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727|回复: 1

【狮城论坛】理解世界最有效的方式 2014八大科技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2-2014 11:16:25|来自:广东汕头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人得名源于其“智”存续20万年繁荣昌盛至今
所仰赖的莫过于对世界的理解
而科学
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有效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一年到头
为小家忙忙碌碌
也需要抬头看一眼这个大世界
看看那些宏观的东西
是不是觉得
人生也宽阔了一些呢?

8.“冰桶挑战”与ALS




2014年6月,一种被称为“冰桶挑战”的娱乐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参与者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然后点朋友的名,被点者要么也浇水,要么向慈善组织捐钱。7月底,一位“渐冻人”(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文缩写ALS)患者彼得•弗雷特斯将这项挑战和ALS联系在一起,发生了爆炸式传播,不久几大慈善组织开始介入,许多上层人士也被点名,并蔓延到了世界各地。迄今为止,来自全世界的参与者一共在脸书上贴出了1700万个冰桶视频,募集金额超过1.15亿美元,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去年ALS研究经费的三倍。这是社交媒体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生物医学研究募集活动。

批评者认为冰桶只是跟风,让人忽视其他更致命的疾病。但支持者认为,这是一个娱乐活动科学化的成功案例,不但让一种罕见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募得的经费也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推进相关领域研究十分重要。毕竟,科学事业是归于全人类的,科学传播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7.不同寻常的数学奖得主



左为张益唐,右为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


2014年有两位数学奖项的得主引人瞩目。

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因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中做出关键贡献而获得了2014年的柯尔数论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伊朗数学家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则因为在黎曼曲面及其模空间领域的贡献成为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女性。

这两位得主的身份都有些不同寻常。张益唐博士毕业后曾经因为在学术界找不到工作而以做三明治为生,后来成为新罕布什尔大学讲师但也一直没有进入终身教职系统,十多年来没有发表论文,却在数论领域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而米尔扎哈尼则是数学界里并不多见的女性:美国只有30%的数学博士生是女性,终身教职系统中的女性只有12%。米尔扎哈尼说,虽然她没有遇到过明显的歧视,但的确有很多细微的文化因素阻挠了女性从事这一职业。


6.《星际穿越》热潮



interstellar黑洞吸积盘背景下的飞船。

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由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担任制片及科学顾问,包含了“迄今最真实的黑洞模拟”,片中提及的引力、虫洞、黑洞、时间膨胀、枯萎病甚至“末日作物”玉米等概念,虽然并不算新鲜,但在公众和科学界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更有大批科学家和科普爱好者来“吐槽”影片不科学的地方,而作为科学顾问,索恩也对争论最多的一些设定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5.新一轮遗传工程争议




遗传工程是一项强有力的技术,但我们作为一个社会,能充分实现它的潜力吗?

围绕转基因的争议实际上从未真正停歇,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重要争议点。年初,一部关于美国转基因食品状况的纪录片在国内引发了巨大反响,但其中的大量漏洞、断章取义、采样偏差和逻辑谬误也引发了许多专业人士的批评。

8月,美国农业部邀请中国多家媒体前往美国,了解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全貌。11月,采用RNAi技术创造的低丙烯酰胺土豆获得批准。12月,曾多次引发贸易争议的MIR162转基因玉米获中国批准。与此同时,各种新一代转基因产品——易于制造生物燃料的杨树、富含维生素A的香蕉、光合作用效率提升的烟草……也都在各自的研发道路上前行。争论可能永不会消失,但技术并没有因此而停滞。

4.七大探测器围观彗星飞掠火星



彗星飞掠火星时,所有轨道探测器都躲在火星的背面,以防被彗星带来的微粒击毁。

9月,火星迎来了两艘全新的人造航天器:2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MAVEN探测器抵达火星;2天后,印度空间研究机构的MOM探测器也顺利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至此,连同NASA和欧空局先前仍在运转的火星探测器,对这颗红色行星展开考察的人造航天器史无前例地达到了7个。

不到一个月之后,即10月20日,首次闯入内太阳系的C/2013 A1赛丁泉彗星近距离飞掠火星,最近时距离火星不到14万千米,相当于地月距离的大约1/3。这场可以说是一生只能遇到这么一回的罕见天象,不仅将一颗奥尔特云彗星送到了7个探测器的面前,还在火星上展开了一场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大规模试验。这些火星探测器对彗星飞掠进行了观测,发现彗星带来的物质给火星带来了一场流星暴雨,甚至在短时间内改变了火星大气的成分。目前,科学家仍在分析各个探测器发回的大量数据,关于彗星与火星的这场[关键词屏蔽]湿吻,可能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他们去发现。

3.史无前例的埃博拉疫情



塞拉利昂,世卫组织的何塞•罗维拉(Jose Rovira)医生从一位疑似埃博拉死者身上棉签取血。

在2014年,“埃博拉”无疑是卫生领域最牵动人们神经的一个词汇。这种来自非洲的烈性传染病原在2014年带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瘟疫灾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它可以扰乱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发热、疼痛、出血等症状,死亡率极高。在此之前,埃博拉在国际上也很少得到关注,然而随着交通变得越来越发达,这个“非洲死神”也闯入了更多人的视线。至今,针对埃博拉的药物和疫苗仍未上市,西非疫区也面临着公共卫生体系极其脆弱、民众健康意识缺乏等诸多问题,疫情一度失控。

幸好,在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国际援助力量参与到了埃博拉的防控当中,药品和疫苗的研发试验工作也开始积极地推行。作为横跨2014年全年、全球最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埃博拉为西非人民留下了血与泪的记忆,也为全世界的疾病控制工作敲响了警钟。


2.小保方STAP干细胞事件



发现之初,新闻发布会上的小保方晴子。她身边的是另外两名作者笹井芳树和若山照彦。

今年,科学圈的视线几乎从未从小保方晴子这个名字上移开。1月30日,这位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研究者在《自然》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在文章提出了一种获得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刺激触发性多能性获得(STAP)。文中宣称这种方法能单纯通过环境胁迫让体细胞获得多能性,因此论文发表后受到了研究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然而在短短半个月后,小保方晴子的研究被指造假,RIKEN方面随即展开内部调查。

4月1日,RIKEN调查委员会认定小保方晴子存在捏造与篡改行为。小保方晴子在随后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道歉,但提出不服申诉。

7月,那两篇关于STAP的论文被《自然》撤回,小保方晴子涉嫌学术不端一事也引起了日本对学术监管的整肃。在重现STAP细胞的尝试尚未有最终结论之时,小保方晴子的导师,著名干细胞学家笹井芳树在8月自杀离世。12月18日,理研做出最终决定:STAP再现失败,实验终止,小保方辞职。年度大戏,至此尘埃落定。


1.“罗塞塔”抵达67P彗星



菲莱登陆彗星之后从彗核表面发回的图片。

经过长达10年的太空飞行,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探测器于8月6日飞抵目标——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成为首个环绕彗星飞行的航天器。11月12日,“罗塞塔”释放“菲莱”着陆器。尽管触地时意外发生了两次弹跳,最终偏离了预定着陆地点,但“菲莱”仍然成为首个成功在彗星表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它在彗星表面进行了64个小时的科学探测,并在主力电池耗尽之前将全部数据传回了地球。“菲莱”在彗星表面以下探测到了坚硬的冰层,并且发现了有机物。而“罗塞塔”对目标彗星所作的分析则暗示,将水带到地球上的可能并非彗星,而是小行星。对彗星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乃至地球的演化历史。



========================================================================
狮城论坛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原创文章,狮城生活,各类生活信息。
小编会把大家的文章推广在微信和微博上,在论坛也会有帖子收录大家的文章链接。
狮城论坛微信公众平台: bbssgcncom~


狮城论坛投稿信箱:     editor@sgcn.com


48ad285b0f0d46dab48d983f43a16cfe.jpg
284a2b26331d476ca32558ab2f4714c9.jpg
414c97f1a48f46cebd647ae2ef4b55c6.jpg
82214dad99c94963988d9b967bb38788.jpg
b23ef6125e5e4142a980599f4d2f7e51.jpg
bd60ea296044494a9da3f04186d86f49.jpg
c2e789edb3ff495ea91d510dc9848338.jpg
151714euqu9lzsu8nw4h6q.jpg
51038b5e0b8a45eba43781972242ac6f.jpg
发表于 26-12-2014 13:58:45|来自:广东汕头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消息,洛克希德马丁(196.43, 0.66, 0.34%)公司周三宣布已在开发一种基于核聚变技术的能源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第一个小至可安装在卡车后端的小型反应堆有望在十年内诞生

这是我在2014年听到最震撼的科技新闻。世界将为此改变,人类发展里程一次飞跃。世界格局会发生动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