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3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shuixianhua

[狮城水库] 新加坡骨痛热症进入疫情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6-2007 12:0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局公共环境卫生署署长邱少宝说:“要减少伊蚊数目,无论是室内或户外都要确保没有积水。环境局、市镇理事会、土地管理局和住户,必须在这场与骨痛热症的对抗中保持警惕。” <p>  国际传染病专家日前曾警告,随着全球暖化情况日趋严重,蚊子一年比一年变得更活跃,东南亚今年的骨痛热症病例可能上升到历来最高点。另外,多年来本地区的城市化,以及各地人民的旅游和移民动向也导致骨痛热症病例迅速蔓延,新加坡也不能幸免。</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6-2007 12:0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环境局因此大幅度增加了检查住家的次数,上个月共展开超过17万次检查,比起四月份的8万5000多次增加超过一倍。 <p>  除了现有的500名全职环境卫生稽查员,环境局从上个月起也由其他部门每天调派300名职员加入抗蚊行列。 </p><p>  环境局指出,清除伊蚊滋生处是最有效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抗蚊,环境局目前每天派遣稽查员到一般上较容易爆发疫情的“传统”地区,如义顺、马西岭、兀兰、勿洛北、宏茂桥和达曼裕廊进行检查。 </p><p>  在刚过去的一周,本地两个最大的病例集中地分别是金吉路及西海岸通道,它们分别发生了23起病例。其中,西海岸通道一带的疫情已经持续超过一个月,而稽查员至今找到的伊蚊滋生处全来自住家内。 </p><p>环境局在网站列明 </p><p>超过10起病例黑区 </p><p>  为了让居民更清楚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否爆发骨痛热症,环境局从昨天起在网站上(http://www.nea.gov.sg)列明出现超过10起病例的黑区名单,以及它们所发生的病例。 </p><p>  环境局也吁请住在“黑区”的居民加强防蚊措施,除了每天进行10分钟的检查步骤,也要记得早上在家中的较黑暗角落,如窗帘后面、沙发、橱和床底下等喷洒杀虫剂。 </p><p>  “10分钟灭蚊行动”里的五个防蚊步骤是:每隔一天更换花瓶里的水、每隔一天清除花盆垫盘里的水、将所有的水桶和水容器倒置存放、在不用晒衣竿撑管时将它们盖好,以及每个月疏通阻塞的屋顶檐槽,加入Bti杀蚊药来杀灭伊蚊孑孓。 </p><p>  到目前为止,本地今年共出现296个病例集中地,比去年的77个增加许多。</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6-2007 12:06: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骨痛热症黑区居民反应</p><p>● 赵琬仪 林佩碧 </p><p>西海岸通道居民不怕蚊子 </p><p>更担心垃圾和乱小便问题 </p><p>  住在骨痛热症黑区,居民怕不怕? </p><p>  本报记者昨天下午到最新骨痛热症黑区之一的西海岸通道组屋采访,碰到的居民都表示不怕家里有蚊子,各有抗蚊主张。他们指出,居住环境的垃圾、随地小便情况更令人困扰。 </p><p>  西海岸通道的组屋楼下电梯旁,都贴有注明西海岸路第514到520座组屋一带受到骨痛热症威胁的大字告示,指出附近已有15起骨痛热症病例,还发现超过28个室内蚊子滋生处。 </p><p>  西海岸通道第507座到512座组屋一带成为骨痛热症黑区之一。最新消息指出,西海岸通道和西海岸径一带发生了23起骨痛热症病例,发现23个蚊子滋生处,其中18个是在住所内。住所内最容易“养”蚊子的地方是花瓶、花盆、塑料桶和浇花罐。 </p><p>  最近每天都有专人到那一带喷洒灭蚊喷雾,环境局上个月逐家逐户上门调查。坐落在第510座的基督教女青年会儿童发展中心也提高警惕。该中心的老师普雷姆受访时说,中心已通知家长有关情况,而环境局每天都派人在组屋周围喷洒喷雾,相信伊蚊问题不大。 </p><p>  一年前搬来西海岸通道第510座组屋的张雪香(50岁)说:“上个月有环境局的人来调查。他们穿制服,出示证件,我放心让他们进屋检查。” </p><p>  住在同座组屋的佘俊玉却拒绝让调查员进屋。她一来担心会是骗子,二来认为家里没有种植植物,小孩也没有发生被蚊子咬的状况。</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6-2007 12:06: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组屋楼下的告示显然发挥了作用。受访居民都说有注意要清理积水。张雪香不准12岁的儿子在接近中午及傍晚时分到组屋楼下玩,因为据说这两个时段是蚊子最活跃的时间。 <p>  由于采访时间是在平日下午,受访者多是主妇、退休人士和小孩。他们其实是最长时间在黑区活动的一群。退休人士张春煦(69岁)说:“蚊子倒不怕,我们家里有喷驱蚊油。两个孙子都没有给蚊子咬。倒是组屋走廊乱抛垃圾、楼梯间有人乱小便的情况令人担心。” </p><p>  受访居民特别提到第512组屋的卫生情况。这座旧式门对门四房式组屋的走廊被铁架封盖,大白天每层电梯走廊一片昏暗。在这座组屋住了五年的吴佩珠(52岁)说:“组屋电梯出来就是暗暗的,让人感觉不舒服。晚上这里楼梯间会有人抽烟、乱丢垃圾。” </p><p>环境局保证:喷雾所含化学物安全 </p><p>  由于伊蚊的主要滋生处是在室内,加强家中防蚊工作比在户外进行喷雾,更能有效控制骨痛热症病毒的传播。 </p><p>  一般上,当环境局接获新的骨痛热症病例时,都会到患者住家稽查,并进行室内喷雾的灭蚊工作。当局也会向该单位附近的住家,提出进行室内喷雾灭蚊的要求。不过,环境局透露,有六成住户在第一次接触时,不愿让稽查员入屋喷雾。一般相信,住户拒绝的原因,是担心喷雾的化学药物对家人的健康造成影响,或污染家里等。 </p><p>  环境局向居民保证,他们使用的喷雾所含化学物是安全的,当局所使用的杀虫剂浓度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伤害。目前一般室内喷雾都采用超低容量水喷雾技术(Ultra-low Volume spraying),比户外利用烟雾法、喷洒以柴油或煤油为载体,与杀虫剂混合一起的物质有效,也比较干净。 </p><p>  环境局在回答本报询问时指出,虽然住户在初次接触的配合度不高,但是一般上经过几次,都会答应让稽查员入屋喷雾。 </p><p>  万一住户坚持不肯让稽查员入屋,环境局将劝请他们记得在家中喷杀虫剂,惟有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如该区的骨痛热症疫情一直无法好转,环境局才会引用法令,强行要求住户让他们进入屋内喷雾灭蚊。</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