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779|回复: 8

怎样叫依法不依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0-2013 23:48:01|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要依照经典中世尊的开示来说法就对了吗?

发表于 9-10-2013 02:47:17|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师兄好,末学给您找到一点相关的堪布的开示,希望对您有帮助。   
http://www.zhibeifw.com/dxyj/yj_list.php?id=8251


问:我是宗教研究中心硕士三年级的学生。藏传佛教中强调依止上师,这是否与佛陀要求的“依法不依人”相违?您是怎么看的?

索达吉堪布答:

    并不相违。佛经中讲“四依”时,是提到了依法不依人。表面上看来善知识是人,好像不能依止,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
  


    藏地的麦彭仁波切,曾造过一部论典叫《解义慧剑》,我以前也翻译过,里面对“四依”就讲得比较清楚。其实,依法不依人的意思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关键要依止佛法所讲的内容,比如修出离心、菩提心。如果一个人的名声不错、很有财富、粉丝也多,但他讲的却与经论不符,那要听他的还是听经论的呢?肯定要听经论的。
  


    当然,若想真正“依法”,首先要依止一位具法相的善知识,这是必需的一个前提。否则,就会像《华严经》中所说,假如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你再怎么样有智慧,也不可能精通佛法的真谛[1]。那么如此一来,有没有依人不依法的过失呢?是没有的。因为甚深的佛法若不依靠上师指点,单凭自己的智慧,肯定无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现在有些人说:“藏地修皈依时,还要皈依上师。我们汉地就不需要,只是皈依三宝就可以了。”这种说法不合理。其实汉地也有四皈依,像唐朝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里,就清清楚楚提到了“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汉地不少人皈依以后,特别喜欢办皈依证,我们藏地一般没有这种传统,只要是三宝弟子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办什么证。你皈依的对象,可以有三宝总集的上师,也可以直接是三宝。但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应该明白,佛教就像世间的大学,它的教学内容很重要。这个内容相当于佛法,而佛法依靠谁来指导呢?就是上师。如果没有上师,相当于学校没有老师一样,它的教学内容再好,也没办法让很多人接受。所以,这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来了解。

  [1] 《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13 18:47:03|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好:阿弥陀佛!
师兄菩萨心肠特慈悲!
一再蒙师兄提点,后学无上感恩!
如师兄所言,学佛需要佛菩萨冥佑、善知识摄受,否则光靠自己往往走偏了都不知道,还误以为自己是增上了呢!后学也曾听过师父开示有关舍利佛尊者及王子法才往昔因无善知识摄受而退失菩提心的故事,所以知道有善知识随学非常​​重要。也因为如此,所以选择善知识特重要!尤其像后学这样初学的人,实在没有简别智慧来判断谁是真正的善知识,所以就以经典作依据,因为善知识所说的法当然不能违背世尊的圣教,不然怎么叫做学「佛」人?又怎可叫做「佛」弟子?因其所学根本不是佛陀所传的法呀!所以归究起来,还是要以法为主。谢谢您的教导!

关于师兄所提到的四皈依等,首先《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后学浏览其仪轨内容,与后学参加过的正统汉传佛教法会都不一样,所以判断其亦属藏地喇嘛们的传承,也因此才会以皈依上师为先。但后学个人认为,如果真的是佛弟子,所学所修所传是佛陀的法教,就应该以皈依佛摆第一,譬如世间拜师学艺,假使有朝一日学成出师了,难道就可以站到师父前面对众师兄弟说:「我最大!以后你们要先向我打招呼,然后才是师父」? ? ?这已经逾越了弟子的本分了,后学称之为『不肖子』!
而且就后学目前所接触及从众师兄间听到的,目前藏地喇嘛上师们所修所传的法与汉传佛法完全不一样,后学实在无法苟同!

上来与师兄切磋分享,唯愿有益于您与诸有缘人
阿弥陀佛

祝愿您 学法无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13 21:55:34|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忍覺子 发表于 12-10-2013 18:47
师兄好:阿弥陀佛!
师兄菩萨心肠特慈悲!
一再蒙师兄提点,后学无上感恩!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sutra/sixth-huinang/03-3.htm

人有聖凡之分,真理的法,卻只有一個。因此,經典告訴我們,學佛應該依止四法修學:

1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學佛應該以真理為依據,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互異,人有生老病死,去來遷流,而法(真理)則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所以學道應該依法不依人。

2依智不依識:智指無漏的般若智慧,識是指有漏的分別意識。因為世相虛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分別、認識的現象,時刻都隨著虛幻的世相而變化,所以以識來分別、認識世間的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畢竟不夠徹底;而無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圓鏡智,好比一面鏡子,可以如實照見世間萬象,又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學佛不僅要「依智不依識」,還要進一步「轉識成智」,如此才不會被世間幻象所迷惑。

3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是用來詮釋真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體。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文字可以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但也可能因為斷章取義,或因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而造成誤解。世法尚且如此,何況微妙甚深的佛法真理。所以禪宗主張「不立文字」,六祖大師甚至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微妙的法門和真理,無法只靠文字來表現傳達,所以學佛應該從義理上去了解佛法,而不應該在語言上推敲、計較、執著,否則造成文字障,只會與道相去日遠。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法有世俗諦與第一義諦之分。世俗諦是不究竟的方便法,第一義諦是究竟絕對的真理。方便法門是佛陀為適應眾生的程度、根機而施設,我們不能把方便法當成究竟。最究竟的是與佛心想應,所以學佛應該依了義佛心,不依不了義的方便。

                                        《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陀說種種法,是為了幫助眾生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譬如以指頭指引我們見到月亮,所以修學佛法要能「因指見月」,千萬不能因執著指頭,反而障蔽雙目,見不到月亮。

                                        這個譬喻同時也是說明:佛陀的法,正如過河所需的船筏,一旦過了河,上了岸,就應該把船放下。意思是說,我們平時拜佛,一旦成佛了,就要把拜佛放下,如果還要執著拜佛,就如同過了河還背著船走,而成為一種執著,執著就是一種病,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13 22:33:42|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回复又被审核了

LZ要是你有兴趣,可以参加新加坡佛光山 ,光明山, 或 新加坡佛总的佛学课程。能学到很多也能认识很多佛友,一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0-2013 05:19:54|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忍覺子 发表于 12-10-2013 18:47
师兄好:阿弥陀佛!
师兄菩萨心肠特慈悲!
一再蒙师兄提点,后学无上感恩!


师兄您好

感恩您的回复, 非常随喜您对于佛教的兴趣和信心。

关于您最后提到的四皈依,四皈依其实和三皈依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是突出了上师的重要地位,
因为:上师乃三宝之总集。

关于上师的重要地位,不仅仅是密宗里面这样讲,显宗汉传也有很多教正:

《般舟三昧經》:“當敬于師,承事供養,視當如佛。”

《瑜伽大教王經》:“所有三世諸佛,皆來詣阿闍梨所恭敬供養。何以故?此金剛阿闍梨,即是一切如來。”

《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佛入滅後彼金剛阿闍梨是汝等師。何以故彼阿闍梨而能護持佛剎。復能護持金剛祕密法故能說四字名。此即是如來相。汝等大眾當於彼師。常加尊重禮拜供養同於佛想。即感一切如來常加擁護。即是見前一切如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0-2013 10:22:05|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Moderator 发表于 15-10-2013 22:33
哎,回复又被审核了

LZ要是你有兴趣,可以参加新加坡佛光山 ,光明山, 或 新加坡佛总的佛学课程。能学到 ...

南无阿弥陀佛!
非常谢谢您慈悲布施,提供修行资讯,有机会后学会去参学了解!祝愿您早证菩提!愿诸有缘人亦皆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0-2013 10:30:29|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忍覺子 发表于 16-10-2013 10:22
南无阿弥陀佛!
非常谢谢您慈悲布施,提供修行资讯,有机会后学会去参学了解!祝愿您早证菩提!愿诸有缘 ...

回复帖子还是没放出来

里面不只是说明 依法不依人,还有其他三点

依智不依识
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0-2013 09:19:49|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Moderator 发表于 16-10-2013 10:30
回复帖子还是没放出来

里面不只是说明 依法不依人,还有其他三点

师兄,阿弥陀佛
帖子见光了
谢谢您的慈悲布施分享
您说得真是好!
随喜赞叹!
咱家还得继续努力拜佛念佛
希望早日把船放下
祝愿您也一样
還有所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