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619|回复: 3

[狮城随笔] [原创]城市一隅(短篇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3-2008 22:3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庄子处在东海这个城市的一角,这里驻扎着裁缝李小二,面食店的许文斑,铁匠蔡保军,理发师陈伟国,经商者刘成思,在外工作的王明飞,和公社政府机关以及社办厂的一干人马等等,这里也就是人民公社的一个街道吧,多少年来人们习惯"庄子"的称谓,所以庄子在人们的心中早已生了根,发了芽,出口就是庄子,外来人员如果不知原尾还真以为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呢.庄子实际上是个东西向的一条街道,也就是一条巷子那么宽度,在这巷子的两面参差不齐地排列着粮管所, 邮电所,供销社,食品站,信用社,农行,农具厂,电管站,综合厂,电线厂,橡胶厂等等企事业单位,其中还掺杂着裁缝李小二,面食店许文斑,理发店陈伟国等这些个体的的商座户,而最能体现这个庄子上繁荣的要算供销社门前的这个农贸集市了,遇到农历十五,廿十五这些自定的节日这里又成了人畜的海洋,也就自然引来了周边的理发店,熟食店,修钟表的,修电器的,做鞋匠的各色生意人的火爆,这里就是人民公社的闹市中心-庄子.庄子是这里的心脏,它联接着南来北往的乡下人,以及少得可怜的下乡走亲戚的城市人,凡到过庄子的人总能在心目中留下第一印象. 李小二做裁缝的手艺出窍是远近闻名的,所做出的衣服总是那么的服贴合身,穿在身上,腰是腰,胸是胸,该凸凹的凸凹,该紧凑的紧凑,该松驰的松驰,姑娘们,大婶们总欢喜往他这里跑,一是他做的衣服好,二是他这个人长得俊,.李小二生得白白净净,没有一丝胡碴,漂亮的脸蛋上长得一对浓眉大眼,特招女人喜爱,小分头的模样,又显得书生气浓厚,毕挺的中山装穿在他1米72的个头上显得很挺括,一双大头皮鞋套在脚上连着整个人,活脱脱的一个庄子上的第一美男子形象,特惹人喜爱,那些说亲的,做媒的,踏破了门槛都想极力促成这门亲事,但李小二就是不为所动,其实他们那里知道李小二的心中装满了小月姑娘的戏分,自从和小月姑娘好上了以后,他没再动情过任何女人,他常常在夜里梦到小月,.梦到和小月那甜蜜的时刻,娇柔的身缎,凸凸的胸脯,薄薄的嘴唇,以及那种激烈中的快感,小月那泛着红晕的脸颊,一促一促的身体,那一晚小月把男人最看重,女人最珍爱的贞洁的部分完完全全交给了李小二,从此,李小二把这段美好的片断总是藏着,掖着,不让外人知道,至此,李小二对这段情感一发不可收拾,赶也赶不走,始终缠绕在心头,这大概就是爱吧!李小二心中估摸着,暗笑着.发出心底的一种油然的甜甜的笑. 小月是个不错的姑娘,人长得很水灵,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南方人秀气的气质,只是特殊时期的原因,那年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所以积极地报了名,来到了这个公社插了户,当时的公社书记徐志海利用南方人众多的一技之长,办起了电线厂,所以,小月就进了这个庄上人很羡慕的厂子.厂子紧靠裁缝李小二的铺子,厂子里的女工们爱打扮,买些布料爱往李小二这里跑,李小二做出的衣服,她们穿在身上把其他姑娘,婶婶们弄得眼也馋馋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月也不例外,小月出现在李小二面前时,两人都有种火花碰擦的感觉,李小二捏着那一米长的软尺在小月的身上上下飞舞着,小月的每一个部位:小月的腰,小月的胸,小月的领,小月的袖,小月的......软尺在小月身体的前后左右旋转着,翻滚着,那神情是多么的专注,多么的一丝不苟,他完全忘记了是在量一个物体,他把她当做了一个标本,一个极精致的标本,他要做好它,向示人开放,小月从李小二专注的神情上看到了这个令人心仪的男子容颜,秀气,俊朗,小月自从下乡以来从未有过今天这么亢奋,她极力控制着这颗少女蠢蠢欲动的心,不让他有一丝的发泄在脸上,又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问李小二"好了吗",:"好了"其实李小二"在尺量小月的身体时,心就有一种怦怦的感觉,加之小月所带来的女人特有的清香更激发了李小二的雄性激素,无论如何不能往甭里想,李小二刻意回避着小月的眼神,一边又用笔在本子上记下了小月的名字以及所量的尺寸,同时在脑海中也深深地记下了小月的形象. 熟络了的李小二和小月,有事无事都以各种籍口亲近对方,两个人的感情也自然升温到一定的程度,小月依偎在李小二的身上,享受着恋人般的幸福,李小二更是爱昧有加."一个城市姑娘能嫁给我吗?"李小二几次想说的话总是被这个矮人一截的念头挡了回去,但每一次的接近,李小二心里总是有股忑忐不安的感觉,小月感觉到面前的男子,有种乡村人特有的纯朴:善良,羞达,.说什么那些城里的小伙子也比不上面前的李小二,小月心里现在就是这么想的,她十分喜欢这个腼腆,书生,秀气的男人,心里头把李小二这个人装得满满的,总是在肠胃里搅拌回荡,不停地,不停地无数个来回转。 一年中最热闹的地方是公社的大会堂,公社书记徐志海为了建这个大会堂,不知跑城里多少趟,布底鞋磨破了多少双才征得上级下拨的这笔专项资金,大会堂动工的那天,裁缝李小二,面食店许文斑,铁匠蔡保军,理发师陈伟国,商人刘成思,在外工作的王明飞假期回来也全都一一地出现在现场,孩童们欢呼雀跃,大人们兴高采烈,庆贺这个有史以来庄子上从未发生过这么重大的事,小月不知何时随着社办厂的工人们,掺和在人群中,当看到李小二那飒爽英姿时,小月顾不得工友的在场,丢下她们,从人逢中扒开一道口子死命挤到了李小二身旁,李小二紧拽着小月的手,生怕被人挤丢失,这时后面的人群一时不时地挤压着往前挪,小月的的身体自觉又不自觉地触碰到了李小二的身上,李小二一阵冲动,激烈地,激烈地膨胀,李小二压抑着,压抑着,不让它扩展,不让他难堪,他死命地不让后面的人再往前离动。.奠基仪式上,公社书记徐志海在秘书和施工队队长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和庄民们的簇拥下,利落地把个红飘带剪成了一分为二,顿时会场上欢呼雀跃,人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整个空中到处是轰,轰,轰,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的声音,大家捂着耳朵,躲着炮花,纷纷涌出了这个场地. 供销社是这个庄上最大的国营商家,分布在各个村的代销点也星罗棋布,日常用品这些代销点还是能够满足村民们的,但有时候要办些婚丧嫁娶的大事,还是要往这个庄子上去的,诸如大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小的针头线脑一古脑儿这里全能备其,所以人们喜欢往这里涌,往这个庄上涌,人叫人千声不语, 货叫人点头自来.所以这个庄上的人气也是最旺的,就是不购东西到这里逛逛,心情也是不一样的,习惯了的人们在这里感受着生活的,自在,安逸.倒不曾有半点乡土的心理,人们在这里流连往返.出客的,外出探亲办事的,凡事出远门的都不想在外留宿,实在没法子的第二天一早立马赶回来,坐久了这里,他们实在离不开故土,这里有浓浓的情,浓浓的爱,早已把他们的心,他们的肺,他们的肠,他们的胃,五脏六俯全部灌了进去. 别人无法把他们之间分隔开。 供销社每每来了新的布面料,小月总是和一些姐妹们抢先购得,第一个摆到李小二的裁缝的案板上.所以小月不仅是供销社的主顾也是庄子上裁缝李小二的活广告,招摇生事,兜揽生意,美得李小二抱着小月又是亲又是吻,不是外面有人来,还不肯放手. 一往情深的小月,十分留意李小二的一切,饮食,起居,等等,总是关照着,李小二深知小月姑娘的用心,一次李小二的小生日宴上,小月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递到了做事的李小二手中, 这面条,也是小月花了时间,花了精力才弄来的,这个庄上人不管是大生日还是小生日,总要下碗面条以示庆贺,小月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更知道人与人交往需要什么,所以,小月早早就预订了人工擀的面条,说起这面条,也是这个庄上许文斑师傅祖传的绝活,在擀这个面过程中,许文斑不知多少个来回做着同样的动作擀着面,面的发酵,面的干湿度,面的粗细,面的精拽度,做到恰到好处,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从铺在大扁层层叠叠,序列排放,密度均匀的面条可以看出许文斑师傅做工的精细与手艺的独特.然后把面条下到100度的沸水里,通过冷水的一二次冷激,一碗面条就可以端给主人品尝了。看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李小二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这那里是一碗面条呀,这是一颗火热的少女的心,李小二吃在嘴 里,舒服到心里,怎也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他不断地谢谢小月,小月感觉到李小二的情意流露,嘴里喃喃地说:“又不是外人,怎么这么客气呢?”李小二握着小月的手,说什么都不想松开,紧紧地搂着,相互吻着对方,这一晚,小月没有走。 一场突如其来的的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庄子上的地富反坏右全部被纳入批判对象,铁匠蔡保军地主成份,商人刘成思说成走资本主义道路,食品站站长张桐打成反革命五一六..........等被秧及池鱼,人们战战兢兢,大字报,小字报,铺天盖地,"打倒蔡保军,打倒刘成思,打倒张桐,打倒...........".呼声一声高似一声,呼声一声响似一声,人们茫然地跟风着,挥着拳头,个个口诛笔伐.纸糊的大高帽戴在头上游东街走西街,一时间,庄子上的严肃气氛已凝固到了极点,没有人再把铁具给蔡保军做,没有人再到刘成思那里买东西,没有再喊叫张桐为站长.见了这些人都远而避之,生怕沾得一身骚. 到了年底,人们开始置办年货了:擀糯米粉的,做方糕的,做大灶饼的有之,买鱼,肉,鸭,酒的有之,买年画,红喜字的有之,做新衣服的有之,赶着修电器钟表的有之,总之忙得不亦乐乎,人们总想把事情做得圆满些,以图日后吉利。庄子上熙熙攘攘的人们屁颠屁颠的忙着,跑着,谁也顾不上谁。.小月这一年没有回去过春节,假日里他在李小二店忙开了:订钮扣,锁眼洞,剪线头,烫衣服等等,凡事帮得上忙的,她全都揽了过来,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李小二手上还有衣服在赶做.这一天也是全年裁缝李小二最忙最累最着急的的一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月的父母亲亲自把小月接了回去,另行那天,小月满含泪水,李小二心里也是十八个水桶七上八下,怎也不想放开小月的手,他温馨地说:“我们能再见面吗?”“我会来看你的”小月说,“咱们走吧!时间不早了,”小月父母亲催促道,小月望着朝夕相处的恋人怎肯离去,李小二说啥也不松手,僵持了好长时间,小月的父亲才把他们从梦境中拽走,这一走,天涯海角,天各一方。 小月走了之后,杳无音信,不是小月不想念李小二,小月的父母坚决反对她和苏北乡下的李小二好,极力促成她和南方城市工厂的干部冯江好,最后捱不过父母亲的以死相逼,.也就放弃了这段感情,从理发师陈伟国在南方创业归来时说,他开的发廓靠近小月的住所,所以小月的情况他还是知道一二的,他说:"小月过得并不幸福,她的丈夫早年经商下海,发了财,成了大款,和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好上了,小月气不过,就离了婚,身边带着一个男孩,"陈伟国讲:小月的心里 很苦,她仍惦念着过去的那段感情,只是碍于身边的孩子,才放弃了这样的打算"这也是陈伟国从小月的最要好的女朋友理发时嘴里打探得来的. 自从小月离开这个庄子,李小二再没心思做裁缝了,做出的衣服,总是出差错,情绪影响着李小二做衣服的质量,后来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喜欢买现成的衣服,省事省时省力,最终李小二关了铺子,李小二从裁缝铺子中走出来,通过市场的调研,摸准了水暖器材这个行当的巨大潜力,所以,水暖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终于开张了,这一做,倒把个李小二做了发了.成了庄子上的有钱人. 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庄子消沉了一段时间,庄子上的政府并入到另一个镇上去了,原因是精简机构,两乡合并一乡,原有的政府房屋只留守着几个人作为办事处之用,昔日繁荣的场面告了一段落. 城市一天天扩大,外延的速度令人惊叹, 原来城市一角的庄子划入了城市整体规划中,整个城市是由越河区,龙岗区,开发区,青河区,加之庄子的新称呼望城区,望城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建设速度的加快,望城区的范围把原有的其他乡镇一些村也划入了建设范围内, 一时间,推土机,挖掘机,打夯机,拖拉机,噪声不断,人们又忙碌开了。 早知道庄子要划入城市建设范围的庄民们,早早拿定注意,规划了自己的未来,把拆近所得的补偿款能恰如其分地用在刀刃上,剩余的钱款装入腰包,把自己后半生都留了进去,这样不至于老无所养,实际上。谁没有子女,他们只是图的心理平衡,心里快活。 裁缝李小二,面食店许文斑,铁匠蔡保军,理发师陈伟国,商人刘成思,常年在外工作的王明飞他们大都改了行,即使想坚守着原有的手艺但他们还是抗不住市场经济繁荣和城市快速变迁所带来的变化,只得操起新的行当,现在他们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着城市风光,街道变宽了,房屋变高了,路灯昼亮了,那些原有的街道上的房屋:粮管所,邮电所,供销社,食品站,信用社,农行,农具厂,电管站,综合厂,电线厂以及裁缝李小二,面食店许文斑,理发店陈伟国等没了踪影,代替的是:望城公园,时代超市,宏远集团,美达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在这里驻足,落户,这里集高新技术为一体,把个望城区弄得天翻地覆,韩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法国的,意大利的名企业总想在这里拴个桩,结果主人还得看看你的名片,端详一番,是否够格,是否是新技术,是否是高技术,那些落后的工艺,淘汰的东西我们不可能接受,因为我们不再是落后,愚昧,满足的庄上人了,你不能再唬弄我们了,我们的身价变了,地位变了,素质同样也在提高,这是时代的逼迫,也是历史的必然。 望城区 城市的轮廓已显露端倪,用不了多少年,这里将会和越河区,龙岗区,开发区,青河区连成一片,到那时一个特大中型城市将会示人面前,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蓝图呀?也是一个有多么远见和多么大的眼光呀? 现在原有庄上住户有些住上了商品楼,有些住上了小洋楼。李小二也有了:洋房,汽车,店铺等固定资产,那些流动性的资金也在日进斗金,忙里忙外的李小二也够辛苦的,他还计划着店铺的分店开张,这时的他多么需要一个帮手呀,他是多么多么的想呀?小月的身影,小月的容颜,小月的身体,只是在闲暇时百无聊赖地想念她,念叨她,那边的小月是否也在想着他呢?李小二不置可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8 22:52:14编辑过]
发表于 19-3-2008 11:0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font lang="ZH-CN" face="MS Song"><p align="left">比较喜欢玄幻魔法的。</p><p>有共同爱好的可以聊聊。</p></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09 22:15:1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09 13:40:2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