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3656|回复: 164

融入与接纳间的对视--------也来说说你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9-2012 14:36:1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散落天涯 于 23-9-2012 14:39 编辑



周雁冰 邓华贵 沈越 赵恺健 苏文琪 (2012-09-10)
新加坡本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新加坡人对移民问题的关注出于移民人数的大幅度增加。
  新加坡人口数量及结构近年来的变化,在我国引起不少讨论。新移民的一切都成了人们关注的课题,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行为表现。这样的讨论在网络上一波胜似一波。而部分新加坡人对外来人口的关注和某种程度上的排斥,也在最近成为国际传媒包括《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报道焦点。李显龙总理在8月26日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特意提醒新加坡人不要让偏见或狭隘心胸所蒙蔽,应该展现人性中更善良美好的一面。《新汇点》本期推出专题报道,探讨新加坡人与来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的新移民之间,彼此感受到的问题,哪些摩擦会影响彼此的观感,又有哪些会被放大?
  新加坡本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但是在建国以后相对稳定的三四十年来,新加坡人已经接受了所谓的“新加坡人”,就是有祖辈在“雾锁南洋”的时代来到这里,赤手空拳打拼出今天的繁华大都会,并在这里扎根成长,生育培养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的“新加坡人”。   这些“新加坡人”与新加坡的制度一起成长,看着一年年的国庆表演,听着一年年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说,几乎就要以为新加坡就是由这些人组成的岛国而已。但是全球化速度之快,让新加坡在步入21世纪之后出现很大的变化。这变化不仅关系到市容及建筑交通等基础硬件,更关系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人、工作方式、邻里生活等等。   根据政府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新加坡在过去5年里,每年引进的新公民人数为1万8500名,是2006年以前的1.3倍。在2004到2008年间,我国每年也平均引进5万8000名永久居民。目前这个人数已经由于移民政策的缩紧,减少为每年不到3万名。   截至去年12月,我国526万人口当中有327万名新加坡公民,54万名永久居民,146万名非居民,非居民人数占总人口的27.8%。也就是说,每10个人当中有近4个不是新加坡公民。这也就是一般“新加坡人”在我国各个角落所感受到的新加坡:“真正”的“新加坡人”在茫茫人海中,已经快要变成少数了。
  对中国新移民的反应最大
  整体而言,从马来西亚和印度移民过来的族群,感受到难以融入的情况比较少,反倒是中国新移民,虽然与本地占人数最多的华人族群是同文同种,却感受到更强烈的疏离感。关于这点,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表示,这也是他的研究所关注的课题之一。   刘宏说:“新加坡华人和中国华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新加坡华人从小受的是英文教育,文化多元并以西方文化为主,工作语言、学校教育都是西式的,后面连带的一整套行为、思维方式,包括对人情的认知,和中国的华人都不一样。而中国人整个文化环境是依据中华文化的传统,来到新地方更注重的是人情关系。在中国行得通的习惯,来到这里却不太被接受。所以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十几年文化教育熏陶的结果,所以要求新移民来到这里几个月就要改变是很难的。”   除了思维方式,刘宏认为中国华人与新加坡华人的处事方式和习惯都受到当地地理、政治和文化社会环境所影响。“最简单的像过马路不那么重视交通法规,在中国和印度都很普遍。我觉得舆论应避免简单的价值判断,认为我的做法就是好的,你的就是不好,而应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刘宏也发现在很多时候,新加坡华人对于中国华人的批评和挑剔程度,甚至大于其他种族对中国华人的批评。“其他种族已经知道我们就是不一样,所以没有那么大的期望。而华人,本来以为四海之内都是一家,结果发现落差更大。”
社区活动在促进新移民和本地人交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家庭社区媒体作为促进融入平台
  新加坡人对移民问题的关注也出于移民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从新移民带来的好处上来说,新加坡的文化领域,包括艺术团体、学校里的很多艺术家和教师都是新移民。从大众文化来说,过去十年以前新加坡吃不到的中国菜,像东北菜、四川菜都在这里出现,大大丰富了新加坡的文化氛围。国人在享受这些艺术、文化、餐饮等等的同时,却一方面面对新加坡日常生活环境的改变。   “以前的新加坡华人多数来自中国南部。今天的华人来自五湖四海,包括黄河长江以北地区。不是说同一个种族就一样,这里面存在差异性。中国移民大量进入新加坡,各行各业都看得到,也让新加坡人感觉到竞争的压力,除了工作岗位,还包括日常生活挤地铁巴士,子女在学校与新移民子女竞争。当然这牵涉到引进新移民的速度,从2000到2009年,新移民增长速度是8%到10%,新加坡公民人口增长却只有1%到2%。所以速度上也让新加坡人难以接受,觉得自己家变成外国。”
  改变民众的心态
  刘宏相信,移民速度和基础设施增长速度的暂时性不协调是可以调节的,更大的问题是改变民众的心态,同时要求外来移民有意识的寻求社会融入。   “可以从家庭、社区、工作场所来展开融入的工作。新加坡的国际婚姻有39.2%,配偶一方来自新加坡以外的占很大部分。这本身就是融合的桥梁。在社区,也可以通过文化、社会活动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求同存异。了解与尊重是融合的起点。我们还是有共同的地方,包括对教育、家庭的重视;相对西方社会,对政府的尊重。
  马国移民偶尔会被“嘲笑”
  与新加坡人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甚至是血缘最接近的,应该就是长堤另一头的马来西亚了。   由于历史及地理因素,不少本地人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移民,或是马来西亚移民的后代,因此与长堤另一端的亲戚还保持联系,所以国人对于马来西亚人相对较熟悉也较容易接受;马来西亚人来到新加坡,也相应地觉得一切不太陌生。   然而,这不代表马来西亚人来到这里,在融入方面完全没问题。有时候他们也和其他外国人一样,会受到一些嘲笑,不过整体来说并不严重,就感觉无伤大雅。   受访的马来西亚移民指出,新加坡人对马来西亚人有些先入为主的偏见,比如认为他们穿着谈吐比较土。   在时尚界工作的戴敏琦举出一个例子,时尚界的人穿着比较时髦,一些新人刚加入时穿着比较随便了,同行就会说:“你看那人穿衣服这么土,一定是马来西亚来的。”可是这种说法往往是错误的,那个新人很可能是本地人,因为时尚感较弱就被说成是邻国过来的。   戴敏琦来这里工作7年,已成为我国公民。她认为马来西亚人与新加坡人表面看不出分别,较容易融入。因为曾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与台湾居住过,她坦承:“其实去到别人的国家,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排斥,这是正常的现象。”她觉得,相对来说,新加坡人对于马来西亚人已经是非常友善的。   不少来自马来西亚的受访者觉得,本地人对于马来西亚人较普遍的误解,就是认为马来西亚很落后,马来西亚人都是从甘榜来的;大家虽然是亲戚,但你们是穷亲戚。所以,让马来西亚移民最受不了的,就是被轻视。还有,称马来西亚人为“联邦人”,说马来西亚人讲话有“联邦腔”,也可能引起反感。   来新加坡念初级学院,后来念大学、工作,在这里居住了8年,如今是我国永久居民的王俊苹,则表示从未感受到本地人对她有任何歧视。她说:“朋友里面,大家从没刻意去区分谁是马来西亚人,谁是新加坡人,没有什么问题。”当年念书时,同学对她非常友好,从来不会因为她的国籍而有冷嘲热讽,相反的,知道她来自槟城,不少人会提起在槟城也有亲戚。
阿尔蒂:通过艺术管道,让来自不同背景的族群有近距离互动。

  印度新移民:是时候探讨有人不愿融入课题
  阿尔蒂·森(Arti Sen)的丈夫4年前因为被跨国金融公司聘请,派来新加坡工作,于是,他们夫妻俩在2008年10月带着当时4岁大的女儿,从印度孟买迁居到本地。
  阿尔蒂:社区活动扮演重要角色
  现年37岁的阿尔蒂目前在本地担任室内设计师,一家三口刚在两三个月前申请到本地永久居留权。当《新汇点》记者拨电问她,可否针对印度新移民与本地族群之间的关系分享看法时,她马上说,是时候应该深入探讨不少印度新移民不愿融入的课题。   “我来新加坡居住快四年了,看到有不少印度新移民不愿意主动和本地人交流,也没尝试融入社群。他们较多选择住在聚集许多印度移民的地区,譬如东海岸,也只和同一公寓里的其他移民来往,不愿抽出时间参加社区活动,接触本地人,这是十分可惜的。”   不过,她也指出:“来到一个新环境,难免人生地不熟,自然会想找些相同背景的人交朋友。一般人都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对新地方产生归属感。我也相信,来到异乡就必须懂得入乡随俗,尤其是打算在这里长期定居的,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出生、长大,总不可能一辈子只跟其他新移民来往吧?”   阿尔蒂积极投入许多社区活动,以扩大交友圈子,加深对本地的了解。她目前是名为“社区创意”(Social Creatives)的社区企业的常驻画家之一,协助策划壁画活动和设计壁画图案,作品包括于新加坡妇女组织理事会(SCWO)和新加坡摩天观景轮外展出的壁画和地画。她去年也参与本地团体“儿戏轩”(Playeum)的儿童壁画活动,协助设计壁画。   她认为:“社区活动在促进新移民和本地人交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音乐、美术之类活动,因为具有艺术这共同语言,能提供一个管道,让来自不同背景的族群有近距离互动。当然,这些人必须愿意踏出家门,主动参与这些活动。”
  拉克什:不会遇到太多困扰
  来自旁遮普州(Punjab)的拉克什·萨巴瓦尔(Rakesh Sabharwal,43岁)也有同感。他在1999年带着妻子来到新加坡,设立一家软件公司。   谈到本地印度族群和印度新移民之间的差异,拉克什认为,两地的印度文化相近,即使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上有些不同,但新移民大都很容易适应本地印度人的文化习俗。他指出:“印度是个大国,别说在新加坡,就算是在印度,不同地区也有不一样的语言、习俗、宗教和饮食习惯。大家早已习惯这些差异,加上英语也是多数印度人的共同语言,因此生活中不会遇到太多困扰。”   阿尔蒂和拉克什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可说是相当一帆风顺。
  希拉:不能一竹竿打翻全船人
  希拉·纳拉亚南(Sheela Narayanan,39岁)是“tabla!”的执行级记者,这是一份以本地印度新移民为读者对象的免费英文报,她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印度新移民,她说:“我见过不少不愿意和本地人打交道,只和其他印度新移民来往的人。不过,我也遇过许多愿意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新移民,所以不能一竹竿打翻全船人。   “不愿和本地人来往的印度新移民,他们主要是觉得本地人不太友善,很难亲近。然而一些本地印度人同样认为,印度新移民非常高傲,因此不愿与他们打交道。问题是,双方并没有采取主动去接近对方,所以这偏见一直维持着。”   令她欣慰的是,和10年前相比,已有越来越多国人和新移民愿意主动认识彼此,甚至一起参与社区服务。“尽管我们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印度人,但彼此之间有许多共同价值观,大家同样重视家庭和社区。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却依然能在多元化中找到团结。”
  中国新移民:网民恶言放大误会
  来自中国河北的李海岩(33岁,化学系博士生)定居新加坡已有六年,在这里组织家庭,孩子刚在5个月前出生。她认为中国近年来发展神速,也让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成为焦点。   她说:“中国新移民很大一部分是有一定学历、技术和能力的人,属于中上水平阶层,可能一些本地人看到新移民生活较好,开始更关注我们。”   在新加坡定居了16年的广东人胡霞珍(40多岁,房地产经纪)也认同这种看法。   她说:“80、90年代来的中国移民是赤手空拳地来到这里讨生活。中国改革开放后,现在的新移民很多是自我感觉优越的富二代,吃得好住得好。这样的现象增加,自然造成新加坡人心理上的对抗。”   她说:“前几年新加坡国门开得太快,中国人一下子进来并留了下来,买房子置产,而新加坡又是自由市场,让本地人认为是中国人推高了房产价格。换做是很多印尼华人一下子涌入,也会成为焦点。”
杨叶认为,人们不应该把社会裂痕问题看得太严重,因为那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感觉的问题。(受访者提供)

  感觉到社会出现裂痕?
  李海岩认为,社会裂痕确实存在,但程度已被夸大。她说:“网上恶言的确有,网民在不透露正式身份和面目的情况下,言辞可能过激。但是在公开场合,我很少看到这样的事发生。”   胡霞珍说:“在衣食住行方面,本地人觉得不像以前那么舒服,怨气就会产生。但是社会本来就有不同的声音,民怨也是正常的。”   上海人杨叶(30岁,金融服务人员)在本地定居12年,在这里上大学和工作,已是本地永久居民,在1个多月前被新加坡雇主派遣回上海工作。   他接受越洋电访时表示,显而易见的裂痕层面在于本地资源有限,新加坡人和外国人共用住房、交通等设施,因此出现生活空间拥挤的问题。   他说:“文化、教育和背景,甚至是思维模式上的不同会造成一些摩擦,但我们不应该把问题看得太严重,因为很大程度上那是个人感觉的问题。”   在本地定居15年、来自安徽的上海人马倩(48岁,个人财富经理)则根本不认为新加坡存在着社会裂痕。马倩本身是永久居民,但丈夫和女儿都已是公民,以新加坡为家。   她说:“之所以产生负面感觉,可能是因为彼此习惯和心理的不同。比方说,有些本地人觉得中国人讲话声音太大。   “我的公司里九成是新加坡人,每天工作也要接触很多其他人,但大家彼此合作开心,他们也愿意帮我提高英文水平,向我解释本地文化,没什么隔阂。”   马倩认为,中国新移民如果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不高,就可能把一些原本善意的事联想成恶意的。   “新移民还是应该入乡随俗,新老移民互相尊重学习,任何事就比较好办。”
  认可在这里的贡献
  不少中国新移民认为,一个国家要以国民为重,他们能够理解以不对等方式对待国民和外国人的国家方针,但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也应该认可外国人的贡献。   杨叶说:“没有政策是十全十美的,我能接受保护本地人权益的政策。但新加坡长期引进外国劳动人口,而这些人长期对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这些都是不应该忽视的。”   “从发展角度来看,把新加坡的经济蛋糕做大,那么引进外籍人口就更有意义,不代表与本地人之间的竞争。”   胡霞珍则说:“本地人看到一些新移民风光,却没看到他们背后的辛苦。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移民需要付出比本地人更大的努力才能过好生活。我们的视野是个人的,容易造成误区,希望人们能以客观的角度去理解事情。”
  不喜欢新加坡人哪方面?
  在应对不喜欢新加坡人哪方面这个问题时,受访者也表现得点到为止。   杨叶说:“我们应该避免把一群人单元化,因为人群中不是所有人都有某个特性。”   李海岩提起向本地店主买东西的不愉快经验:“出去买东西时询问商品的价格和品质,店主偶尔会用揶揄的口吻说,这东西不是Made in China,品质好的很。不过,这真的是偶尔才发生的事。”   李海岩也不忘添一句本地人对她的好:“新加坡邻居对我都很好,会与我聊天,端午节时还特地送我两个粽子,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从生疏到熟络的。”   胡霞珍想了一想,说:“有些本地人在交谈中,会以开玩笑的方式流露出他们不欢迎我们来竞争的态度,而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担心这一点的。”   “有时候去巴刹买猪肉,店主的态度不是很友善,看到我就会抬高价格。卖给本地人10元的肉,卖给我要13元。有时候吃亏,我也不知道,反正买了就是买了。”   对于这些芝麻蒜皮的事,胡霞珍是一笑而过。她说:“世界不能百分之百完美,适者生存嘛。我来新加坡太久了,不能天天为这种事情生气吧。”
本地大学有越来越多外国学生,有些能跟本地人融合在一起。左一为梁博渊。(受访者提供)

  本地两代人看新移民各有不同
  有关新移民的负面声音从何而来?记者找来两代人——有大学生也有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年长一辈,谈谈他们如何看待新移民。   国大商学院学生何进汉(24岁)说,一些中国人在地铁和巴士上聊天或讲电话时,声量特别大,感觉很吵,“遇到这样的人时,会觉得他们不是很有文化。”   受访的大学生也认为,有些人比较不会替他人着想。   新生代看似对新移民的行为有较多意见,年长一辈则对新移民的人数较有顾虑。   王标(66岁,退休人士)说:“公共交通比以前拥挤多了,有时候还觉得外国人比本地人多。”   张瑞玲(52岁,行政助理)则觉得,沟通不良是造成误解的主要原因。她说,公司里这些年请来不少印度籍员工,因为他们口音重,“刚开始时根本听不懂,时间久了才习惯。”   大学生在这方面也有同感。何进汉说:“和一些新移民沟通,有时候要花好些时间才能明白对方。”   至于其他方面,受访的长辈说,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新移民的存在,不会在意了。他们指出,二三十年前的本地人更排斥外国人,因为对他们不够了解。苏岳喜(65岁,退休人士)说:“那时大家的心里总会不舒服,在言语和行为上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他认为,往往是小部分新移民的不良行为,影响大家对他们的印象,“这样的偏见一产生,就得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除。”   就像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咖喱事件,还有孙旭事件等,都可能造成偏见。南大中文系学生梁博渊(24岁)认为,这些孤立事件会煽动起一种情绪,让本地人倾向讨厌外来者,“不过很多时候大家只是嘴巴讲讲,心里其实没什么芥蒂。”   要改善本地人和新移民之间的隔阂,受访者认为,一些新移民或许也应该脱下对本地人的“有色眼镜”,尝试融入。过去因为新移民较少,他们似乎比较愿意融入,但梁博渊指出,现在大学里有越来越多外国学生,他们好多都很自然地与同乡聚集在一起,形成小团体。他说:“小团体就好像他们的保护网,却也隔离了他们跟本地人接触的机会。”
《联合早报》
(编辑:薛之白)
发表于 23-9-2012 14:50:4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一些中国人在地铁和巴士上聊天或讲电话时,声量特别大,感觉很吵,“遇到这样的人时,会觉得他们不是很有文化。”
承认有些人是会这样,但其实有些新加坡本地人讲话也特别大声,我就经常碰到,一听那音就知道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本地人,为什么就没有人说呢,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讲话方式也不一样,为什么非要在讲话大声的人头上扣顶中国人的帽子呢,说到底还是有偏见,新移民是该努力融入新生活,毕竟你移民了,但也要记住自己本身是中国人,虽然移出来了,也要做个好样的,不给自己的祖国丢脸,是我就是这么觉得的,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颗心,中国人在外国就不会受别人白眼了!大家在外的海漂都该有颗赤子之心,给中国人的形象加分!加油!

点评

你平时不多话,一说就很耐听~~赞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3-9-2012 15:19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14:58:2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新公民的媳妇,你也是新移民了。
你有过融入时的不适吗?或有过些被接纳时的困惑?
看到多数媳妇们都忙着充电忙着补修忙着冲刺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也是一种积极融入的方式,值得赞赏!
除了这些,好象还不够。
要如何才能尽快地真正地融入?你怎么看本地人的那些“不适”?
欢迎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15:53:5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最好的融入就是思维方式的融入 当我们的头脑彻底变成坡式思维后我们就真的融入了!

点评

太对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3-9-2012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17:04:1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黄龙 发表于 23-9-2012 14:50
“一些中国人在地铁和巴士上聊天或讲电话时,声量特别大,感觉很吵,“遇到这样的人时,会觉得他们不是很有 ...

无论是什么人,在公共场所大声讲话干扰到其他人,在新加坡都被视为不礼貌,没有教养。
在中国,这样的做法却不会很大幅度引起大家的反感,我这样说不知道对不对?
如果对的话,那么土生新加坡人与土生中国人的价值观,就存在一点差异了。

我打算将来退休后去中国生活,也已经知道有些情况我必须接受,因为我在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决定去中国。
同样的,来这里的人,也必须考虑到价值观的差异,从而自身做出一些调整,大家和谐共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19:10:3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abenniao 发表于 23-9-2012 15:53
个人觉得最好的融入就是思维方式的融入 当我们的头脑彻底变成坡式思维后我们就真的融入了! ...

好象粗象了点儿,来个举例说明吧?
坡式思维是怎样的?
我看到的最简单的例子,排队,无论在哪都能看到或直或弯的队形,没有任何特殊理由可以插队,这个区别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19:26:4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495132 发表于 23-9-2012 17:04
无论是什么人,在公共场所大声讲话干扰到其他人,在新加坡都被视为不礼貌,没有教养。
在中国,这样的做 ...

你打算去中国生活?很好,说明你心目中的中国地位不低,或者说你准备去的那个地方的确不错!
去之前肯定要做很多方面的了解,不然会有很多的问题等你去面对及解决,有可能会比我们来这里的适应难度更大些。:)
假如你过去只是单纯地过退休生活,就简单得多了。

我讲话还算小声,但是偶尔也会尖叫、大吼。。不过是在家里,没有第三个人在的时候,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19:33:1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495132 发表于 23-9-2012 17:04
无论是什么人,在公共场所大声讲话干扰到其他人,在新加坡都被视为不礼貌,没有教养。
在中国,这样的做 ...

同样的,来这里的人,也必须考虑到价值观的差异,从而自身做出一些调整,大家和谐共处。

感觉本地人的包容性还好,至少从你这里看不出什么抱怨的意味,但这,是不是你的心里话呢?就如上面有些人说的,外来人太多抬高了物价,还有出行的时候到处都是外国人,会不会说影响了你们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20:16:2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散落天涯 发表于 23-9-2012 19:10
好象粗象了点儿,来个举例说明吧?
坡式思维是怎样的?
我看到的最简单的例子,排队,无论 ...

也包括我说的,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
不随地吐痰,不随处抽烟,不乱抛垃圾。
非必要不鸣车笛,遵守法纪,不胜枚举。

上面好像有朋友说,新加坡人也有很多是怎么怎么样的。
但是这些比较没有修养毕竟占少数。
要是再加上一些外来的,不啻雪上加霜。
学学好的,别尽拿那些本地人也不欢迎不喜欢的本地人来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2 20:19:2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散落天涯 发表于 23-9-2012 19:26
你打算去中国生活?很好,说明你心目中的中国地位不低,或者说你准备去的那个地方的确不错!
去之前肯定 ...

我没打算去那边做什么事情赚钱。
就是等我房贷供完了,出租,拿租金去那边简单生活。
计划就是在南方找个2-3线的县级小城市组个房子住。
当然我自己的房子也会保留个地方,隔三差五也会回来。
毕竟我的根式在这里,公积金,医保,都在这里。

至于融入,我估计没什么大问题。
低调简单的生活,与世无争就好。

点评

你的想法很好!希望新加坡政府不要一再一再的出台让PR越来越难过的政策,让你的中国国籍能顺利的保留到你想要回到中国生活的那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3-9-2012 23: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