归无障碍?一切众生如虚空量者,即是一相。一相之法,故无障碍。虚空无碍,则不碍建立无量之法。无量法无碍,则不碍万法同归毕竟空。如是一切无碍,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是则名为种性也。

文殊师利须知,一切众生皆是一众生,是名种子。

此则一切即一的道理,故曰一切众生皆是一众生。换句话说,此即法法无碍。因为一切众生,皆因缘生法,法属因缘,故无自性。以法法皆无自性,故各各无碍。一切众生不碍于一,一众生复不碍于一切,一切众生复不碍于一切众生。犹如一室千灯,千灯之明不碍同是一明,一明不碍千灯之明历然,灯灯之明各各互不相碍。如是无碍,是名种子。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一切众生皆一众生,名为种性呢?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一切众生,皆是一相……。所谓一相者,无相也。诸法无相,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诸法性空,故毕竟不生,离诸名字相。不一不异,故曰一异不可得。即此一相,即此空性,是名种性也。

「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佛言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安住法性中以不住故。是贪欲不可得性常离故。是名不动相。文殊师利。瞋恚是金刚。世尊。云何是事名为金刚。文殊师利。瞋恚不可断不可坏。亦如金刚。不可断不可坏。一切法亦如是不可断不可坏。诸法本不决定故。是名如金刚。文殊师利。愚痴是智慧性。世尊。云何是事名智慧性。文殊师利。一切法离智慧亦离愚痴。譬如虚空无有智慧亦无愚痴一切法亦如是。无有智慧亦无愚痴。智慧愚痴智可知法。从本已来俱寂灭故。是名愚痴智慧处。」

佛告文殊菩萨言,贪欲是不动相。所谓不动相者,即虚空相也。唯有虚空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方为不动相也。

文殊师利菩萨问曰,云何贪欲是不动相?

佛言,因为贪欲安住于法性中故。诸法性空,贪欲性空,所以不动。贪欲性空,无所住止,所以不动。贪欲性空,是不可得性,常离一切生灭来去诸相,所以不动也。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瞋恚是金刚。

文殊菩萨问曰,世尊!云何瞋恚是金刚?

佛言,瞋恚缘起性空,以性空故,不可断不可坏。太阿虽利,不斩虚空也。吾人望空挥剑,虚空不断不坏。瞋恚亦复如是,以性空故,所以不断不坏。一切法亦如是,不可断不可坏。因为一切法,等同虚空,无有决定相故,所以不可断不可坏。以如是故,所以说一切法皆如金刚。

佛告文殊菩萨言,愚痴是智慧性。何故愚痴是智慧性?因为若离执着,愚痴性空,智慧性空。二者原是一相,故曰愚痴是智慧性。

文殊菩萨问曰,世尊!云何愚痴是智慧性?

佛言,一切诸法,皆离自性,无有分别,所以愚痴性即智慧性。智慧亦离自性,以无自性故,所以愚痴是智慧性。愚痴譬如虚空。无有智慧,亦无愚痴,乃至一切法亦复如是。一切诸法,如空花相,无有自性。所以无有智慧,亦无愚痴。智慧愚痴,一性无性,如是之法,唯智者可知。唯智者能知,一切法从本以来,悉寂灭相也。

「文殊师利。色阴是不动处。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处。文殊师利。如天帝之幢深根安固不可动摇。一切法亦如是。以不住法故安住法性中。是法无来处无去处无取无舍。安住无住处故。是故色名不动相。文殊师利。受阴是灭性。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灭性。文殊师利。一切诸受相性常寂灭故。诸受非内外。非东方非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何以故。若乐受在内一切众生常应受乐。若苦受在内一切众生常应受苦。若不苦不乐受在内一切众生应受不苦不乐。文殊师利。今一切诸受实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不在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是故一切诸受如草木瓦石。毕竟不生不灭无相。是故受名寂灭相。文殊师利。想阴是种性。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文殊师利。是想皆忆想分别起从虚妄中生。如空拳如野马。本性自离。是故想阴名种性。文殊师利。行阴是种性。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诸行离数无数入平等数。譬如芭蕉毕竟无实本性自尔。一切法亦如是。无名字无性故。是故行阴名为种性。文殊师利。识阴是种性。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文殊师利。是识如幻无实无起无生。空无相无性。如五指涂空空无相现。是故识阴名为种性。」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色阴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是不动处。文殊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色阴是不动处?

世尊先以喻明,后依法说。佛言,如天帝之幢,深根安固不可动摇也。幢者矗立之高柱,上以种种庄严,用以指挥部众,并制伏魔军者也。天帝之幢,深根牢固不可动摇也。此用喻色阴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可动也。

以下便是法说。一切法亦如是,此即说明非仅色阴不动,一切法亦复不动也。以不住法故,安住法性中,此即说明法性等虚空,一切无住也。安住法性中者,安住于毕竟空中也。

如是之法,空寂无相,故无来无去,无取无舍。安住无住处者,即安住于虚空性中也。以如是故,色阴名不动相。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受阴是灭性。灭性者,随缘而现之法,本来寂灭也。

文殊师利菩萨问曰,世尊!云何受阴是灭性?

佛言,一切诸受相,无性为性,性常寂灭故。

诸受非内外(似应为非内非外),非东方、非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所来之受也。

内者六根也,此受不从内六根而来。外者六尘也,此受非从外六尘而来。乃至不从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方而来。当知此受,无所从来也,只是众缘假合而有也。

何以故?若乐受在内,一切众生常应受乐。

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假使乐受在内六根,六根既有乐受,应是常受其乐。外界有乐因缘,六根亦乐;外界无乐因缘,六根依然亦受乐。何以故?乐受在内六根故。假使六根自有乐受不假外缘,然则云何为乐「受」?

今观世间,外界有乐因缘,六根便有乐受;无乐因缘,六根则无乐受。以是观之,似是乐受在外六尘。那样亦不对。若乐受在外六尘,应是外六尘受乐,何关于我?既然无关于我,何得谓我有乐受?当知苦乐舍三受,非在内,非在外,非在十方也。

乐受如此,当知苦受与不苦不乐受亦复如此。

佛告文殊菩萨言,今一切诸受,实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

内者六根,外者六尘,两中间者六识也。诸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只是因缘和合而有。既是因缘和合,故受只是缘起假现,无有实性。以无实性,故无依处,不在内外两间。十方觅受,了不可得。是故一切诸受,如草木瓦石。以其空故,毕竟不生不灭,无相可得。所以说受阴是寂灭性。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想阴是种性。我们已经知道,空性随缘成无量,无量无性是空性,是之谓种性。一切法无非如此。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所有不可得,是故诸法无行。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想阴是种性?

佛言,是想系从取相忆想分别而起,故系从虚妄中生。无有实在体性,如空拳如野马,本性自离。

空拳者,佛说法如弄空拳哄小儿不啼,故佛说法四十九年,未说一字。今用喻忆想,如空花相也。

野马者,春日田野,浮气游动。望之似水,而非水也。经中又名曰阳焰,鹿渴误以阳焰为水,奔之则无,用喻想阴幻化非实也。

自性离者,无自性也。以想阴性空,是故名为种性。

佛告文殊菩萨,行阴是种性。文殊菩萨问曰,世尊!云何行阴名为种性?

佛言,一切诸行,离数无数,入平等数。依《华严经疏》云,数有二种,一、数量数。二、色心有为数。色即是身,心即是受想行识。五阴生灭,故曰有为。既曰五阴生灭,定知五阴皆空。何以故?若五阴实有,此「有」当是不生不灭。若不生不灭,即非有为法之五阴了。

故色心有为数,分别而言,即是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诸行,离阴界入,无阴界入,入于平等数。何为平等数?因为于诸法空相中,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故入于平等数也。

譬如芭蕉以下,是举譬喻说明。芭蕉本性无实,毕竟是空。一切法亦皆如幻无实,本性空寂,无名字无体性故,故曰行阴为种性。

佛告文殊菩萨言,识阴是种性。文殊菩萨白佛言,云何识阴是种性?

识者根尘缘合而有,无有自性。故佛告文殊菩萨言,是识如幻,无实无起无生,空无相无性。

如五指涂空,空中无有相现。譬如彩笔画虚空,虚空不会有彩画出现也。识阴亦复如是,如幻如化,无性为性,是故名为种性也。

「文殊师利。色是种性。世尊。云何色为种性。文殊师利。譬如镜中像虽可目见而无有实。一切色亦如是。虽见无实但诳眼诳心虚妄不实。是故色名种性。文殊师利。声是种性。世尊。云何声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别异相。毕竟空如山中响。是故声为种性。文殊师利。香是种性。世尊。云何香是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香相性无知故空如虚空。鼻香识者皆不可得。是故香为种性。文殊师利。味是种性。世尊。云何味为种性。文殊师利。味性即是不可思议性。不可知离于知故。自性常离故。是故味名种性。文殊师利。触是种性。世尊。云何触为种性。文殊师利。触如虚空其性自离无触无合。一切法亦如是。善坏身故。离于触相触者不可得故。是故触是种性。文殊师利。法是种性。世尊。云何法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相无心。离心性离名字。无决定故皆是法性相。是故法是种性。」

文殊师利!色是种性。世尊!云何色为种性?

佛言,色者譬如镜中像,虽有实无,虽可见其影像,而无实质。但可诳骗眼诳骗心而已。

上来所言色者,是五阴中之色阴。今复言六尘中之色尘。色者如幻,但骗眼骗心,故色为种性。

文殊师利!声者是种性。世尊!云何声为种性?

佛言,一切法无别异相。诸法实相无相,故一切法无别异相。实相无相,故毕竟空中本无一切法,皆如山中响。山中响者,山中之回音也,虽有而无实。所以声是种性。

文殊师利!香者无相本来空寂,故香是种性。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云何香是种性?

佛言,一切法无有香相,其性无知故,空如虚空故。

因为香者,随缘所成,非为实有,故其性空寂而无有知。香者,根尘识三事和合而有。然而香不在鼻根,不在尘,亦不在识。为甚么呢?如果香在鼻者,鼻应常香,勿须待尘。若不待尘,鼻云何知香?如此看来,似是香在于尘。但是香若在尘,尘应自知其香,何必待鼻而后知香?若不待鼻,谁知为香?根尘和合而有识,若谓识自知香,是亦不如道理。若无根尘,则无有识。识既然无,谁知为香?故根尘识中,香终不可得也。香者,因缘和合而有也。

是知根尘识因缘和合方有香。既然香以因缘而有,定知其无自性。无性为性,是为种性,故曰香为种性。

文殊师利!味是种性。文殊菩萨问言,世尊!云何味为种性?

佛言,味性即是不可思议性。

何者不可思议?虚空不可思议,无相不可思议,无二不可思议,无分别不可思议,无所有不可思议,不可得不可思议,离文字相、离言语相、离心缘相不可思议。如是不可思议,即种性也。

如是不可思议,故不可知,离于知。自性常离者,无自性也。

文殊师利!触是种性。文殊菩萨问言,世尊!云何触为种性?

佛言,触如虚空,其性自离,无触无合。

根尘识三事和合触。《杂阿含》云,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故触者,根尘识因缘和合而有。既是因缘和合而有,故无自性。是故触如虚空,无有自性。不但触无自性,根尘识亦无自性。根尘识既空,故无有和合。

一切法亦如是,一切法亦无自性,亦无和合也。既然一切法如此,身根当然亦无自性,亦无和合,故曰善坏于身。善坏身者,无身相也。

既坏身相,当即离于能触之身相。无有能触,故所触亦不可得。故曰离于触相,触者不可得。以离能离所,是故触是种性。

文殊师利!法是种性。文殊菩萨问言,世尊!云何法是种性?

佛言,一切法,无相无心,离心性离名字。

一切法无相无心者,即一切法无色无心也。无色无心,即无有名色,无有色受想行识,五阴皆空也。五阴皆空,即是法性。

离心性离名字者,言一切法离文字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也。一切法无有自性,一切法悉无有相,故一切法等同虚空,无有决定之法。故经云,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一切法皆是法性,一切法皆是法性者,一切法皆是种性也。

「文殊师利。地是种性。世尊。云何地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坚相无软相。虚妄和合人以为坚。是故地为种性。文殊师利。水是种性。世尊。云何水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湿无合如野马无水。是故水为种性。文殊师利。火是种性。世尊。云何火是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热。离虚妄热相本性寂灭。离颠倒故。分别其实无定无生。是故火名种性。文殊师利。风是种性。世尊。云何风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障无碍无相无性。不动摇故离风相故。是故风名种性。」

此一段文,是讲四大皆空。以四大皆空故,所以四大即是种性。

文殊师利!地是种性。文殊菩萨问言,世尊!云何地为种性?

佛言,坚相为地,然而一切法皆空,故一切法无坚相亦无软相。皆是因缘虚妄和合,假现坚相,愚人以为是坚相,是地大。其实地大无性,故为种性。

文殊师利!水是种性。文殊菩萨问言,世尊!云何水为种性?

佛言,一切法无湿无合。何故一切法无湿无合?因为一切法性空故,所以无湿无合。水者因缘幻有,如野马阳焰。愚人以为有水,而实无水也。是故水性本空,即为种性也。

文殊师利!火是种性。文殊菩萨问言,世尊!云何火是种性?

佛言,因为一切法皆空,故无有热相。法性湛寂,离虚妄热相,离一切颠倒执着。如果分别火大究竟之实,本是毕竟寂灭,无有定法,无有生起。是故火名种性也。

文殊师利!风是种性。文殊菩萨问言,世尊!云何风为种性?

佛言,一切法无障无碍,无相无性,不动不摇。

何故如此?因为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故,所以无障无碍,无有相,无有自性。以无相无性故,所以不动不摇。既然不动不摇,当是离于风相,故曰离风相故。以如是故,所以风名种性。

「文殊师利。佛是种性。世尊。云何佛为种性。文殊师利。一切法无觉无知。离知相故。是故佛名种性。文殊师利。法是种性。世尊。云何法为种性。文殊师利。诸法不可坏不可断。离坏断故无相无名无性出言语道。是故法名种性。文殊师利。僧是不动相。世尊。云何僧为不动相。文殊师利。圣众安住如法性实际定乱平等中。安住智慧愚痴解脱烦恼平等一切法中。心无所住。住不可得故。是故僧名不动性。」

,
既然一切法皆毕竟空,毕竟空者无二无别,非一非异,无有一法可得。以如是故,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如如不生不灭,是为种性。三宝者不异毕竟空,毕竟空不异三宝;三宝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是三宝。故说三宝即是种性也。

文殊师利菩萨问,云何佛为种性?佛答曰,一切法无能觉所觉,无能知所知。何以故?因为法性毕竟空故。毕竟空离能知所知相,是故佛名种性。

文殊师利菩萨问,云何法为种性?佛答言,诸法不可断不可坏,离坏断故。诸法无相无名无性,超出言语道,是故名种性。法性者毕竟空,以毕竟空故,所以不可坏不可断。以毕竟空故,所以无相无名无有自性。非言语可名,非文字所能相,非识心所能思。是故法名种性也。

文殊师利菩萨问,云何僧为不动性?

不动性者,即种性也。因为种性即毕竟空性。毕竟空性,即不动性。如前文佛言,文殊师利!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是知不动性即种性也。

佛言,圣众安住毕竟空中,毕竟空即如法性,即实际,即平等性。圣众安住如是平等性中,则如实知智慧愚痴,解脱烦恼皆悉平等。

心平等,则一切法平等;若心不平等,只要求法平等者,无有是处。心云何平等?心无所住,便自然平等了。故曰住平等性者,于一切法中,心无所住也。因为一切法皆毕竟空,于毕竟空中,住不可得故。修如是无住行者,是名圣众,是名为僧。是故僧名不动性也。

「文殊师利。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世尊。云何是事名为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虚空行处不可思议行处断行处。无根本无别异。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行处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依止无住处无缘无顺。离诸缘故。是故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不取不舍相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皆归于如同于法性。是法不可取不可舍无求无愿诸愿断故。从本已来常寂灭相同于虚空。是故不取不舍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垢无所有。清净显曜如虚空无翳。诸罪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归处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空无根本故无归处。是故无归处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学名不动相。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性无学。不应学。不应修不应思。不应念不应住。不应发不应行。不应断不应证。不应语不应言。不应求不应说。不应取不应舍。不应离不应除。何以故。文殊师利。一切诸相毕竟离故。从本已来无所取常是舍相。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痴所及。是故无学名不动相。」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相。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性空寂,等同虚空。是虚空行处,是不可思议行处,是断行处。

所谓断行处者,即是行处不可得的意思。所以一切法行处,无根无本,无有分别差异。因为一切法行处不可得故。如此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相。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

所谓缘是分别义、取相义、能所义,是不空义,是有义。诸法毕竟空,毕竟空中,无有分别,离一切相,不得能不得所,一切法皆空,无一法可得。如是则为一切法无缘义。以无缘义故,是名不动相也。

因为一切法空,故一切法无依止、无住处、无缘、无顺。无顺者,无和合也。以一切法离诸缘故,无分别故,所以一切法无缘名不动。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不取不舍相,是名不动相。

何故一切法不取不舍?一切法性毕竟空寂,如是空相,不二不别,无取无舍故。是以佛告文殊师利,一切法皆归于如,同于法性。

皆归于如者,一切法皆归于不二不别也。法性无性,犹如虚空。故同于法性者,同于虚空也。

既然一切法不二不别同于虚空,如此之法,不可取,不可舍,不可愿求。因为是诸法空相中,无求无愿。故曰诸愿断故。

以如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常寂灭相,等同虚空。是故名不动相也。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

所谓咎者,过咎也,罪相也。换句话说,一切法罪相不可得,是名不动相也。云何一切法罪相不可得?因为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是知法由心生,法本无咎,咎由一念妄动。若得妄念不动,则一切法本来清净,何咎之有?

佛告文殊菩萨言,一切法无垢,无所有。贪瞋痴为心垢,心垢者妄心自生,非关于法。法者常空,常寂灭相,因为法等虚空故,无所有故。如是之法,清净显曜,如虚空之无翳。

至于一切罪,皆妄心所造。自心若迷,则六道宛然;自心若觉,则大千湛然。是故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也。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归处,名不动相。因为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有根本,是以无归处。以无归处故,是名诸法不动相也。

根本者,能生义也。一切法无根本者,即是说一切法无生也。一切法无生,无生则无灭。一切法无生无灭,故无归处。以如是故,名诸法不动相。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一切法无学,名不动相。

学者有修有证也,有思有念有住也,有发心有起行也,有断妄有证真也,有语句有言说也,有上求有说教也,有取上有舍下也,有离苦有断集也。然于毕竟空中,无如是等分别。故曰一切法性无学,不应学,不应修,不应思,不应念,不应住,不应发,不应行,不应断,不应证,不应语,不应言,不应求,不应说,不应取,不应舍,不应离,不应除。

何以故?一切诸相皆是虚妄,毕竟离故。毕竟离者,一切法实相无相也。

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无所取,常是舍相。常是舍相者,诸相清净也。

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痴所及。因为诸法空相无相,不可取不可舍故。是故无学名不动相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13 14:35:2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下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说不动相。佛言。汝乐说者便可说之。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众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法无向无得。一切众生皆入菩提性中。是故说一切众生皆得菩提。又是菩提非是得相。何以故。众生性即是菩提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菩提名不动相。」

今文殊师利菩萨,以不同方便说不动种性法门。与佛所说,其义是一,而方便不同罢了。

佛以离一切法为方便演说,文殊菩萨以即一切法为方便演说。佛以无相为方便演说,文殊菩萨以无不相为方便演说。佛以空为方便演说,文殊菩萨以无量为方便演说。方便虽然不同,演说义理则一,同为不动种性法门也。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说不动相。


菩萨说法,应先请佛听许。否则佛前径自说法,便有慢佛之过。文殊菩萨自请说法,佛既听许,于是文殊菩萨以不舍一法为方便,演说不动种性法门。

一切众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动相。众生者烦恼也。这一句话便是烦恼即菩提的意思。既然烦恼即菩提,即是一相法。既然诸法一相皆是实相,所以一切法无向无得。

行人修道,未得果以前曰「向」,得果时则曰「得」。例如行人修八忍八智,修至前十五心无间道时,名初果向。修至第十六心解脱道时,名为初果。

于欲界九品思惑,若断前六品断至第五品解脱道时,名二果向。断至第六品解脱道时,名为二果。

于欲界后三品思惑,断第二品解脱道时,名三果向。若断至第三品(即欲界最后一品思惑)解脱道时,名为三果。

若于上二地([关键词屏蔽]无[关键词屏蔽]),七十二品俱生思惑烦恼,断至七十一品解脱道时,名四果向。若七十二品思惑断尽,至解脱道,证得五分法身,名为四果。

然于一相法中,无分别法中,则无四向四得之分别也。是故一切众生,皆入一相。诸法一相,即名菩提。故一切众生皆入菩提性中,是名不动相也。

再者,此菩提非是得相,因为诸法一相,无能得所得也。

何以故?因为众生性即是菩提性,一切法不二故。所以一切众生皆得菩提,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众生皆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无性。无性故入如来平等中。从本已来是一切智慧性。性同故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菩萨言,一切众生皆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动相。

云何为一切智慧?一切智慧者,无分别慧也,空慧也,实相慧也。知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是为一相,是名一切智慧。

知一切诸法,皆归毕竟空,是名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即名一切智。如果知毕竟空中生无量诸法,是名差别智。故无分别智能知诸法总相,差别智能知诸法别相。

世尊!一切众生无性,无性故入如来平等中。一切众生者,众缘所生也。既然众缘所生,故知是法无性,以无性故,所以一切法无碍。此无性不碍于彼,彼无性不碍此。如此则事不碍理,理不碍事,事事法法皆悉不碍。即此无碍智慧,名一切智慧。此之一切智慧,不同于小乘偏空之一切智。此之一切智,能于一知无量,犹大海之印百川也。

此之一切智慧,唯佛究极。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成无坏。得之者不多,失之者不少,自无始世来,众生本自具足故。所以一切众生,皆本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动相也。

从本已来,此一切智慧性,空、无相、无碍、平等、如如、清净、光明。是故此性是同,故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皆是道场。是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道场者有何义。文殊师利。一切法寂灭相。无生相无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场义。世尊。一切众生不入此道场耶。佛言。如是如是。是故世尊。一切众生皆是道场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众生皆是道场,是不动相。

道场者,诸佛成道处,名曰道场。诸佛于此证无上道也。例如尼连河旁,菩提树下,便是释迦牟尼佛的道场。一切众生皆是道场者,换句话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也。

世尊问文殊菩萨,云何一切众生皆是道场,是名不动相呢?文殊师利菩萨,反问佛曰,世尊,道场者有何义?世尊回答说,一切法寂灭相是道场义。因为一切诸法,离一切相故。如经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语言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如是之法,即名菩提。故曰一切法寂灭相,是道场义。

一切法寂灭,便是无生,故曰无生相是道场义。

一切法无生,当然无所有不可得。故曰无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场义。

于是文殊菩萨白佛言,世尊!难道一切缘起如幻的众生,不入此寂灭相、无生相、无所有相、不可取相吗?佛印可曰,如是如是,一切众生,皆悉寂灭、无生、无所有、不可得。

文殊师利菩萨言,是故世尊!我说一切众生皆是道场,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无生法忍。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无尽无生无灭性离无性。入平等忍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无生法忍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无生法忍,名不动相。世尊问曰,汝云何作如是说呢?

文殊菩萨答曰,因为一切众生性空,所以无有众生,亦无众生尽。一切众生,本来无生无灭,性离无性。

性离者,性空也,无相也,无生也,无灭也。如《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无相义者,即是佛法义。佛法义者,即是不堕句义。不堕句义者,即是寂静义。寂静义者,即是离义。离义者,即是空义。空义者,即是无系着义。无系着义者,即是实性义。实性义者,即是真如义。真如义者,即是毕竟不生义。不生义者,即是不灭义。不灭义者,即是无住处义。

故知一切众生,无尽、无生、无灭、性离、无性,不过一义异说而已。

既然其义是一,故入于平等无有高下。安忍于如是法者,则知一切众生本来皆是无生。是则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无碍辩才名为不动相。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诸所有乐说于十方界索不可得。所以者何。皆入无碍辩才平等法中故。世尊。诸所乐说自性皆离。无决定故。无所有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无碍辩才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一切众生皆得无碍辩才,名为不动相。

因为一切众生,所有乐说之言语相,于十方界,索之皆不可得。

诸言语道断,言语相空,故于十方觅之了不可得。所谓无碍辩才者,乃深达第一义空理,虽以言语相说,而离诸言语相。以离言语相故,所以演说无滞,称无碍辩。

一切众生凡所有说,其相本空,空则无碍。故曰众生所说,与无碍辩性不二,皆入无碍辩才,平等法中也。

众生诸所乐说,自性皆离。自性离者,无自性故。以众生所说,皆无自性,故与无碍辩平等不二。

无决定故,无所有故。无决定者,以众生言说,皆缘起无性也。无性是无言说,故曰无所有。

总而言之,一切法性空,是故一切法平等。所以一切众生所有言说,与无碍辩才平等如如,不二不别,是则名为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陀罗尼。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以众生相能持色声香味触法。以虚诳不实忆想分别取相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陀罗尼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陀罗尼,名不动相。

一切众生以众生相,能持色声香味触法,以虚诳不实,忆想分别取相故。以众生相者,以众缘所生之相也。言一切众生皆取着缘起幻相,以为实有色声香味触法也。不知色声香味触法,皆缘起无性。皆是以虚诳不实的忆想分别取相,执为实有的。

其实众生所取之相,性本空寂。如此空性,于诸佛不增,于众生不减,是故一切众生皆得陀罗尼。是则名为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慈心。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无众生性。从本已来无瞋无慈。得瞋慈平等无分别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慈心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慈心,名不动相。

因为一切众生,性本清净。于清净性中,从本以来,无瞋亦无慈。以瞋性与慈性平等故,无分别故。所以一切众生皆得慈心也。以如是故,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无起无作相。皆入如来平等法中。不出大悲之性。以恼悲无分别故。是故一切众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动相。

因为一切诸法,性本寂灭,故众生相者,本寂灭相也。以众生迷惑,一念妄动,妄起妄作。其实众生性本寂灭,无起相无作相。既然众生性本无起无作,故与如来性平等。所以说皆入如来平等法中。

既然入于如来平等法中,所以不出如来大悲之性,是故说言一切众生皆成就大悲也。以一切法皆悉寂灭相故,所以恼害性及大悲性无有分别。既无分别,所以一切众生皆成就大悲。是则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三昧。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性常定离诸缘故。若众生从缘生知。于缘中生知不名为知。所以者何。诸知念念无常毕竟空故。是故一切众生皆成就三昧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皆得三昧,名不动相。

因为一切众生,性常定离诸缘故。一切众生性本清净,故曰常定。唯识无境,缘现如幻,故曰离诸缘。

若众生从缘生知。例如眼见诸色,有诸色,众生方知是青是黄是赤是白。若无诸色,则不知是青是黄是赤是白。故众生辨青黄赤白之「知」,乃从缘而生,故曰从缘生知。

既然「知」于缘中而生,则不应名众生知,而应名「缘」知。因为分辨青黄赤白之知,不从眼生,而从诸缘生故。

所以者何?诸知念念无常,毕竟空故。知从缘生,而随缘转,故此知念念无常。

例如眼见青色时,是青色之知生。再见黄色时,是青色之知已灭,黄色之知更生。再见赤色时,是黄色之知已灭,赤色之知更生。乃至见白色时,是赤色之知已灭,白色之知更生。

众生知一切法,皆复如是。皆是前灭后生,后生必待前灭。如果前知不灭后知生者,无有是处。因为若前知不灭,后知便生,众生应一时俱见一切色。故于生灭不停中,始有众生之知。故曰诸知念念无常。

然而法若生灭,便不存在。何以知之?因为生灭如果「存在」,此「存在」必是不生灭。故知无常,便是不有也。对无常而说有常,既无「无常」,当亦无有「常」。无「常」无「无常」,故曰毕竟空。

毕竟空者,法性也。法性者,等虚空也,无分别也,离性也,无相也。而虚空无局,方能海印一切法。无分别即大圆镜智,方能分别一切法。法性无性,以无性故,方能与一切法为性。无相者实相,实相任缘,方能无不相也。

如此法性,虽海印一切法,而法性不动。虽分别一切法,而法性不动。虽与一切法为性,而法性不动。虽与一切法为相,而法性不动。正如虽然眼见一切色,诸知念念无常,而见性不动。正因为见性不动,方能见一切色也。是谓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也。

最后文殊菩萨说,是故一切众生皆成就三昧,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世尊。贪欲即是菩提何以故。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何以说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呢?因为一切法性平等故,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故。一切法性皆无分别故,一切法性悉不二故。所以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

所以文殊菩萨说,因为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一切法皆无分别,远离分别诤讼故。如实通达贪欲性与佛性,不二不别故。

因为一切法性不二不别,所以贪欲即是菩提。若知贪欲实性,即此实性说名菩提也。

以如是故,所以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诸佛成就贪欲者,即言成就诸法平等性,诸法不二性,诸法毕竟空性,诸法不可得性,如是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皆说有为法过罪者。安住瞋恚平等性中。通达瞋恚性故。是名一切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动相。

一切诸佛皆说有为法过罪,诸佛皆说有为法虚妄,众生执为实有,以致造诸罪业。诸佛既呵有为法虚妄非为实有,当知有为法性空。瞋恚者有为法也,当知其性空寂。空性则平等,是瞋恚之实性。诸佛彻证诸法实性,是故安住瞋恚平等性中。以诸佛通达瞋恚实性故,所以说一切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愚痴。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能度一切贪着名字众生。安住愚痴平等性中。通达愚痴性故。是名一切诸佛成就愚痴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愚痴,名不动相。

何谓愚痴?何谓智慧?妄执名字相为实法者,愚痴也。若知诸法实相无相,是名智慧。故《般若经》云,众生分别,唯是分别名字。因为诸法无相,无相即不可得,故不可分别。众生诤讼分别,唯是诤讼分别名字相而已。

一切诸佛究极实相,故能度一切贪着名字相的众生。诸佛既究极实相,故曰安住愚痴平等性中。平等性者,第一义空也。故实相诸法,即毕竟空建立一切法也。诸法实相,即一切法皆归毕竟空也。是故一切诸佛成就愚痴,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身见。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安住身见性中。于一切法中不退不畏不动毕竟安住。以不住法故。通达知身见无生无起无性故。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身见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身见,名不动相。

身见又名我见,众生以身见故不出生死。例如人道众生,则以人身为我。由人道转生鬼道,便复执鬼身是我。由鬼道转生畜生道,便执畜生身是我。如是身见犹如罗网,令众生流转六道,不出生死。

不知身见性空,六道无我。假使人身是我,然则鬼身又是谁?假使鬼身是我,然则畜生身又是谁?假使六道中有我,然则「我」应一时俱有六道之身。

人身坏灭,然而我未尝坏灭。若「我」坏灭,便不应转生鬼身。鬼身坏灭,然而我未尝坏灭。若「我」坏灭,便不应转生畜生身。

须知我本无性犹如虚空,随业缘幻现六道身耳。身本无性,亦复随幻现六道。假使人身有自性,自性应不变,焉能更转鬼身?鬼身若有自性,焉能更转畜生身?既然我于六道中轮回,定知我无自性,身亦无自性。故曰生是因缘生,灭是因缘灭,于法无所有。

一切法无所有,即是身见真如义。所谓身见无性即真如,无性随缘现六道也。一切诸佛,即安住如是身见性中。

此身见性,平等如如,等同虚空。故于中无退无畏无动,故曰毕竟安住。

云何毕竟安住?毕竟安住者,不住一切法也。如实知身见无生,故能毕竟安住。如实知身见无起,故能毕竟安住。如实知身见无性,故能毕竟安住。

以如是故,说一切诸佛皆成就身见,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是邪见。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一切有为法。是邪虚诳不实者。通达邪见性平等故。是故一切诸佛皆是邪见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是邪见,名不动相。

云何邪见?于平等法中妄生增见减见,是谓邪见。如《不增不减经》云,有二种大邪见,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于无生法中,妄见生灭,是名邪见。于清净法中,妄见来去,是名邪见。

何故一切诸佛皆是邪见呢?因为一切诸佛宣说一切有为法是邪见,如是邪见虚诳不实。此即说明诸佛通达一切法性平等、无生、清净、不二。于是亦通达邪见性,平等、无生、清净、不二。以诸佛通达邪见性故,所以说一切诸佛皆是邪见,名不动相也。

「世尊。一切诸佛住四颠倒五盖五欲三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住处性即是非住处。文殊师利。非住处有何义。世尊。非住处者。退动还相。即是一切凡夫人。一切诸佛安住是贪欲瞋恚愚痴四颠倒五盖五欲平等中。是诸佛安住贪欲性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安住瞋恚愚痴四颠倒五盖五欲性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一切诸佛住四颠倒五盖五欲三毒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住四颠倒、五盖、五欲、三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不动相。

四颠倒有二种,凡夫着有,于虚妄法中,无常执常,苦执为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如是执着,为凡夫四颠倒。二乘偏空,于真实法中,常乐我净涅槃四德,却执为无常苦无我不净。如是执着,为二乘四颠倒。总之,此二种四倒,皆属虚妄无有实义。

五盖者,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五欲者,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三毒者,贪、瞋、痴。

总而言之,四颠倒五盖五欲三毒,皆悉虚妄无有实性。究其实性,皆清净平等。此清净平等性,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二不别。

住处性即是非住处。住处性者,真实义也,亦即无上菩提是。非住处者,虚妄义也,亦即退转、动摇,还入生死等虚妄相是。故经文云,即是一切凡夫人。

一切诸佛安住三毒、四颠倒、五盖、五欲平等性中,而此平等性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佛安住三毒、四颠倒、五盖、五欲平等性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所以一切诸佛以无住心、无分别心、不二心、无取相心,住四颠倒、五盖、五欲、三毒平等性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不动相。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若有人问汝。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为如来。汝云何答。文殊师利言。世尊。若有人问我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为如来者。我当如是答。善男子。汝先当亲近善知识修集善道。于法无所合无所散。勿取勿舍。莫缘莫求。勿举勿下。莫求莫觅勿愿。勿分别诸法是上是中是下。然后当知。不可思议行处无行处断行处佛所行处。」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果有人问你,云何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为如来,汝将如何回答?

文殊师利菩萨言,我当如是回答,汝当亲近善知识。怎样是善知识?无我为善知识,有我者为恶知识;心无所住为善知识,心有住者为恶知识;无所得为善知识,有所得为恶知识。

汝当修集善法。善法者,不违法性也。法无所合,无所散,以法性空故。于法勿取勿舍,以法性无所有故。于法莫攀缘莫欲求,以法性清净不可攀缘欲求故。勿举勿下,即勿高勿下,以法性平等离我人相故。于法莫求莫觅莫愿,以法性不可得故。勿分别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以法性离诸相故。

如是近善知识,修集善道,然后当知,法性是不可思议行处,是无行处,是断行处,是诸佛所行处。文殊师利菩萨,于此点出诸法无行的精义。以如是故,于法性中,实无不善法可断,亦无善法可成就。因为真本具,又何所成就?妄本空,又何所断?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答者为答何义。文殊师利言。世尊。我如是答者名为无所答。世尊。如佛坐于道场。颇见法有所生灭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无生无灭。是法可得说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灭。不断一切不善法。不成一切善法。是何所见何所断何所证何所修何所得。说是语时虚空中万天子。以天青黄赤白莲华散佛及文殊师利上。皆下礼佛及文殊师利足。而作是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为不二尸利。名为无余尸利。名为无所有尸利。名为如尸利法性尸利实际尸利第一尸利上尸利。无上尸利。」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答,为是何义?如来欲令文殊菩萨更作深入演说,故有此问也。

文殊师利菩萨言,我如是答,名为无所答。

何故文殊菩萨言如是答为无所答呢?因为法性空,故答而无答。法性清净,故答而无答。法性不二,故答而无答。法性无生无灭,故答而无答。法性不可得,故答而无答。法性不可思议,故答而无答。法性离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故答而无答。

既然无答,云何复作答呢?须知无答而答者,是以言遣言也。

文殊菩萨宣说如是甚深之法,深恐与会大众不信不解,有意请佛现身作证。于是上白佛言,世尊!如佛在菩提树下证无上觉时,有没有见法有生灭呢?

须知佛于菩提树下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是亲证诸法寂灭相也。诸法寂灭,等同虚空,当然无有生灭。故佛言不也。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法无生无灭,可说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因为法若无生,则无有成就。法若无灭,则无有可断。

文殊菩萨白佛言,既然如此,则有何法可知可见?有何法可灭可断?有何法可证?何法可修?何法可得?

文殊菩萨说是法时,空中有万天子,散青黄赤白各色莲华供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然后从空而下,礼佛及文殊菩萨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

尸利者,即简称文殊师利也。尸利有妙首义、妙吉祥义、妙德义。

无碍、不二、无余、无所有、如、法性、实际、第一、上、无上,皆称其德也。

「文殊师利语诸天子言。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不如汝说。文殊师利言。我者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诸天子。我不出贪欲瞋恚愚痴。凡夫人分别诸法求过出至到。诸菩萨于法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文殊菩萨制止诸天子言,诸天子!汝等莫取相分别!汝等谓我是无碍不二,乃至上无上尸利,皆是取相分别。

我不见一切法,更不见一切法有上有中有下。须知若人不见一切法,即见般若波罗蜜。云何不见一切法?不见一切法者,于一切法不生憎爱分别想也。以不生分别想故,所以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故不如汝等所说也。

文殊师利菩萨言,「我」者,并不如汝等所说,是无碍尸利、不二尸利,乃至上尸利、无上尸利。而「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因为一切法性空、无分别、平等、离名相故。我与三毒,同一法性故。

是故名文殊师利者,只是假名相而已。汝等不应取相分别,谓是无碍尸利、不二尸利,乃至上无上尸利。

诸天子!以一切法性空平等故,所以我不出贪瞋痴性。而凡夫之人,取相分别诸法,始求超过众生界,出离生死,至佛地,到涅槃。如是分别,皆是取相也。

至于诸菩萨,通达法性空、法性清净、法性平等、法性无生无灭。故不见有超过,不见有出离,不见有至有到。

「诸天子言。菩萨不到十地不至佛法耶。文殊师利言。于诸天子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诸天子言。幻化人尚无住处。何况从此住地至于余地。文殊师利言。诸天子。一切法如幻无去无来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诸天子问文殊菩萨言,你说无至无到,难道菩萨不到十地,不至无上佛法吗?

文殊师利菩萨言,于诸天子意云何(应为诸天子于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

因为诸法实相无相,凡所有相,皆是幻现虚妄的。一切法如幻,一切人亦复如幻,当然诸菩萨亦复如幻。既然菩萨如同幻化,幻现则无实,无实焉能到十地至佛法呢?

所以诸天子言,幻化人犹如空花,尚无住处,何况能从此住地,至其余住地呢?

文殊师利菩萨言,以一切法如幻无去无来,所以我说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诸天子言。汝不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师利言。诸天子。于意云何。凡夫贪欲覆心能坐道场得一切智不。诸天子言不也。诸天子言。文殊师利。汝今贪欲覆心是凡夫耶。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我是凡夫从贪欲起。从瞋恚起。从愚痴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诸天子言。以何故。自言我是凡夫。从贪欲起瞋恚起愚痴起。文殊师利言。是贪欲瞋恚愚痴性。十方求之不可得。我以不住法住是性中故。说我是凡夫三毒所覆。文殊师利。汝云何名外道。文殊师利言。我终不到外道。诸道性不可得故。我于一切道为外。诸天子言。汝云何是邪行人。文殊师利言。我已知一切法皆是邪虚妄不实。是故我是邪行人。说是法时万天子得闻是语。皆得无生法忍。各作是言。是诸众生皆得大利。得闻真正金刚语句。何况闻已信解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如说修行。当得无碍辩才一切法中得真慧照明。巧说诸法一相一门。能示众生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将来不得无上菩提吗?

文殊师利菩萨言,凡夫贪欲覆心,能坐道场得一切智不?诸天子言不也。

此处所谓一切智者,是谓佛智,非是二乘之一切智。佛之一切智,亦名一切种智。约总相智言,则名一切智。约差别相智言,则名一切种智。

凡夫与贪欲,其性本空。如此空性,焉能坐道场得一切智呢?

诸天子言,汝贪欲覆心是凡夫吗?文殊菩萨言,是的,我是凡夫,从贪瞋痴起。我是外道,我是邪行人。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何故作如此说呢?

文殊师利菩萨言,此贪瞋痴实性,等同虚空,十方寻求,了不可得。所以我不住一切法,住此诸法实性之中。以住三毒实性中,故曰我是凡夫,三毒所覆。

文殊菩萨已证贪欲实性,故说我是凡夫,贪瞋痴覆心。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何故名为外道?

文殊菩萨言,我终不到外「道」。因为一切「道」,体性空寂,不可得故,所以我不得一切「道」。我于一切「道」为外,故说我为外道。

因为一切「道」皆为幻化,法性空寂,离诸幻化,故于一切「道」为外也。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何故是邪行人呢?

文殊师利菩萨言,因为我已证知一切法皆悉性空。凡所有法,皆是虚妄。而一切邪行,亦皆虚妄不实。而其实性,毕竟皆空。我彻证邪行毕竟空性,知诸邪行如幻,与诸邪行不相妨碍,是故我是邪行人。

文殊菩萨说是法时,有万天子得无生法忍。各作是言,今此法会闻法众生,皆得大利益也。得闻如是金刚语句。「金刚」是形容词、赞叹词。赞叹文殊菩萨所说法,能破一切,不被一切所破也。

何况闻已,信解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如说修行?得闻此法,已得大利。何况闻法以后,信解受持读诵?不疑曰信,不惑曰解。承教曰受,不失曰持。看文曰读,忆唱曰诵。信解受持读诵为自利,为人解说是利他。如说修行,意兼自他,是共利也。

若能以此法自利利他共利,当得无碍辩才,于一切法中,得真妙智慧,照明晓了一切,并能善巧宣说诸法,一相一门。一相者实相也,一门者不二法门也。能明示众生,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因为一切法性,皆悉清净平等不二,一相一门故。

「尔时华戏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愿说入音声慧法门。令当来菩萨闻如是法不惊不怖亦知一切音声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于诸音声无所障碍。佛言止止。用问是事为。是入音声慧法门。不应于新发意菩萨前说。所以者何。新发意者不能解不能知不能思。若菩萨摩诃萨入是音声慧法门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恶口骂詈诽谛毁呰。是人不生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乐具供养不生爱心譬如漏尽阿罗汉。一切爱处不生爱心一切瞋处不生瞋心。善男子。是音声慧法门菩萨。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已过心不倾动。譬如须弥山王。」

尔时华戏慧菩萨白佛,请佛说入音声慧法门。所谓音声慧者,知一切音声缘起性空也。菩萨闻此入音声慧法门,知一切音声究竟性空,故能闻诸音声,不惊不怖。当来菩萨者,即将来之菩萨也。

亦知一切音声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一切音声究竟之性者,音声之性毕竟空也。不信曰疑,信而复疑曰悔。不疑不悔者,即深信不疑也。

如是菩萨知一切音声性空,不疑不悔,便能于诸音声,无所障碍了。因为此法门有如是功德,所以华戏慧菩萨,请佛宣说入音声慧法门。

佛言止止,你为何问如此法门呢?要知道,如此法门,不应于新学菩萨前说。因为新学菩萨于此法门,不能了解,不能知晓,不能思惟。

若大菩萨们入此音声慧法门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恶口骂詈,诽谤毁呰菩萨,菩萨终不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乐具供养菩萨,以一切音声赞叹菩萨,菩萨终不生欢喜爱乐之心。何以故?入音声慧法门菩萨,知一切音声,性皆空故。

如漏尽阿罗汉。生于三界者曰有漏,出三界者曰漏尽。断见思出三界之阿罗汉,曰漏尽阿罗汉。因为漏尽阿罗汉见思惑断故,所以于爱处不生爱心,于瞋处不生瞋心。

善男子!若入音声慧法门之菩萨,对于世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均已出过均已解脱,心安住如须弥山王,不为其所动也。

「尔时华戏慧菩萨复白佛言。愿必为说入音声慧法门。当来菩萨得闻是法门当自知过咎亦教余人。尔时佛告华戏慧菩萨。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唯然世尊。」

华戏慧菩萨,再度恳请于佛,演说音声慧法门。令未来世菩萨,闻此法门,能自知其过咎。云何自知其过咎?若菩萨不入音声慧法门,不知音声性空,随音声而转,于爱处生爱,瞋处生瞋,起无量过咎也。菩萨入此法门,知音声性空,便可自知其憎爱之过咎也。

华戏慧菩萨如是恳请,于是佛听许为说。

「佛告华戏慧菩萨。若菩萨闻贪欲音声生过罪想。闻离贪欲音声生利益想即是不学佛法。若闻瞋恚音声生过罪想。闻离瞋恚音声生利益想。若闻愚痴音声生过罪想。于离愚痴音声生利益想。则是不学佛法。若于少欲音声生喜想。于多欲音声生碍想。即是不行音声法门。于知足音声生喜想。于不知足音声生碍想。则是不行音声法门。若于细行音声生喜想。于麁行音声生碍想。则是不行音声法门。若于乐静音声则喜。于愦闹音声则碍。则是不学佛法。若于忍辱音声生利想。于瞋恚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若于精进音声生利想。于懈怠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于禅定音声生利想。于散乱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于智慧音声生利想。于愚痴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若于近道音声则喜。于远道音声则碍。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生死见过咎于涅槃见利益。则是不入音声法门。于彼岸则喜。于此岸则碍。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聚落音声生碍想。于空闲音声生喜想。则是不学音声法门。若于独行音声生喜想。于众行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比丘所行音声生喜想。于白衣所行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有威仪则喜。于无威仪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清净行则喜。于不清净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

佛告华戏慧菩萨言,若菩萨闻贪瞋痴音声生过罪想,闻离贪瞋痴音声生利益想,便不是学佛法。

因为音声性空,于空中无贪瞋痴音声,亦无离贪瞋痴音声。若于空性而生过罪想或利益想,皆是取相分别,非是学佛法也。

若于少欲音声生喜想,于多欲音声生碍想,即是不行音声法门。

因为音声等同虚空,故无少欲多欲。若于少欲生喜想,于多欲生碍想,便是取相分别,非是行音声法门也。

于知足音声生喜想,于不知足音声生碍想,亦是取相分别,非是行音声法门。

若于细行音声生喜想,麁行音声生碍想,仍是取相分别,非是行音声法门。

总之,一切音声性空,不得于空中生喜想或生碍想,若生喜想碍想,皆是取相分别,不入音声慧法门也。

所以若于乐静、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近道、涅槃、彼岸、空闲、独行等音声,生喜想利益想;若于愦闹、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远道、生死、此岸、聚落、众行等音声,生于碍想,此等皆是取相分别,非是入音声慧法门。若入音声慧法门,于一切行一切音声,知其性空,不生憎爱二心也。

于比丘所行音声生喜想,于白衣所行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音声法门。

比丘所行,律仪清净,无为无诤。白衣所行,不具律仪,互起斗诤。

于有威仪则喜,于无威仪则碍。于清净行则喜,不清净行则碍。皆是取相分别,妄生憎爱,非入音声慧法门也。

「于一行则喜。于杂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离欲行则喜。于[关键词屏蔽]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离瞋想则喜。于瞋想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离痴想则喜。于痴想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空则喜于有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无相则喜。于有相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无作则喜。于有作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菩萨行则喜。于声闻辟支佛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

一行者,不杂行也。于清净一行则喜,于杂染行则碍,便是取相分别,不为学佛法也。

于离淫、怒、痴行则喜,于淫怒痴行则碍,便不是学佛法也。

于空则喜者,偏空也;于有则碍,便不为学佛法。小乘人偏空滞寂,恐畏生死,即非究竟佛法也。

于无相则喜,于有相则碍,即不为学佛法。

要知道于佛法中,非是相外另有无相,而是相与无相,不二不别。如果相外另有无相,则此无相,便是无相「相」。故相即无相,缘起性空故;无相即相,性空缘起故。

于无作则喜,于有作则碍,便不是学佛法也。

上来自空有,无相有相,至今句无作有作等三句,是呵小乘三三昧。小乘人修空、无相、无作三昧,是有所得。以有所得故,仅至有余果证。大乘人修空、无相、无作三昧,是无所得心。以无所得故,能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为有所得,何为无所得?有所得者,心有所住也,取着于相也,分别二法也。无所得者,心无所住也,不取于相也,无分别不二也。以无分别不二故,于是一道清净,入一实谛,证一佛乘。

于菩萨行则喜,于声闻辟支佛行则碍,便不为修学佛法也。

此是呵不得分别大小三乘也,若分别大小三乘,便不入音声慧法门。故《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也。

「若说菩萨过咎。则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受业障罪。若说菩萨威仪过罪。则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于他菩萨生下想。于己生胜想则为自伤。亦受业障罪。若菩萨欲教余菩萨当生佛想然后教之。菩萨若欲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生心轻恚余菩萨。善男子。无有灭失功德。如轻恚余菩萨者。是故菩萨多欲守护功德善根。亦于一切法中得无障碍慧。当昼夜各三时礼一切求佛道菩萨。」

若人以分别取相心,说菩萨之过咎,便远离无上佛道,亦受业障罪报。所造罪业,能障无上佛道,故称为业障罪。

若说菩萨威仪过罪,则远无上菩提。威仪有四种,行住坐卧也。不以取相心,妄说菩萨威仪罪过。当知菩萨于四威仪中,顺现逆现,均为度生之方便也。

若菩萨于他菩萨生下想,于己生胜想,则为自伤,亦受业障罪。

凡发菩提心修菩提行者,即名为菩萨。前文所说,其他众生妄说菩萨过罪,则远无上佛道,受业障罪报。今言若菩萨于菩萨生分别心下劣心,于自己生殊胜心,亦受业障罪报。故纵发菩提心之菩萨,若自赞毁他,亦受业障罪报也。

若菩萨欲教余菩萨,当生佛想,然后教之。

若菩萨教授余菩萨,亦不应生下劣想,当生佛想。如常不轻菩萨言,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是当来之佛。故菩萨不当轻新学菩萨,当视新学菩萨如佛也。

所以菩萨若欲不舍无上菩提,便不应轻慢瞋恚新学菩萨。若轻恚新学菩萨,便造罪业,障乎无上佛道。

善男子当知,无有灭失功德,比轻恚新学菩萨更重者。是故菩萨多(若)欲守护功德善根,于一切法中得无障碍慧,当于昼三时、夜三时,以殷重心礼敬一切上求佛道的新学菩萨。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知佛所说义。贪欲音声佛音声等无有异。瞋恚音声佛音声等。愚痴音声佛音声等。外道音声佛音声等。少欲音声多欲音声等。知足音声不知足音声等。细音声麁音声等。乐独音声乐众音声等。此岸音声彼岸音声等。远音声近音声等。生死音声涅槃音声等。聚落音声空闲音声等。布施音声悭音声等。持戒音声毁戒音声等。忍辱音声瞋恚音声等。精进音声懈怠音声等。禅定音声乱意音声等。智慧音声愚痴音声等。」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申述佛所说法之意义。世尊!如我知佛所说义,一切法音声,清净平等,不二不别。贪欲音声与佛音声,平等无有差异。瞋恚愚痴音声与佛音声,平等无异。外道音声与佛音声平等无异。

少欲音声与多欲音声,平等无异。知足音声与不知足音声,平等无异。细音声与麁音声,平等无异。乐独居山林的音声,与乐众居愦闹的音声,平等无异。此岸音声,与彼岸音声,平等无异。远音声与近音声,平等无异。准乎前文,则知远者远于佛道,近者近于佛道也。

生死音声与涅槃音声,平等无异。聚落音声与空闲音声,平等无异。布施音声与悭贪音声,平等无异。持戒音声与毁戒音声,平等无异。忍辱音声与瞋恚音声,平等无异。精进音声与懈怠音声,平等无异。禅定音声与乱意音声,平等无异。智慧音声与愚痴音声,平等无异。

总之,一切法音声,平等无异也。何谓一切法音声?一切法音声者,言语相音也。一切言语相皆假,其性空寂,是故一切音声无有分别,平等无异也。是知欲入音声慧者,应离一切言语相也。

「尔时华戏慧菩萨。问文殊师利法王子。以何因缘故皆等。文殊师利言。天子。于意云何。贪欲音声何者为是。天子言。贪欲声空如响。文殊师利言。汝知佛音声亦复云何。天子言。不出于空亦如响法。文殊师利言。以是因缘故我说二声皆是平等。」

尔时华戏慧菩萨,问文殊师利法王子,以何因缘,说一切音声皆悉平等?文殊菩萨反问华戏慧菩萨言,天子!甚么是贪欲音声?换句话说,甚么是贪欲言语相呢?

华戏慧菩萨言,贪欲音声,贪欲之言语相,其性是空寂的,犹如山中之回响,无有实义。

文殊师利菩萨言,汝知佛之音声佛之名字相,又当如何呢?

华戏慧菩萨言,亦如贪欲音声一样,不出于空,亦如山呼响,如幻非实。

文殊师利菩萨言,我以如是因缘,所以说二种音声皆悉平等。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先世住初发意地。未入如是诸法相时。为起何障碍罪。汝今说之。当来世假名菩萨闻汝所说障碍之罪。当自守护。文殊师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当自说障碍之罪。惟闻之者当有忧怖。然其能灭业障之罪。亦于一切法中得无碍慧。」

于是佛令文殊菩萨,自说先世,住初发意地,未入如是诸法实相时,曾起何障道罪。

初发意即初发心,若以位判,即在初住位,故初住名发心住。入诸法实相,又名见性,若以位判,即登地以上。

佛令文殊菩萨自说先世怎样起障道罪,可使当来世假名菩萨,闻汝所说障道之罪,自己便谨慎守护不犯也。

文殊菩萨既承佛教,上白佛言,我当自说,惟愿闻之者,起忧怖心谨慎不犯。不但能灭其障道罪,且能于一切法中,得无碍慧。无碍慧者,即真空慧也。

「世尊。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师子吼鼓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十万亿那由他岁。以三乘法而度众生。国名千光明。其国树木皆七宝成。其树皆出如是法音。所谓空音无相音无作音。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以是诸法之音令众生得道。其师子吼鼓音王佛初会说法。九十九亿声闻弟子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得解脱。菩萨众亦九十九亿。皆得无生法忍。能善入种种法门。亲近供养若干百千万亿诸佛。亦为若干百千万亿诸佛之所称叹。能度若干百千万亿无量众生。能生无量陀罗尼门。能起无量百千万亿三昧门。及余新发菩萨意者不可称数。其佛国土无量庄严说不可尽。彼佛住世教化已讫入无余涅槃。灭度之后法住六万岁。诸树法音皆不复出。」

三乘法者,即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也。

空、无相、无作者,三三昧也。

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即中道第一义法音也。

阿罗汉诸漏已尽,即已尽欲漏、有漏、无明漏,不再入三界也。

舍诸重担,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也。

逮得己利,已得自觉自度也。

尽诸有结,有者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结者烦恼也。尽诸有结,即已尽三界烦恼也。

以正智慧得解脱,以苦集灭道四谛智,而获分段生死解脱也。

及余新发菩萨意者,即及余新发意菩萨。

法住世六万岁,言正法住世六万岁也。

其余文义易解,不赘释。

「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瞋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瞋痴。以无瞋碍因缘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

尔时有菩萨比丘名喜根,时为法师。其性诚实正直,其行端正。不坏威仪,戒行清净。不舍世法,度化众生。

尔时之众生,普遍地都是利根,乐于听闻甚深之法。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之法,但教人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例如一切法性平等,诸法一性,所谓无性。

此即说明喜根法师所说,大乘法也。是故喜根比丘,为菩萨比丘。

当时众生,皆受大乘法之教化。所以众生所行,皆是无相,故能和合一相,各不相妨,无有人我是非。所行大乘佛道,以无我相故,所以无瞋无痴,以无瞋无痴因缘,于佛法中能疾成佛道疾得无生法忍。于佛法中,能决定不退,不坏清净信。

「世尊。尔时复有比丘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世尊。是胜意比丘有诸弟子。其心轻动乐见他过。世尊。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到喜根弟子家。是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为居士子。称赞少欲知足细行。说无利语过。赞叹远众乐独行者。又于居士子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关键词屏蔽]无障碍瞋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是居士子利根得无生法忍。即语胜意比丘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言。居士。我知贪欲是烦恼。居士子言。大德。是烦恼为在内在外耶。胜意言。不在内不在外。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言若垢若净。」

尔时有胜意比丘,亦行菩萨道。其胜意比丘但乐小法,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四禅在[关键词屏蔽]天,四无色定在无[关键词屏蔽]天,均未出三界。行十二头陀行,十二头陀行已如前释。

有一时胜意菩萨乞食,误至喜根弟子家。胜意法师为说少欲知足细行等法。谓如是说法,为有利益语,不如是说法,是无利益语。并且称赞远离愦闹,乐独居之行。

胜意法师,并批评喜根法师之过。谓喜根法师说法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批评喜根法师,是杂染行者。批评喜根法师,说[关键词屏蔽]瞋恚愚痴是无障碍法。批评喜根法师,说一切法无障碍,是不对的。

这时居士子利根,已得无生法忍。于是问胜意比丘言,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法师答言,贪欲即是烦恼也。

居士子言,大德!如是烦恼,为在内还是为在外呢?胜意法师言,不在内亦不在外。

内者内六根,外者外六尘。烦恼若在内六根,则不问有因缘无因缘,六根应常时烦恼。若在外六尘,则六尘应自烦恼,于我何干?所以胜意法师答,烦恼不在内六根,亦不在外六尘。

居士子言,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十方者,当知贪欲即是无生。若贪欲无生,为何要说贪欲是垢是净呢?若贪欲性本清净,非垢非净,云何能为障碍呢?

「尔时胜意比丘瞋恚不喜。从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语法多惑众人。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瞋。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净音声则喜。于垢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圣道音声则喜。于凡夫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乐音声则喜。于苦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家音声则喜。于在家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世间音声则喜。于世间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布施则生利想。于悭则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故。于持戒则生利想。于毁戒则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故。」

尔时胜意比丘,生瞋恚心,从座起去。于喜根菩萨,暗生瞋恨。

这便是因为胜意比丘,不学入音声慧法门的缘故。彼不学入音声慧法门,于是闻佛音声、梵行音声、净音声、圣道音声、乐音声、出家音声、出世间音声等则喜。若闻外道音声、非梵行音声、垢音声、凡夫音声、苦音声、在家音声、世间音声等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慧法门,于布施则生利益想,于悭贪则生碍想;于持戒则生利益想,于毁戒则生碍想。此皆由不学大乘佛法故。

「是时胜意比丘。出其舍已还到所止。众僧中见喜根菩萨。语众人言。是比丘多以虚妄邪见教化众生。所谓[关键词屏蔽]非障碍瞋恚非障碍愚痴非障碍。一切法非障碍。」

是时胜意比丘,心怀瞋恨。自居士舍出,还至所止住处。于众僧中,见喜根菩萨。以瞋恚故,面斥喜根菩萨过。谓众僧言,此喜根比丘,以虚妄邪见教化众生。彼谓[关键词屏蔽]瞋恚愚痴,非是障碍;乃至一切法皆非障碍。此喜根比丘,实是以妄语法,愚惑众生也。

「尔时喜根菩萨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当起于障碍罪业。我今当为说如是深法。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缘。」

尔时喜根菩萨作是念,是胜意比丘,以谤大乘故,必当起于障碍罪业。为怜愍彼故,我当为说如是深法,为彼作为修助菩提道法的因缘。

「尔时喜根菩萨于众僧前。说是诸偈
贪欲是涅槃  恚痴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无量佛道
若有人分别  贪欲瞋恚痴  是人去佛远  譬如天与地
菩提与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门  平等无有异
凡夫闻怖畏  去佛道甚远  贪欲不生灭  不能令心恼
若人有我心  及有得见者  是人为贪欲  将入于地狱
贪欲之实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实性  亦是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所谓是无相  若能如是知  则为世间导」

上来七偈,在说明三毒性与佛法性,无二无别。同是一相,所谓无相。若人于一实谛法,心生分别,则此人离佛道远,犹天地之隔。

涅槃菩提与三毒性,是一非二。因为一切法性,清净平等无相无分别故。凡夫之人,闻此清净平等无相无分别法,生于恐怖,是去佛道甚远也。

贪欲不生灭,言三毒乃无生法也。何以故?以一切法性空故。以三毒性空,所以不能令众生心恼也。三毒恼心者,皆是妄心所造也。众生心妄生三毒,将三毒还恼自心。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假使有人生我见心,见有贪瞋痴,是人便是取相分别。若起分别心,便是贪欲瞋恚愚痴,所以是人必将入于地狱。

是故应知,贪欲即是佛法性,佛法性即是贪欲性。瞋恚愚痴亦复如是。乃至一切法悉亦此是。

因为一切法无非实相,实相一相,所谓无相。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之导师也。

「若有人分别  是持戒毁戒  以持戒狂故  轻蔑于他人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但自安住立  有所得见中
 若住空闲处  自贵而贱人  尚不得生天  何况于菩提」

若有人分别持戒毁戒,以持戒自狂自大,甚至轻蔑别人,如是之人,不得于菩提,亦不知大乘佛法,但自堕于有所得见中。

当知有所得见,即邪见也。堕于邪见之人,当堕地狱中。

若人但喜处于空闲,以持戒而自高自大,则生天尚不能够,何况得无上菩提呢?

「皆由着空闲  住于邪见故  邪见与菩提  皆等无有异
 但以名字数  语言故别异  若人通达此  则为近菩提」

如是之人,不得无上菩提,皆由贪着于空闲处故。因为着于空闲,即是住于邪见故。

当知邪见与菩提,皆是平等而无差异的。故不应虚妄自生分别,分别是邪见,是菩提也。邪见与菩提,性皆清净平等无异,而凡夫之人,徒以名字名数语言相,而生分别也。若人通达于此,则为近于菩提也。

「分别烦恼垢  即是着净见  无菩提佛法  住有得见中
 若贪着佛法  是则远佛法  贪无碍法故  则还受苦恼
 若人无分别  贪欲瞋恚痴  入三毒性故  则为见菩提
 是人近佛道  疾得无生忍  若见有为法  与无为法异
 是人终不得  脱于有为法  若知二性同  必为人中尊
 佛不见菩提  亦不见佛法  不着诸法故  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众生  勿分别其性  一切诸众生  皆同于涅槃
 若能如是见  是则得成佛」

如果于平等法中,妄起分别,便是执着见。执着见者,即有所得心。心住有所得,便是贪着,远离佛法。故曰分别烦恼垢,便是着于净见。着于净见,便远离菩提,远离佛法,住于有所得见中。

若贪着佛法,相反地即远离佛法。如果贪着无碍法,此「贪」即为是碍。故贪无碍法者,还要受苦恼也。

若人不取相分别贪瞋痴,入于三毒平等性中,便是见菩提了。因为如实知法性平等,即是菩提也。如是之人,便是近于佛道,速疾可得无生忍也。

若见有为法、无为法差异,即此差异见,即是有为法也。如果知有为法、无为法二性无别,此人必为人中尊。人中尊者,佛世尊也。

佛不着一切见,不见菩提,不见佛法。以不着诸法故,所以能降魔成佛道。

菩萨若欲度众生,便不可分别一切法性。应知一切众生性,与涅槃性,同等无二也。若能如是见者,是则得成佛也。

「其心不闲寂  而现闲静相  是于天人中  则为是大贼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若作如是愿  我当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  无明力所牵  佛法湛清净  其喻如虚空
 此中无可取  亦无有可舍  佛不得佛道  亦不度众生
 凡夫强分别  作佛度众生  是人于佛法  则为甚大远
 若见众生苦  则是受苦者」

如果心不闲静,妄生分别,而外表现闲静相,这便不是真实修行,实为人天中之大贼也。此人无菩提,亦无佛法,虽发愿成佛,但仍为无明所牵也。

当知佛法湛然清净,如虚空一般。此中无有可取,亦无可舍。佛是无所得心,故不得佛道,亦不得于度众生;而凡夫之人强作分别,谓作佛度众生也。当知是人,于佛法相去甚远。

一切法毕竟空,既无众生,亦无众生苦。若人见有众生受苦,此人便是自堕众生类,故曰则是受苦者。

「众生无众生  而说有众生  住众生相中  则无有菩提
 若人见众生  是毕竟解脱  无有淫恚痴  知是为世将
 若人见众生  不见非众生  不得佛法实  佛同众生性
 若能如是知  则为世间将」

众生无众生,而说有众生。众生者,众因缘生也。法既由众因缘而生,是法则无自性。法若自性而有,何必待因缘生呢?

既然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无法。故曰由因缘「众生」者,即是「无众生」也。

徒以言语相而说有众生,故说有众生者,唯有言语相而已。若住如是言语相而说有众生者,则无有菩提也。

若人见众生,是毕竟解脱。如果有人如实见因缘所生之法,是毕竟解脱。毕竟解脱者,毕竟空也。于毕竟空中,无有淫恚痴。淫恚痴性,毕竟清净。若能如是知者,是名世间将。世间将者,菩萨也。

若人见众生,不见非众生。若人只见众生相,不知众生性空,便不得如实佛法,虚妄随假相而流转。

当知如实佛法,佛性与众生性,是同一无二的。若能如是知诸法一性,则为世间将矣。

「若人欲成佛  莫坏贪欲性  贪欲性即是  诸佛之功德
 若人欲发心  随顺菩提道  莫自有分别  心异于菩提
 发心即菩提  知是为世将」

若人欲成佛,莫坏贪欲性。因为佛性贪欲性不二,若坏贪欲性,即坏佛性。若坏佛性,焉得成佛?故曰贪欲性即是诸佛功德也。

若人欲发心,随顺菩提道。如果有人,欲发菩提心,当知自性清净心,即是菩提。不应分别自心与菩提,有二有别。要知道,能发之心,即所求之菩提也。

所以《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又说:「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

若能如是知者,是为世间将。

「若说外道恶  称佛世中尊  是二说非异  知是为世将
 若人求菩提  是人无菩提  若见菩提相  是则远菩提
 菩提非菩提  佛以及非佛  若知是一相  是为世间导」

若说外道恶,称佛世中尊。若人分别外道不好,谓佛是世中尊。如是分别,便违背菩提性了。当知佛与外道,只是言说分别,其性本无异也。若能如是知者,是为世间将。

若人求菩提,是人无菩提。若人以能求之心,求所求之菩提,此人则无菩提矣。当知菩提不二,性本如如。若人求菩提,实是以菩提求菩提,故曰是人无菩提。若人以分别心见菩提相,此人则是离菩提甚远也。

须知菩提与非菩提,以及佛与非佛,原是一相,其性无二。若如是知者,是为世间导师也。

「若人作是念  我当度众生  即着众生相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住于有见中」

若人作是念,我当度众生。此人不知众生无相,无相方为实相。以不知实相法故,着于众生虚妄之相。既着众生虚妄相故,是人则不见菩提了。不但不见菩提,同时亦不知佛法。因为此人住于「有」见中,不知一切法性空,一切法无相也。

「贪欲无内外  亦不在诸方  分别是空法  凡夫为所烧
 如幻如焰响  如梦石女儿  诸烦恼如是  决定不可得
 不知是空故  凡夫为狂惑」

所以贪欲性本空,不在内根外尘及十方。凡夫无智,分别如是空法,于是被烦恼所烧。

当知贪欲性空,如幻化,如阳焰,如山呼响,如梦中事,如不能生产的石女。是知诸烦恼无性,决定不可得。如果不知诸烦恼性空的凡夫,便被此如幻的假法,而诳骗迷惑了。

「若求烦恼性  烦恼即是道  若有人分别  是道是非道
 是人终不得  无分别菩提  凡夫畏佛法  去佛法甚远
 若不疑空法  是人得菩提」

若求烦恼性,烦恼即是道。若人能求烦恼究竟性,则知烦恼究竟性空。此烦恼空性,即是菩提道也。

若有人虚妄分别此空性,谓此是道,此是非道,此人终不能得无分别的菩提。何故菩提无有分别?因为菩提即是空性,空性岂有分别?

凡夫畏佛法,去佛法甚远。何故凡夫畏佛法呢?因为佛法者即毕竟空是。凡夫闻毕竟空,则起恐畏心,故曰凡夫畏佛法。凡夫以畏毕竟空故,所以去佛法甚远。

如果有人不疑毕竟空法,此人便得证菩提了。

「一切有为法  即是无为法  是数不可得  无数故无为
 若以菩提心  自高无所畏  自念当作佛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离菩提宝印  若有但诵经  忆想作分别
 不深思义趣  但为贪名利  自念当作佛  必成无有疑
 唯贪于名利  读经住闲静  分别少欲行  还为贪心牵
 若欲舍远贪  不得远于贪  若达贪实法  是人能离贪
 不得法实际  虽长夜持戒  得诸无碍禅  不入佛法味」

一切有为法,即是无为法。何故一切有为法,即是无为法呢?因为有为与无为法,性不二故。

是数不可得,无数故无为。数有二种,一者数量数。数量数者,即一多之数量也。二者色心有为数。色心皆生灭法,故曰有为。此色心二法,如果分别言之,则有阴界入等数目不同。

是数不可得,言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其性皆空,故曰是数不可得。其数不可得,故知即是无为。

若以毕竟空的菩提心,自高放肆无所畏惧,以为当得作佛,是人无菩提。何以故?是人口虽说空,心落有中故。此人无有佛法,远离菩提实相宝印故。

若有但诵经,忆想作分别;如人诵经,不知思惟经义,但为求名求利,只知记取名相,作忆想分别,自己却以为当作佛,必成无有疑,如此便是虚妄的。

自此以下,即呵胜意比丘。

唯贪于名利,读经住闲静。分别少欲行,还为贪心牵。呵胜意比丘如是之行,即是贪心也。本欲舍远贪,却不得远离贪。

若达贪实法,是人能离贪。若能通达贪欲实性,此人方能离贪也。换句话说,若能通达诸法性空,此人方能离贪也。

如果不得法实际,虽长夜持戒,纵然得到四禅定及四无色定。依然不能入佛法味也。

「知法无有性  不坏一切法  不言戒非戒  得脱有见中
 以无持戒性  知于持戒法  如是知戒相  终不毁于戒」

知法无有性,不坏一切法。诸法无性,无性则空。以诸法空故,所以不可坏也。于如实空中,不言持戒,不言毁戒,以戒性不可得故。这样方能解脱于有见也。

因为知戒法无性,无性则身口意三业清净。知法本来清净,便知于持戒法了。如是知戒相,终不毁于戒。

「诸佛之法王  法藏叵思议  无量方便力  引导诸众生
 以一相法门  令入寂灭道  凡夫闻佛说  无我无有法
 一相自性空  不信堕深坑」

诸佛法王,如是实相法藏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法,佛以无量方便力而演说之,皆为度一切众生也。

佛度众生,皆以一相法门,令入寂灭道也。此所谓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以如是故,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也。

凡夫之人,闻佛说无我、无法、一相、自性空之法,便起惊怖。以不信故,堕于苦道深坑之中。

「虽白衣受欲  闻是法不畏  胜于头陀者  住在有见中
 现在十方佛  利益诸世间  知法如虚空  皆以得菩提
 若有无智者  乐于分别法  闻是实法者  则生疑怖畏
 是人无量劫  备受诸苦分」

虽然白衣受于五欲乐,如果闻是法信受,便胜于住在有见中,行头陀行者。

现在十方佛,利益诸世间,皆以知毕竟空法,乃得证于菩提也。

若有无智者,于毕竟空中乐于分别法,闻说此实相法,便生惊疑怖畏。如是之人,当于无量劫,备受诸苦也。

「说是诸偈法时。三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人漏尽解脱。即时地裂胜意比丘堕大地狱。以是业障罪因缘故。百千亿那由他劫。于大地狱受诸苦毒。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自是已后还得值佛。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三万世常反道入俗。亦以业障余罪故。于若干百千世诸根暗钝。世尊。尔时喜根法师于今东方。过十万亿佛土有国名宝庄严。于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胜曰光明威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于今现在。其胜意比丘今我身是。」

当时喜根菩萨说是偈时,三万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人,漏尽解脱,不再落于三界。

胜意比丘,堕入大地狱。喜根法师于东方成佛,号曰胜光明威德王。

最后文殊师利菩萨说,胜意比丘者,今我身是。

「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门时。受如是苦分别苦颠倒苦。是故若发菩提心者。若发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业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恼者。不应拒逆佛法。无有处所可生瞋碍。佛告文殊师利。汝闻是诸偈得何等利。世尊。我毕是业障罪已闻是偈因缘故。在所生处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得决定忍巧说深法。文殊师利。为谁力故能忆如是无量阿僧祇劫罪业因缘。世尊。诸菩萨有所念有所说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从佛出。」

文殊菩萨自述言,世尊!我未入音声慧法门时,受如是苦,受分别苦,受颠倒苦。所以发菩提心者,或发小乘心者,若不欲起业障罪,不欲受如是诸苦者,便不可违拒实相法也。当知实相中,无法无人,无有分别,故无有处所可生瞋碍也。

佛告文殊师利。汝闻喜根菩萨所说诸偈,得何等利益?文殊菩萨言,世尊!我受此业障罪报已,以闻如是诸偈因缘,在所生处,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得决定忍。并能以善巧方便,演说甚深法。

佛问文殊菩萨言,文殊师利!是谁的力量,令你能忆如是无量阿僧祇劫罪业因缘呢?

文殊菩萨答言,世尊!诸菩萨有所忆念,有所演说,有所思惟。皆是仗佛神力所致。

何以故?一切诸法,皆从佛出。法虽胜妙,若佛不宣说,便无人知晓也。故曰一切诸法,皆从佛出。

「佛告文殊师利。若得佛十力。若有闻是经者等无有异。若得无生法忍闻是经者亦等无异。文殊师利言。如我知佛所说义。闻此经者得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文殊师利。如是如是。闻是经得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但佛不广说。何以故。不修道不精进者。如是恶人闻说是利则不能信受。」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若佛得十力,与闻是经之功德,等无有异。

佛之十力,乃佛十种智力。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如来十力功德,与闻如是《无行经》之功德,等无有异也。

得无生法忍,与闻是经者,亦等无有异。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我知佛所说义,闻此经者,得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佛印可曰:文殊师利!如汝所说。但如此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佛不作广说。因为不修道不精进者,闻说是利,不能信受也。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及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护念是经于未来世后五百岁。当令此经普宣流布皆得受持。魔若魔天不得其便。尔时佛欲护念是法故左右顾视。即时十方恒河沙无量国土六种震动。如是则为护念是经。及十方恒河沙诸佛亦护念是经。说是经时十方国土中恒河沙等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何况得声闻无学者。何况住学地者。尔时阿难即从坐起。偏袒右肩白佛言。世尊。当以何名此经。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是经名为诸法无行。说是经已。文殊师利法王子。弥勒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华戏慧天子等。一切菩萨众及阿难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及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祈护念是经,俾于末法时期,令此经普宣流通传布,一切众生皆能受持得利。未来世后五百岁,即末法时期也。

此经若能于末法时期,普宣流布。则魔及魔天,皆不能得便。

佛受请已,欲护念是经,于是左右顾视。当即十方恒沙无量国土,六种震动。六种震动者,动、起、涌、震、吼、击,表能苏六道众生也。这便是佛护念是经的表示。

及十方恒沙诸佛,亦护念是经。此表实相之法,佛佛道同也。

佛说是经时,十方国土中,恒沙等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佛清净音声,普闻十方。同时十方诸佛,同一佛道。故十方恒沙众生,普皆得益。

十方众生,得无生法忍者,尚且无量,何况得声闻无学者?更何况住学地者?声闻无学,是四果阿罗汉。住学地者,三果以前皆为有学人。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请问于佛,当以何名此经?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是经名《诸法无行》,汝当奉持。

佛说是经已,文殊师利法王子、弥勒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华戏慧天子等,此略引当机者名字。其余尚有一切诸菩萨众,及阿难尊者,天人阿修罗,人非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3 18:36:1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选讲不增不减经的因由  


西莲净苑为了便于社会大众学佛,每每选择适当的时间,举办修学会。所谓修学会,是修、学并重的意思。如果不修,便不能算是学佛。如果不学,便不能知道如何修行。所以学而不修,严格说来不能算是佛弟子;修而不学,容易落入盲修瞎炼。故修与学犹人之左右足,相辅始能成行。因为这种原因,除了平时本此原则作为日课外,并时常举办修学会,以利大众。

修学会的原则,在于配合参加者的时间。所以每次或二日,或三日,或七日、十日,长短不等。同时每次修学会,一定要选讲一部经为主题。

因为每次讲经时间长短不一,所以选择经本,亦须长短兼备。听众的水准高低不同,所以经义内容,亦须深浅兼顾。在这种种限制之下,每次修学会选择经本,便构成一大难题。



为了方便起见,于是我从藏经中,选出了几部长短不同、深浅不同的经本,编成了两集佛经选集。这部《佛说不增不减经》,便是其中的一部。

《不增不减经》,内容丰富,文字又不太长,所以选讲这部经的机会很多。自知于佛法无真实体会,原无作写讲记的打算。但几年讲下来,大家竟听习惯了,最后似乎已达「耳顺」之年,竟记录成文,要求我看过以后付印。

为了不令大家失望,于是将错就错,接受办理。

原稿次序凌乱,并且口语太多。于是付印前,不得不作一番整理删改。

如是因由,完成这部《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不满人意处,自所难免。错误之处,尚望诸大德不吝指教。

释智谕于西莲净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3 18:37:0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经题


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西莲净苑释智谕讲述

弟子释慧修敬记

讲经题
「佛」

佛陀又译曰浮图,简称曰佛。

佛译作觉者。觉有觉察、觉悟二义。察者察其过也,悟者悟其正也。察其过则过无不尽,悟其正则德无不圆。过无不尽、德无不圆,称之曰佛。



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曰佛。二乘人虽能自觉,然不能觉他。故佛自觉,共于二乘。自觉曰觉,觉他曰行。菩萨自觉、觉他,然犹未圆满。故佛觉他,共于菩萨。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共三乘。故佛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

十号具足曰佛。十号者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前五号是自利自度德,后四号是利他度人德,如是自利利他圆满,称之曰佛。此十号圆满者,尊称为世尊。

上来皆系通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具如是之德。然此处所称之「佛」,系别说,即专称本师释迦牟尼佛也。

「说」

口唱宣教,法音畅流曰说。智者大师言,「说」有「悦」意,悦可众意也。所说之教,契理应机。契理者,上契佛理也。应机者,下应众生根机也。故能悦可众意。

这部《不增不减经》,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故曰佛说。

「不增不减」

不增不减者,明法性空寂,中道实相之理。故知今经,其文虽简,其义甚深。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故不增不减者,即诸法空相。而诸法空相者,即诸法实相也。诸法是有,实相为空。诸法实相,则不着于有﹔实相诸法,则不着于无。如是不系不着,故曰不增不减。

是知不增不减义,即不生不灭义。不生不灭义者,即不二不别义。不二不别义者,即中道义。中道义者,即实相义。实相义者,即真如义。真如义者,即真空义。真空义者,即寂静义。寂静义者,即无相义。无相义者,即佛法义。

不增不减,则法本无二。此无二法者,便是一切法。故一切诸法,皆本来不增不减也。如此不增不减,则十方三世,一切平等如如。平等如如,便是一真法界。于一真法界中,万象森罗皆如幻,不增不减性湛然。

「经」

梵语修多罗,译为契经,契者上契佛理,下契生机。以上下契合,故经有贯穿义、摄持义也。又译曰线,即取其贯穿持纬义。

依《阿毗昙》,修多罗有五义。一、出生义,出生诸义。二、涌泉义,出法无竭故。三、显示义,显示诸法义故。四、绳墨义,去邪就正故。五、结鬘义,贯穿诸法故。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魏是朝代名,为拓跋氏所建,又称后魏。以其属于北朝,故又称北魏。魏文帝时改姓元,故称元魏。

「北印度三藏」

菩提流支系北印度人。三藏是三藏法师的简称。通达经律论三藏者,名三藏法师。

「菩提流支译」

菩提流支译为道希,北印度人,通达三藏。于元魏永平初年,远来中国。宣武帝处之于永宁寺,甚优遇之。

译经甚多,如《佛名》、《楞伽》、《法集》、《深密》等经。及《胜思惟》、《大宝积》、《法华》、《涅槃》等论。共出经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七卷。此《佛说不增不减经》,即为其所译。

以上略讲经题,以下开讲经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3 18:39:5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这一段文,称为证信序。换句话说,以六种因缘,成就证信。所以称为六因缘,亦称为六成就。

如是,乃取信于人。谓佛作如是说法,今所结集经文无有错误。故称为信成就。

我闻,是第二种因缘。证明佛如是说,我如是闻,所闻如所说,无有错谬。故称为闻成就。


一时,是时节因缘,佛于某时说经也。因为印度当时之年代不便记载;同时佛说法十方普闻,无法以地区性之年代记载,故用一时代表。此称为时成就。

婆伽婆,是主因缘,亦称为主成就。别的经称为佛,此处称为婆伽婆。婆伽婆译为世尊,极称其德也。「婆伽」译为德,最后一个「婆」字译为有,故婆伽婆是有德的意思。婆伽婆略有六义,如是六义,唯佛独具,不共三乘。

一、自在义。佛证无上菩提究竟涅槃,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不但二乘不及,纵然菩萨,亦未究竟圆满得如是大自在。

二、炽盛义。佛以法界为身,不生不灭,尽未来际,平等恒,犹如虚空,常住不灭。如是之德,不共三乘,纵然大菩萨,犹须上生兜率,降生人间也。

三、端严义。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如果广说,则色具无量相,相具无量好,无比端严,非菩萨所能及。

四、名称义。佛有大名称,普闻于十方。

五、吉祥义。佛普益九道,无量吉祥。

六、尊贵义。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出世间以佛为尊,以佛为贵。

「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住即在的意思,故别的经中有云佛在某处。有人分别住与在说,久在曰住,暂住曰在,亦是很有道理的。

王舍城,在中印度摩竭陀国。佛世时,为频婆娑罗王所居。频婆娑罗王原居上茅城,后都王舍城。此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云上茅城人民患火,王下令再有失火者,逐出城外。令下以后,王宫竟自失火。于是王以自责,迁于城外尸陀林,百官人民,随王迁居,于是尸陀林渐成都城,故名王舍城。不过说法不一,究不知那一种说法为正确也。

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第一即为耆阇崛山。耆阇崛山即灵鹫山,佛于此说法最久。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丘有三义:

一、乞士。比丘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若乞食不乞法,不名比丘也。

佛制比丘清净无为,乞食自活。一者为除比丘之我慢,二者令众生布施修福。

二、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故魔恐怖。

三、破恶。比丘能破身口七支恶,即身无杀、盗、淫,口无妄语、恶口、绮语、两舌。

大比丘之大,有三种义,即大多胜。大者,表其德腊俱尊,为人天所敬,于有学小乘中最尊。多者,表其博学强志,识解多,遍解内外经典。胜者,言其知见殊胜,超过九十六种外道。

如是大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过去现在因果经》云,耶舍长者子,与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与弟子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一千二百五十人,均先事外道,勤苦修习,毫无所得。后承佛教诲,均证果位。以感佛恩故,法会必预,随侍不离。

「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菩萨摩诃萨具足称,应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谓如是有情,自既觉悟,复能觉悟其他有情,故菩萨者,觉有情也。

菩提又译为大道,有情又曰众生。故菩萨又译作大道心众生。

若论其德,自觉是上求佛道,觉悟其他有情是下化众生。故菩萨者,具上求下化之德也。

上求佛道则智,下化众生则悲。故菩萨起悲智双运之用。

摩诃萨是大有情,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也。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世尊。此众生聚众生海。为有增减为无增减。此义深隐我未能解。若人问我当云何答。」

慧命是比丘之尊称,取其乞得佛法,以法身智慧为寿命也。又叹其博闻强记,智慧殊胜,故曰慧命。经中亦曰慧寿、具寿,皆是用来尊称比丘的。

舍利弗是佛弟子,于声闻众中,智慧第一。

舍利弗具仪请法。如是威仪,是请法之常规。

退坐一面,应避六法。一者不可太近,恐口气污善知识故。二者不可太远。恐善知识闻或答费力故。三者不挡眼前,恐善知识瞻视困难故。四者不可在上风处,恐身上秽气污善知识故。五者不在高处,以不敬故。六者不可在背后,恐善知识问答困难故。退坐一面,避此六法,方不失敬佛之仪也。

无始世来,不可作很久以前会。若作很久以前会,则仍为有始,焉得谓无始?

佛谓一切法无生,既谓无生,焉得有始?佛谓一切法皆空,如是空法,焉得谓有始?佛说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既然无相,焉得谓有始?佛说三世平等,既然三世平等,焉得谓有始?所以无始世来,不可作很久以前会。若作很久以前会,便是众生执见。

那么无始世来,应作如何解释呢?众生之迷,皆由一念妄动。而此妄动之一念,无根无本,无因无生。体即虚妄无有实义,故曰无始也。

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文中即云六道,又曰四生,似有重复之感,其实并不重复。何以故?因为六道括生不尽,故又说于四生中轮回生死。

像中阴身,即非六道所摄,而为四生中化生所摄。故于周旋六道以后,复有于四生中,轮回生死之语。

最后舍利弗问,此众生之类,此广大之众生,为有增减,为无增减?

此一段文,名发起序。由舍利弗请问发起。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为安隐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怜愍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乃能问我是甚深义。舍利弗。汝若不问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义者有多过咎。所以者何。于现在世及未来世。诸天人等一切众生。长受衰恼损害之事。永失一切利益安乐。」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为安隐一切众生……

世尊先赞叹鼓励,然后开示。汝为安隐一切众生,安隐者,谓无分别心也。大众千万莫把「隐」字,改作「稳」字,那样便错了。所谓安隐,是有很深意义的。

《大宝积经》有云,「云何安隐?谓无分别。」

尤其《大方广三戒经》讲的最为详细。《三戒经》上说,「云何安隐?谓无分别。」当知若不安隐,必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如此便是无明根本。以无明故,便有住着、罣碍、生灭相续、忧悲苦恼……如果安隐,便无分别。若无分别,即得寂灭之乐。

故《三戒经》继续说「若起分别,则便有常。若已有常,则有对碍。若有对碍,则便有住。若已有住,则有相续。若已相续,则有相违。若已相违,则重相违。若重相违,则有虚错。若已虚错,则有狂乱。若已狂乱,则有虚诳。若已虚诳,则有忧恼。若已忧恼,则有悔恨。若已悔恨,则有所害,善不善法,随所爱着。然实无有定法可着,但以想转,为想所缚……。」时间关系,我们不作解释。

是知安隐实即涅槃义、安乐义也。汝为安隐一切众生,是总说。以下四句,系分别说。

安乐一切众生。若众生不起分别,解脱于想、见,便可得到安乐了。汝为安乐一切众生,乃问佛不增不减义。

怜愍一切众生。一切法本来无生无灭,清净安隐。然迷闷众生不觉不知,虚妄堕入生死。舍利弗尊者,为怜愍众生故,所以问佛不增不减义。

利益一切众生。为令众生,得到佛法利益,故问如来也。佛法能令众生得何种利益?佛法能令众生断烦恼,了生死,成就无上佛道也。

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无生之法,能令一切众生得大饶益,得究竟安乐。诸法不增不减,即无生义也。舍利弗以此问佛,故为饶益安乐一切众生。

所谓一切众生者,系指三界内诸天与人也。诸天与人,以不知不增不减的道理,以致轮回六道生死。舍利弗尊者,为饶益安乐彼等故,问佛不增不减义也。故经文曰,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

舍利弗!汝若不问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义者,有多过咎。

此是假设之词。假使汝不问我如是义者,有多过咎。何等过咎,下文自作解释。

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佛十号中之前三号。何故经中往往偏说此三号,而略其余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此三号表佛三德,是故经中偏说。

如来者,表佛法身德。诸佛乘如实道而来,故无来无去。无来而来,无去而去。来而无来,去而无去。此明佛之法身德也。

应供者,表佛之解脱德。诸佛是无上福田,过无不尽,德无不圆,应受九道供养,故曰应供。

正遍知者,表佛般若德。正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不颠倒者,知一切法皆归毕竟空。于四颠倒无不通达者,知毕竟空建立一切法也。此是般若妙智慧,说明佛智圆明也。经中亦曰等正觉。

以一切众生不知不增不减的道理,因而于现在世受诸衰恼损害之事,于未来世亦复受诸衰恼损害之事,以致失一切利益安乐。

所谓衰恼损害之事者,生死流转也。利益安乐者,安隐涅槃也。

「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舍利弗此大邪见诸众生等。以是见故生盲无目。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现在世堕诸恶趣。舍利弗。大险难者。所谓取众生界增坚着妄执。取众生界减坚着妄执。舍利弗。此诸众生坚着妄执。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堕诸恶趣。」

舍利弗!大邪见者,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

当知诸法性空无有生,以空故,以无生故,所以本来不增不减。谓有增有减者,皆众生之妄见而已。故法无增减,增减者,众生之见也。若放下其见,则不见增,亦不见减。众生以妄见,而见众生界增、众生界减,故名大邪见者。

以是见故,生盲无目。众生多生多劫以来,被这种邪见所缚,以致生盲无目。八难中有盲聋喑哑,如是之难,遮蔽众生不见佛不闻法。然如是之难,须是生盲生聋生哑。如果后天的盲聋喑哑,不碍其未盲未聋以前,曾经见佛闻法,乃至问法也。

如此大邪见众生,多生多劫以来,被大邪见所缚,以致生生世世,不见佛不闻法。故曰以是大邪见故,生盲无目。

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现在世堕诸恶趣。自此句起,至未来世堕诸恶趣止,是言如是众生,以大邪见故,堕入十二因缘,生死流转也。

由于生生世世被大邪见所缚故,所以生盲无目。以生盲无目故,于是于过去世以来,长夜妄行邪道。以长夜妄行邪道故,于现在世堕诸生死恶趣。

过去世的邪见,是无明。众生于过去世被无明所惑,以致长夜妄行邪道。妄行邪道者,是十二因缘之行。由于无明行,于是于现在世堕入识名色六入触受。故经云堕诸六道恶趣。

舍利弗!大险难者,所谓取众生界增,坚着妄执。取众生界减,坚着妄执。

所谓大险难者,见思惑也,分段生死也。以见思惑,落入分段生死。故曰大险难。众生以见思惑故,乃取众生界增减,坚着妄执。

此诸众生以坚着妄执故,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堕诸恶趣。

此是言十二因缘中,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坚着妄执者,爱取二支也。长夜妄行邪道者,有支也。于未来世堕诸恶趣者,未来世之生死也。

故以众生界增减见,以致落入六道生死轮回,三世二重因果也。

现在我们谈谈,何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有些人认为现在烽火连天,死人众多。人法界减少了,鬼法界一定增加了。又有人说,十方众生,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云何容纳得下?如此之人,皆因不知法性故,所以有如是增减邪见。

怎样是法性呢?佛于般若经云,诸法性空、清净、不二不别、无相、不可得。

何以故?因为一切法皆众因缘生,诸法既是因缘所生,故无自性。无自性法,当然性空。既然性空,当然清净,不二不别,无相,不可得。

故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说:「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何谓众生界?所谓众生界者,并非仅限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凡由因缘所生者,皆名众生。当然六道众生,亦是因缘所生,故名众生。六道众生皆五阴所成,而鸠摩罗什大师,译五阴曰五众。

既然众生界皆因缘所生,故知众生界性空。犹如空华,乱起乱灭。生是众因缘生,灭是众因缘灭,此中无法亦无人。无法无人,焉得谓之有增有减?

《心经》云,五阴皆空,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五阴皆空,即是法性。故五阴身者,业报身也,是如幻的。五阴空者,法性身也,是平等恒常住的。论其依报,则是清净寂光。论其正报,则是横遍十方无量光,竖穷三际无量寿。故《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于众生心想中生。因为佛横遍竖穷,众生心亦横遍竖穷。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所以古德云,往生实无生,无生是往生。谓十方众生往生西方,西方极乐世界容纳不下者,诚大邪见人也。

「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如是等辈实非沙门自谓沙门。非佛弟子谓佛弟子。而自说言。我是沙门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远离如实空见故。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不能如实分别如来无量差别境界故。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不如实知如来大涅槃故。」

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

诸佛世尊,如实知如实见,乃佛之知见。一切愚痴凡夫,滞于爱见,故不如实知不如实见,落入凡夫情见。

何为如实?如者不二不异,实者真实不虚。佛知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佛见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是为如实知见。

诸法皆因缘所起,纵观宇宙之间,十方三世,无有微尘许法,不是因缘所起。例如世人所谓的本体,本体若有,必是上下东南西北四维十方分因缘所成。若无十方分,便是说明无有此法。如果有此法,则此法必具十方分。由是可知,尽虚空遍法界,无微尘许法,不是因缘所生。

一切诸法,既是因缘所生,则此法必然性空。理由如前面所讲的,既然无一法不是因缘所生,则无一法不是性空。故性空随缘现诸法,诸法随缘皆性空。

诸法之空性,即是实性。诸法实性,真实无虚。空性所现诸法,如幻如化。究其实性,不二不异故曰如。

所以从毕竟空建立一切法言之,则曰真如。从一切法皆归毕竟空言之,则曰如实。

毕竟空者,理体也。一切法者,事相也。故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事事复不相碍,是之谓一法界。

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

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

如来在世,正法兴盛,故我诸弟子不起此等增减邪见。佛灭以后,正法衰替,所以多诸愚痴之人,生此增减邪见。

过五百岁,有人说是正法灭后过五百岁,有云系末法时期。如果是正法灭后过五百岁,应在像法时期。我们依经义推测,应是指末法时期言。因为余经有译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那是指末法时期言。此处如来灭后「过」五百岁,与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可能是译笔的出入而已。

如来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虽于佛法中剃发出家,服三法衣现沙门像。

三法衣者,名曰袈裟。梵文曰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

安陀会,译为中宿衣或内衣,即近身衬体而著者。衣有五条,每条一长一短。

郁多罗僧,译曰上衣、入众衣,为僧家常服之衣。衣有七条,每条二长一短。

僧伽梨,译曰重,或合,为三衣中最大者,故又名大衣。此衣有三品,下品者,有九条、十一条、十三条,每条二长一短。中品者,有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每条三长一短。上品者,有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此三法衣,均名袈裟。

沙门是出家人之通称,无论佛道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不过既曰服三法衣,当然是指于佛道中出家者。故曰于佛法中,除须发……

然其内无沙门德行。佛道沙门之德,须是正而不邪。其行广说则有八万四千;略说分为八种,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如是八正道,是佛道沙门法。无此八正道者,不名为佛道沙门。

此八法即沙门德行,以其行不依偏邪,故曰正。行此八法,能通至涅槃,故曰道。

其无沙门德行,故实非沙门,自称为沙门。非佛弟子,自称是佛弟子。像这种愚无智慧之人,起众生界增、众生界减之邪见。既曰沙门,又称佛弟子者,即明系佛道沙门也。余经简称为沙门释子。

何以故下,如来申述其理由。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先斥其所据不正、所见不真,故生此增减邪见。

了义经者,究竟决了。然此法甚深,非钝根劣智者所能闻。故佛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根机,先作方便为之浅示,以便诱掖入深也。故有不了义之说。此斥其所据不究竟也。

无慧眼故。此处之慧眼,非是二乘之慧眼,乃指佛真空慧眼言。言如是之人,据不了义经,又不能开佛知见,故生此增减之见。

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远离如实空见故。如实空亦曰第一义空。佛于无量知空,于空知无量,是名如实空见。

此如实空即名无上菩提,故曰了达于空义,即名为菩提也。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如来当初发心,即是发无上菩提心。而此菩提心,即是如实空义。如来当初发心,即求证此如实空义。而今亲证此如实空,于如实空中,岂有增减?如是愚人,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乃生增减之见。

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佛亲证如实空,所以知空即是无量,无量即是空。如是愚人,不知无量功德行,即是第一义,以致起增见减见。

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如来所得无量法,即是第一义空。如是愚人,不如实知故,于是起增减见。

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如来亲证无上菩提,其智力无量不可思议。愚痴众生起增减见者,皆是依于可思议法,故曰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

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法界为如来之境界,而法界无界,以诸法毕竟空故。以法界无界,故如来以常寂光为境界。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于是起增减之见。

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如来行处者,毕竟空也。故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愚痴凡夫,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是游于毕竟空,故妄生增减之见。

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如来如实知无量诸法,皆悉性空,离于心思口议。是以不住着于法,不被法所转。以如来能转一切法,不被法所转故,所以如来于不思议无量法,得大自在。如是愚人,不知诸法性空,住着于法,被法所转,故生增减之见。

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诸法性空,本无众生得度,亦无有法用度众生。如来度众生者,乃不思议善巧方便,犹如弄空拳令小儿不啼罢了。无五乘人,说有五乘人;无五乘法,说有五乘法,皆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而已。如是愚人,不如实知,竟谓有增有减。

不能如实分别如来无量差别境界故。如来不动本际,示现十方;示现十方,不动本际。犹如虚空含万象,一月印千江。虽现无量差别境界,却如虚空湛寂不动。如是愚人,不如实知故,竟谓有增有减。

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本来大千空空,无有生死。众生迷惑,以致不得解脱。诸佛怜愍,因兴大悲。佛兴大悲,只破众生颠倒迷执,不破于法。因为法性皆空,无可破故。凡夫愚痴,不知放迷执而求觉悟,反执着诸法有增有减。

不如实知如来大涅槃故。诸法如虚空,假名大涅槃。故法界中,无有涅槃可入,亦无非涅槃。因为一切诸法,性相常住故。所以佛于《大般涅槃经》云,我不毕竟入涅槃。如是愚人,不知法界虚空藏性,致生增减之见。

「舍利弗。愚痴凡夫无闻慧故闻如来涅槃起断见灭见。以起断想及灭想故。谓众生界减。成大邪见极重恶业。」

最后佛告舍利弗,愚痴凡夫,无有闻慧,不知如实空义故,闻如来涅槃,便起断灭见。不知如来如虚空,常住于世间。

既言断见灭见,复云断想灭想者,因为取相为想也。既生于见,便取着于相。既取着于相,便生忆想,相续不断。于是谓众生界减,成大邪见,造极重恶业。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减见复起三见此三种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三见。一者断见。谓毕竟尽。二者灭见。谓即涅槃。三者无涅槃见。谓此涅槃毕竟空寂。舍利弗。此三种见如是缚如是执如是触。以是三见力因缘故。展转复生二种邪见。此二种见与彼三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无欲见。二者毕竟无涅槃见。舍利弗。依无欲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无欲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戒取见。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舍利弗。依毕竟无涅槃见复起六种见。此六种见与无涅槃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六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四者无苦无乐见。五者无众生事见。六者无圣谛见。」

这一段文比较复杂,为了使大家容易了解,我列了一个表,俾便醒目。我们先明白了它的系统,然后再来解释经文。

众生界减见┬断见        ┐┌无欲见┬戒取见

         │(毕竟尽)  ├┤      └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灭见    ┤└毕竟无┌世间有始见

     │(谓即涅槃)│ 涅槃见├世间有终见

     └无涅槃见   ┘    ├众生幻化所作见

      (谓涅槃毕       ├无苦无乐见

竟空寂)       ├无众生事见

           └无圣谛见            

现在来讲解经文。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减见,复起三见。

大家不可仅把「减见」二字来作理会,那样你会糊涂的。须知减见乃众生界减见的略说。有些邪见人,见人死了,便谓人死如灯灭,无有六道轮回,亦无有解脱成佛。所以说依于减见,复起三见,谓断见、灭见、无涅槃见。

此三种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不相舍离者,是同根而生也。其根皆由于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故。

犹如罗网,是说如是邪见迷惑众生,犹如罗网一般,令鱼不得出离,此等邪见亦复如是,令众生不得出离。

何谓三见?一者断见,谓毕竟尽。

邪见人谓人死无有后世,既无六道受苦,亦无成佛得乐。一切断尽,如灯之毕竟尽。

二者灭见,谓即涅槃。

本来断和灭,意思是相同的。不过有些外道,认为涅槃便是无有后世的灭,所以把灭单独来讲。断见是指一般邪见凡夫来说,灭见是针对外道以灭为涅槃而言。

三者无涅槃见,谓此涅槃,毕竟空寂。

外道邪见人,认为涅槃,不过是断灭空。所以无有安乐的涅槃境界,不过是毕竟空无而已。

这三种见,断见、灭见、无涅槃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

舍利弗!此三种见,如是缚,如是执,如是触。

这是说此三种见,令众生落入十二重城,流转生死。如是缚者惑也,如是执者业也,如是触者苦也。于十二因缘中,被无明爱取所缚,坚执着于行有,终至落入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诸触。

以是三见力因缘故,展转复生二种邪见。此二种见与彼三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无欲见,二者毕竟无涅槃见。

欲即精进,无欲即不精进。《大智度论》云,精进有三名,即欲、精进、不放逸。如人行进,初始曰欲,正行进中曰精进,不为余事所留曰不放逸。故无欲见者,即无精进于佛道也。

既然一切法终归断灭,复无涅槃可得,行恶亦不下地狱,行善亦不能生天,学佛亦不能成佛,又何必勤苦精进于佛道呢?所以依彼三见,生无欲见。

二者毕竟无涅槃见。三见中无涅槃见,是说涅槃即是断灭,即是毕竟空寂。此处毕竟无涅槃见者,是言毕竟无涅槃乐可得也。有谓涅槃最乐,如是愚人则谓,毕竟无涅槃乐可得。因为一切终归断灭,终归毕竟空寂故。

我们于此可知,这种邪见人,实是拨无因果也。

舍利弗!依无欲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无欲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戒取见,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戒取见者,是取着于邪戒也。如是邪见之人,既然不精进于正道,拨无因果,当然起邪执邪见,故有戒取之见。

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如是邪见人,既然不精进于佛道,拨无因果,便存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趁活着的时间,尽情享受。于是便于不净之身,爱惜纵情,起净颠倒想。

近乎扬朱的思想。扬朱说,生为尧舜,死为腐骨;生为盗跖,死为腐骨。尧舜盗跖其异也,腐骨其一也。

既然善恶死后同朽,又何必矜矜乎行善,戒戒乎除恶?故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所以他主张恣目之所欲视,恣耳之所欲闻,恣口之所欲尝,恣身之所欲安。且趣当生,何遑死后。这便是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舍利弗!依毕竟无涅槃见,复起六种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既然毕竟无有涅槃,当然无有因果。既然无有因果,所以世间生灭,皆不依因果。而是自生自灭,自始自终。故曰世间有始见,世间有终见。

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既然世间自生自灭,自始自终,故众生之作、起、生,亦是幻化而有。

四者无苦无乐见。既然众生与世间,都是自生自灭,自始自终,所以无有后世,亦无后世苦、后世乐。

五者无众生事见。众生事者,六道轮回也。既然众生自生自灭,幻化所作所起,故无六道轮回之事。

六者无圣谛见。对凡夫而说有圣贤,圣贤所修为圣谛。圣谛有四,曰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众生幻化所作,当无凡夫。既无凡夫,当无苦集二谛。对凡夫说有圣贤,既无凡夫,当无有圣贤。既无圣贤,当无灭道二谛。所以如是愚人,起无圣谛邪见。

是故依毕竟无涅槃见,起如是六种邪见。与无涅槃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

「复此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增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彼增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涅槃始生见。二者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令诸众生。于善法中无愿欲心勤精进心。舍利弗。是诸众生以起如是二种见故。正使七佛如来应正遍知。次第出世为其说法。于善法中若生欲心。勤精进心无有是处。」

以上讲过减见之过,以下再讲增见之过。我们还是先列一个表,以便帮助了解。

众生界增见┬涅槃始生见────┬一切见(内、外、麁、细、中等见)

     └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



首先我们须要注意的,所谓增见,具足说应为众生界增见。有此见者,便于无生中,妄见有生了。佛说的是无生法,而此人执着有生。根本违反佛法,所以是大邪见。

若见众生界有生,当然此生法不是从不生不灭的涅槃中生,便是无因无缘忽然而生的。无因无缘忽然而生,便不如道理了。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增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彼增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

所谓二种见者,即一者涅槃始生见,二者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

涅槃始生见者,便是否定了不生不灭的涅槃性。换句话说,涅槃是有生有灭的,否则众生界增,是从何处增进来的呢?

我们要知道,如果说涅槃有生,那么佛证究竟涅槃,亦应该有生灭。如果佛有生灭,便说明无有佛。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生灭者是众生。佛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性相常住的。因为佛等虚空,所以无有来去,无有生灭。

进一步讲,谓有生必有灭,执有生灭,即是虚妄见。何以知之?若谓有生灭,则此「有」必是不生不灭。如果「有」亦生灭,便无此「有」。

如果生灭是有,而「有」则不生不灭,是说明无有生灭。所以若执着有生灭,便是虚妄见。

如是愚人,依于众生界增见,执着涅槃始生见,实是大邪见也。

第二种邪见,是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换句话说,便是执着无因生。如果无因能生的话,应该无父无母,能生出子女来;地下无种,能生出菜来;锅中无米,能生出饭来。所以很明显,这是一种邪见。

当知生即是因生,因即是能生义。生必由因,有因始有生,无因则无生。如是愚人执着无因无缘忽然而有,岂非邪见?

彼不知诸法实性皆空,生灭之相空幻不实。生是空生,灭是空灭,生灭如幻,一切无生。彼于无生中,妄执有生,诚大邪见也。

舍利弗!此涅槃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二种邪见,令诸众生于善法中,无愿欲心,无勤精进心。

舍利弗!一切众生如果起这二种邪见,纵使七佛如来应正遍知,次第相继出世,为其相续不断地说法教化,彼等于善法中,亦不能起精进心。故曰彼等于善法中,若生欲心精进心者,无有是处。

七佛者,是说过去庄严劫中,最后三尊佛。及现在贤善劫中,最初四尊佛。因为这七尊佛,于百劫中出世,故经中多举此七佛。

据《长阿含经》说,过去九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名毗婆尸。过去三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名尸弃。过去三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名毗舍浮。

加上贤劫中四佛,于贤善劫中,一至八小劫无佛,第九小劫出四尊佛。第一尊佛名拘留孙,为贤劫千佛之首,于第九小劫减劫,人寿减至六万岁时,出现于世。

第二尊佛名拘那含牟尼,于人寿减至四万岁时,出现于世。第三尊佛名迦叶,于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出现于世。第四尊佛即释迦牟尼世尊,于人寿减至百岁时,出现于世。至此第九小劫中,便无佛出世。待第十小劫时,有弥勒佛出现于世。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无明诸惑根本。所谓涅槃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

世尊强调涅槃始生见,与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为无明诸惑根本。此二种见,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

惑有三种,为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故曰无明诸惑根本。经中虽有说到,不过后来天台宗方作详细发挥。例如《胜鬘经》说为无明烦恼、恒沙烦恼、见思烦恼。至天台宗方立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之名。

见思惑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所共断,所以称为通惑。尘沙惑者,障菩萨化道,别在菩萨所断,故名别惑。无明惑者,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方能断之,故亦名别惑。

此二种见,于无生法中见生,故是无明诸惑根本,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

总而言之,一切法等如虚空,本无增减。愚痴众生妄起邪见,见有增减。故增减者,非法也,乃众生邪见而已。

「舍利弗。依此二见起一切见。此一切见与彼二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一切见者。所谓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中种种诸见。」

舍利弗!依此二见起一切见。此二见者,仍指涅槃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言。因为此二见执有,所以能起一切见。

所谓一切见者,即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中,种种诸见。

若内者,内六根也。此邪见人,既执一切法有,于是或因六根而生诸见。若外者,外六尘也。此邪见人,或因六尘而生诸见。若粗若细若中,即是若坏若好若不好不坏等见。彻底讲起来,若粗若细若中,皆是了别,了别者识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邪见人或依六识生一切见也。

「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此处大家要注意了,所谓增见减见不是连在上一句的。不是「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中种种诸见,所谓增见减见」而是接到下一句的。「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如果我们把舍利弗改到上边,或者干脆把舍利弗删除,句子便比较清楚了。

例如「舍利弗!所谓增见减见,此二种见依止一界……」或者「所谓增见减见,此二种见依止一界……」这样便比较清楚了。

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若知增减皆依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便不生增减见了。依一界、同一界、合一界,是说一切差别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也。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此义甚深我未能解。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令得解了。」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善哉!世尊!此一界之义甚深,我未能解。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令我解了。

一界者即第一义谛,是佛境界,非二乘人所能解了。所以舍利弗,至诚问佛。

「尔时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此一界甚深之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不是声闻缘觉劣智人所能知道的。

一界即是无界,如佛言诸法一相,所谓无相。何为如来智慧?佛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无分别智亦名根本智,即能分别一切法,亦名后得智。

一界无界,无界法界,故法界是佛智慧境界。如文殊菩萨云,法界无界,无界法界。法界无界者,实相无相也。无界法界者,实相无不相也。

实相无相,要须无分别智契合。若少生分别心,即不契入无相智。

无分别智犹如净镜,镜体清净,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正以镜体清净,故能照一切相。所以说佛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

净镜虽照万相,而镜体清净,始终不染。所谓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故佛智犹如虚空,含万相而空寂,体空寂而含万相。此之谓大圆镜智,即佛智也。

故佛以无分别智,契无相法界。故曰一界甚深义,是如来智慧境界。

亦是如来心所行处。佛心如虚空,无着亦无染。譬如虚空,大火燃烧,虚空不着。大水稽天,虚空不湿。大风摧折,虚空不动。佛心亦复如是,能容纳一切境界,而不为一切境界所染。换句话说,如来心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此谓之金刚般若波罗蜜。

因为如来如实知法界一界故,无分别故。凡一切分别相,皆如幻化不实故。佛证大觉,故于一切行处,无着无染。此是如来心所行处也。

这不是二乘人所能办得到的,故曰非二乘境界。二乘人分别生死,分别涅槃;分别凡圣,分别佛外,处处生分别心。所以一界甚深义,非其智慧境界,亦非其心所行处。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般凡夫所能测量呢?所以他们起增减见。

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

二乘人之智慧,不能如实知见观察。因为二乘人,亦不能如实知一法界故。对此一法界义,唯有敬仰相信而已。

舍利弗!此一界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

谛者真理也。如此真理,横赅十虚,纵彻三际,故曰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亦名一实谛。若论其义,便是毕竟空、离诸相、无所有、不可得。

此一界甚深义,即是毕竟空、离诸相、无所有、不可得、不可思议。二乘人总以思议心求之,所以不能如实知见观察此义。

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

说一界,则一切界皆是一界,是名第一义。因为第一义毕竟空,故无二无别。第一义离诸相,故无二无别。第一义无所有,故无二无别。第一义不可得,故无二无别。

以无二无别故,所以第一义普周一切。以如是故,横遍竖穷,无一法非第一义。故曰第一义即众生界。

众生者,因缘所生,因缘生法即是毕竟空,故第一义即是众生界。众生界既空,当然无相,故第一义即是众生界。众生界既然无相,当然无所有不可得,故第一义即是众生界。

既然第一义者即是众生界,则知第一义即是法界。因为法界者即众生界也。法界无界,即第一义也。

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一切众生色心,不离真如法性之体,名如来藏。所以说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如来藏即众生之佛性。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清净佛性、清净真如,名如来藏。故众生界者,即如来藏。

我们已经知道,众生界空。而此空性,即如来藏。所谓二空如来藏。一者空如来藏。心性理体,清净平等。随染缘建立生死,随净缘建立涅槃。而此心性理体,等同虚空,湛然不动。故生死涅槃,犹如空花,其性实空。故曰空如来藏。二者不空如来藏。此心性理体,常住不坏。具足一切清净功德,及一切有漏惑业染法。含藏包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故名不空如来藏。以如是故,说众生界即是如来藏。

依《佛性论》,藏有三种义。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

所摄藏者,即约真如理体言。谓一切众生,皆为如如理所摄。此者亦名如来藏众生。

隐覆藏者,谓如来性,被众生烦恼所隐覆。又名众生藏如来。当此之时,如来藏名众生之佛性。

能摄藏者,谓果地一切无漏清净功德,藏性摄之无余。

总括来讲,第一句是以真实摄虚妄,第二句是以虚妄摄真实,第三句是以真实摄真实。如是三句,总成含藏义。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如来藏与法身,本是一个。法身在缠,则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缠,则名法身。如来藏出缠,便名成佛,所谓佛性圆显者是。法身在缠,仅名佛性,不名为佛。

所以众生皆具佛性,然不得谓佛。以如来藏在缠,法身不得圆显故。

《大方等如来藏经》,明法身在缠名如来藏,曾举九种譬喻。九种譬喻者,花萎喻、岩蜜喻、粳粮喻、真金喻、贫人珍宝喻、庵罗果喻、金像喻、贫女贵子喻、冶铸金像喻等,皆明如来藏与法身之关系。故经云如来藏即法身。

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华严经》云,诸佛法身非是身。故法身犹如虚空,无相无二无分别。若谓其有,却是十方遍觅了不可得。若谓其无,却是横遍竖穷平等如如。

所以法身义,即是一界义。一界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以法身出缠故,所以具足一切无漏清净功德。故与过恒沙,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不离不脱不断不异。

「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以下以灯、摩尼珠为譬喻,说明法身与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不离不脱不断不异的道理。

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

世间灯有灯炷,及灯光明。明色者言灯光也,触者言灯炷也。灯光与灯炷,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没有灯炷,便没有灯光;没有灯光,自然没有灯炷。若有灯炷,必有灯光;若有灯光,必因灯炷。

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

摩尼译为离垢,即一种宝珠也。又译为如意,因为此摩尼宝珠,能出生一切财宝衣食等物,令人皆得如意,故名如意宝珠。此珠光明清净,不为垢秽所染。明色者珠光也,形相者珠体也。摩尼宝珠之光,与彼珠体不离不脱。

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

此是以法合譬。譬以事明,法以理合。言法身之义,亦与过恒沙,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也。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舍利弗。非过去际者离生时故。非未来际者。离灭时故。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

不生不灭是总说,以下所论,皆分别说。都是解释不生不灭的。法身常住如虚空,故不生不灭。法身平等不二不别,故不生不灭。

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

法身者,即中道义,故离二边。中道义者,无所得义也。非是离二边,得于中道。不得于边,复不得于中,名中道也。故经中所说离二边者,无所得义也。

此法身同于虚空,无有所得。非过去际,是无所从来也。故经中言,离生时故。离生时者,无所从来也。非未来际,离灭时故。此是言法身常住,无所从去也。

于此可知,法身义者,即如来也。所以名如来者,用表法身德也。

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

此明法身常住如虚空,不生不灭也。不异法者,言法身不生也。法身若有生,必有差异。法身不生,故无差异。不尽法者,言不灭也。法身不生不灭,是故常住。

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

所谓恒,即常也。不过说常时,法身如虚空,无生无灭。今言恒者,即横遍竖穷义、实有义、平等义。故经中有云「平等恒有法」,即横遍竖穷义也。以如来法身平等、恒、横遍竖穷,于世间实有不虚,故尽未来际常可归依。

不但菩萨尽未来际归依佛,是归依法身,纵然归依报身、化身,亦是归依法身。因为报身者,报法身也。化身者,化法身也。若离法身,则无报身,因为依法起报故。若离报身,则无化身,因为依报起化故。

甚而言之,我们现在值无佛之世,言归依者,亦是归依法身佛。何以故?因为报身有生无灭,化身有生有灭,都不能作「常」归依。唯有法身,横遍竖穷,尽未来际,平等恒实有,常可归依也。

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

如来法身清净,具足无量功德智慧,不与一切染法相应,无有烦恼,无有生灭,故曰法身清凉。不二法者,无生灭变异也。无分别法者,自性清净,不与一切染法相应也。

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如来法身不生不灭,故无有变异。非作法者,「作」即起也。无起无灭,故如来法身不变。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此法身者,如如境也。无德不摄,无法不收。众生虽流浪生死,但不出如如法身以外。只是众生迷闷,不识自家本来面目而已。

即此法身,被过于恒河沙的烦恼所缠缚,从一念不觉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六道,名为众生。

我们已经知道,法身在缠即名如来藏。法身随着众生轮转六道,众生轮转六道,而法身不增不减。

波浪者,识心也。众生以惑业因缘,随「识」而受生。以致有名色、六入、触、受、生、死。故曰随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如是名为众生。换句话说,众生者,不过法身在缠而已。众生往来生死,而生死性空即法身也。这便是一法界义。

我们要知道,虽然波浪漂流,而水性不动。虽然识浪起伏,而法身湛然。这是同样的道理。

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

法身者本觉也,本觉地本来一界平等,如如不动。只怪众生妄想执着,故成不觉。今菩萨厌离生死,弃舍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修行法门,便是始觉。

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诸有者欲界有、[关键词屏蔽]有、无[关键词屏蔽]有也。欲求便是爱取,于三界爱取,名为思惑。

行十波罗蜜。菩萨发大乘菩提心,行十种波罗蜜。十波罗蜜者,位在地上。初地行布施波罗蜜,二地行净戒波罗蜜,三地行忍辱波罗蜜,四地行精进波罗蜜,五地行禅定波罗蜜,六地行般若波罗蜜,七地行方便波罗蜜,八地行愿波罗蜜,九地行力波罗蜜,十地行智波罗蜜。

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此是总说。八万四千法门,是说菩萨万行也。修菩提行者,方名菩萨。所谓菩提行,即十种波罗蜜也。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

这一段话,是讲究竟觉。究竟觉者,即是佛地。菩萨始觉,与本觉法身合,名究竟觉。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

即此法身离一切烦恼使缠,是说如来藏出缠也。亦即是说,佛性圆显,究竟成佛也。

一切世间,是说九道世间。九道世间者,自佛以下,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出过九道世间,方名为佛。

本来使、缠,都是烦恼的别名。如果分别说,使为十使。十使者:

一、身见。亦名我见。迷五阴为身名为身见,于五阴妄计为我名我见。

二、边见。断常二见,乖于中道,故名边见。

三、邪见。谬执乖正名为邪见。例如计着邪因邪果,计着无因有果,计着有因无果,计着无因无果,这一切都是乖乎正见的邪见。

四、见取见。取着有漏下劣之法,以为是第一。或者循世所见,非是其果,而执为其果。例如顺乎世间,见行善人受到恶报,便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其实彼人受到恶报,非是行善之果。于三世中,另有其因。如是非果执果,名见取见。

五、戒取见。迷执邪戒,非因执因。例如执持牛戒,以为是生天之因。

六、贪。于顺境染爱。例如贪爱己身,贪爱五欲,贪爱名闻利养等。

七、瞋。于违境忿怒。如瞋恚嫉妒等。

八、痴。暗惑执取,无正智慧,即无明也。

九、慢。即自高凌他。有所谓八种慢,其中我慢为通,其余诸慢为别。

十、疑。于正法犹豫不信也。

如是十法,随逐行人,如系如缚。犹如世间公门使者之随逐罪人,故名十使。

现在来讲十缠。若总说十缠皆烦恼也,若分别说,其有十种。

一、无惭。于所作罪不自羞。

二、无愧。于所作罪外无赧惧。

三、睡。心重欲眠,障乎于观。

四、悔。又名恶作,追悔也。

五、悭。于己财法,坚着不舍,秘吝无施。

六、嫉。循己名利,不耐他荣,忌妒他胜。

七、掉。掉散也,躁动也。令心于境不得寂静,障乎于定。

八、眠。欲眠曰睡,既睡曰眠。身心离觉也。

九、忿。对现前不饶益境愤恼。

十、覆。隐藏己过,不肯发露忏悔。

如是十法,烦恼众生之心,缚着行人,使不得脱,故名十缠。

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过一切生死诸苦也。

离一切烦恼垢。

污心之法曰垢,亦烦恼别名。依《瑜伽师地论》,说七垢,即一、欲垢,二、见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悭垢。

若依《华严孔目》,说有六垢。一、诳,二、谄,三、憍,四、恼,五、恨,六、害。

总而言之,无论六垢七垢,皆烦恼也。

得净得清净,住于涅槃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佛地为一切众生所愿之地。

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此赞佛功德也。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这都是赞叹于佛也。故最后说,名为如来应正遍知。

总而言之,无论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同是法身之所显现。换句话说,同一法界。于一法界中,无有增无有减。

法身本来无染,名为本觉。法身在缠,名为不觉。法身求出离修菩提行,名为始觉。法身出缠,究竟清净,名为究竟觉。

于此我们可以知道,原来学佛者,实无一法可得。只要一切烦恼清净,名为成佛。都说众生成佛,实在没有众生可度,亦没有佛可成。

所以众生谓迷,诸佛曰觉。只是觉与迷而已,于法实无增减。明白了这番道理,便知道我们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

「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以法身如如,一切众生皆不出如如境故,是故不是离众生界有法身,不是离法身有众生界。所以众生界与法身,如如不二。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众生界即是法身,法身即是众生界。

舍利弗!此众生界与法身二法者,其义是一,不过名字差别而已。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故,乃至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上来所说,皆讲法身。法身者,第一义真实之法。以下说众生,众生者虚妄法也。众生皆因缘所现之假相,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言众生界也。而因缘之法,其性本空,即此空性,便是真实。此真实者,性空如如。此如如义,名为如来。故经云若如实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法身在缠,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缠,名为法身。故法身与如来藏,亦一法之异名而已。

不过如来藏被众生之烦恼业所缠,不得圆显。虽是法身,不得名佛,仅名佛性而已。如果烦恼业除尽,功德智慧圆显,则如来藏便名法身。

故学佛者,并无一法可得,不过除尽烦恼业,令佛性圆显而已。若人以有所得心求佛法,反令自己的佛性,愈缠愈深,不得解脱。若人知除烦恼业,佛性便得出缠便得解脱。一旦解脱净尽,便得大自在。得大自在,便名法身便名成佛。是故有所得者为外道法,无所得者为佛法。

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不离众生界有法身。如果单约众生界而言,其中亦有三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所谓「如」者,即不异不差。

三法者,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

此即法身也,清净法性也。因为此法身,被众生烦恼业所缠,所以名如来藏。

所谓本际,亦名真际、实际、真如、法性。言如来藏究竟处,即真如法性也。

如来藏真如体,与清净法相应。其实真如法性,横遍竖穷,原是一法性,并无所谓相应不相应。那么何故说,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呢?因为万法唯心所造,心生则法生。如果心净则法净,心染则法染。故如来藏本际,清净真如,与清净法相应。换句话说,众生的清净佛性,唯和清净妙法身相应。

此法真实不虚,平等如如,不二不别。虽堕众生界,而此性不减。纵然成佛,而此性不增。

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

众生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以致妄生分别心邪见心。以分别心邪见心故,妄生烦恼。以烦恼而造恶业,行诸不善。以被烦恼业所缠故,不见如来藏清净本际,随诸不净法流转生死。此烦恼缠及所造诸染业不清净之法,与如来藏清净本际,相违而起,故曰不相应法。

又,如来藏清净本际,真实不虚。而烦恼缠,及因烦恼而起的染业不清净法,虚妄不实。与如来藏清净本际,体性相违,故曰不相应。

此法因众生不如实知见,虚妄而起,亦是事实。然其究竟法性,却与如来藏性,同是一法界不二不异,故曰真实「如」。

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此是讲如来藏与法身,同是一界。法身横遍竖穷,故如来藏亦横遍竖穷。所以说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若说此法是有,却同虚空,无一法可得。若说此法是无,却横遍竖穷,无法不收,故曰有法。

未来际平等恒者,此法三世平等,常住无尽也。以此法常住无尽,故常为世间作归依也。

《佛性论》立三种如来藏,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

所摄藏是约自性佛性言,一切众生,皆为此如如境所摄。此即如来藏众生,亦即以实摄妄。隐覆藏是说如来性被烦恼所隐覆。即是众生藏如来,此是以妄摄实。能摄藏是说果地一切功德,住应得性时,摄之以尽。此即以实摄实。一切法,真本具,妄本空,皆为此法摄尽。故能摄者,唯以真实摄真实也。

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即所摄藏义。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即隐覆藏义。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能摄藏义。故真谛三藏曾说,言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一心之体,遍于三际也。虽然经中第一句及第三句,似乎均有能摄义,然详审「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义,应属以真实摄真实也。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舍利弗当知下,解释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及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以及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等三者。先讲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

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

此法如实不虚妄者,明此法即真如也,一法界也。于此一法界中,一切法不二不别,无有增减。换句话说,此法即出缠之法身也。

不离不脱,此法具足一切清净功德智慧,故曰本际相应。本际相应者,即一法界也。以一法界故,所以与一切功德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不离不脱。

真如法界者,清净法身也。不思议法即无相法,如实空法,不二法,无分别法。因为若法有相,则可思议。若法无相,则不可思议。若法不空,则可思议。若法如实空,则不可思议。乃至若法有二有分别,则可思议。若法无二无分别,则不可思议。

此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无始无终,故曰无始本际来。

有此清净相应法体。此法体性,有佛无佛常住不改。有佛出世,此法体性不增。无佛出世,此法体性不减。愚痴凡夫,不如实知此法体性,妄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

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无始无终的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自性清净心。

云何为众生故,而说此法呢?因为此清净真如法界,不可说也。今为众生故,作方便说耳。

不可思议法,即自性清净心。因为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故。以自性清净心,方能证此不思议法。自性清净心,即如来藏真如性。不可思议法者,即清净法身也。如来藏真如性,与清净法身相应,不离不脱,一法界故。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

其次解释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

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即自性清净心也。此自性清净心,与诸虚妄烦恼不相应。烦恼缠不清净法,皆虚妄性空,所以与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以与本际不相应故,与如来藏本际相违故,所以离、脱也。

如此与本际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极为微细。非是余人所能断,唯有如来菩提智所能断。如来菩提智者,即如来正遍知也。此智犹如金刚,能断一切惑,证究竟觉。

纵十地菩萨所不能断,唯佛能断。若十地菩萨能究竟断者,当不应更进成妙觉矣。故知此微细无明,唯佛能断,余人不断不究竟。

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思议法。

被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者,是说在缠之法身也。即依此在缠法身,我为众生故,说是被客尘烦恼所染的,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如来藏真如佛性,被烦恼所隐覆,不得显现也。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

如来藏横遍竖穷,常住不改。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皆依如来藏为根本依如来藏为不变归依。

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言诸法净性,尽未来际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有增减始终。常为一切法作根本,作归依。故曰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如来藏性便是一切法性,此法性周遍一切。换句话说,此法性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于法性。以一切法同一法性合一法性故,所以一切法皆是一界。一切法一界故,所以无有增减。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者,大邪见也。

所以经云,如来藏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之根本。由此根本,具备一切法。一切诸法,皆以如来藏真如法性为根本。

若约体而言,此如来藏具备一切法。若约用言,此如来藏周遍一切法。一切诸法,皆依如来藏起用。若觉如来藏性,便起净用。若迷如来藏性,便起染用。

觉之者则性净,性净便与如来藏相应。迷之则虚妄,虚妄便与如来藏不相应。然虚妄之法,必然性空,即此空性,便是如来藏。故曰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

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

众生者,因缘所生也。此不可思议清净法界,随缘成就一切法。故曰依此不生不灭,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也。因为众生性空,即是真实,即是不思议清净法界。

「所以者何。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以是义故。我依彼法说名众生。」

何以我依此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呢?因为所谓众生者,即因缘所生法。法属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法,当即是空。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而此空性,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故经文云,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乃至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

是知所谓众生者,即因缘所生法的异名;亦即性空的异名;亦即假名的异名;亦即中道义的异名;亦即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的异名。所以我依此清净法界,说名众生也。

「舍利弗。此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于此真实如不异不差法中。毕竟不起极恶不善二种邪见。何以故。以如实见故。所谓减见增见。舍利弗。此二邪见诸佛如来毕竟远离。诸佛如来之所呵责。」

舍利弗!此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

如此方成一真法界。一切法一真法界,不二不分别故,方结成众生界不增不减。故曰于此真实如不异不差法中,毕竟不起极恶不善二种邪见。何以故?以如实见故。如实见何法?如实知一法界,如实见一法界也。

所谓增见减见,是接到下一句。千万不可错接上一句,那就不清楚了。不可作「何以故?以如实见故。所谓增见减见。」应为「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邪见诸佛如来毕竟远离。」

本来「舍利弗」应该在「所谓增见减见」上边。应该作「舍利弗!所谓增见减见,诸佛如来毕竟远离。」

因为诸佛如来,如实知一法界,如实见一法界,所以毕竟远离增见减见二种邪见。此二种邪见,为诸佛如来之所呵责。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起一见。若起二见。诸佛如来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见因缘故。从冥入冥从暗入暗。我说是等名一阐提。是故舍利弗。汝今应学此法。化彼众生令离二见住正道中。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应学。离彼二见住正道中。」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佛有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出家受具足戒的男众为比丘,女众为比丘尼。在家受三归五戒的男众为优婆塞,女众为优婆夷。如此四众,皆佛之弟子也。

若起一见,若起二见,诸佛如来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

若起一见,是说或起增见,或起减见。若起二见,是说或者增见减见,二见俱起。诸佛如来非彼世尊,如是人等非我弟子。四众人等,或起增见,或起减见,或增减二见俱起,则十方诸佛,皆非彼世尊。此是通说,言此等人众,不以佛为师,以外道为师也。

非我弟子,非我释迦牟尼佛之弟子,乃外道弟子。此是别说。总而言之,四众弟子,若起增见减见,即是外道弟子,非佛弟子。

这两句话,便是说明诸佛如来之所呵责的意思。

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见因缘故,从冥入冥从暗入暗。结论彼人所得果报,从冥入冥从暗入暗者,此人于六道中,终堕地狱也。所以接着说,我说是等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即地狱众生也。

一阐提译为断善根,所谓断善根者,即地狱众生也。《大般涅槃经》云:「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一阐提。……一阐名善方便,提名不具,善方便不具足故名一阐提。……一阐名念,提名不具(不具正念也),念不具故名一阐提。……一阐名定,提名不具,定不具故名一阐提。……一阐名慧,提名不具,慧不具故名一阐提。……」总之,以断众生诸善法故,名一阐提。

《大般涅槃经》又说,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堕三恶道;堕三恶道故,名一阐提。

不自信有佛性者,即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也。所以起众生界增,众生界减等邪见,即是一阐提也。

是故舍利弗!汝今应学此法,化彼众生,令离二见,住正道中。

佛令舍利弗学此法,为化众生也。增减二见者,即是边见。住正道中,即住于中道也。化彼邪见众生,离于边见,住中道中。

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应学,离彼二见,住正道中。

此是勉彼舍利弗,回小向大也。前言化彼众生令离二见者,是离增减二见也。今勉舍利弗令离二见者,是勉舍利弗离生死涅槃二见,住中道中也。当知舍利弗有生死涅槃二见,以小乘人故。但已无增减邪见。何以知之?因为前文曾言「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如是等辈,非沙门非佛弟子。」所以我们知道,佛勉舍利弗回小向大,舍生死涅槃二见也。

「佛说此经已。慧命舍利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及诸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是经已,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诸天龙以下,是言八部鬼神。经首未明八部鬼神,说是经已,明八部鬼神亦参加法会。佛垂教化,普益有情,八部鬼神,亦得闻法。

天,天众列会,皆以大梵天、帝释天为首。

龙,龙者神灵之物,护持佛法。

夜叉,鬼也,译为勇健,或暴恶。有三种夜叉,地行、空行、天行。地行夜叉,不能飞行。空行与天行二种夜叉,皆能飞腾。

干闼婆,译为香阴,香阴者香身也。不啖余食,唯以香资阴。是帝释的俗乐神,居须弥山南金刚窟。

阿修罗,译曰无端,以男丑女美故。

迦楼罗,即金翅鸟神,以龙为食。

紧那罗,似人而头有角,亦帝释之乐神。

摩睺罗伽,即大蟒神。

人非人等,人即人也,非人即八部鬼神也。

如是一切大众,闻说是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7-2013 18:42:0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整理完了这部《佛说不增不减经》讲稿以后,我不由吐出一口气来。似此甚深经典,难知难解。我一个愚痴凡夫,竟不自量力为人讲说。纵不是妄为,亦是过分胆大。

所讲若有不顺佛旨之处,伏祈诸佛诸大菩萨,原宥愚昧无知。阿弥陀佛!

此经与《胜鬘夫人经》中,〈如来藏章〉、〈法身章〉、〈空义隐覆真实章〉,意旨一贯。所以文义颇有近似之处,大家不妨检阅参考。

智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