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425|回复: 0

【新加坡圈】外媒评新加坡大选的五大焦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9-2015 13:13:22|来自: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将于周五举行大选,一些观察人士表示,这是新加坡自独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
反对党在全国29个选区均派出候选人参选,这是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在连续统治这个东南亚小国半个世纪以来首次遭遇此类挑战。
[attach][/attach]
以下是选民们较为关心的5个问题:


移民
这是“此次大选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政治分析师、副教授陈庆文(Eugene Tan)表示,“移民是很多新加坡人关心的一个话题。”
放松移民控制帮助推动了新加坡经济,并使该国人口从2006年的440万人增至2014年的550万人。但这给基础设施造成了压力,并在国内引发围绕就业的分歧,不过该国失业率目前仍仅为2%。
160万外国人造成的过度拥挤激怒了新加坡本地人,该国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也承认这点。他表示:“我们不能彻底把大门关闭。(但)如果我们让太多外国务工人员入境,我们的社会就乱了。”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分析师指出,新加坡“非居民人口增速在2014年放缓至2.9%,低于2005年至2010年期间逾10%的平均水平”。


制约执政党权力
观察人士将2011年大选视为一场“分水岭大选”,当时,人民行动党的统治地位在新加坡独立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受到考验。
尽管人民行动党赢得了87个议席中的81席,但得票率降至60.1%,为历史最低水平,远远低于2006年的67%,这令反对党首次在议会获得重要立足点。
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毕业的32岁律师、工人党(Workers’ party)候选人之一何廷儒表示:“我是否认为由同一政党的少数人来决定什么对新加坡最有利这种情况是合理的?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人民行动党几乎肯定会在周五大选中保住权力(这得益于对该党有利的集选区制度),但很多观察人士认为,进入议会的反对派将制约人民行动党的准自主权——对此李显龙曾经警告过。
他表示:“议会中每增加一个‘制衡者’,政府就会少一位行动者、思想者和领导者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经济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是政治稳定和经济明朗的乐土,但陷入停滞的国内经济以及围绕中国股市暴跌和邻国马来西亚政治困境的担忧成为该国新的隐忧。
今年7月,新加坡工业产值同比下滑6.1%,6月为下滑4%。新加坡仍是一个富有活力的金融中心,但制造业仍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
新加坡政府最近将其对今年GDP增速的预期从之前的2%至4%,下调至2%至2.5%。
在邻国马来西亚,对于宗教激进化的担忧以及总理纳吉布•拉扎克(Najib Rajak)卷入的丑闻也是新加坡不愿看到的问题。自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后,新加坡的经济增速一直超过马来西亚,但新加坡对马来西亚水资源供应的依赖仍让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李显龙表示:“如果马来西亚陷入困境、形势不稳或出现分裂,这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的安全。”


养老和住房
新加坡的养老保障体系被称为中央公积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它基于家庭强制储蓄,并受政府的微观管理。该制度允许账户持有者为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提取公积金,一些反对党反对这点。
在本人55岁时,其中央公积金账户中必须最少保留16.1万新元(合11.3万美元),这对低收入人群的资产形成了限制。
超过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由该国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建造的组屋中,其中超过90%房屋为自住。然而,多数反对党抱怨称,对于较为贫穷的新加坡人而言,建屋发展局建造的组屋——被称为预购组屋(Build-To-Order)——偏贵。
那些符合资格(并准备忍受多年排队等待)的新加坡人在远郊购置预购组屋可以获得最高6万新元的政府补贴。房价差异很大,靠近马来西亚边境的三巴旺36平米两居公寓7.5万新元(合5.3万美元),更靠近市区的金文泰五居公寓57.6万新元。


交通
新加坡550万人口挤在7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令该国成为继摩纳哥之后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主权国家。这给该国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例如,最近几年,该国地铁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瘫痪事件。
市场研究机构Blackbox Research董事总经理大卫•布莱克(David Black)表示:“当基础设施运行不畅时,新加坡人感到很恼火。他们似乎不会接受这种事情,不像英国或澳大利亚。”
Blackbox在7月的一项调查发现,“最近一系列轨道交通停运事件,包括一次影响近25万通勤者的高峰时间的大面积瘫痪”,影响了选民对政府处理交通问题能力的信心。
地铁乘客过度拥挤也让新加坡人感到愤怒,一些人将其归咎于不断增加的人口。新加坡政府做出回应,修了新线路,并在地面增加了数百量新的巴士。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译者/梁艳裳
[attach][/attach]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