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3.3333px]
SPAC介绍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Company ),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它是美股市场一种借壳上市的方式。与买壳上市不同,SPAC是由投资方自己造壳,建立SPAC公司进行上市。公司成立是为了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以实现收购一项或多项经营业务的目的。
SPAC可以简单理解为“造壳”,即发起人先设立一个新公司,提交IPO招股说明书完成上市,IPO融资后有12-24个月的时间选择收购标的并完成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对目标公司来说,通过对SPAC壳的反向收购完成上市目的。
其中,发起人多为拥有足够资本实力,且在美股市场有资源、运作实力的机构或个人,也就是“造壳方”,通过设立SPAC公司并上市、出售获取利润。目标公司相当于“买方”,通过对SPAC的反向收购实现曲线上市,多为有上市融资需求的科创型企业。
优点:和传统IPO流程相比,时间更短,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缺点:合并后公司的交易量可能较低,市值回落较大;SPAC普通股伴随认股权证,投资人可能用较低的价格购买更多股票而导致股价下滑、股权稀释。
适合SPAC的有哪些类型的公司呢?
互联网、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中,规模不大、赛道明确、概念新颖、潜力较大的公司,成为重要的SPAC目标公司,比如2020年跟随新能源汽车而火起来的燃料电池、自动驾驶。
这些公司一般来说还处于威长期或者更早期,很需要融资井且需要相关资源,然而暂时还没有拿街出手的业绩,或者没有足够吸引投资者参与他们IPO的业绩。而SPAC作为一种而“先斩后奏”,不但给他们提供了直接的股权融资方式,井且也比找大投行承销的成本更低、周期更快,因此获得青味。
随着市场上资金的增多,越来越多风险偏好高的资金涌人三级市场,SPAC这种风险偏好较岛的模式也流行开来。
同时,SPAC其实带有“一级市场”和“三级市场”双重属性,不但是给公众D与股权投资的机会,也是考验Sponsor Team寻找合适公司、并与之进行谈判的能力。
SPAC模式上市
简单来说,SPAC有三个阶段:
公告前阶段。这个阶段里,SPACs就是一个只有钱的空壳公司。在这个阶段,我们并不知道SPAC的具体目标公司,只会知道SPAC将会投资的行业领域。
公告后,合并前阶段。这个阶段的SPACs还是一个只有钱的空壳公司,距离变成目标公司只差临门一脚。在这个阶段的SPAC已经宣布了目标公司,并且已经确定了股东投票表决是否合并的日期。
合并后阶段。这个阶段就是SPAC消失的阶段了。合并正式完成,股票代码也会改为目标公司的代码。目标公司此时正式成为上市公司。
SPAC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可以进行买入的。但是回报和收益会有区别,这方面则需要自己把握。
据SPACInsider数据,过去十年中大多数年份的SPAC IPO数量均不超过20例,但2020年美国共有248例SPAC IPO,打破了2019年59例的纪录。
按照如今的势头,SPAC IPO数据有望继续破纪录。
高盛分析师大卫·克斯汀(David Kostin)曾预计,SPAC上市热潮或将持续到2021年:“受益于SPAC的上市模式,全球并购规模有望在未来2年内达到3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