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250|回复: 2

[原创] 论古今文化之厚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3-2014 17:43:47|来自: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呵呵,先生好文采,舌生兰花,张口吐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渊阁主谁都不服,独服先生您矣,

观华夏之文脉 周平王东迁洛阳至秦灭六国的500年间虽然在政治上勉强维持天下一统的尴尬局面,可是在哲学和文化上却是欣欣向荣,百家争鸣的大时代,治经者,简牍如山,治史者,国无一漏,东周诸子,纷纷开山立派,注书衍说,我中华之博大,莫不如斯。

两汉两晋庙堂之高如泰山起于齐鲁,云蒸霞蔚,蔚为大观,汉乐府藏于市井之间,幽雅而未见其卑鄙,汉赋兴于士大夫之流,叹时势,叹国运,瑰丽而未见其媚者,大汉民族终有其形。

唐诗宋词承前启后,整顿国故,文立其轨,书有其章,格律一出,天下无声,宋词以白话而言斯文之长短,市井坊间,争相传唱。实乃显国昌文。又唐宋八大山人开散文之宗,文运至鼎也。

元虽荒蛮之族,却承唐宋文华大统,其曲以能听之文传世,琅琊悦耳,雅俗共分。

明清之文章非小雅而成大巨,小说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写社会之万相,辩人性之美丑,令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纵观古代中国,每三五百年就有鸿儒大德,近代以来,一两百年矣,未见大德,未见鸿文,此中国之文学式微尔,文渊阁主非厚古薄今,天下衮衮诸公当以此文为羞,奋起直追,或可超圣贤,或可成泰斗。

今天天下经济鼎盛,银钱巨万,国势日隆,则文学莫不如唐宋呼!

瀑布.jpg
美图.jpg
发表于 25-3-2014 23:58:00|来自: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苏轼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说明由唐到宋诸多文人士大夫 中的有识之士,其实对八代以来甚嚣尘上的骈体文之文风是相当的不以为然的。一如民末清初“五四”文改时期的衮衮诸公对整个文言文的深恶痛绝。先生在此对中华文学之式微的焦虑可谓前有古人,英雄所见略同。不过现在看来,骈体文格式和谐,韵律优美;文言文相对庸俗鄙陋的现代文更是显得高雅隽永,意味深长(中华文明的大衰落的兆头由此可见一大斑),所以白话文也自有它的优点,主要还是使用者缺乏自信心和创造力吧。勿须痛心疾首的厚古薄今,更不必先上个世纪“五四”和“文革”一样对自我文化大刀阔斧的自我阉割。现代中国文学需要振臂疾呼的清醒着,更需要埋头耕耘的实干家。忍得了寂寞,消得了浮躁,开我文坛一代新风气,此大任非文渊阁主莫属了,先生勉之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3-2014 20:25:56|来自: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qianzhi 发表于 25-3-2014 23:58
苏轼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说明由唐到宋诸多文人士大夫 中的有识之士,其实对八代以来甚嚣尘上的骈体文 ...

文渊阁主最初是写古体诗,写到一半我发现了古体诗的问题,特别是和一些老学究接触之后感觉更强烈,古体诗格式太严谨,缺乏自由度,思想放不开,表达情绪很拘谨,同时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所以我将目光投向新诗,新诗时间短,没有那些人为的干扰,清新自然,但是底蕴梢差,于是我想进行一种融合古今的改革,于是诞生了文渊阁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