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845|回复: 1

【狮城论坛】牧者李光耀与盛世新加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3-2015 15:50:1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早就想静下来好好研究一下新加坡,但是由于懒一直都没有行动,最近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我的[关键词屏蔽]又一次点燃,这次我要做下去。之所以想去研究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美丽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严重的雾霾。希望通过对新加坡的深入了解,找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可以借鉴的地方。新加坡现在的魅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李光耀总理的领导下通过漫长的规划与治理才有今天的,所以新加坡是值得研究的,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一次深入了解新加坡是通过高晓松老师的《晓说2》第一期“遥远的新加坡”。通过这期节目我才知道,19世纪初新加坡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后来日本战败,英国又获得了新加坡的管理权,后来到了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由李光耀出任总理。
说到李光耀就不得不说他为新加坡选的“国树”雨树。雨树是远客,原产地在热带美洲和非洲,这是新加坡建国初期,第一任总理李光耀选定的引进树种。

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树高可达二十余米。长到一定高度后,雨树就横向发叉,不断增多枝干,树冠越来越大,直径有十几米,枝繁叶茂的华盖完全像一把张开的巨伞,既可遮阳,也可避雨。雨树属于含羞草科,它其实就像放大版的含羞草。每天下午5点左右,叶子就闭合、下垂了,所以也叫“五点钟树”。早上,叶子在晨曦中打开,这时包裹在叶片里的露水或雨水纷纷下落,“雨树”之名由此而来。马路边,河道旁,草坪上,公园里,新加坡到处都有雨树的身影,全国有110万余棵,平均每50个人就有一棵。国家给每棵树都建有电子档案,国家公园局的“树木医生”掌控电子档案,分工负责每棵雨树的养护。可见新加坡对生态环境重视到何种程度。

1965年新加坡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就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的思想。从最早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理念的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加坡为提高花园城市的建设水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新的目标提出。六十年代提出绿化净化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七十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灯柱、人行过街天桥、挡土墙等)的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对新开发的区域植树造林,进行停车场绿化;八十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增设专门的休闲设施,制订长期的战略规划,实现机械化操作和计算机化管理,引进更多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九十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的公园,发展更多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加强人行道的遮荫树的种植,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由于新加坡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园林不仅仅能创造“使房地产增值”的经济效益,更是国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从而使建设“花园城市”的运动深入人心,与广大民众达成共识。这一切都给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注入活力。另外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的建设是全民性的,新加坡政府鼓励国民在自己家周围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由政府提供种子。
新加坡城市绿化的点线面的处理有着独道之处。其花园城市的面貌很大程度上反应在城市的道路上:街道、城市快速路两旁宽阔的绿化带中种植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热带植物,体现着赤道附近热带城市的特色。新加坡从九十年代着手建立的连接各大公园、自然保护区、居住区公园的廊道系统,则为居民不受机动车辆的干扰,通过步行、骑自行车游览各公园提供了方便。他们计划建立数条将全国的公园都连接起来的“绿色走廊”,该走廊至少六米宽,其中包括四米的路面。目前该项目已进行了三分之一。
新加坡均匀分布的城市公园、居住区公园及其正在实施的“公园廊道”计划,使市民能够充分享用这些休闲地。公园的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自然风光,园中完备的儿童的游戏设施和体育健身设施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真正实践着其“为人服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造园宗旨。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人口约为320多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由于自然资源的约束,新加坡需要在狭小的641.4平方公里的国土内完成诸如过滤水的提供、污水处理、焚化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机场以及住宅、工业、商业和娱乐设施等的建设,但是新加坡没有雾霾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个岛国,另外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高度的绿化面积,对于其国家的生存尤显重要。
我们认为雾霾天气形成的基本因素归纳如下: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形成扬尘;
(3)城市建设、工厂制造等产生的直接污染和二次污染;
(4)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排放;
(5)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
   每年秋冬季节多发霾天,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容易形成逆温层,使得各种污染物堆积,难以扩散,而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扬尘等加剧了空气的污染程度。
  但是我们去想想为什么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没有雾霾。他们也有工业,也有汽车,也有基础建设。
我们看看历史上受过雾霾危害过的英国,它是怎么治理好雾霾的。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可以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作为排烟大户被强制搬迁到郊区。
1968年又追加了一份“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加髙烟囱,将烟雾排放到更高的空域,从而更好地疏散大气污染物。

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在这些刚性政策面前,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减少放缓,空气污染明显好转。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减少到了每年只有15天,1980 年降到5天,伦敦此时已经可以丢掉“雾都”的绰号了。
伦敦战雾并没有到此为至。八十年代以后,汽车走进家庭,数量激增。汽车尾气取代煤烟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属气中的铅吸入人体后就再也无法排出,会严重影响人类后代的智力。铅问题遭到英国民众的强烈抗议,一张小女孩戴着防毒面具拿着抗议标语到英首相的唐宁街十号抗议的图片广为流传。
随后英国开始推行无铅汽油,但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发现汽车排放的其它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等也极为有害,它们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英国人此时已经对抗雾形成社会共识。从1993年1月开始,英国强制所有在国境内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战雾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同心协力,减少一氧化碳等八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
英国政府半个世纪的战雾记证明,污染并非获得财富的必然副产品。严苛的环境政策出台后,英国经济并没有恶化,政府收入也没有减少,环境却越来越好了。
2000年以后,伦敦也开始关注空气中的PM2.5问题,现任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认为伦敦空气污染80%的肇因来自于车辆的尾气排放,因此于2003年推出交通拥堵费,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即使是美国大使馆的车队也照收不误。鲍里斯计划到2023年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9%,与此同时,伦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鲍里斯市长本人则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伦敦市政府还搞出了很多抗污的新花样。如在伦敦市内污染最严重的玛丽勒博路与上泰晤士街上投放一种由醋酸镁和醋酸钙构成的灰尘粘合剂,原理类似于胶水,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微尘,实践证明,吸附剂能减少空气污染14%之高。
政府在治理空气方面也毫不避讳,各种空气监测信息均向外开放,英国公民可援引《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全民监督。政府治理稍有疏失,主流媒体也不会替政府粉饰遮掩而是大力抨击。
对于传统的排污源——工业企业,伦敦的办法是不能再让企业像以前那样一排了之,把治理污染的事件甩给全社会,而是让企业自身承担起排污造成的社会成本,如此以来,昂贵的成本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减少排污,反而研制出了不少环保新技术。
今日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城区三分之一面积都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拥有100个社区花园、14个城市农场、80公里长的运河和50多个长满各种花草的自然保护区。
所以国家的政策和政策制定者是能否解决雾霾的关键。
我们再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一下,在中国的领导层是外行领导内行,城市换一任领导换一个发展方向,他们要政绩,但是这样就导致规划不成系统。城市规划对城市环境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新加坡细致的规划,城市组团的建设充分考虑到商业的发展与交通的建设,二者结合紧密,建设有条不紊,不会像中国现今一些城市建设心血来潮大拆大建。对于一些敏感的历史文化地区,宁可不开发也不会在未做好充分规划考虑时贸然开发,也与中国为了商业利益先开发再与环境协调的做法形成反差。长期的坚持使得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一直遵从规划,因此城市建设的统一性得以凸显。
新加坡完善的法律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采用的罚款与坐牢[关键词屏蔽]的原则使得不管是有钱还是有权的人都难逃法网。在强力保障实施的同事新加坡还注重了城市规划的参与性。每次规划的修改都要征求专业组织、开发商、企业家、社会领袖以及公众代表都被邀请发表意见和观点,所有有用的意见均被吸收进“开发指导计划”。城市重建局定期召开专业团体参加的交流会议,讨论开发控制的政策方针,亦收集专业企业和开发商的意见,真正做到集思广益,以民为本。新加坡所征集民意的特点在于征集的是一些团体的看法,而不是市民个人,使得征集来的民意更富有理性与代表性。
综上所述,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个政府部门所能办到的。对规划的重视与尊重是其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时时有规划的意识才是最为必要的。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秘诀在我看来可归结为两点:整体细致的规划思想与严格的管理执行。
整体细致的规划思想是新加坡城市规划最大的特色。在任何建设之前,政府都要进行规划。其规划的整体性在于其组团配套的发展思路,设计之初即将商业发展、道路出行、生活环境作为了一个整体去考虑。各个城市功能的紧密结合在组团小区中尤为明显。由于建设之前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组团小区中的人口数量和人们的行为需求,其配套的道路公园等服务设施都是依据人口数量制定的,而商业设施等生活工作网点则是与道路相配套适应的。这样,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等活动都是按照先前规划在社区之内完成的。其规划体制完善“城市规划—总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一条龙的设计使得从概念到现实规划的理念思路得以一直贯彻。
有了完好的规划还要有严格的管理与执行使之生效。对于规划的红线严格遵守与建筑容积率的强性控制使得规划的思想得以实现。反观中国现在的城市发展,执行不到位恰恰是城市建设中最大的问题。一些开发商勾结政府官员,随意强占道路或绿化红线,为了经济利益高密度建设,使得城市的生活品质大大降。不仅如此,一些官员的规划意识不够,为了所谓的政绩大拆大建,为了眼前利益大肆破坏规划,使得规划的整体性被破坏,规划的连续性也就更无从谈起。城市的总体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指导纲要,更是一个行动准则,一切都要依照规划进行,这也反过来要求规划必须细致入微,二者是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最大的链接点在人,人是一切所要服务的对象。新加坡城市规划就是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的,处处提前考虑了人的生活需要、工作要求、交通要求才能将总体规划做得那么细致入微。对于建筑的设计同样也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的。这就需要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找到人对建筑的各种需求以及人在建筑中的活动方式。老师上课的一句话使我很震惊,现在中国很多城市追求的高架路网,越来越复杂的立交桥实质上给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车为本。以前的我也是认为高楼大厦立交高架才是现代化的象征,才是美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以及新加坡等案例的分析,我才真正了解到适宜人居住生活的城市才是最好的。人性的尺度,怡人的环境才是一个城市和建筑所应追求的目标。
  北京市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已经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措施,为避免今年初的雾霾天气今后重演,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立法,以法治霾。建议借鉴欧盟和英国等的做法,结合北京市的实际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目前国内外行之有效的措施法制化,并广泛宣传,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霾,以法规保障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治理工作。
  (二)落实规划,合力治霾。北京市提出了2012年-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王安顺市长在今年北京“两会”上表示将深化以大气为重点的污染治理工作。建议将治理污染规划和年度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各区县、各街道、各社区,制定并运用好税费奖罚等经济调节措施,加大规划的落实和督查力度,共建美丽北京。
  (三)绿色发展,从根治霾。建议用经济办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关停污染型、能耗型企业;加快燃油型机动车的替换,提高并严格机动车排放标准,鼓励机动车加装过滤器。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扩展绿地,强力保护树木;学习日本做法,严禁全市范围内沙和土外露,让风至少在本市范围内任何时候都刮不起一颗沙、一粒土。制定评级标准,鼓励发展绿色社区、绿色建筑和低碳社区、低碳建筑、低碳商超等。
随着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及其总体规划和概念规划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列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综合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新加坡总体规划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

1、详细细致的总体规划

新加坡政府对城市发展的规划编制十分重视,在它立国初期,就聘请国际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的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未来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和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新加坡的概念性规划确定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组团发展的科学空间布局。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将全新加坡划为55个小区进行建设,组团和小区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消费,尽可能减少对城市中心交通的压力。

2、 鲜明的城市特色
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一向被人称道,成为独特的城市形象。其在道路建设之初就考虑到城市景观因素,下沉的街道与两旁高出街道的绿带共同组成了一道道绿色的环境连廊。其中也不缺乏因地制宜的发展,沿着新加坡河,大大小小的公园空地娱乐设施将其连接成一个独特的娱乐休闲区。而中心城区的集中的高层建筑则节约了用地,极富现代化气息。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加坡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极为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了保护岛屿的自然风光,将大约3000公顷的树林,候鸟栖息地、沼泽地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为了营造舒适惬意的人居环境,新加坡共建大小337个公园,包括组团之间建有大型公园和生态观光带,每个镇区建有10公顷的公园,居民住宅每隔500米建有1.5公顷的公园。这种见缝插针,重视绿化的环保理念和人本精神引领当地社会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4、 基础设施完善
新加坡从规划阶段就考虑好人的出行问题。政府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与现在中国一些城市大修高架立交不同的是,
新加坡道路以等级不同道路为主,加上良好的规划、严格的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加坡本国没有汽车工业,对外国进口的汽车施以重税,市民需持有“拥车证”方能开车,这样就减少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在城中心地区进行不停车收费进入,有效解决了市中心的拥堵问题。

5、道路交通规划
新加坡道路骨架为蜂窝状,综合了放射状路网和方格网路网的优点,按照路网密度排名,其在全世界位于第3位。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新加坡政府努力完善道路网建设,但通过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光靠修路并不能解决交通问题。新加坡从1970年起,就不断出台新的或改进老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贯穿全国的地铁、轻轨系统及发达的陆地公交汽车网络系统,来解决市民的出行;另外通过GPS自动调动系统提高出租车效率,
2、以电子收费系统限制公交车以外的车辆在高峰时间进入闹市区;
3、每年有一定限量的轿车购买指标以防止车辆增长的速度过猛;
4、大力进行道路系统、停车场、停车楼的建设。
目前新加坡国内的道路用地已占其国土面积的12%。但从1999年以来对闹市区进行减少停车设施来限制交通流量。
具体的交通管理制度的演变为;
1970年汽车共乘计划
1975年限制区计划、巴士专用车道
1976年出租车无线传召
1973年外国车辆入境费用
1980年路[关键词屏蔽]通灯电脑化
1982年开始建设地铁
1990年拥车证
1991年周末车辆
1998年电子收费
1999年削减停车设施、建设轻轨
新加坡的交通系统对我国许多城市的拥堵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可以说新加坡的今天是李光耀一手缔造的,他不愧为新加坡的国父,新加坡的赌局押对了李光耀。


【感谢作者:米兰的小铁匠SOHO授权狮城华人网发布!】


发表于 17-3-2015 15:55:0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祝老人家能多活几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