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BC “新加坡有的正是英国想要的”。英国抉择与欧盟分合,有人提议应效仿新加坡与东盟:经济外向受益但不背政治包袱。现实吗? 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新加坡成功故事的主创人、建国总理李光耀笔下一句话,概括了这个城邦岛国过去五十年间的飞跃。 不算太遥远的过去,新加坡还是一个沉寂的渔村。岸边,中国和印度商人曾经讨价还价,现在,全球金融枢纽的象征—一栋栋摩天大厦勾勒出宏伟的天际线。 贸易,一直就是新加坡的脉搏。 曾经,新加坡是闭塞落后的殖民地,现在她是全世界最富裕的一个地方,人均GDP领先英国和法国。 当然了,只有一家政党执政,有助于确保政策推行的连贯性,再加上还有相对顺从、温和的选民。但是,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也一样是同一个政府长期执政,结果和新加坡却相去甚远。 新加坡领导人很清楚,“单打”生存不下去。没有自然资源、人口非常有限,新加坡一直隔海翘望寻求发展的动力。
“小红点儿”只要拿出一张东南亚地图看一看,新加坡的弱势就可以一目了然。 新加坡人亲切地将新加坡称为“小红点”,但事实是,这个富有的城邦国还真就是夹在地域更广、更为强势的邻国之间、汪洋大海中的一个用针头点就的小红点儿。 因此,在1967年,新加坡大力推动创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新加坡是东盟的创始人之一,目前东盟共有10个成员方。 但是,新加坡并没有就此止步,还与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项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同样也是多项多边协定的成员方,贸易伙伴超过30个。 新加坡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许林珠(Gillian Koh)认为,新加坡必须结成区域伙伴关系、才能有发言权。 她说,“我们知道,只有有繁华的腹地,我们才能生存、发展。”她这里说的腹地,指的是马来半岛等区域。 “我们不仅仅只是为自己存在的自由港,同时,我们也试图推广区域自由贸易对所有人都有利的观念,这可以让我们实现共荣。新加坡争取通过成为地区贸易、服务的枢纽,从腹地繁荣中受益。” 新加坡规模最大的银行的老板也认为,远望海外推动了新加坡的发展。 星展银行(DBS)执行总裁高博德(PIYUSH GUPTA)告诉BBC,“新加坡从东盟贸易、资金、劳动力流动中受益相当大。坦率地说,我认为,没有这类流动,新加坡将无法生存,更别提繁荣发展了。”
“政治包袱”观察人士说,新加坡不需要背负政治包袱、就享受到了作为东盟经济协定成员方的益处。 比如,人口有限,新加坡一直需要从其他地方找人填充劳动力市场。现在,新加坡这个小岛上,每10个人中就有4个是外国人。这一事实本身也带来了问题,新加坡政府正在着手解决。但是,新加坡可以挑挑拣拣、决定让谁来不让谁来。 《经济学人》驻新加坡的英国记者西蒙·朗(Simon Long)说,“从某种意义上看,新加坡有的、也正是英国人想要的。” “如果你看看新加坡的现状、再看看东盟,他们有单一市场,但是与欧洲单一市场相比深度相差很远;他们有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东盟范围内几乎所有的贸易,但是他们没有劳动力自由流动。” “(东盟)曾经试图在一些高技能职业引入人员流动,但是进展不大。至于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现在根本就没有考虑。”
附加条件新加坡一直紧靠邻国规划自己的成功路径。作为东盟一分子对新加坡很有利,新加坡将产品卖往东盟,并从区域内获得大批劳动力。 当然了,东盟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批评人士说,东盟像是“纸老虎”。也许,除了推动缅甸开始向民主过渡,东盟存在50年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 但是,创建东盟的一个中心理念也正是:不插手别家之事的政策。 不过,没有政治附加条件、继续作为经济结盟的成员,目前英国并没有这个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