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万6274,新加坡网友接种三针疫苗仍中招,质疑疫苗效果、讥讽政府躺平
昨天(5日),新加坡新增1万6274起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连续四天减少并且维持在2万起以下,累计81万9663起。 其中,1万6120起新增本土病例包括2167起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呈阳病例和1万3953起抗原快速检测呈阳病例。 输入型病例则有154起,PCR呈阳病例和ART呈阳病例分别有37起和117起。 新增病例当中有1万4070起是通过ART检测发现的低风险病例,占总数的超过86.5%。 目前的每周感染增长率是0.95。
(图:来源自网络)
又有六人死于2019冠状病毒,死亡病例累计1073起。 整体住院人数1559人,普通病房有191人需要氧气供给;加护病房共有48人。 过去一天,共有1万8777人出院。 在过去28天的42万4609起确诊病例当中,99.7%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0.2%需要氧气供给,0.04%住进加护病房,0.04%病逝。 截至4日,已有91%人口完成疫苗接种,68%已接种追加剂。
(图:来源自网络)
接种三针疫苗仍中招 近期新加坡确诊病例居高不下。不少人已经接种了疫苗追加剂,但还是被感染了。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质疑疫苗效果,并讥讽新加坡现在真的是躺平了,政府决心与病毒共存,确诊病例大爆发,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中招了。 该网友分享说,我其实并不怕,因为我已经接种了3支疫苗,只是怕中了会害到曾经和我接触过的人,因为和我同一屋檐下还有超过80岁的老人,虽然她已经接种了3支疫苗。 新的变种奥密克戎传染力非常高,而且一大症状就是喉咙痛,听到很多中招的人都说是从喉咙痛开始的。专家也警告:若出现喉咙痛等咽喉症状,就算没有发烧也应赶紧检测!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喉咙痛、流鼻涕、头痛、打喷嚏、全身无力和容易疲倦。症状较轻微,就算发烧也会快速消退。 专家分析,奥密克戎病毒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与一般感冒较为相似,而德尔塔病毒主要引发下呼吸道感染,二者有所不同,且奥密克戎确诊者可能不会出现发烧症状。
(图:来源自网络)
疫情期间生活作息改变,饮食失调症患者增三成 疫情期间生活作息改变,导致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增加。 新加坡中央医院的数据显示,求诊人数去年达到近230个,同比增加超过三成。今年首两个月继续呈上升趋势。慈善机构关爱之家也发现过去这一年来这类辅导需求翻了三倍。他们已设立专家小组专门辅导这些病患。 疫情期间长时间在家,容易和家人产生摩擦,有的人甚至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被家人无时无刻监视而感到焦虑,于是开始靠暴饮暴食发泄情绪。 中央医院表示去年近230人因饮食失调而寻求治疗,比前一年的170人多了约35%,其中神经性贪食症占多数。受访医生认为病例增加,有可能是因为疫情期间国人熟悉的舒压方式受到了约束。 新加坡中央医院饮食失调组组长、精神科医学高级顾问医生吴嘉玮说:“像有一些人他们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产生一些比较不良的应对技巧,例如说用食物来发泄、暴饮暴食。这样他们对自己的体型也开始比较注意,就可能也是会比较极端、过度运动,开始慢慢地产生饮食失调症。” 关爱之家去年辅导的饮食失调个案增加到28个。相较2019和2020年,这两年加起来的个案不到十个。组织说求助的人大部分年龄介于18到30岁。 关爱之家执行总监谭润娴说:“通常上瘾以前比较多是偏向于毒品、酒瘾。然后饮食失调症是近几年就比较开始有那个现象。所以我们现在至少有两个至三个辅导员就是专注于这方面。” 神经性厌食症也是另一个关注点。中央医院表示月底将举办免费线上讲座,提高国人对饮食失调症的认识。
(图:来源自网络)
与治疗冠病相关药品紧缺 近日,由于新加坡日均确诊病例增加,各种与治疗冠病相关的药品出现了紧缺。 一位网友也将她的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她说自己看到药品的架子我惊呆了,一竖排同类药品都卖光了! 各种退烧药尤其是布洛芬都是抢手货,还有化痰、口腔喷雾,调节肠胃的,提高免疫力的,以及多种维生素和V几乎都空了。
(图:来源自网络)
专家提醒,病情严重的话,还是要去诊所。 检测阳性怎么办? 目前对ART检测阳性的规定—— 1、居家康复 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或只出现轻微症状,无须到家庭诊所或综合诊疗所看医生。可到检测中心进行检测,ART检测结果将记录在卫生部的档案中。 快检中心预约网址: go.gov.sg/community-ART-test
2、看医生或去医院急诊 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属于高风险群,一定要去看医生。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如胸口疼痛),立刻前往医院急诊部求医。
3、康复 如果ART检测结果在第三天后呈阴性,可返回办公室或学校 详情查询: covid.gov.sg
(图:来源自网络)
我是小圈儿,每天记录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温度、有高度、有时度的趣谈,关注我,随时了解新加坡靠谱的当地干货! 如果您对内容喜欢,期待您的转发,也请您在评论区内留下箴言互动!谢谢!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