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510|回复: 0

【新加坡圈】习大大要去的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到底长啥模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1-2015 15:27:2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圈 于 6-11-2015 15:29 编辑

来源:人民日报

新加坡繁华的中心城区,有一处充满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幽静之所。这座占地1352.6平方米的10层建筑,外墙采用庄严的灰色花岗岩,配以形似竹笋的米白色菱形纹理,和谐地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这里,就是即将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揭牌的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
13833989984679565290.jpg

一砖一瓦总关情
  2011年11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时任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为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奠基。如今,由裙楼、塔楼、景观电梯、连廊和主屋顶等组成的文化中心,已经巍然矗立在新加坡繁华的市中心,即将承担起传播中华艺术文化的使命。
  从文化中心路过的行人,常常为中心顶楼的大红色斗拱灯饰所吸引。尤其是在夜幕降临之后,泛着潋滟水色的灯光,让斗拱展现出夺人心魄的美感与灵气。
  文化中心内,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在大厅进门左侧,10米高的巨幅油画《乡梦》呈现在人们眼前。它由12幅油画组合而成,用中国红、水墨黑、吉祥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思乡之情,体现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美好愿望。大厅另一侧,摆放着青铜塑像《问道——孔子问老子》,2.5米多高的两座雕塑,描述的是孔子前往周都洛邑,向老子问道的情形。雕塑造型一刚一柔,老子新沐披发,正向孔子讲述深藏若虚、逢时而动的观念。
  说到文化中心的中国元素,不得不提起文化中心的设计者、被尊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一门一窗皆有意,一砖一瓦总关情。用这句话形容刘太格对文化中心的感情十分贴切。历时一年,易稿六次,刘太格要求文化中心设计稿上画的每一条线“都有充分的理由”。
  “中国的门窗瘦高,西方的则比较宽。你看,这里的门窗一看就是中国的。”刘太格手指门窗,颇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再如颜色,我们要的一定是中国红,我们调试了许多次,斗拱的红色才达到现在的效果。”砖瓦也是一样,刘太格的设计团队往返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最后在中国山东才挑到最满意的灰砖,“这是我能看到的最美的灰色。”
  设计团队在给文化中心添加中国元素方面费尽心思。一位来自香港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观光电梯提出建议,用灯光改变它的视觉效果。夜里电梯上行时,人们会看到它像盏孔明灯,在夜空中冉冉升起。
  在刘太格看来,中国元素的建筑语言拥有强大的感染力。“最近一段时间,好多朋友路经新加坡,都让我带他们来这里看看。看完之后,他们都对这座建筑怀有好感,一方面是因为它充满中国元素,而且与周围建筑和谐共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对习近平主席来揭牌满怀期待。”


讲述中国精彩故事
  采访当天,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揭牌仪式做着紧张的准备工作。一楼正厅,为纪念中新建交25周年设立的“梦笔新境”美术作品展已经布置完毕,25位中国艺术家与25位新加坡艺术家的50幅经典代表作品,正在静等贵客。“这些数字都是有寓意的。”文化中心主任马红英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解释说,“25意味着中新关系走过了25个年头,50则代表了新加坡建国50周年。这个画展是文化中心的‘第一展’,先不说其艺术价值,合展本身就代表了中新文化交流合作的良好开端。”
  据马红英介绍,文化中心二楼展厅可举办各类美术、文物、非遗等展览,四五两层的剧场可上演话剧、音乐会、电影,同时可以举办各类讲座;六层为图书馆,七八层为教室和培训室。文化中心的室外空间还设有四个露台和一个连廊,可举办艺术沙龙等户外文化社交活动。
  “我们现在已经有规划,未来将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让它慢慢成为新加坡人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重要场所。比如,我们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办中国马兰花艺术学校,招生对象是广大青少年,他们可以在这里学习中文,表演中国剧目,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习近平主席曾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更动人。”马红英说。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将要在揭牌仪式当天演出。他告诉记者,文化中心建立起来后,华乐团会和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合作,“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国际上有着特殊地位。中国在很多国家建立文化中心,已经把文化交流看作与各国交往的重要一环。通过文化交流,中国与世界各国会走得更近。”


感受那份特殊情感
  对文化中心的正式启用,新加坡人已经翘首以待。
  “我还记得奠基那天呢!习近平和吴作栋都来了,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好像就在昨天。”年近七旬的黄先生在文化中心附近经营着一家老店,他亲眼看着文化中心从破土动工到拔地而起,期盼着什么时候能进去看看。
  当记者告诉他,习近平主席很快就要来给文化中心揭牌时,黄先生高兴地张开双臂说道:“我衷心地欢迎习近平主席来新加坡访问,并再次来到这里。等文化中心对外开放后,我一定要注册成为会员,参加活动。”
     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杨金峰给记者讲述了几天前的一件事:“那天我正在一楼大厅研究画框尺寸,突然看见一位年长的女士在玻璃门外频频招手。我出门后她告诉我,她平时经常路过文化中心,今天是她的生日,愿望就是能够提前进文化中心看一看。”
  杨金峰热情地接待了她。“我陪着她在文化中心里参观,在孔子雕塑和中国字画旁边合影留念。我能感受到,作为一位新加坡华人,她对中国所怀有的特殊感情。”杨金峰说。
  18岁的吴贤胜在文化中心一墙之隔的小店工作。他告诉记者,知道文化中心即将启用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传播中国文化的地方真是太好了!我非常愿意以后参加中国文化中心的活动,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在中新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中心必将成为一条承载着两国人民情感积淀的船,驶向远方。
234104n7b3qxxztatufwtf.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