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将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教育部要求教师接受专业训练,获取专业支持,在实践中动态发展。新近发布的教学与学习的国际调查TALIS显示,新加坡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在新近发布的TALIS教学与学习的国际调查中(Teaching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作为参与调查的34个国家之一,虽然新加坡第一次参加该项调查,但报告显示,严格的教师职前培养确保教学与学习的质量、教师生涯发展中积极参与,专业成长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教师队伍得到良好训练且充满活力、教师受到社会尊重,对教职感到满意成为了新加坡拥有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力保障。
先遴选,后培训:确保职前具备专业素养 调查显示,98%的新加坡教师在入职前具有课堂实践经验(TALIS调查的平均比例为89%)。新加坡所有新任教师开始执教时,均已在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Institute of Education)接受系统、严格的职前培训。
新加坡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负责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其教师教育制度采用“先遴选,后培训”的政策(select then train),即首先由教育部负责招聘、雇佣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生及其他社会人士,南洋理工大学的国立教育学院负责培训教师。
经教育部严格的面试遴选过程、对候选人各方面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估之后,根据师范生不同的教育背景及入学资格,国立教育学院主要提供三类教师教育课程:学士后教育文凭、学士学位文凭、教育文凭,对师范生及其他候选人进行职前培训,对其学习、生活等方面均有严格标准,以确保师范生毕业时具有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发展活动参与比例全球最高 TALIS调查显示,所有新加坡教师均参与正式的入职引导计划,而TALIS调查的平均比例只有44%。入职引导计划包括初任教师训练计划和基于学校的结构性指导计划。新任教师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学习不同的实践技能。
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有效的教学、学习与评估方法。98%的教师均参加专业发展活动,参与比例为全球第一(TALIS调查的平均比例为88%)。新加坡教育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加坡教师参与的专业发展活动包括:教育课程与工作坊、同侪观课、教育会议与专业学习网络。94%的教师在专业学习小组中进行协作学习(TALIS调查的平均比例为84%)。80%的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同事如何教学与反馈(TALIS调查的平均比例为55%)。多数校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受益于具有相互支持和协作学习的学校文化。 为青年教师的成功提供支持 TALIS调查显示,新加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6岁,是全球最年轻的执教团队(TALIS调查的平均年龄是43岁)。自2000年以来,新加坡通过加大投入、提升教师待遇等策略提升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积极吸引社会中的优秀人才贡献于教育事业,使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年轻教师更能使用有关教与学的新技术,通过创新方法使学生掌握21世纪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为年轻教师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一是在系统的职前培养中,掌握了专业生涯发展早期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二是参加了系统的入职训练与辅导计划,三是在资深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教学艺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新加坡学校中具有强有力的指导文化。有39%的新加坡教师担任新任教师的导师(mentor),其比例位居全球第一(TALIS调查的平均比例只有14%)。资深教师作为榜样与示范,对于年轻教师理解教学专业的道德与伦理、致力于孩子的全人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受社会尊重:让教师拥有满足感 68%的新加坡教师认为,教学专业在新加坡社会中受到尊重,这一比例位居全球第二,而TALIS调查的平均水平只有31%。
调查发现,新加坡中学教师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长达47.6小时,比全球教师工作的平均时间多10小时,是工作时间最长的教师团队之一,位列日本和加拿大阿尔伯塔之后(日本教师每周工作54小时,加拿大阿尔伯塔教师每周工作48.2小时)。
尽管工作时间较长,但仍有多达88%的新加坡教师表示:工作让他们有满足感。这虽然比TALIS调查的平均值(91%)略低,但82%的新加坡教师表示:若能重新选择,依然还会选择教职,这一比率高于全球平均值(78%)。
调查还发现,新加坡教师每周花在非教学工作的时间,平均可达14小时,比其他地区的教师平均多一倍。其中最耗时的工作包括行政(每周5小时)及课外活动(每周3小时)。新加坡教师在这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比全球教师的平均值多1~2小时。
注:TALIS教学与学习的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每5年举行一次,调查范围包括教师工作环境、学校领导、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此次调查共有34个国家和经济体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