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905|回复: 2

不能分开的神秀和慧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7-2019 15:12:50|来自: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了一段时间,五祖弘忍把所有的弟子召集起来,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就说:“你们从现在开始回去思考几天,然后每个人写一首诗,写一首开悟的诗,一个偈子,说说你的心得体会,然后我会根据你们写的心得体会来决定把这个衣钵传给谁,然后他就成为第六代祖师。”因为弘忍是第五祖,就相当于他要找一个接班人,就说:“大家快快回到自己的房间,去把这个偈子做好。”然后他就说“见性之人、言下须见”。意思是如果你已经见性,就是现在你去当兵、去打仗也不会忘掉,也会见到。
这个神秀的品德其实是蛮不错的,不是那种贪图名利之人,他确实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但后世对这个神秀评价不高,其实在我们道教修行人的眼里,对神秀的评价应该更高一些。因为第一,心性、品德非常好,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第二,后来他写的这个偈子,虽然没有到最高境界,见到自性,但是如果确实按照他说的这个偈子来做,每天去做、去自省,那是非常好的,每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
偈子是这样写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其实这个偈子非常不错,我们现在作为修行人,我们就应该这样。他把我们的身体,比喻、隐喻为一棵树,一棵很大的树,菩提树就是很大的树,印度才有这个树。为什么把身体比喻成一棵树很好呢?它是这样的:按我们道教的阴阳五行来说的话,树就是木的能量,代表植物,他很有生命力,你去看金、木、水、火、土,就这个木,这个植物,这个树它是最有生命的,它生长能力很强,它向上、向下吸收这个大地的营养,它这个树根,特别是那些很老的树,100年、200年以上的树,据科学考证,它这个树根可以伸到一公里以外,那个根非常非常深的,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几百年的树会这样生长?因为它会遭到干旱、遭到天灾人祸,但是它要活下来,它能活上100年、200年,甚至1000年,这种大树它就有办法,那个根须就去找水源,找营养。
因为在道教来看,人体是一棵无根树,当我们人生下来之后,就像没有根一样的,近千年以来很多人都没有活到一个甲子-六十年,就是因为我们都没有根。所以我们人能够活出一百岁,活出道教说的120岁,就要像树一样深扎根。所以说“身是菩提树”,就叫我们要学习大树的品德,对我们很有好处。
在道教里面有一种功法,叫做站桩,这个站桩呢,就要求我们学习大树的品德,人要五趾抓地,五个脚趾,把这个大地抓住,好像我们可以生根在地,把我们这个无根树变得有根。然后呢,我们的头仿佛头顶青天,这是在学习大树的品德,你看那个大树,他不断向上生长,不断向上生长,有阳光的地方它向着阳光的地方生长,越是好的大树,越是很直的向上生长。所以说我们人体在站桩的时候就是脚的五趾抓地,学习那个树根,向下去寻找营养,然后头顶向天,是学习大树的那个向上生长和伸延,叫作头顶青天、脚踩大地,这就是道教的站桩。它非常非常的好,可以练出一种内力,这种内力练出来之后再稍加引导,就可以发放出去,开始可以发放一尺,慢慢可以发放一米,然后慢慢越来越长,可以到十米,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到了道家的高级境界,这个站桩练好的人,最后随着功力的提升,他这个穴位可以把这个内力发到千里以外,甚至没有距离的限制,甚至你要发到月亮,你要发到太阳,你要发的外星都是可以的,这就是“身是菩提树”。在我们道教修真一脉看来,那真是个好东西,是实修实证,是很好的,并不是过去评论的,说这个偈子是很差劲的。
然后第二句叫做“心如明镜台”,这也是很好的,非常好的,就是我们的心要像那个镜子一样,就像古代的铜镜,它是不动的。当我们的心面对红尘滚滚,面对这些外界对我们的干扰,比如说,有人骂你几句,你心里面很愤怒,你的心就动了。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呐?别人骂了你几句,你是一面镜子,能够反射出来,知道这个人在骂我,我很清楚,但是这个镜子它会不会生气啊,它不会生气的,镜子怎么会生气呢!?心如止水,就是像那个湖水一样,很平静的湖水,很清亮。你向清澈见底的湖水里面丢一块石头进去,它会起一个波浪,但是那个水本身它是不会生气的。我们的心如果能做到明镜台,那我们的修为就很好了,你知道他在骂你,但是你的心呢,还是如如不动,这就是一种境界,这是“性功成就”。
不仅仅是别人骂你几句,其它情况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古代有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他本以为考不上,结果忽然连升三级,来了通知:“范进中举啦,从此以后就是大人了,老爷了!”他一下子就疯掉了,失心疯。最后他老丈人扇他三个耳光,说没有的事,你是胡思乱想,他就又正常了,这就是他的心,被外界所干扰。
所以说“心如明镜台”,是非常好的。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怎么办?后面两句我们就要记住了:“时时勤拂拭”,就是我们每天要反省自己,比如说今天我出去什么事情让我生气了,我就要想:“为什么我会生气呢?我生气的理由是什么呢?”当我找到那个理由之后,我就知道所有让我生气的、让我悲伤的、让我难受的都像天上的乌云、像天上的雷电。就像我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任何让我悲伤的、让我生气的、让我愤怒的,现在我能回忆,但是我一点都没感觉,影响不了我的心情,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就相当于孔子说的,每天晚上我要反省:今天到底做了什么事?我可以拿笔记录下来,做成备忘录,什么事我做错了,我准备明天开始纠正;什么事情让我生气了,明天纠正,再遇这种类似的我就不再生气;什么事情让我过于的高兴,我也要告诫自己,不要太高兴,平静一点好,这个高兴也不好,太高兴了不太好。比如我有一个亲戚就是:他过去在文革时期被错误的对待,后来他出来了,一看儿孙满堂给他庆祝,他哈哈大笑,第二天就去世了。所以说做任何事情,在我们道教来说要掌握一个火候、一个度。
最后这句也很重要:“勿使惹尘埃”。就是我们的心灵啊,经常被外来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所干扰,不管是利益、不管是愤怒、不管是难受等等,我们要想办法找到这个让心波动的理由,然后慢慢的把它去除,让我们的心如明镜台。
       神秀这个偈子,如果按照实修实证来看的话,一点不差!所以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别人说什么不好,那么我们也说他不好;别人说好,我也说他不是这样的。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说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去展开自己的思考,通过我们的学习能力、我们的背景、我们的人生观来重新思考,做个评判。哪怕最后你的评判和思考并不是最高级的,但是你只要思考,一定比那些从来不思考、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人要好。通过思考之后,你这种修行的能量远远高于那个从来不思考的人,哪怕他说得头头是道,只要他说的话都是别人说的,他从来没有思考过,没有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他自己思考以后沉淀下来的东西,那么他说的再好,哪怕他说他是天上天下举世无双。但是他和你相比的话,哪怕你思考之后的这个错,都比他还要高级,明白吗?就相当于哪怕是知识最少的、甚至字还不会写的、人类智力和学识是最低等的一个人,但是他和鹦鹉相比,也比鹦鹉高级,因为人可以学习嘛,理解了吗?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思考,一定要独立的把这种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然后沉淀下来,你的这种修为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最后就可以今生得道,证道成仙,飞升仙界,永离轮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发表于 23-7-2019 15:13:32|来自: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接下来,《坛经》里面讲的:神秀不是把那个偈子写在墙上了嘛,第二天,很多人都在念,都不知道谁写的,大家在念的过程之中,惠能忽然就听到了,因为他在厨房做事也能听到。他一听,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想写一个偈子,但是他不会写字,因为他从小出生贫寒,而且父亲早逝,他虽然也有智慧,也学到很多东西,很多知识,但是他没有学写字,写字不行。这个时候呢,也是一个缘分,正好有一个官员:江州别驾,正在那里念,惠能马上说:“我也有一个偈子,一个新的体会,我想写上去,但是能不能请你帮我写一下?”

这个官员一听,连字都写不好的,你还会有什么心得体会啊?就感到不相信。惠能就说,欲学无上菩提,就是一个人要学最好的道,你就不要看不起这些初学者,因为最下等的人,指那些所谓的凡夫走卒、做体力的、在下面劳动的人,说不定他的智慧是最高的,而有的人处于很高的地位,说不定是个笨蛋。确实是这样的,比如说爱迪生大科学家,他出生的位置就不高,据说没上过几天学,好像就上了三年课,全部是自学的;另外一个人呢,是刘备的儿子,他是皇帝啊,皇帝的那个地位可是上上人,但整个历史评价他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官员一听很有道理,一下提醒了他,就说:“好的,我帮你写,你将来如果得道了之后,不要忘了来度我。”惠能就告诉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然后那个官员就把它写在了墙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19 15:13:45|来自: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菩提本无树”,和神秀呢,是对立的,他是在神秀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么一个思路,所以说现在的人不知道神秀的那个思路、答案是根基,因此有很多人学佛、学道、学禅,就在那里口头禅、狂禅,觉得自己开悟了,其实这些人呢,将来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修不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知道、不懂,也没思考,就直接抓住“这个世界全部是空的”,以为明白了,自性本空,我见到空了,什么都是空的,这也空、那也空,最后全部都空,最后在生活中什么也不想做,在家里什么也不想做,觉得这个世界没什么意思了,这就是没有神秀那个基础。但是这类人不懂,他上来直接就是惠能这个,那是什么也学不到的。所以说如果惠能没有听到神秀那个偈子,他也不会这样做这个偈子。没有他大师兄那个思路,就不会有这个思路。所以说我们学习任何东西,一定要知道它的前因后果,从因果的角度来说,神秀那个是因,惠能这个是果,没有那个因就没有这个果。如果从来就没有神秀写的前面那首诗,那么后面这个就不成立,就没用、没意义。谁直接就是惠能这个偈子的话,谁就进入顽空,所谓顽空,那就是进入什么都没有的无明。

我们人类之所以很多烦恼痛苦,之所以有很多不如意,都是因为无明。所谓无明,就是不明白,如果没有神秀那个思路,上来直接这个“菩提本无树”,那我们就进入了顽空,进入了无名,什么也学不到,什么也不知道,白白浪费100年。进入顽空之后,只管求生西方,天天只管念那个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你现在还有几十年时间,20年也好,30年也好,50年也好,那你就白白浪费了现在、当下的时间。所以说按道教的做法就是,你要做好你每一天,若你把每天做好了,你今生就得道,你今生就证果,今生就成仙飞升。

好,接下来我们讲“菩提本无树”,刚刚上面讲了神秀的“身是菩提树”,我们身体就像一棵树,我们就去训练他,去站桩。那么到了惠能这里呢,他就把这个否定掉,为什么要否定掉?这个很简单,就相当于你把小学的知识全部学完了,你到了初中,可能就把小学的有些东西要否定掉,你就可以把前面的否定掉。这个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的,就像牛顿物理定律,到了爱因斯坦就不实用,然后到了后面的量子力学那个阶段,爱因斯坦的很多就不实用。其实在更高级的那个状态,看前面就可以否定,但是这个否定并不是说前面就是没用的,不是这样的,前面也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就像你已经读到大学去了,那你小学学的1+1等于2还是非常有用的,幼儿园学的那些字也是非常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