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086|回复: 0

《金刚经》开示录 (27)索达吉堪布 传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0-2013 00:13:06|来自:英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七节课


        如来的授记,若在实相中存在,不可能是真实的授记。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言:“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在一切所知当中,如果有一法是成实的,形形色色的所知都不会显现,正因为不是成实的缘故,各种各样的显现才合情合理。犹如镜子中的山河大地,由于不是成实的,才能在小小的镜子中映出来,万法亦如是。

《金刚经》中一会儿说有、一会儿说没有,一会儿得授记、一会儿不得授记,好像一句话中处处有矛盾,所以汉地讲《金刚经》的人非常多,但真正讲得好的并不多见。这次我传讲《金刚经》,稍微宣说了一点此经的密意,不敢说是全部,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经文的深入理解。我以前看过很多讲义,也听过很多录音带,有些大德的语句非常优美,听起来也很舒服,但从意义上观察,可能因为没有《金刚经》传承吧,有些地方不太尽人意。不管怎么样,诸佛菩萨是通过不同形象来度众生的,究竟上当然没有差别。

        前面讲了释迦牟尼佛若真实存在,就不会得到授记,不真实存在才得授记。表面看来是矛盾的,这是为什么呢?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为什么?所谓如来,即诸法的本义。”

如来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如”是真如之意,指法界的胜义本性,“来”是已经到达了这种境界。按照藏传佛教的解释,如来就是究竟达到了真如本地。

所谓的真如,《成唯识论》中定义为:“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宗镜录讲义》中也说:“演法味者,即真如真味。”真如有声闻、菩萨、佛陀之分,唯有佛陀才能彻底通达真如实相。

        此处,如来与真如是同一个意思,因为如来并不是有眼有鼻的形象,而是一切诸法的本性,这种实相是真正的如来,所以如来不能得授记。

        〖诸法如义〗:诸法的本来面即如此。从空性角度来讲,佛菩萨来人间也好,不来人间也好,法性永远都不会改变。《金刚经》之所以甚深,原因也在这里。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假如有人说:如来已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这种说法不正确。须菩提,在实相中,无有法令佛得到无上正等觉的果位”。

此处与玄奘、义净翻译的略有不同,玄奘译为:“若如是说如来、应正等觉能证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此言为不真实。”义净则是:“若言如来证得无上正等觉者,是为妄语。”藏文中说:“须菩提,若有人说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人已入邪道。”

你们若想研究《金刚经》的话,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这几个译本拿来对照,这样才会便于理解。有些不好解释的地方,参考一下其他译本,意思自然一目了然。

对分别寻伺者或未通达般若实相的人,在他们的迷乱根识面前,可以承认如来获得了正等觉果位。不仅凡夫如是承许,佛陀当初也承认自己在菩提树下悟道,并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所以在名言中,佛在众生面前显现先发菩提心,中间修六度万行,最后现前法身与色身双运的果位,确实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从胜义角度来讲,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实相中任何法都了不可得。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妄。”

在世俗名言中,释迦牟尼佛于印度金刚座,摧毁群魔现前菩提,在鹿野苑等处转fa轮,这些都是不虚的事实,任何一个科学家、理论家若说这是迷信,则与历史截然相违。但在胜义实相中,诸法无实,一些显现皆不存在。《三摩地王经》说:“比如男子做梦时梦见一位绝色佳人,他在梦境中享用此对境,但醒来后什么都没有了,诸法亦当如是观(胜义中无实,世俗中无虚)。”

一切法的本性无实无虚,但很多人因为没有通达此理,也没有闻思过中观,故常偏堕于一边。有些人认为什么都没有,因果也是空的,连发菩提心都不存在;有些人认为一切都实有,如来是一个万德庄严的大智者,他是真实存在的。这些都是入邪道者,不能得见如来的本面。

        昨天讲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也不可思议,今天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实无虚,这些金刚语大家应当记住!“无实无虚”可以说归纳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观察任何一个法时,它在名言中真实无虚,造恶定会堕入地狱受苦,但胜义中是不存在的,这即是万法的真相。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因此,如来在诸佛经中说:轮涅所摄的一切万法,全部是佛法。

《文殊经》中,文殊菩萨问舍利子:“什么是最殊胜的佛法?”舍利子答:“诸法无有自性,此乃最殊胜的佛法。”可见,无有一法不是佛法,佛法的范围非常广,能够容纳一切万法。

        汉地有个慧忠国师,他在讲《金刚经》时说一切万法都是佛法,有弟子问他:“假如一切都是佛法,那么杀人放火是不是佛法?”国师笑一笑,说道:“杀人放火的本性是空,仍离不开佛法。”

佛法在名言中分为所取之法、所舍之法,杀人放火是所舍之法;从胜义来讲,是无取无舍之法,这是分开二谛而言的。慧忠国师回答时并没有这样分,他主要是站在胜义角度来讲的。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如来所说的一切法并非实有,只是名言中叫做一切法。”

佛陀为断除众生的贪嗔痴,引导他们趋入菩提道,前后共转了三次fa轮,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从实相来说,这些法非一切法,因为能言所言全都不存在,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佛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问须菩提:“比如人的身体长(zhǎng)大,是不是实有存在?”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虽说人身长大,但其实没有大身就是大身。”

嘎玛拉西拉说,此处以身体长大为喻,说明一地菩萨到佛陀之间的智慧越来越增上,佛陀的智慧最为圆满。在名言中,身体有大小的差别,智慧有高低的悬殊,但从胜义来讲,这些分别均不成立,不是大身才是大身。

《首楞严义疏注经》云:“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从世俗来看,这好像有点矛盾,小不可能大,大不可能小,但从万法无自性的角度却可以成立。米拉日巴钻入牛角里,牛角没有变大,米拉日巴的身体也没有变小,这完全是一种事实,万法的本性即是如此。又譬如,在梦中我的身体非常高大,这种高大并不是真正的高大,因为梦中没有实质的身体。同样,菩萨智慧的增长也不成立,尽管名言中有从一地到十地的真实果位,但胜义中确实没有这些。

《金刚经》中有很多隐藏的比喻,不去观察则根本看不出来。此处大人的身体比喻佛陀的智慧,小孩的身体喻为菩萨的智慧,若想长成大人,必须要从小孩开始。如果没有明白这个比喻,就会觉得一会儿讲佛陀,一会儿讲菩萨,一会儿又讲身体,表面上看来很难懂,但只要用心去体会,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密意。

        如上所说,就像身体长大一样,菩萨的智慧也越来越大,但实际上菩萨也是不存在的。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须菩提,菩萨也是同样。若有菩萨说‘我要灭度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就不是真正的菩萨,因为执著相状之故。”

在《大智度论》中,相分为三种:假名相、法相、无相相。菩萨等诸法的名称,是假名相;五蕴所摄的一切,包括分别念,都属于法相;对空性的执著,叫无相相。依《大智度论》所说,发菩提心是一种法相,执相者则不得解脱。因此,有相状的菩萨不是真实的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为什么呢?所谓的菩萨,不应执著任何实有之法。通过了义经典可以发现,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大菩萨的境界,并没有菩萨的执著,也没有救度众生的执著,《六祖坛经》云:“外离一切相,名无为相。”无相才是菩萨的名字。

        前面讲诸佛远离一切相,此处说菩萨也远离一切相,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在经中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如《涅槃经》云:“一切法悉无有我。”既然没有真实的我,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从何谈起呢?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jingangjingks/main.php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