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黄土豆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2014 10:34:2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初十日开示

今日有几位广东居士入山礼佛,供斋结缘,请我上堂说几句话,我是空空如也的。谨略述《《四十二章经》一部分的故事,与各位结缘。

佛言:‘
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
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
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
忍色离欲难,
见好不求难,
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
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
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
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

生值佛世,何以说难呢?
若无善根福德因缘,不说遇著佛,遇菩萨罗汉也难。
《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明见佛,三亿信而不见,三亿不见不闻。’
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若得多信,利益无穷。佛在舍卫城二十五年,尚有三亿家不见不闻的,以其无善根福德因缘,故虽生值佛世,尚不见不闻;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

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会招堕,
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弘法,亲近之也能了生脱死,但善根浅薄的,会善知识也难,纵有缘见面闻法,不明所说之义,也无益处。
华严初祖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化身,有弟子亲近很久,不知他的伟大,一日告假,要朝五台山礼文殊去,
师赠以偈曰:‘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
弟子不会意,乃至五台山脚,见一老人,谓之曰:‘文殊今在终南山,杜顺和尚是也。’
弟子趋归,师已于十一月十五日坐亡。
至今关中于是日作文殊忌斋。不具眼识人,虽在善知识面前也认不得他是善知识。又太阳警玄禅师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结果叛师离道,收场在三岔路上被老虎吃掉。已会善知识可算不难了,但不依教修行,虽会善知识也无用处。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因贫穷的虽欲布施,有心无力,勉强布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为难;

豪贵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学道,也是为难。难易是对待法,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难之与易在人不在法,贵能融通,则一切无碍。贫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应尽力布施,豪贵的人身分高,办事不为难,正好学道。佛弟子阿那律,此云无贫,或曰如意,他过去劫中贫穷,一日,在田里干活,其妻送来稗子饭,适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饭。

他说‘这饭很粗,不堪供养大德,请到我家另供好饭吧!’
僧曰:‘现已正午,若到汝家便过了午;过午我不能吃,就化你这稗子饭吃好了。’

他就以稗子饭供养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为天王,世世无贫,事事如意。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僧种下善根,得为释迦座下弟子,闻法悟道成罗汉,天眼第一,这更难得。以一饭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贫穷布施比富贵布施功德更大。可见能打破难关,则贫穷布施亦非难也。

菩萨修六波罗蜜,以布施波罗蜜为首。布施之义说来很多,略说有三:‘
一财施,舍财济贫也;
二法施,说法度他也;
三无畏施,救人之危难也

又,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世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
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身尚能舍,身外之物更不消说了。

来的四位广东居士,千山万水,朝山礼佛,布施结缘,已经难得。既为求出离法而来,则要发长远心,有进无退,恭敬三宝,不要分相,见好的固然要敬,见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爱心,就有烦恼,就脱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注: 四十二章经, 是最早期传入中国的一本经典,东汉时期迦叶摩腾、竺法兰漢译,是古代中国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大概公元67年,东汉孝明皇帝晚上夢見金人,於是派郎中蔡愔、中郎將秦景、博士王遵等,一行十八人西行求法,请来了两位尊者, 尊者即在洛阳白马寺传出此经。四十二章的內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14 10:35:0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七月十一日开示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

难是对待法,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在各人所用不同。

不讲别的,主讲贫穷布施难吧。佛弟子行菩萨道,布施为六度之首。
施者舍也,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舍就是布施,舍就能解脱。
因为一切,皆非我有,能内外尽舍,自然解脱,布施又有什么难?

佛在世时,有一双穷夫妻,穷到不得了,住的是破草房,勉强能避风雨;穿的两人仅共一条下裙,没有上身衣服,出门只能一人穿裙,一人赤身露体留在家里。
所以二人每日轮流出门乞食,也就轮流穿这一条下裙。化饭化得多,二人吃得饱就欢喜,也常有化不够吃不饱的时候,甚至化不到而饿肚子也有。

有一比丘,已证罗汉果,知他二人多生多劫,未种善根,所以这生贫穷到此地步,特来度他,向他化缘,令他种福。
这双夫妻见此比丘在门外化缘,男的招呼他在门外稍等,回来和妻子商量道:

‘我二人前世不修,今生如此贫苦,今生若再不修,将来必然更苦,但想布施种福,又没有东西可供布施,二人只有这一条裙,若布施了,便不能出门,二人都要饿死,但若不布施,生亦无用,不如以此仅有之物,诚心供僧,种种善根,死亦值得。’

其妻同意,男子于是从破房洞中伸出头来,向比丘说:‘大德!请慈悯我,望将此裙代我送去供佛!’

比丘悯而受之,持供世尊。

时世尊正与频婆娑罗王说法,受此供养,即向大众宣布彼夫妻往劫因缘,他们虽未种善根,只今以一念诚心,尽其所有,施下此裙,其福无量,王闻此事,著二人前往看彼夫妻,见其裸体饿睡地上,因救护之,给以衣食,同诣佛所,见佛闻法,即证果位。

他二人穷是穷极了,但能把布施难这一关打破,就获如此利益。
可见难不难在乎一念,没有一定的

昔明代罗殿撰有《醒世诗》曰:‘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这虽是浅白文章,似乎没有很深的道理,但全把我们业障鬼一生的行为描写出来,谁人能脱离这诗的窠臼,谁就是大解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14 10:35:1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开示分享到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15 19:01:4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