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困惑ing

[小学] 真心话大讨论,新加坡小学的精英分流制度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复制链接]
jpe
发表于 3-10-2016 23:06:2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vivocity2010 发表于 3-10-2016 13:33
随意盖上一个标签是你吧。我到现在还是说你完全一无所知
对新加坡政府的挑选精英,培养精英方式完全一无 ...

一个版面需要有多样化的声音,不能只有一个声音,每个人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这个声音是对是错,高深还是简单。版主的责任只是扫地和倒垃圾,也就是坛里的管卫生的安提安可,没有更多。大家在坛里讨论问题的时候是平等的,完全不必应因为在坛里做的事情不一样或者做得多少而觉得需要区别对待。当然版主的声音也是声音,但只是众多声音中的一种,既不代表版面,也不代表别人,只代表版主自己。

同时每个人都需要对问题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简单地听随别人所说所做。讨论可以让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和方式来看一个问题,这样可以让自己和别人对问题得到更完整的理解,并作出适合自己的判断和行动。这个责任是自己不是别人。

另外再说一遍,就事论事。不要把情绪化的词汇用到别人身上,不要给别人盖帽子,什么‘真敢说’,‘像反对党一样’,‘一无所知’,‘无厘头’等等。我们在这里是讨论观点,不是讨论别人的学识品味什么的。

再另,look5老版主活得好好的,也经常回来分享经验和想法,并没有'不在了'。子女教育版也是一样,会继续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教育中碰到的问题,和我当不当版主无关。


回到原来的问题上。我猜测的是背后的机制,那是我看不到的,看到的是,报到出来的还有我自己体会的。在这个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肯定有局限。但这个局限又是怎么造成的呢?别人看不到我看不到和看不透问题,以为完全没有问题。这又是一个系统盲点。就像从小被精英分流制包围住的精英们一样,他/她看不到非精英们成天看到和碰到的不是问题的问题。

你讨论这个问题的角度和我的角度,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各人也把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了,我觉得基本不需再继续讨论下去。
再重申一遍我的观点,我完全不支持新加坡现在的精英分流制度,虽然按照很多人的观点我是受益者之一,但这个制度只会让新加坡未来的精英带着系统的盲点走向社会,因为这个制度对个人多样化的尊重及融合做得还不够,而多样化是一个社会可以持续健壮发展的基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6 10:54:30|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vivocity2010 发表于 3-10-2016 13:33
随意盖上一个标签是你吧。我到现在还是说你完全一无所知
对新加坡政府的挑选精英,培养精英方式完全一无 ...

往好的方向发展是件好事。 死读书,对于以后工作和家庭生活也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6 13:43:3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ocity2010 于 4-10-2016 13:49 编辑
jpe 发表于 3-10-2016 23:06
一个版面需要有多样化的声音,不能只有一个声音,每个人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这个声音是对是错, ...


这次你说对了! 我们真的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你不想争了,我也放下了。要知道你说的那些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不是精英培训挑选机制问题。这是两码事
其实这是这个楼的楼主从一开始就把教育体制问题和精英培训机制问题混在一齐来讲。
新加坡早年为了扩大就业,引进更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在学生的培育上多重理轻文。是很现实的一种选择。
而分流制也是当年教育体制教师严重缺乏的基础上的现实的一种选择。
请不要把这两者混在一齐来讲。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pe
发表于 4-10-2016 14:00:4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vivocity2010 发表于 4-10-2016 13:43
这次你说对了! 我们真的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你不想争了,我也放下了。要知道你说的那些是教育体制的问 ...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精英分流制对孩子的影响,所以也不做太多其他扩展。再扩展一点,和教育版关系也不大,也就不多说。
最后一句,教育制度在中国不是,但在新加坡是精英培养和挑选的重要一个环节,有可能是最重要的环节。


谢谢你分享的奖学金得主的遴选标准介绍。如果能有一些统计就更好,让这里的家长们多有个参考,看看自己孩子的机会有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6 14:50:0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jpe 发表于 4-10-2016 14:00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精英分流制对孩子的影响,所以也不做太多其他扩展。再扩展一点,和教育版关系也不大, ...

PSC 年报,共四年,每年80人左右PSC奖学金得主的信息:
http://www.psc.gov.sg/psc-news-hub/annual-reports

PSC主席先后两次公开信,具体说明了获奖人的遴选标准:

http://www.pscscholarships.gov.s ... n_open_letter-1.pdf

http://www.pscscholarships.gov.s ... airmans-open-letter

PSC 奖学金信息网站:

http://www.pscscholarships.gov.sg/
该网站存有历年的主席的致辞,从各方面说明对政府人才选拔标准,对公务员的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6 15:32:31|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困惑ing 于 4-10-2016 15:36 编辑
vivocity2010 发表于 4-10-2016 13:43
这次你说对了! 我们真的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你不想争了,我也放下了。要知道你说的那些是教育体制的问 ...


谈一谈

奖学金得主就是精英吗?是不是我们的格局出了问题。政府是精英的,想法当然丰满,但现实却是骨感的。老百姓的想法,简单而直接。普通学校的孩子也能得到奖学金,那不过是政府做的一个平衡罢了,因为奖学金的意义,在政府和老百姓的眼里,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意义。谁是真正的精英,只有政府精英的心中才明白。要知道,阶层的逆袭已经是凤毛麟角,但是政府却必须团结所有的阶层。

点评

jpe
这就是我说的系统盲点之一。  发表于 4-10-2016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pe
发表于 4-10-2016 16:25:4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GreenAA 发表于 4-10-2016 14:50
PSC 年报,共四年,每年80人左右PSC奖学金得主的信息:
http://www.psc.gov.sg/psc-news-hub/annual-repo ...

谢谢分享,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6 19:03:1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ok5 于 24-10-2016 05:58 编辑

没想到这个帖又热起来了。
这几年的全球竞争力排名,新加坡一直位居第二,稳定且高效率的政府,高素质的教育和培训,是别人看好这个资源贫乏小国的重要因素。李光耀走了,不了解新加坡的人会说:“新加坡玩完了。”了解的人却不会惊慌,因为李先生留下了一个可以延续的制度,知道带领新加坡前进的人,不会是一群庸人。“我们的警察,必须比小偷聪明”我认同这一理念。
PSC的选拔机制,政府公开说的话,就是实话,没有暗箱操作的问题。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说几句。
学生在临近毕业前,政府会先来次摸底测验(智力测验),儿子说他的测验分数是班上第一,而在平时,他不是班上考试成绩最厉害的。
报名之后过一阵子,会来信通知,去心理卫生学院做第一次面试,两位心理医师,面谈四个小时,对家长来说,这就是对自己育儿效果的大考,学术成绩好不好,还在其次,心理健康不过关,可是家长的重大失败。心中其实没有底。
还好,过关了,通知去第二次面试。
第二次面试,面试官十人(应该是PSC选拔委员会成员吧),张志贤:“优秀的申请者必须准备回答困难的问题。如果你离开面试时自我感觉良好,那你可能已经失败了。”说的是大实话,历时一个小时左右,面对考官的“穷追猛打”,出来后心情还能很好,那可就真奇怪了。
有没有第三次面试,我记不清楚了。
接着是通知体检什么的。然后就是获选通知。。。。。。
总体感觉是:成绩要好,智商要高,心理承受力要足够强大,知识面要丰富,情商在两次面试中也会暴露无遗。
选出来的人,不会是只知读书的书呆子。
理科生掌大权,这观念在新加坡不成立,PSC获选者,学什么的都有。
进入体制之后的晋级机制,我也多少了解一点,不是迎合上司,就可以升迁的。有一套完善的评分体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档案,每个阶段的考核评估都记录在册,评估会是两个人以上的评估,就职单位不断变动,评估者也会不断变换,总体来说,档案的记录分数,是客观地反应了档案主人的实际能力。当一个职位空缺时,让谁上位,不可以有钦点。过程是:如果职位的要求是5分(比方),就向档案室要求调出够5分条件者的档案,可能有6个人满足条件,但是只调3个人的档案就够了,调谁的档案就是随机的了。审核者也一定是两人以上的审核。审核者没有调档的权力,调档者没有审核的权力。所以,拍马屁,选边站,不是新人要做的功课,新人只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就好了。
关于接近基层选民:进入公职,不等于从政,真正掌握决策权的人,一定得先加入执政党,执政党每星期都有接见选民的日子,直接接触选民的,就是这些新人。向政府求助的人,大多数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所以,这些执政党的后备军,会比我们普通人更了解底层人的生活状况。70-80岁的老人清洗碗碟,源于李光耀的“不养懒人”政策,“不养懒人”应不应该延用到“不养老人”,这是另外的话题了,我个人希望政府能有所改进。
执政党对个人的道德品格要求也很严格,小到进娱乐场所,大到贪WU,对伴侣不忠,任何污点都有可能断送自己的前程。
新加坡建国51年,靠精明的政府,一直做得不错,现在的竞争更激烈,你精明,别人学会了,可以比你更精明。如果要推翻精英制,重新洗牌,前景会是怎样?应该没有新加坡人敢去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pe
发表于 4-10-2016 21:35:2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look5 发表于 4-10-2016 19:03
没想到这个帖又热起来了。
这几年的全球竞争力排名,新加坡一直位居第二,稳定且高效率的政府,高素质的教 ...

新加坡的政策包括教育政策无疑是精致化管理的样板和典型。在这种制度下培养和挑选出来的精英,绝对是精英,毫无疑问。


但这些在这个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辈精英估计会有和老一辈精英不一样的视角。如果老一辈的精英碰到80岁老人死在收碗碟的工作时,我估计他会说,我90岁也在工作,我也可能死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得自强不息,这就是新加坡。而新一代精英的对老人出去工作的回答是,老人是不想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而出去工作,并把工作当做一种运动。

这就是我想说的一个盲点,在这个极为精致看似完美的精英培养和挑选体系下出现的一个盲点。

要解决一个完善系统里出现的盲点不容易,在解决之前,我们得首先看到和承认有盲点。

点评

版主还是 关注GEP吧。  发表于 4-10-2016 2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6 22:23:3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看得真心的累。别人说不是,他非说是,还会自己继续下去,拦也拦不住,V姐辛苦了!呵呵![sweat][swea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