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564|回复: 0

【狮城论坛】周日晚上锁定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了解新加坡未来发展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8-2015 12:36:2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ttach][/attach]

编者按:每年新加坡国庆后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讲都是新加坡政治的一大看点。李显龙总理已经讲了12年,他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其演讲,并在演讲中枚举同其主题密切相关的一个个新加坡人的鲜活故事。李总理还凭借其掌握三种语言的优势,分别用英语、华语和马来语对不同种族的民众重复某些话题。在演讲中我们听不到官样文章,也很少听到严肃的统计数据,而更像一个略为年长的邻居在和你拉家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总理在演讲中既展望新加坡的美好前景,也承认新加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给人更多感受的是他的朴实、诚恳、信心和幽默。今年适逢新加坡建国50周年,又是面临着大选,总理将会如何发挥?大家周日见分晓!
[attach][/attach]

李显龙总理来临星期天(23日)将在宏茂桥工艺教育中区学院(ITE College Central)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讲,公众届时可通过电视、电台或互联网转播,现场收看或收听。

李总理当天傍晚6时45分至7时30分将先后以马来语和华语演讲。休息半小时后,他将在晚上8时发表两小时的英语演讲。

网络直播地址:

1. YouTube(www.youtube.com/pmosingapore

2. 国庆群众大会网站(www.ndr.sg

3. 民情联系组(REACH)网站(www.reach.gov.sg/nationaldayrally2015

同步收看群众大会演讲的网播。网播会为有听力障碍者提供手语通译。

[attach][/attach]

这是李总理第三次在工艺教育学院总部兼工艺教育中区学院举行国庆群众大会。

总理在发表演讲时,他的面簿网页(www.facebook.com.com/leehsienloong)和推特页面(www.twitter.com/leehsienloong)也会即时上载与更新内容。公众也可以#ndrsg为标签,在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参与讨论。

如果错过总理的演讲直播,公众隔天也能上YouTube重看群众大会。

另外,驾车者也应注意国庆群众大会当天的交通安排,到时通往工艺教育中区学院的宏茂桥通道(宏茂桥5道与学院大门之间)将从早上6时30分到午夜12时关闭。

警方文告指出,路段关闭时,除了张贴标签获准进入学院的车辆、警车和紧急车辆以外,其他车子将禁止通行。警察和辅警将在受影响的交界路口指挥交通。

学院周边的路段当天也将不准停车。警方提醒说,阻碍交通或违规的车辆将被拖走。

[attach][/attach]

2014年国庆群众大会,李显龙总理的中文演讲如下:
大家晚上好!新加坡建国至今,快半个世纪了。49年前,我们这个小岛国与马来西亚分家。一时之间,我们前途茫茫,必须在很狭小的空间寻找生机。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大力推动工业化。
在建国初年,政府的财政几乎一无所有。我们没有什么社会福利,没有各类的援助配套、花红。李光耀先生当年不厌其烦地说,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刚强勇猛。幸好,建国的那一代新加坡人,确实是刚强勇猛、吃得苦中苦的人上人;而且,他们还懂得顾全大局,牺牲小我。他们日夜劳作,不知道什么是生活和工作平衡。他们往往必须靠一份非常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大小。为了培养下一代,他们吃尽了苦头。
今年2月,我们主办了一个向建国一代致敬的活动。我在这场活动中跟许多前辈见面,每一位前辈的人生经验都让我敬佩,其中一位是87岁的王亚云(音)奶奶。王奶奶在1948年从广东来到新加坡。当时,她只有21岁;她不认识字,只会(讲广府话)讲广东话。为了谋生,她到建筑工地干活,开始了她44年的红头巾生涯。在工地里,从早到晚,年复一年,做的是非常粗重的工作。她得挑着一桶一桶的水泥和沙,当时没有电梯,她必须弯着腰,把这些材料一步一步搬上楼。王奶奶和她那一代人,便是如此一瓦一砖的,把今天的新加坡建起来。谢谢你,王奶奶!(掌声)
没有刻苦耐劳的建国一代,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我在去年的群众大会上说,我们应该饮水思源,用一个恰当的方式,向建国一代表达我们的一份谢意。
经过一年的策划和工作,我们推出了一个特别配套,希望能为建国前辈带来生活上的帮助。我手上拿着的就是已经寄给大家的福利包。我想,不少前辈们应该已经收到了;如果还没有收到,请放心,就快送上门来了。
福利包里面的资料,介绍的是整个配套的细节。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建国一代卡,这张白底带红的卡,有些报章把它称为“红卡”。不过,这个不是大家在世界杯看到的红卡,虽然它的“威力”也相当大(笑声)。因为你有了这张红卡,就能享有更多的津贴,例如你到社保计划CHAS私人诊所和牙科诊所看病的时侯,就比其他用蓝卡的病人少付10块钱;如果你到综合诊疗所、政府牙科诊所、政府医院专科诊所看病都有补助。这张卡没有限期,终身都可以使用。所以说,这张是卡中之王!(笑声,掌声)
当然,我希望你们不需要经常用这张卡。最好能保持健康,做一个活跃的乐龄人士。请大家一定要收好这张卡,跟身份证放在一起,不要弄丢了,因为这是国家对你们表达的一分心意。我们应该在先辈们建立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绝对不能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不论是哪一代人,我们的愿望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子孙创造更好的生活。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大环境,而且变化也很快。政府会帮助人民应付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年长一辈和弱势群体;所以,去年我就宣布了两项新措施:建国一代配套及终身健保计划(MediShield Life)。这些措施着重于帮助人民,尤其是年长人士,应付医药费。这是我们能够给与老年人最为实际的帮助,这也能减轻老人家孩子的负担。
政府的另一个大目标,就是确保大家有足够的退休金,可以安享晚年。这个可以通过两大政策达到:第一,是公积金制度;第二,是我们的住房政策。大家都知道,公积金计划带来不少的好处,因为它是一个让我们一边工作,一边储蓄的养老制度。不过,公积金的实际运作,大家可能并不熟悉,所以待会儿我在英语演讲时,就会进一步的解释。在这里,让我先谈一谈几个重点。
公积金可以帮助我们养老,也可以应付其他需求,如住房、医疗保健、孩子的高等教育费等。有些国人认为,到了55岁,他们应该有使用公积金存款的自由。工作了半辈子,应该是苦尽甘来的时候,应该可以自由动用公积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想法是人之常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担心的是,万一人们一不小心,把储蓄花完了,接下来的二三十年要怎么活下去呢?
我在接见选民时,就经常碰到年长人士前来诉苦,他们说自己的储蓄用到七七八八,快要花完了,生活成了问题。他们走投无路,所以就来找议员。议员当然会尽量帮忙他们,尤其是本来就很贫困的人士。不过,议员无法有求必应,有时的确是爱莫能助。
议员们碰到的,除了花光储蓄的选民,也有一些要求更灵活使用公积金的居民。换句话说,他们是要向这条路走,要我们帮忙他们走这条路,我们很担心。
张思乐就碰到这样的一位居民,她是一位60多岁的大姐。现在我年纪大了,60多岁叫做大姐(笑声)。大姐告诉张思乐:“现在样样东西都起价,钱不够用。”她问:“政府为什么紧紧收住我的公积金?我都老了,不知道会活到几时,可能明天就走了,现在就把钱还给我。”
张思乐回答说:“大姐,你的精神这么好,肯定健康长寿。”他也说:“政府是为大家着想,使大家老了以后不必为钱烦恼,担心沒钱还这个还那个。”
大姐回应说:“多谢了,但还是请你让我取回我的公积金吧,不用你们操心。”
张思乐问:“你是不是现在就想把你和你老公的公积金全部提出来?这笔钱花完之后怎么办?”大姐马上回答说:“还我的就好了。我老公的,不要给他,他会乱花。”(笑)
我看,这里我必须要替男人讲几句公道话(笑)。我不认为所有的男人都会乱花钱;何况,这也不完全是会不会理财的问题。即使懂得理财的人,有时也可能时运不济,生活陷入困境,因此政府的用意是为人民的晚年生活带来基本的保障。
我们将调整公积金制度,使它更加完善、更加灵活,更可以好好的帮助人民。我们要在两个目标之间取得新的平衡:一方面设法让人们更灵活使用公积金;但是,另一方面确保有足够的公积金,让国人退休后可以定期拿到一笔钱,绝不会达到分文不值的地步。
另一个能够保障国人晚年生活的是居者有其屋计划。对一般新加坡人来说,房子是一笔很可观的资产。如果你拥有一个三房式的政府组屋单位,就等于拥有大约30万的储蓄;四房式等于40万的储蓄,有些更多。屋主可以利用这套房子换取一笔养老的现金。比如,屋主可以出租一间空房,也可以把整个单位租出去,跟孩子一起住。年长人士也可以大屋换小屋,同时享受乐龄安居花红(Silver Housing Bonus)。这样不但可以套现一笔相当可观的现款,每个月还可领取一笔钱,终身受用。我们会继续调整这些措施,尽量帮助国人利用房子来养老。
整体来说,一个家庭只要有公积金,有一套组屋,到了晚年便应该可以应付基本的生活开支了。
政府除了照顾老年人和弱势群体,也没有忽略其他新加坡人的需要。每年的财政预算案,都有措施帮助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夹心层。这包括消费税补助券、乐龄花红、水电费回扣、幼稚园津贴,高等教育和大学助学金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有些津贴是直接转进你的银行户头的,所以请大家多留意,不然钱存进去了,你都不知道,你用了也可能还没有发觉。
中年人士所关心的,除了年迈父母的健康,还有孩子的教育和前途,所以政府除了帮助照顾老年的长辈之外,也十分注重打造一个机遇处处的大环境,使年轻人可以追求梦想,发挥才华。
我们要让国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无论你处在哪一个起跑点,都有机会提升自己。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育,为年轻一代提供不断进修、深造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都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口碑,都培养出高水平、有技能、可以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我们的社会也十分重视教育。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升上大学,成龙成凤。理工学院和工教院的学生,毕业后都希望能继续提升自己。
政府将帮助更多学生实现这个愿望。可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不少其他国家的情况:大学生过多,人浮于事。某些学科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没有工作,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在这问题上,我要坦白讲几句话,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考虑一下。
我们应该承认一个事实:每个人的倾向和天赋不同,不是人人都适合念大学;而且不是每一张大学文凭都有同样的价值,所以你有了大学文凭,也不一定能在职场上平步青云。幸好,不是每一份良好的工作都需要大学资格,所以孩子不一定要念了大学,才能够有光明的前途。
最近,我和几个新加坡企业家共餐,跟他们讨论了如何提升员工的问题。他们告诉我,有些工作所需要的常识,只能从实践中吸取,在课室里不一定学得到。我告诉他们,从政也是这样,你可以读政治这科,但除非你亲自参与,为人民服务,否则你没办法体验到这是什么一回事。
另外,这些雇主也表示,他们在提拔员工时,更着重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有没有大学文凭是其次。
其中一位老板是牧野亚洲公司(Makino Asia)的莫壮涛博士,他就跟我分享了他的一位员工洪健华的例子。洪健华今年31岁,他在中学的时侯,修读N水准课程,接着在工教院完成了Higher NITEC,高级NITEC的课程。他在工教院毕业后,就在牧野公司找到第一份工作,从一位技术工人做起。这些年来,他在公司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今年4月,他完成了理工文凭。现在,他已经升任为专门技师了。希望健华会再接再厉,掌握更多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前途无量。
所以在职场上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也可以出人头地。这就像古代学武之人,也是从学徒扎马步学起,历经多年的磨练,最后才可以修炼成大师。在现实生活里,许多一流厨师、发型师、演艺工作者和商人,他们都没有大学文凭,不过他们的成就不会输给大学生。
政府的教育目标是要让人们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天赋,追求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充分发挥。我相信行行都能出状元,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我们也应尊重每个行业、每位员工,重视他们的经验、技能和贡献,还有他们的人格。我们不应用一个人的学历来衡量他的终身价值、社会地位或成就。
我们要为新加坡人创造更广泛和更好的学习机会,因此我委任英兰妮部长带领ASPIRE委员会,检讨理工学院和工教院的应用学习教育,开拓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途,让毕业生在职场上能发挥他们的潜能,获取优良的待遇和事业发展。我们希望雇主配合,为员工制定一个有系统的职业规划,协助他们不断学习新技能,提升素质和水平,逐步登上事业和人生的高峰。
要有好的生活,一定要有蓬勃的经济,这样我们才能为大家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否则,即使国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掌握了技能,没有好的工作,他们还是无法施展才华。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国内和国际商机,特别是亚洲新兴的经济体,包括日益重要的中国市场。
2007年,现在已经七年了,我们成立了通商中国这个平台,协助新加坡企业掌握中国的商机。通商中国最近主办了第五届《慧眼中国环球论坛》,这是一个促进新中企业交流的平台,加深新加坡企业对中国的了解。
今年我出席了环球论坛的一个对话会,一个中国的企业家问我:“新加坡政府打算如何促进中新两国创业者之间的合作?”我告诉他:“政府只能做红娘,通过环球论坛这样的平台,让双方相聚相识。希望双方谈得来,情投意合,展开合作,只要有了喜事,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有意在中国发展的商家不妨参加明年的《慧眼中国环球论坛》。我是通商中国的赞助人,所以有义务替通商中国打打广告。(笑)
其实不少新加坡公司的中国业务,成绩已经很不错。政府的支持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不过另一个因素是新加坡华族,因为文化背景相近,并且具备双语能力,所以更容易融入中国社会。为了把握好这个机遇,我们要让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协助他们跟国际舞台接轨,同时扎根于新加坡、扎根于母族文化。
一直以来,政府都不遗余力支持民间组织,推广华族文化和母语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的宗乡会馆就做了很多工作,积极提倡文化和教育事业。
两年前,宗乡总会提出了设立华族文化中心的构想,我马上表示支持,鼓励他们尽快做。现在,这个构想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这座现代化的雄伟建筑,现在只是个构想蓝图,它就是新的华族文化中心。它将设在新加坡大会堂后面,所以下个月我们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举行动土仪式。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蔡天宝会长的领导,同时我也想感谢我的老同学朱添寿先生,因为他答应出任文化中心的总裁,谢谢你们两位。
添寿是艺术界的老将,曾经领导艺术理事会和南洋艺术学院。他经验丰富,一定能胜任文化中心的新职务,希望压力不会太大。
这是华社一个意义深远的计划,政府会全力支持。我也希望所有支持华族文化的国人积极参与,一起完成建馆的工作。
华族文化中心所推广的文化,除了传统和现代中华文化,也将涵盖新加坡独特的华族文化。经过多年的酝酿,新加坡华族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南洋风格。比如,我们有了新加坡式的华族舞蹈。
我国资深的舞蹈家严众莲老师,自己办了学校。她在传统的舞蹈中就融入了其它民族的风格,在国外表演的时候,这样新加坡式的舞蹈非常受欢迎。
新加坡华乐团的情况也是这样,它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华乐团。它虽然以传统的华乐乐器演奏,不过它的表演体现了独特的“南洋风”,声名远播。
6月底,新加坡华乐团联合本地各个华乐团体,在全新的体育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这个是当晚的照片,你可以从照片看到,场地挤满了表演者和观众,票都卖完了。这场音乐会也创下最多表演者的世界纪录。
新谣也是新加坡文化另一个独特的代表。80年代新谣盛行,这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美好的集体记忆。我还记得在1987年参加蒙巴登区的一场新谣音乐会。我为什么记得呢?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小儿子刚出世,有点应接不暇,不过还是应约出席。
当晚下着毛毛雨 ,我们就撑着雨伞听歌,欣赏着优美的新谣旋律和许多年轻人的热情表演。我还记得,跟这几个大头娃娃拍了一张照,娃娃继续年轻,我已经头发白了。
我很高兴本地再次刮起了新谣风,最近在百胜楼举行的新谣分享会全场爆满。尽管下着大雨,到场支持的歌友们热情不减。他们当中有年纪较大的,也有年纪轻、跟着父母一代一起来的新生代。
新谣的旋律动听,歌词朗朗上口,充满了本地生活的色彩,确实温暖了不少人的心房。新谣歌曲中,我最喜欢的是《小人物的心声》,也最熟悉。
在国庆庆典上,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唱,因为它很有意思,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贡献。很多人告诉我,他们也很喜欢梁文福的《细水长流》。我去听了,觉得也很有意思。
《细水长流》的开头是这么唱的:“年少时候 谁没有梦,无意之中 你将心愿透露(唱,掌声)”。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想,是的,年少时候,谁没有梦?
在新加坡,不论老少,大家都可以做梦,还有很多实现梦想的机会,即使你不是什么大人物。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细水长流,每个小人物都在打拼,结果共同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建国一代默默耕耘,前辈们贡献了他们的力量,一起创造了今天繁荣昌盛的新加坡,一个值得大家自豪珍惜的国家。
现在轮到我们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更光明的未来。
新加坡独立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也不敢想象,这个小岛国能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就。
今天,我们已经成为第一世界国家,但是我们还没有发展到极限;我们还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我们需要的是先辈那种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新加坡才能攀上另一个高峰,所以让我们朝着这个方向一起迈进,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attach][/attach]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