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135|回复: 0

[原创] 填词随笔(1)——《鹧鸪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2020 15:55:3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词这种文体音乐性的消失,当代人作词都是按照词谱上的标注。熟悉了之后,自然就掌握了词谱中的规律,也不用每次都参考词谱去对照格律了。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填词的时候往往需要对着词谱一个字一个字去看,确保没有格律的错误。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就拿我比较熟悉的《鹧鸪天》来讲讲,如果我们盲目按照词谱而不懂其中的道理来填词的话,会遇到问题。

我相信现在大多数初学者填词的时候最方便的工具就是“搜韵”了。这个网站不仅可以校检格律,还能查对仗、典故、词语、韵部等等,可谓方便。拿鹧鸪天来说,如果我们想去查这个词的词谱,会看到如下的说明:
注:截图来自“搜韵网”,“拌却”为“拚却”误,“扇影风”别本做“扇底风”,特此说明。

用法也很简单,“平”的地方填平声字,“仄”的地方可以填上、去、入声字,然后注意押平声韵,以及三、四句和五、六句分别对仗,就差不多了。不过除了我前面说的这些,很多人,尤其初学者会忽略词谱中的“中”字。很多人认为“中”就是“可平可仄”,说白了就是这个地方可以随便下字。我先说结论吧:对,也不对;或者说,只对了一半。

比如这首大家熟悉的小晏词,第一句“彩袖殷勤捧玉钟”,下面的词谱标注是“中中中中中中平”,很多人看了这个词谱觉得这句简单,平仄除了最后一个字完全都没有限制,就随便填成七个平声字或者六个仄声字加上平声的韵等等。严格来说,这是不符合词的韵律美的。这里之所以有六个“中”,是前人在填词的时候同一位置有平仄两种不同填法,但是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需要读词本身,看每首词的内部结构,才能知道这里到底应该怎么填。
说到这里,其实需要简单讲讲诗词的韵律美。诗从《诗经》的四言诗开始,就已经有一些内部的固定节奏了。我在《读诗札记》中提到过读诗词时的节奏问题,简单来说五言诗词的节奏多是二、三或二、二、一,七言就是在五言的基础上多加了两个字,变成二、二、三或者二、二、二、一等等。词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虽然词的句式更加多变,但是大部分都是以双音节作为节奏的分割点,这也是由语言习惯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格律的时候也会发现,诗词的平仄常以双音节为分割点,平仄交替。从“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等等七言诗的基础格式可以看出来,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是交替的。

《鹧鸪天》这个词牌其实上阕和七言绝句的格律是一样的,所以这里的第一句平仄也要交替,才符合它的音律美。所以我们看其他作者的的几首《鹧鸪天》的第一句,虽然首句平仄和小晏的完全相反,却也符合内在的音律:

土池厚用扁团深。
——范仲淹

新晴水暖藕花红。
——赵长卿

嫩凉微雨小荷池。
——钱彻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来,在第一句二、四、六字处的平仄是交替的。所以平起或者仄起就决定了后面下字的平仄了。

当然,反例也是有的。但是对于当代学习填词的我们来说,要了解词的音律,切忌盲目模仿。前人亦有音律不协处,但这不是我们学填词不合格律的推辞。

除了第一句这连续六个“中”之外,三字句的“中中仄”也值得简单说说。这里的两个三字句为对仗句,除了词义与下文三字句相对,格律亦是如此。所以严格来说“中中仄”只能是“平仄仄”,亦有“一三五不论及首字平仄皆可”者,慎也。

如果说给初学者一个建议的话,可以参考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这本书里的词谱如果有不同的变体都是分开的,且有例词帮助理解格律;而且对仗处或者需要领格字的地方也会标记出来,对于初学作词来说十分友好,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