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445|回复: 1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9月30日最新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9-2013 10:13:41|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們對愛自己的人心懷感恩,卻忽略了害自己的人也恩重如山,他讓你不斷強大,強大到足以承受各種風雨;我們願意接受諸般讚美,卻忘了誹謗聲也功不可沒,它讓你的心沉靜下來,面對一切寵辱不驚。再醜惡的東西也能轉為正能量,關鍵在於你的心。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发表于 30-9-2013 10:17:14|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敬錄自《修心八頌略釋》      朗日塘巴尊者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釋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xiuxinbsl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2.pdf

       第四頌    願惜此寶


願我目睹惡劣眾,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秉性邪惡的眾多有情,恒時為猛烈的罪業惡習痛苦所逼,而不斷地造作惡業損害自他,修行人在遇見彼等時,應如同遇到大寶藏一樣,願恒時珍惜此等難得的助成忍辱功德之寶貴對境。

       這一個修法極其殊勝。如果一個大乘行者沒有具足這種功德,即生成佛是不用說了,就連一般世間的成就也難如願。因此,我們要重視這個大乘修法中的殊勝竅訣。

       現在是末法時代,大多數眾生的秉性都顯得很惡劣、粗暴和蠻橫,相續中充滿了邪知、邪念和邪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如果因為眾生秉性下劣而蔑視、厭煩,從而遠離這些眾生,顯然是不對的。這些道理在《入行論》中有詳細論述,你們可以參閱。

       眾生和佛在本性上、究竟實相上,雖然沒有一點差別,然而在顯現上,眾生被煩惱所逼迫,身心都不得自在,從而形成了這樣惡劣的秉性。也就是說,眾生是因為往昔無量劫以來,自己造了無數猛烈的罪業,被這些罪業所逼迫,沒有自在,從而形成了極其惡劣的秉性。

       我們應該相信,大多數眾生,尤其是信佛學佛者,都願意制止自己的煩惱,但強大的業力使這種美好願望不能實現。比如嗔恨心大的人,深感嗔恨煩惱的痛苦,每當嗔恨心平息下去以後,他們心裡都有份煎熬、有份掙扎,心靈極為不安。每次都想:下次再不能這樣了。但當一遇嗔境,就又舊病重犯,這樣反反覆覆,受盡折磨。因為無始以來業力所帶來的果報,如果今生不以精進修持來斷除煩惱,來世就會更加不自在、更可憐、更悲慘,最後終於墮入三惡趣,感受無窮無盡、不可思議的痛苦。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眾生,因為身、心不自在的緣故,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甚至毫無理由地對眾生作傷害。作為修行者的我們,自己的煩惱還沒有斷除,是一個受外境所轉的凡夫,當然也會常受惡劣眾生的傷害,遭受痛苦與不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樣的情況呢?應該按照這裡的竅訣來對待。這一頌和第二頌有相似的地方,但這一頌更進一步講述了更深一層的修行竅訣。

       “猶如值遇珍寶藏”,雖然各種眾生有貪心大的,嗔心大的,癡心大的,慢心大的以及疑心大的,但是我們不能厭離遠離他們。實際上,我們也不可能遠離他們,這一點在第一頌當中曾經講過了。《佛子行三十七頌》也說:“於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損害如寶藏,故於諸眾無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每當眾生損害我們時,不但不生厭離和嗔恨心,反而將他們當作大寶藏,這種竅訣口頭講起來容易,心裡卻很難這樣觀修,行為上就更難加以實施了。可是,我們必須要首先明白道理,然後漸漸地進行修持。萬事開頭難,等慢慢習慣也就成為自然。比如剛開始學電腦時,會被操縱電腦的複雜程序弄得暈頭轉向,但一旦熟練之後,電腦就會成為工作的一種方便。當我們開始修這竅訣時,也會覺得與自己很難適應,但是只要自己堅持修下去,依靠上師的加持、不斷的磨練,以後再和各種不同的人接觸時,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寂天菩薩說:假如他們害你時,一定要對他們生大悲心,如果不能生起大悲心,至少也不能生起嗔恨心。以前,仲敦巴尊者問阿底峽尊者:“如果人打我、罵我、殺我的時候,我應該怎麼辦?”尊者的回答和後來土美仁波切對此所作的回答在意義上頗為相似,即“我雖無有些微錯,何人若斷吾頭顱,然以悲心將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青海省有位著名的喇嘛嘎秋仁波切(至今仍健在),在文革期間受到了批鬥,在每一次被押至會場之前,他就開始修發心:“今天我要為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而發心修安忍波羅蜜多。”這是發心殊勝;批鬥開始了,人們打他、污辱他、誹謗他,而他安住於無緣空性中修安忍波羅蜜多,這是正行殊勝;最後批鬥結束,他默默地念迴向文:“將此功德迴向給所有打罵我的人,也迴向給一切眾生。”這是迴向殊勝。文革結束,宗教政策恢復了,許多當年曾經批鬥過他的人,來嘎秋仁波切面前請求懺悔,但他平淡地說:“你們沒什麼可懺悔的,如果不是因為你們,我就無法修安忍,這是個殊勝的方便。我現在一點也不恨你們,相反,你們大家是有功德的,請不要作什麼懺悔了。”這就是大乘菩薩與眾不同的道德與風範!

       實際上,害我的人真和如意寶一樣,是成佛不可缺少的助緣。佛曾說,只有能安忍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子。無論是在《入菩薩行》、《佛子行三十七頌》還是在《修心八頌》當中,都為大乘行者樹立了如是相同的標準。所以,我們面對怨敵,應該像報答大恩上師那樣去報答他們。因為對於我們修忍辱度的大乘人來說,怨敵就是助成忍辱波羅蜜多功德的無盡寶藏,所以理應恒常珍惜此難得寶。


       第五頌    自受虧損


願我於諸以嫉妒,非理誹謗本人者,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


       他人出於嫉妒等煩惱惡心,而非理地辱駡、誹謗我及上師親友等人時,我願意將這一切吃虧、損害、失敗等痛苦全部由自身取受,而將所有的勝利、利益、安樂奉獻給他。

       恰卡瓦格西為求這一頌的後兩句,依止夏日瓦上師六年之後,才得到了傳承。他一生依止修行,最後斷盡了我執及我所執。現在在座的人當中,尤其是剛到學院的居士們,一到學院就立即得了《修心八頌》的全部傳承,希望能夠珍惜!

       這一頌從字面上看很容易懂,然而內涵非常深廣奧秘。行者如果能一直認真精進地修持,必定能夠斷盡一切我執,達到極高的境界。

       頌詞中講,他人出於嫉妒、貪欲、嗔恚、愚昧以及粗心大意等一切不清淨的發心來非理辱駡、誹謗我等,此“等”字包括我的金剛上師、金剛道友以及父母親朋等人。誹謗分兩種:一是“非理誹謗”,二是“合理誹謗”。比如說,我本來戒律很清淨,但別人說我戒律不清淨;又比如,我本來沒有偷東西,而被人指責做了偷盜行為,這些都屬於“非理誹謗”,再比如,我本來不是外道,別人說我是外道……如是等等。凡是不符合事實的誹謗是“非理誹謗”,符合事實的誹謗是“合理誹謗”。

       一般人對“合理誹謗”還稍微能夠承受,而對“非理誹謗”就簡直難以承受了。文革的時候我還很小,當時有很多人被戴上了“四類份子”的帽子。聽說我的一位親戚一下戴了三頂帽子,我非常想看看他戴的什麼帽子。結果,在一次批鬥會上,看到他和一些人並排站在台上,我卻連一頂帽子都沒有看到……這也算是一種“非理誹謗”吧。

       一般人都把誹謗自己的人看成是最大的仇人,但對於我們修學大乘法的人來說,誹謗辱駡等恰似如意寶一樣,是生功德的寶藏,是迅速成佛的良機。博朵瓦格西曾說:“別人誹謗你,是對你最大的恩惠。”我們應該觀察自己的相續中是否能生起這樣的心念。再深一層說,在修大乘的菩提道上,連自己的妻子兒女、自己的身體都要布施給一切眾生,那麼,這點誹謗辱駡又算得了什麼呢?

       曾經有位大德,因為他人的嫉妒而入獄多年,他說“這是我的業力”而甘受其報。再比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米拉日巴尊者,晚年時,一位格西因為嫉妒將毒奶送給他吃,尊者觀一切如夢如幻,坦然服下……這些都是大乘行者所應具有的珍貴品質,是將煩惱轉為道用的具體表現。

       遺憾的是,現在大多數修行人我執太重,對待他人幾乎已經達到了寸步不讓的地步,這樣的修行豈不是南轅北轍嗎?又有一些人,外表閉關多年,出關後,稍遇違緣就大發嗔心,這樣,即使一輩子住山也沒有多大益處。薩迦班智達在《格言寶藏論》中說:“惡人住林亦粗暴,正士住城亦溫柔,林中猛獸常發怒,市裡良馬亦馴順。”學佛者應該具足善良的人格,在此基礎上進行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藏族有句諺語,意思是說在平時,肚子吃得飽飽的曬著太陽,一切順緣都具足的時候,大家都沒有什麼煩惱,像個好修行人,而一旦缺食少穿,打雷下雨,遇到一些違緣的時候,他們的修行就無影無蹤了,這種情況在修行人當中經常出現。要對治這樣的違緣,應該常常觀清淨心,觀一切都如夢如幻,觀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的本性,現在,因受業力的支配來傷害我,確實是不得已,如同病人本不願意生病,但不得已生病一樣。所以,我應該對他們生起大悲憐憫之心,心中一想開,就比較容易忍受別人的傷害了。接著再觀想一切顯現都可以用來轉為道用,增上自己的修證功德,進而對眾生生起感恩報恩之心。

       世人常說“吃小虧占大便宜”,“失敗是成功之母”。從世間人的角度看來,我們可以在吃虧失敗的過程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以便在將來得到更大的利益和勝利。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為了究竟成佛,首先要將一切安樂送給他人,這樣才可以得到最大的佛果。法王如意寶在《勝利道歌.天鼓妙音》中說:“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因此,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承擔他人的一切過失、虧損及痛苦,而將福德、安樂、勝利奉獻給他人。

       這個竅訣非常甚深,本想多講一些,但是很慚愧,我自己沒有這樣的修持,只是稍稍有些體會和經驗,依靠這個,我再給你們稍講一點。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看他人的過失,久而久之,就會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善良的人。而經常看他人的功德,常常思維他人對自己的恩德,習慣了,就會對人人都生起感恩之心。如同有眼病的人見到雪山是黃色,而沒有眼病的人看雪山卻是白色,如是一切都是自心所產生。了知這個以後,我們就應該把它融入到修行當中去。爐霍縣多芒寺中有一位那西堪布,他看任何人都是好人,從來不看他人的缺點。即便是看到了,他都說:“不能說他人的過失,這也許是佛菩薩的度生方便,有不共同的密意。”所以,他從來不與他人爭辯是非。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修道中的高處就是前面所講大德們的行為,應將世間所有的痛苦、虧損、失敗歸於自己,將一切勝利、安樂奉獻給他人。而不能開始像菩薩,中間是凡夫,最後成魔王,我執膨脹,墮入惡趣。

       這個竅訣詞句簡單,意義深奧。為了使大家加深理解,我加了一些教證和公案。真正要圓滿修持《修心八頌》,只有一地或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行。不過,我們可以作相似的修持,依照這個竅訣,上師的加持,在心地上多下工夫,漸漸就能趣入這樣的境界。

       《修心八頌》對修學顯密教法都有很大利益,因幾位弟子的祈請,這次講了這部論典,我非常感謝他們。相信這部法會對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今後的修行、做人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修行和做人不能相應,哪怕是在山上閉關多年,“修行很好”,但下山之後還是不能與人相處,遇到違緣,自己沒有辦法遣除。這樣做,一方面使他人對佛法不起信心,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一再遭受挫折而退失修道之心。我們在座的人中不敢說沒有菩薩,但差不多都顯現的是凡夫形象。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娑婆世界裡是非常可憐的。在學院裡,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信仰三寶和因果,所以要比一般人好得多,而回到大城市裡,你周圍的人都不知因果取捨,不信仰三寶。在這種惡劣環境中,你們一定要牢記此中所講的竅訣,一遇到煩惱之時,就立刻用竅訣去把自己的煩惱調伏,猶如戰場上的勇士,一遇到敵人就會迅速抽出武器來把敵人消滅掉一樣。

       以前噶當派的大德們尤其重視此頌的後兩句。我們如果把這兩句抄下來貼在家裡明顯的地方,時常警策自己,相信會對自己的修行有所幫助。過去我在讀師範學院時,很喜歡將與自己相應的格言、警句貼在自己宿舍的牆上,在出門或在吃飯之前都先看一看,結果對自己的道德修養、完善人格都起了一些幫助作用。比如“不因讚稱而高興,不因辱駡而憂傷,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等等,經常看這些,才知道自己做人很差。

       我們如果僅僅只懂一點道理,相似而行,或者甚至連道理也不懂,每天只念心咒、觀明點、辦個皈依證,就自以為是個佛教徒了,我們的這種行為對自己的相續不可能有真實的利益。從噶當派大德的傳記中,我們看到他們的心是如何的善良,行為是如何的清淨。相反,我們看看自己又是怎樣的呢?希望大家多看看他們的傳記,以增加自己修法的信心,精進努力,使自己走到修心的軌道上來。

       修行好的人,對整個社會都有利。所以,如果佛教教育深入每個人的心中,那麼整個國家的社會道德都會隨之而提高。目前,很多學佛的人還沒有這樣的能力,但希望在以後有能力的時候,能將整個社會的道德、做人的標準扭轉到佛法上來,使人們盡量不造惡業,多做善事,懂得取捨因果等。因此,修學佛法對社會文明和世界和平都有重大深遠的意義。

       第六頌    視害為師


願我於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為善知識。


       我往昔曾饒益幫助過某人,也曾對他寄以深心厚望,然而他恩將仇報,對我非理加害,願我能真心視他為自己的善知識,而毫無怨恨之心。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種情況:自己以前對他人無論在人力、財力,或者在修學佛法上都給予過種種幫助,心中對此人寄予厚望,願他不負所望。但是,他不知報恩,反而以種種不應理的方式加害於我,正如米滂仁波切在《釋迦牟尼佛廣傳》中講的,佛陀在因地修安忍度時,曾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他人,此人不但不知報恩,反而傷害他一樣。現在社會上的這種事情隨處可見,對此我們應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些人呢?應該把這些人看成是善知識,觀成與自己的金剛上師無二無別,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雖然這樣,我們也應該觀修安忍,盡量地去實行,這時如果生起嗔恨心,那就是假修行!

       將傷害自己的人觀成與自己的上師一樣,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難做到的。在幾年前,我從印度請回的一尊文殊菩薩像,不幸被一個熟悉我的人偷偷拿走了。本來我從小就對文殊菩薩有極大信心,從印度回來經過香港海關時也費了好大的周折,本來準備好好地供養這尊佛像,作我的皈依境。這尊佛像具有無比的加持力,如果有人哪怕出幾百萬我也不會賣──自己對文殊菩薩太執著了。後來管家知道了這件事,問我要不要調查,或者請公安局幫忙。我大致知道偷者是誰,如請公安局幫忙的話,找回佛像也並不算難。不過我當時想:如果追究起來,那就誰都會知道偷佛像的人是誰了,本來佛像是用來利益眾生的,如果因此使這個小偷煩惱了,就不如悄悄送給他算了,何況這也是我修安忍的最好機會。於是我謝絕了管家們的好意,這件事就此了結了。

       如果在無緣無故受到別人傷害時,自己不但不嗔恨,反而對他生起大悲心,並把自己的一切善根都迴向給他,將他觀為善知識,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人家拿了你的東西,你就恨得咬牙切齒,大發雷霆,那就不是真修行人,也就離菩薩道越來越遠了……

       如今,我們遇上違緣的時候很多,應該好好把握住每一個修安忍的機會。《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吾如自子愛護者,彼縱視我如怨敵,猶如慈母於病兒,尤為憐愛佛子行。”這是我們所應具足的基本修行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