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014|回复: 14

中国最知名的早教专家孙瑞雪育儿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5-2008 21:55: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2><font size="6">中国最知名的早教专家孙瑞雪育儿观点</font></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57"><font size="5"><strong>孙瑞雪简介:<br/><br/>孙瑞雪女士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工作, 1995年同一群知识分子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会及全国唯一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从此,这个团队把传播科学的教育作为她们的理想和目标。<br/>&nbsp; &nbsp; 1996年~1998年孙瑞雪女士在银川电台《家教指南》直播栏目做嘉宾2年,每场近1小时,讲解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体验。<br/>&nbsp; &nbsp; 1998年~2000年为银川晚报《科学的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专栏》撰文,连载2年。自1996年至今,应邀赴北京、陕西、河南、云南、广东、吉林、海南、甘肃、青海、内蒙古、山西、南昌、济南等地讲学、指导教学、接受电视专访、做大型演讲,均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br/>&nbsp; &nbsp; 近年多次被新浪网、摇篮网邀请在专家访谈进行长达几小时的教育专访。2003年在北京IBM总公司、北京工商银行等知名企业为员工做教育专场讲座,得到强烈反响。<br/>&nbsp; &nbsp; 2003年4月作为专家应邀参加《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六大媒体主办,教育部协办的《全国首届教育创新论坛》,并为全国唯一的学前和小学教育界的代表。<br/>&nbsp; &nbsp; 2000年7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教育学术专著《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18万字),2003年再版,2004年5月又有新蕾出版社重出第三版。此书通过观察、举例、分析、实践等方法,不仅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同时也帮助成人了解自己的童年,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2001年孙瑞雪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教材《心智成长丛书》五本,同年出版了《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自由中的儿童》正在出版中。<br/>&nbsp; &nbsp; 2004年接受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专题专人采访。<br/>&nbsp; &nbsp; 2004年接受中央电视台“少儿读书”栏目专访。</strong></font></div>
发表于 14-5-2008 21:56: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h2><u>孙瑞雪育儿观点:爱,是关心人的成长</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58"><font size="5"><strong>爱,是关心人的成长<br/><br/>Q:2岁半的小女孩小囡每次来园上半日课时,身边都有两个人。一位是辞了工作一心照顾她的妈妈,另一位是保姆。吃饭时妈妈喂她,保姆就拿手绢帮她插嘴。小囡来这里后创造了好几个“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剥香蕉吃(平时都是妈妈剥好了给她);第一次在户外自己走路(平时都是妈妈抱着);第一次摔跤(以前在父母、保姆保护之下活动,没有摔跤的机会)……有一次,小囡在幼儿园里不小心跌倒,她父亲来找我:“能不能把园里所有的墙角都用海绵包起来?”“可以呀,只是你打算让小囡一辈子待在幼儿园吗?园外所有的墙,难道你也要包起来吗?”我无奈地说。我自己也有一个3岁的儿子,原来以为,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不用学习自然就会。但是小囡父母对她的这种爱,让我非常疑惑:这是孩子成长需要的爱吗?我们的爱到底带给孩子什么?<br/><br/>&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北京 小董(幼儿园亲子老师,儿子3岁)<br/><br/>在埃塞俄比亚的森林里,居住着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树猴。树猴生活在丛林中,并在丛林中来回穿梭、觅食和逃离。一次,由于天敌的追捕,部分婴猴由于求生的能力还未建立起来,无法逃离,从树上掉落下来。森林的工作人员发现后,就把它们带回来饲养。<br/><br/>工作人员尽可能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看上去同自然环境无大差别的“自然”成长环境,并模仿树猴妈妈,训练它们觅食、攀爬、在树间穿梭等等。看起来,整个成长过程同野生树猴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直到它们可以独立生活时,工作人员就将它放回到树猴群中,让它们回归家园。<br/><br/>但不久,这些树猴一个个陆续死去,竟然没有活下来的树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树猴的成长过程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然环境,它们长大后再回到自然,已经丧失了穿梭于丛林间的能力。我们在其他动物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和结果。<br/><br/>2岁半小囡的妈妈是否在爱孩子?实际上我为这个问题本身而难过。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千百万个家长都在不断重复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此刻,“爱”变成了一个眩目的光环,掩饰了所有衍生出的问题。<br/><br/>虽然人与动物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童年缺失的成长,都会给成年后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br/><br/>对一条狗来说,出生到八个月,它就可以怀孕生育。但人的成长似乎过于漫长,是所有生命中成长期最长的,需要十八年来完成。这十八年中,最重要的是头三年,其后是后三年。在这六年中,儿童要为今后将形成的复杂的认知能力打好基础,发展丰富的情感世界,建立自身以及自身以外的世界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并且儿童还需将所有这一切过程统合起来,建构在自我身上。<br/><br/>成长是何其重要啊。人类的头六年的成长,靠口的品尝认识世界,靠手的触摸认识世界,靠耳朵的倾听学习语言、发展思想,靠鼻子嗅丰富认知,靠行走了解空间,靠眼睛自由地观察了解万物的形状,发现世界的不同,靠第一次发现后的再尝试建立意志和成就感,靠手的自由使用发展智能。<br/><br/><br/><br/>而我们的父母却限制自己孩子的活动,甚至不让孩子去活动,他们替代儿童完成他们原本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活动,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这一切,都因“爱”的名义而生。<br/><br/>婴儿出生后,是母爱唤醒了他(她)所有的感觉。这种爱透过母亲肌肤的触摸,母亲每日慈爱的眼神,母亲呼唤婴儿温柔的语调,母亲有规则地照顾幼儿的生活,母亲在婴儿哭泣时的安慰,一点一滴、一分一秒的积累,逐渐使婴儿对自己充满了爱,微笑便在婴儿的脸上绽开,爱启动了婴儿的世界并伴随着婴儿对世界的认知,这个婴儿由于母爱而容易把精力投入到对世界的探索上。<br/><br/>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亲可以规定他(她)如何成长,母爱更不可能表现为替代儿童的自我发展。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天然的,没有儿童会放弃对世界的探索,就如同学走路和说话,除非人为的误导和阻止。<br/><br/><br/><br/>每一个年龄段,儿童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成长需求,比如小囡要自己吃饭,自己剥香蕉,自己走路,这都是三岁前幼儿成长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地球上,只要是人类的婴儿,从出生起就用眼睛盯着明暗分界线看,他们都是用口来感觉和尝试;用手到处抓摸;都会把里面的倒出来,外面的塞进去,桌上的扔下去;都会对细小事物感兴趣。只要环境适宜,这些无需成人教导,儿童会吃饭时自会吃饭,会说话时自会说话,只要你让儿童自由,儿童无一例外都能做到。<br/><br/>而爱,是它之外的。爱使认知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乐趣;爱使儿童每遇到成长的困难时都能充满力量,勇敢地成长;爱使儿童感到,成长并不使他感到孤独,他不需要独自承担,有一个已经成长过来的人会始终伴随着他;爱使成人能尽力为儿童提供成长的环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保证。<br/><br/>这才是真正的爱,爱是关心人的成长</strong></font></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1:5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2><u>孙瑞雪育儿观点:让专注成为习惯</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61"><font size="5"><strong>Q:我的儿子琛琛5岁了。老师说他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在家时我也发现,给他讲个故事,他却总是钻来钻去,往往是听了一半就不见了踪影。为什么琛琛的专注力这么差?怎样才能让他做事情专心点?<br/><br/>&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上海 李 睿<br/><br/>想要弄清楚一个孩子的专注力为何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从本质上了解专注力来自哪里,这样可能会对父母们更有益处。<br/><br/>一个5岁的孩子专注力差,原因可能出自以下两点:第一,他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第二,他成长的环境里充满了干扰因素。这一次,我们仅就第一点来阐述。<br/><br/>“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br/><br/>一个孩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强烈的生命冲动: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成长和发展。这种冲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是强烈的、首要的,无需由外人来催促。这种冲动使孩子具有高度的专注力:他要寻找和吸收所有能使他成长的营养,让自己独特的自我逐渐形成和丰满起来。<br/><br/>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很缓慢,要用十几年来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最清楚什么对他的发展是有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当我们把自由给予孩子时,通过观察,我们才能发现他的兴趣在哪里。<br/><br/>我们要把“兴趣”这个概念提取出来,使父母能够注意到,而不至于忽略。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发现,只要孩子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把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打扰他,兴趣就会保持相当的时间,并维持一定的强度,我们就能看到孩子在专注地做这件事情。孩子能够被兴趣引导,持续地把精力投入一件事情中,这就是专注力。<br/><br/>如果孩子常常能专注地做一件事,这种专注力就会逐渐变成他自身具有的品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自由”,还能依靠什么呢?<br/><br/>我们成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呢?为孩子提供环境,保证环境的自由和不受打扰。<br/><br/>“基本的物质需求、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胁,注意力就会大打折扣。”<br/><br/>另外,孩子自我的成长和他的基本需求总是交融在一起的。一旦基本的物质条件不能实现,与之相联系的成长主干就会受影响,注意力就会从自我成长中被外力吸引出来,孩子就难以将兴趣点放在成长的过程中的。<br/><br/>生命是一个有机体,无论他内在的精神胚胎是何等的强大,他也需要活下去,也需要满足自己的吃、住、行。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可能更为明显。例如,“吃”对成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享受。但对孩子来说,吃不仅仅是为了存活、建构安全感,也蕴涵着他的生命最本质的需求,那就是建构自我、发展认知。孩子不仅通过吃感知人间百味,形成和演练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通过吃,了解环境、了解自己:这个世界美妙吗?丰富吗?我从中能得到丰富的满足吗?他吃得是否丰富、是否充足、是否享受,都影响到他对环境和自我的感觉;他吃的内容、方式和吃的氛围,也影响着他对世界的最初感觉。<br/><br/>另一个需要是孩子对爱的需求。孩子对爱的需求是基本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一点作保证,孩子就会处于惊恐之中。我们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大群的到处寻求爱的孩子。这种焦虑中的孩子又如何将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长上呢?<br/><br/>孩子对尊重的需求也是基本的需求。尊重使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加进了一个最重要的内涵:自我价值感。这一点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人的尊严。所以,当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不被尊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扰乱心智的发展而阻碍专注力的获得。因此,满足尊重的需要,是使一个人成为人的基本条件。<br/><br/>上面这几个需求如果常常受到威胁,因自我成长的潜在动机而派生出来的注意力就会大打折扣。一个孩子就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被其他任何一个杂乱无章的东西所吸引,注意力的发展就容易偏离自然发展的轨迹。<br/><br/>“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br/><br/>了解了以上基本需求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也是发展儿童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问题。<br/><br/>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他对世界的认识只能透过他的感官来感知:触觉——用手、身体去接触他能够触到的任何东西;视觉——用他的眼睛去捕捉他需要的东西的形象;听觉——用耳朵倾听世界上任何对他的发展有用的声音;嗅觉——用鼻子去探索这个世界所有的味道;味觉——不仅仅用口来认识味道,也用口来认识他能够接触到的物质世界。<br/><br/>这就是蒙台梭利所说的“活动是儿童人格的一部分”。儿童必须使用他的感觉,透过活动来发展自己。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strong></font></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1:57: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ad_pip" id="ad_thread3_2"><a href="http://babysong.tg280.com/" target="_blank"></a></div>
<div id="ad_thread4_2"></div>
<h2><u>孙瑞雪育儿观点:有了安全感不用回头找妈妈</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59"><font size="5"><strong>安全感:不用回头找妈妈<br/><br/>Q:丫丫6个月时,我销假上班。自此,白天外婆来看护她,下班以后我再接手。现在丫丫3岁4个月了,让我头痛的是,她在陌生的环境里总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在家则没有这个问题。比如:其他孩子抢她的东西,她不知躲闪拒绝,更别提去要回来,但是东西被抢走后她会对我发脾气;外人给她东西,无论多么想玩、想要、想吃,也不敢自己拿,必须让我帮着拿回来,至少要拉上我才行;刚上幼儿园时,即使大小便憋得难受,也不敢跟老师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也很头痛为什么她这么没有安全感。&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br/><br/>北京 小许<br/><br/>我首先想探讨什么是儿童成长的理想状态,并以此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一个生命从母体中出来,降临在这个复杂的物质世界里。这个世界蕴涵着复杂的关系,复杂的心态,复杂的意识形态,而婴儿对此一无所知,他仅仅带着巨大的生命动力来到世界。母亲,是他与世界联系的纽带。<br/><br/>在知道母亲不在眼前也依然存在之前,他首先需要时时看到母亲,触摸到她,嗅到她的气味,听到她的声音,得到她的关注;痛苦时需要母亲迅速来到他的身边,帮助他,使他舒服。孩子能经验到这世界是安全的、好的,他便会将此关系延伸到家庭之外、母亲之外的环境中去。<br/><br/>我认识一位美国妈妈,她有两个孩子,大孩子4岁多,小孩子1岁多。我常常能发现,无论手中正做着什么事,只要孩子需要,她都会立刻放下,先照顾孩子。那大孩子永远都全副精力地探索世界,小贝贝也精力旺盛地在抓、拉、爬,认识世界,而她总是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让孩子在需要她时能看到她,但同时,她也不干扰孩子。<br/><br/>这位美国妈妈曾问我:“你能发现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吗?”<br/><br/>“有什么不同?”<br/><br/>她说:“我的孩子不用回头找妈妈,而很多孩子都会害怕妈妈不见了,总是回头找。”<br/><br/>总是回头找妈妈的孩子,跑不远,也不会勇往直前,充满信心。<br/><br/>原本,孩子小的时候,母亲不离开孩子,孩子永远在母亲的视线内,孩子的呼唤妈妈永远都能及时地回应;等到孩子长大些了,探索的范围更大,孩子需要的时候,也能在妈妈劳作的地方找到妈妈,不会产生离开妈妈的焦虑,直到他有足够的能力,不再时时依赖母亲的呵护。母子的分离,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但现实是,目前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br/><br/>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必须去挣钱,要生存;或许,我们有的人自我也没有成长好,在刚刚获得自由的时候我们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丫丫妈妈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白天就要离开她。孩子一整天见不到妈妈,她需要和接替妈妈的外婆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在新的依恋关系建立之前,与妈妈的漫长分离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br/><br/>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儿童是否感到环境、他人对他没有威胁,通常取决于带养孩子的人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质量,这个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儿童同外人以及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取决于成人的主观愿望。<br/><br/>首先,我要说的是,儿童是否能得到带给他安全感的爱,取决于他生活中那个客观存在的关系。理想状态下,带养孩子的是母亲。但是母亲本身不能保证孩子处在一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的关系氛围中,更根本的是,带养他的人能否为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例如:带养她的成人,即便是亲生父母,如果经常吵架,儿童待在旁边也会感到害怕,感到惶恐,感到被抛弃,感到不明白,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被抛弃,这种被抛弃在一边的同成人之间的关系,容易造就具有这样一种心态的儿童。<br/><br/>再比如:带养孩子的成人在孩子爬高时惊恐地说,“会摔”;使用一样东西的时候惊恐地说,“会伤”;走在某个环境中时,惊恐地认为,“会丢”;端杯子的时候惊恐地说,“会烫”等等。这种非常害怕出事,不给孩子空间的担忧的心态,以及这种担忧所派生出来的行为,都能被儿童感受到。成人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感到外界是如此不安全。而这一切并不由成人是否认为自己爱孩子来决定。<br/><br/>所以我想,要解决安全感的问题,除了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的成长的途径外,再没有其他方式。假如父母要把孩子交送到另一个成人的手里,把家庭的环境转换成了幼儿园的环境,至少应该由母亲和孩子一起来熟悉这个人或者环境,熟悉之后,使孩子体验到转入新环境、新关系中是有爱存在的,才能够谈到如何帮助儿童解决其他问题。高质量的抚养关系衍生出来的爱的感受是帮助儿童的前提</strong></font></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1:59: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2><u>孙瑞雪育儿观点:让专注成为习惯(下)</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64"><font size="5"><strong>让专注成为习惯(下)<br/><br/>通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了导致5岁的琛琛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可能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专注的品质,但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他成长中的干扰者。如何做才不会干扰孩子专注力的形成?怎样做才是遵循科学的儿童成长法则?这一次,孙老师将进一步予以解答。<br/><br/>在火车上,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不停地将手中的饮料瓶砸向地下,妈妈拣起给他,他又砸,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周围的成人都感觉心烦和焦虑,妈妈也准备斥责他了。这时,中铺上的一个10岁的男孩,伸出头对孩子的妈妈说:“阿姨,他想学猴子,像砸坚果一样把瓶盖砸开。”妈妈拣起瓶子问小孩子:“你是想把瓶盖打开吗?”小男孩认真地点点头。所有的大人都感到释然,释然中又带有惊奇。可能,相对于30岁的成人,10岁的大孩子更容易接近这个两岁小孩子的世界。<br/><br/>这个两岁的小孩子,如果没有大孩子的提醒,可能会继续砸下去,直到他认为这个方法不能帮他打开瓶盖时,才会想到换另外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眼睛不会去观察瓶子之外的世界,不会想到他是否打扰了别人,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在高度地专注于如何才能打开瓶盖。但是如果没有大男孩诠释他的这个行为,专注的小孩子极有可能会遭到责备。因为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孩子在胡闹,越来越想禁止和斥责他。<br/><br/>这样的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容易看到的。成长是最高的法则,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孩子自我成长的冲动,这一冲动会使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其中。正如我们在上一期所阐述的那样,在自由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质。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如何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延怠孩子的成长呢?我经常给家长以下这些建议:<br/><br/><br/><br/>建议1.预备一个不受干扰的房间。<br/><br/>如果您的家庭条件容许的话,请一定要为孩子预备一个房间,房间的色调要统一、和谐。这个房间里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玩具架,高低正好能适合孩子自行取用(尺寸大约为:<br/><br/>高0.8米,长1.1米),以白色或米色为基调。<br/><br/>玩具都需要分类、敞开地摆放在玩具架上,孩子可以独立选择。房间里还需同时备有给孩子画画的小桌子和凳子。这样,当孩子选择自己的活动时,大人与孩子不会相互打扰。<br/><br/>另外,成长中的孩子更喜欢席地而坐,所以地面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或者放一个薄的床垫。这样,妈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有了休息的地方。如果条件容许的话,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台电视和DVD,这样就可以确保孩子不受成人所观看的电视节目传达出的信息的影响,能保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内容。<br/><br/>这个房间是属于孩子的空间,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在这儿自由地玩,即使房间乱一些也没有关系。家里来客人,或者过多的家庭成员的语言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的重叠都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独立空间的孩子。这实际上是在父母无意识时不破坏儿童成长的最好保证。<br/><br/>这样的一个独立空间还可以确保父母在情绪烦乱的时候,能够独自处理情绪,而不至于影响到孩子——您可以选择离开这个空间躲到自己的卧室或客厅里。这个空间保护了您,也保护了孩子。<br/><br/>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些好处外,不受打扰的空间保护了孩子的专注力,也等于同时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br/><br/><br/><br/>建议2.带孩子去一些不需要遵守很多具体规则的场所。<br/><br/>如果必须去一些需要遵守很多规则的场所,您要事先告诉孩子,并且为孩子预备必须保持安静时可以玩耍的玩具或物品。让一个孩子陪伴着大人,什么也不做,只是等待,那会让孩子发疯,最后也会让大人发疯。<br/><br/><br/><br/>建议3.建立规则,然后放手。<br/><br/>怎样保证父母不去打扰孩子呢?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探索。<br/><br/>这里有3个规则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第一,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环境;第三,不可以伤害他人。<br/><br/>只要孩子没有违背这3个基本规则,就不要去打扰他。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要坚定地这样做,3岁以后,您可以告诉他这样做的理由。<br/><br/>例如,孩子喜欢爬高,如果这个高度危害到他的安全,就把他抱到一个不危害他安全的<br/><br/>地方让他继续玩耍,而没有必要谴责他。<br/><br/>再比如,瓜瓜的妈妈看到孩子在教室的木地板上来回跑动,发出很大的响声,影响了旁边午休的孩子。她并没有禁止瓜瓜,只是跑过去脱掉了瓜瓜的鞋,让瓜瓜光脚在地板上跑,响声没有了。<br/><br/>现在我们看看父母该如何来把握下面这个问题:4岁的孩子和妈妈一起用餐,妈妈在桌上放了一个透明的开口塑料瓶,瓶里放着漂亮的雨花石做装饰。男孩伸出手就要去抓石头玩。这时妈妈该怎么面对他呢?<br/><br/>同样,妈妈可以问自己:他伤害自己了吗?没有。他伤害他人了吗?没有。他伤害环境了吗?没有。答案已经出来了,他可以去玩这个石头,我们不应该在旁边斥责或者禁止他。<br/><br/>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里,只要孩子醒着,他是不可能停止活动的,只可能用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活动是儿童心智成长的通道。活动是儿童成长的法则,人不应该也不能够跟自然法则来斗争。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strong></font></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2:0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2><u>小探索家的秘密</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71"><strong><font size="5">小探索家的秘密<br/>Q:儿子现在1岁4个月,总也静不下来。玩完插座玩锅铲,撕完杂志就咬书,大人吃饭他也要跟着动筷子,就连洗澡的时候手也停不下来,拍拍打打的,光玩水都会用去半天,让他做他会制造出一片混乱,不让他做又会很生气。请问这种<br/><br/>现象如何解决?<br/><br/>甘肃 陈锦<br/><br/><br/><br/>儿童在做事情时,有时看起来不可理解,但从这位妈妈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孩子正在通过感觉来认识这个世界。<br/><br/>智力来自于感觉<br/>曾经有一个孩子这样问他的妈妈:“妈妈,刚出生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对吗?”<br/><br/>妈妈说:“不是这样,刚出生的婴儿,该会的都会。他会用嘴巴吃东西,会用眼睛看东西,会用鼻子闻味道,会用耳朵听声音。当我们用一根羽毛触摸他的脚心的时候,他会把脚缩回去。饿了、尿了,他会用哭声告诉妈妈。你看,刚一出生,他就已经会了这些。”<br/><br/>的确,生命就是靠这5种感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来认知世界的。孩子正是借助这5种感觉,透过身体来发展自己。这正是5岁以前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br/><br/>刚出生的婴儿好像来自一个遥远的世界,当他从那个世界走到我们的身边时,对这个由我们人类所创造的世界一无所知。但是,他拥有一个最强有力的武器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他适应这个世界,同时,他还建构了一个同这个世界相和谐的自我。这个武器系统就是儿童的感觉。<br/><br/>让我们试着从刚出生的时刻开始说起。<br/><br/>最初,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并不会分辨出这一物体和那一物体的区别,我们只能大概地看到这个世界是由明和暗组成的,但这并不要紧。<br/><br/>与此同时,我们会用口吮吸,吮吸的时候是由妈妈抱着我们还是躺在那儿,这会在我们的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感受。<br/><br/>当我们尿湿的时候,会用哭声召唤妈妈,妈妈是否能及时赶到,决定着我们最早与妈妈建立起的关系,最后延伸成我们和周围所有人的关系。<br/><br/>当我们的视觉开始能够区分家里摆放的物品时,会带给我们许多惊奇的发现,爬行能力和手的能力能让我们把一个东西从一个连接它的平面上拿开,扔掉——<br/><br/>“啊!多么惊奇呀!这些东西是可以被分开的。”<br/><br/>这个惊喜会带给我对未来的一系列探索,这是我发现的,是我通过身体发现的。<br/><br/>……<br/><br/>就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发现建构了我们大脑的发展。<br/><br/>这一切都是依靠感觉和运动发生的。透过感觉和运动的整合,孩子拥有了自己的认知、心理、精神,这并不是谁教出来的。感觉-运动的过程是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的。<br/><br/>因此,对于0~5岁的孩子来说,正是透过感觉来发现世界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自我教育的过程。<br/><br/>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br/>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人能做些什么呢?这让我想起海伦-凯勒曾有过的一个经历。<br/><br/>“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的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荡漾,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美妙的东西。<br/><br/>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br/><br/>对所有正常的孩子来说,那种清凉而美妙的感觉是属于他们的,而从旁观察孩子,给予这个事物一个名称正是我们成人的工作。这就是爱德华-塞贡所说的“把孩子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br/><br/>我们常常发现,孩子在玩水的时候,会重复进行,也会换着各种不同的花样,这种特点甚至会持续好几年。在重复玩耍的过程中又带进了其他的东西,比如容器和水。这个玩耍的过程,刺激了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感官合理发展,为智力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br/><br/>例如,一个孩子站在浴盆里,当冷热水交替时,他觉察到并且能准确判断这两种刺激。这种感觉是属于这个孩子的。沉浸在这种感觉中的孩子,注意力全部聚集在水中,之后,孩子就把这种力量沉淀在自己的身体中,满足感使孩子平静了。此时如果成人善于观察,恰到好处地对孩子说“刚才的水是冷的,这是热的”。这一刻,升华的过程就产生了。<br/><br/>皮亚杰常常会这么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到底给了孩子什么呢?”如果说孩子是环境的自我探索者,那我们似乎就像一个高度的、自发的观察者,我们要做的是观察我们的孩子,在合适的时机把感觉背后的概念告诉孩子。</font></strong></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2:0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id="pid657869"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ummary="pid657869">
<tbody>
<tr>
<td class="postcontent">
<div class="postmessage defaultpost">
<div id="ad_thread3_6"></div>
<div id="ad_thread4_6"></div>
<h2><u>孙瑞雪育儿观点:规则,从自由和尊重中走来</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69"><font size="5"><strong>规则,从自由和尊重中走来<br/><br/>通过上一期的阐述,我们知道规则能够保护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给孩子一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尽管并非故意。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需要建立哪些规则?什么样的规则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一生都适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一次,孙老师将进一步解答。<br/><br/><br/><br/>先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br/><br/>火车上,一个4岁的孩子在卧铺席上爬上爬下。几次攀爬后,他的妈妈开始制止他:“听话,下来!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这句话并没能阻止孩子,对攀爬的需求使他忽略了母亲要抛弃他的威胁,仍然开心地探索着。就在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乘警。爷爷赶紧说:“看,再不下来,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孩子立刻紧张地坐在了铺位上,放弃了攀爬。<br/><br/>在我看来,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定会这样攀爬,这是他心智成长的一个需求,活动是他智能运用的一部分。火车有3个高度的铺位,每攀爬一层都是一种心理挑战,同时也会带来一种空间的新感受。一般情况下,只要别人同意,孩子是可以这样活动的。但是,孩子的攀爬行为很可能给父母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很多父母不容许孩子攀爬,并不是因为孩子打扰了别人,而是他不愿意让孩子发生危险。<br/><br/>于是,许多成人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定了这些“规则”:<br/><br/>“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br/><br/>“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br/><br/>“乖,不要弄脏手。”<br/><br/>“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br/><br/>“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br/><br/>……<br/><br/>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常常限制着孩子,并可能威胁着他的成长。<br/><br/>当一个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时,他会认为一切都处在危险之中。这时事件本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无法判定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安全的。这样,危机感就变成了他生活中一个随机性的东西,安全感没有了。<br/><br/>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规则”,有的内化成了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有的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废弃掉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公共场所写着一些对成人的要求:不要随地吐痰;请记住冲厕所;请把手纸扔进纸篓……实际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在成人的世界里被人们称为最基本的素养和素质,这个没有建立起规则的成人正是由于没有基本的素养,于是又在影响着下一代孩子。<br/><br/>道德的根基<br/><br/>在我们的学校里,一位父亲既无奈又骄傲地告诉我:<br/><br/>有一次他严厉而粗暴地谴责他的孩子,孩子等他发完火,对他说:“爸爸,你能不能注意一下你的坏脾气?你的坏脾气解决问题了吗?”然后孩子继续说:“能不能换一种方式?”<br/><br/>这个孩子,遵守了这样一条规则:粗野的行为不能有。在实行了这个规则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显然经验到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内容:<br/><br/>其一,规则使他超脱了对父亲的恐惧,跳到局外来观察父亲。<br/><br/>其二,他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了更多、更好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一定会为他以后的发展打开通道。<br/><br/>这些,他是受用终生的。<br/><br/>事实上,真正的规则能够从人性的根基上奠定道德规范。当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全体人都遵守着规则,孩子就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就能够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br/><br/>对于从未建立规则的孩子来说,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可能需要几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你能够看到,孩子是多么乐意遵守规则;当孩子发现某些人不能遵守规则的时候,他又是多么地痛苦和不安。<br/><br/>我们常常看到1岁多的婴儿,对规则有着强烈的要求:杯子一定要放到原处,出门时一定要由他来关灯……这样的状态表明秩序化是生命本身的内在要求。孩子如果自然地长大,不会去破坏社会道德规范,只会建构更高、更完善的道德规范。<br/><br/>因此,对于儿童来说,给他建立的规则奠定了他一生的道德基础,是为一生作准备的。(本句话复制后插在文内,突出)<br/><br/>6大基本规则<br/><br/>给孩子的基本规则,必须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文明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文化中都要遵守。并且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状态,在孩子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逐步实施。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实际需要建立的规则并不多。我们在从事教育的十几年中,总结了以下的6条:<br/><br/>1.&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br/><br/>2.&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br/><br/>3.&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br/><br/>4.&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br/><br/>5.&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不可以打扰别人。<br/><br/>6.&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br/><br/>这6条规则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孩子们能够自己判断是非善恶,能自发地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秩序与和谐的氛围。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就有了希望的理由</strong></font></div></div>
<div></div></td></tr>
<tr>
<td class="postauthor">
<div class="popupmenu_popup userinfopanel" id="userinfo657869_menu" style="DISPLAY: none">
<dl>
<dt>&nbsp;</dt></dl></div></td>
<td class="postcontent">
<div class="postactions">
<p><strong title="顶部" onclick="scroll(0,0)">TOP</strong> </p></div></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2:0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id="pid657907"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ummary="pid657907">
<tbody>
<tr>
<td class="postcontent">
<div class="postmessage defaultpost">
<div id="ad_thread3_9"></div>
<div id="ad_thread4_9"></div>
<h2><u>依恋是信任的开始</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907">  <strong><font size="5">婴儿从出生起,就已经处于一种关系中了,他必须透过这种关系使自己活下去。所以从一出生,直到两岁,他都必须依靠照顾他的人回应他生理的所有需要:饥饿、疼痛、舒适以及情绪方面的需要:恐惧、焦虑、快乐、好奇。在这样的与照顾者的关系中,儿童体验着对照顾者的感受,从而发展着儿童对人的信任和安全感等等,建立着与照顾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达到对照顾者的依恋。<br/><br/>  <br/><br/>  我们先从幼儿对父母如何产生依恋说起,然后再谈这种依恋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所在。<br/><br/>  <br/><br/>  婴儿在出生时,尤其在头几个月生活的全部内容似乎都集中到了两个地方:口腔和肛门。这样的一个状态更多地集中在父母对他生活上的照顾。当他的身体出现一点情况,比如:拉了,吐了,尿了,或者哪里不舒服了,最初的那个照顾者是否能对他的身体产生及时的回应,然后这种回应是否能持续性地、良好地进行,是否能做到一千次、一万次积极地回应婴儿,这样的重复的照顾,将决定儿童是否与这个照顾者之间产生依恋关系。<br/><br/><br/><br/>  这样的依恋关系究竟给儿童带来了什么呢?实际上,一个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依恋关系建构他最早期的心理基础、情感基础、自我价值感的基础。这样在身体上的照顾派生和发展出了儿童与人的关系的基础,派生出了人对世界的信任,这是关键的意义所在。<br/><br/><br/><br/>  儿童对父母的依恋首先表现在一种需求的循环上。比如:昵昵刚出生的时候,从饥饿开始一直到尿湿尿布都会用一个声音告知父母:哭泣。昵昵的妈妈在得到这个信息过后就立刻走到她的身边,用爱的语言呼唤她,用目光和她接触,用手触摸她,寻找她求助信号的原因所在。昵昵的妈妈很快就发现她尿湿了,湿尿布紧沾着她的屁股。这个感觉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简直是太难受了。昵昵的妈妈给她去掉尿布,轻柔地把她提起来,使她的臀部变得更加舒服,这样一系列的照顾非常及时地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得到这样一个体验后婴儿有一种获得解脱的愉悦感,然后变得安静,有了满足感。紧接着昵昵又有了第二个需求,对她的照顾与回应又重新开始。这样持续的循环式的照顾,以及母亲跟她之间的互动和及时的回应,对她的大脑以及透过肌肤所给予她感官上的感受和体验,大大地满足了昵昵的心理需求,从而建立和发展了昵昵情感上的满足。这样昵昵就对妈妈有了更高的信任。情绪上有了很好的自我调整性,情感上有了更为积极的、主动的情感倾向。当然,昵昵还同时建立了比我们现在所写的更多的东西,比如:因果的思考能力。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些能力之后,更重要的是昵昵得出了一个对自我的价值判断:我是很重要的。这正是母亲积极回应孩子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依恋的一个结果。<br/><br/><br/><br/>  我们再来看看豆豆的生存状态。豆豆出生之后他的需求和昵昵的需求是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照顾豆豆的成人在豆豆产生需求的时候并没有及时地回应豆豆,豆豆用哭声召唤父母的时候父母并不能很好地回应孩子,这样会致使豆豆的哭声从原本的需求层面所发出的讯号转变为愤怒,有时是绝望。这样豆豆与父母之间缺少了一种需求的循环,从而导致了豆豆无法在此循环中拥有被照顾的经验,无法形成对父母的依恋,因此在心理上和情绪上获得更多的是负向的东西:缺乏信任、情绪冲动、无自我价值、无自我调整能力、无自我满足感。这样的状态就成为成人后最基础的心理和情感。<br/><br/><br/><br/>  有的时候当幼儿发出一个需求的哭声我们大部分的情况下会认为这对儿童来说没有什么的,我们不回应儿童。这种不回应最直接的结果是缺乏对儿童身体和感官的触摸和刺激,同时也将导致缺乏这种刺激所发展出来的其他系统。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将会扭曲一个人在生理的、智能的、心理的、情感的、乃至于精神上的极大的匮乏和亏欠,引发一系列的负面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是导致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出问题的开端。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后续的问题就会持续不断。因为,婴儿正是依靠同母亲的依恋关系建立与母亲的连接。这样的连接一旦失去,人就丧失了成长过程中获得机会、被理解等等太多的可能性</font></strong></div></div>
<div></div></td></tr>
<tr>
<td class="postauthor">
<p class="popupmenu_popup userinfopanel" style="DISPLAY: none">&nbsp;</p>
<div class="popupmenu_popup userinfopanel" style="DISPLAY: none">
<dl>
<dt></dt></dl></div>&nbsp;</dt>
<dl></dl></td>
<td class="postcontent">
<div class="postactions">
<p><strong title="顶部" onclick="scroll(0,0)">TOP</strong> </p></div></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21:47:0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2:04: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2>把草莓放在漂亮的托盘里</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885"><strong><font size="5"><u>把草莓放在漂亮的托盘里<br/></u><br/>Q:我的孩子4岁5个月了,有个问题想请教孙老师:通过对您的育儿理论的学习,我知道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真正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作为父母,应如何根据孩子的需要准备环境呢?期盼您的回复!<br/><br/>&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南京 李丽<br/><br/>在0~6岁期间,孩子需要的成长环境,一个是物质环境,更准确地说,就是孩子的家庭环境、学校或幼儿园的环境和儿童常去的公共场所的环境;另一个就是有机会和孩子接触的人的状态,也就是家庭成员和幼儿园老师的状态。他们个人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br/><br/>物质环境让心智获得成长<br/><br/>在有些家庭里,孩子用的杯子和碗都是塑料的,有的已经摔得坑坑洼洼,漆也掉了,看上去不那么舒服。我问他们:“为什么给孩子用这样的东西呢?”他们回答:“这样的东西结实,不容易被摔坏。”再仔细观察,有些父母自己的碗、盘,有的已经被微波炉烤得黑乎乎的了,却仍然在用。<br/><br/>其实,这些生活用品的选择和环境的布置,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它会经过孩子的“消化”,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这其中包含了孩子常用的杯、碗、筷、勺,衣物、床单、被套、窗帘,家具的摆放、房间的色彩等等。<br/><br/>为什么不把草莓洗干净后盛放在一个精美的玻璃容器中,用漂亮的托盘端到孩子的面前呢?<br/><br/>为什么不仔细考量窗帘和墙的色彩搭配呢?<br/><br/>为什么不把床放在面向窗的地方,让孩子清晨睁开眼睛的瞬间,能够看到阳光和绿色的大自然,闻到清新的空气呢?<br/><br/>为什么不在平常的地方放上一件美妙的什物呢?<br/><br/>……<br/><br/>这些每一天我们都会看到、都要用到的东西都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父母生命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审美和心理。<br/><br/>而有一些东西,孩子恰恰可以透过它们获得成长。<br/><br/>有些妈妈常这样咨询我:“我的孩子太不听话了。你说该怎么管教他?”我总会问:“你能告诉我,他哪些地方不听话吗?”她们会说:“吃饭的时候把盘子中的东西抓来抓去,把食物当个玩具一样玩儿,撕书,把面条在指缝里捏挤。你说怎么办?”<br/><br/>我猜想,这样的妈妈几乎是毫无准备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问她们:“你在生孩子以前是否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孩子会把香蕉捏碎,从指缝里再挤出来,然后再把黏糊糊的手抹在你的脸上和衣服上,最后还会用舌头去舔……但这就是孩子啊,你不仅要同意他这样做,而且还要多给他几个香蕉,直到他捏得满足了——从0岁开始,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借助这些东西发展智能的。所以,你要为他提供这样的东西,把它看成是孩子的玩具,直到孩子超越过去。”<br/><br/>有的妈妈认为,孩子玩坏一样玩具不是浪费,但是孩子把纸巾抽出来、把纯净水按出来、把妈妈包饺子的面拿去玩耍……这都叫浪费。所以,这些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但是恰恰就是这些行为,才是早期孩子心智成长的关键组成部分。孩子总是从最基本的生活环境开始认知,逐渐才能超越这种状态,达到另一种发展。<br/><br/>最重要的环境是“人”<br/><br/>孩子并不是环境的被动吸收者,在生命的早期,孩子对环境的探索充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的帮助或者阻止,就形成了亲子之间关系的基础,这种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br/><br/>通常,成人是透过行为、语言、情绪和表情来影响孩子的。我们常常发现,母亲焦虑时孩子会更焦虑;母亲试图将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某种类型的人时,孩子却往往成为她自身心理状态的翻版。因为她所期望的,她常说出来的那些话是她大脑里设想的内容,并不是她本人的生活,孩子吸收的却是她生命的一部分。<br/><br/>有一天中午,一个3岁多的孩子骑一辆塑料车玩,突然间他大哭起来。我跑到孩子面前,问他为什么哭。孩子又哭了,边哭边说:“车的轮子会掉!”<br/><br/>我忙低头检查,发现轮子是好的。我说:“轮子没有掉,非常好。”孩子说:“那它掉了怎么办?”我说:“掉了爸爸会给你修好的。”孩子说:“爸爸修不好怎么办?”我说:“找修汽车的师傅修。”孩子说:“也修不好怎么办?”我说:“实在修不好了就买一辆新的。”孩子说:“这个车是别人送的。买不到的。”我说:“有生产厂家怎么会买不到呢?”孩子说:“找不到厂家怎么办呢?”<br/><br/>我开始绝望起来,这种情绪提醒了我。我对他说:“你现在低头看,轮子好好的就在车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伸手摸了摸轮子,然后给了他一个非常肯定的微笑,说:“多结实的轮子啊,多结实的车啊。”他若有所思地坐在车上待了好一会儿。<br/><br/>后来问起他的老师,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常常为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痛苦。这样的状态,一方面说明孩子的智慧已经足以支撑他去考虑较远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他周围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的影响。<br/><br/>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试着遵守下面这些规则,来保证孩子的心理处于积极而非消极的状态:<br/><br/>一、请使用积极的、正面的语言与孩子沟通。例如,当孩子在马路上奔跑时,尽量少说:“不要在马路上跑。”而是说:“请走人行道。”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已经做到了60%~70%。假如孩子真的有一些必须给予批评的地方,那也请在1分钟内把它处理掉,而不让自己陷入不良情绪中。<br/><br/>二.如果需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时,请使用坚定但平和的面部表情。<br/><br/>三.准备好接纳孩子,而不是在语言上接纳,行为上却抛弃。例如,如果你不同意孩子做一件事情,你可以蹲下来,将孩子的手握在你的手心中,对视着孩子的眼睛,对孩子说:“妈妈很爱你,但妈妈不同意你做这样的事情。”这样,孩子就明白他是被接纳、被爱的,只是他所做的事情是不被接纳的。<br/><br/>其实,遵从这样的模式,恰恰也是孩子给予我们的成长机会。借这个机会,我们也在持续地、快乐并痛苦地成长着</font></strong></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2:07: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5"><strong><u>不给孩子建立规则就是“暴力”<br/><br/></u>孙瑞雪:在很多人看来,规则和自由是相互抵触、相互抑制的。实际上,规则是自由的保障。而且,在心理学上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不给儿童建立规则就是暴力。因为没有规则的话,那么,比儿童强大的人就会很自然地把所有的“支配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给孩子的规则是晚上可以看1个小时电视,实际上,这条规则不光制约着孩子,同时也制约了我们大人。倘若我们没有给孩子建立这种规则,那么,很可能孩子能否看电视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情绪:高兴了,孩子就能多看一会儿;不高兴,连1分钟都不让孩子看。这就叫“暴力”。因为权力是掌握在你的手里我们幼儿园里还有一条规则就是“请等待”。如果别人玩的东西你也要玩,那么,你必须等待,老师不会干预。如果这个过程的权力完全掌握在大人手里。孩子们就都要仰视她,等着她发号施令。所以,在我们学校,这件事情是不允许老师插手的,老师也必须遵守。<br/><br/>从这个角度来说,规则在保护儿童。这样,儿童和成人都一样遵守,平等出现了,儿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由自己把握,安全感也就产生了。这也使儿童产生了一种心态: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不是一个大人没完没了地告诉他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就是清晰的对环境的把握。<br/><br/><br/><br/>自由和规则,你的底线在哪儿?<br/><br/>陈维之:我女儿喜欢荡秋千,每次都要一直玩到幼儿园要关门了。我告诉她幼儿园的秩序我们一定要遵守,可是她又正玩到兴头上。这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呢?<br/><br/>孙瑞雪:抱着她离开,告诉她,妈妈知道你心里很难过,但我们必须离开。<br/><br/>&nbsp;&nbsp;<br/><br/>陈维之:我是这样做的。但是她每次都哭,给我的感觉就是她从来都没玩够过。另外,每次去亲子班,到上课时间了,她偏不去,但是等去了以后她又不肯走。她做什么事情的惯性特别大,但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得到完全满足。&nbsp; &nbsp;<br/><br/>孙瑞雪:我觉得这件事情跟你有关。当你犹豫的时候,你的孩子就会抓住这个心理。如果你坚定地这么做,孩子很快就会知道不能影响别人的。这是一个建立规则的过程,你要把它坚持到底。<br/><br/><br/><br/>马莉:我同意这种说法。有一次,小区举行篝火晚会。我们也带着孩子去了,他表现得很好。到7点钟,我老公给孩子爷爷奶奶打电话,让他们把孩子接走。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正玩得兴致勃勃。我们同事就觉得很不理解,他玩得很好啊,为什么要让他离开呢?我说,这是我们的规则,我答应带他来参加晚会的时候,已经和他约定好 7点钟离开。而且,如果孩子继续待在这儿,会妨碍我们两个继续享受篝火晚会。后来,他高高兴兴地跟爷爷奶奶走了。<br/><br/><br/><br/>陈维之:我相信孩子有这种自律性,但是如果他玩得特别高兴的时候,你让他走,他会那么愉快地接受吗?因为每次我在这种场合让孩子走的时候,她就是不肯走,就要哭。<br/><br/>孙瑞雪:其实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事,你要拒绝孩子做想做的事情,他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方式就是哭。而且在你的孩子这个年龄,孩子有这样一种心理特点:先寻找你的底线。把你逼到顶点,看你能怎么样。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一个规则,在这个范围之内让他探索。<br/><br/><br/><br/>孩子必须遵守的3个规则<br/><br/>王敬凯:我们总是抱着很美好的心愿让孩子能够自由地活动,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的“自由”会和我们的原则发生抵触,这时候,我们很难取舍。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哪些规则孩子必须遵守。<br/><br/>孙瑞雪:我们的规则就有3点:<br/><br/>第一,&nbsp; &nbsp;不能伤害到孩子自己。孩子爬到了一个高桌子上面,有可能摔下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抱下去。一开始好像小孩子不明白,如果我们总是这样做的话,他会自己总结出经验:好像我一到类似这样的地方,妈妈就会把我抱开。<br/><br/>第二,&nbsp; &nbsp;不可以打扰别人,也不能侵犯到别人。比如我们都在开会,一个小孩进来大吵大闹,他的妈妈应该立刻把他抱走。<br/><br/>第三,  不能破坏环境。除此之外,孩子都可以自由地活动。<br/><br/>&nbsp; &nbsp;&nbsp; &nbsp;<br/><br/>让孩子建立最后的安全感<br/><br/>孙瑞雪:我曾经见到过一位妈妈,她和孩子逛商店的时候,叮嘱孩子不要走远,否则妈妈就找不找你了。结果她的孩子真的走了。她就悄悄地躲在后面跟着看。孩子找不着妈妈在那儿哭她也不出来。等孩子哭了一会儿她才出现。然后她告诉孩子,你看你会走丢吧,假如你走丢了以后会怎样怎样,说了很多。她的孩子确实以后再也不敢走开了。她也认为自己这个方法很成功。<br/><br/>我还有一个美国朋友,她的孩子跟中国的孩子一块玩儿。她观察出一个差别:她的孩子想到哪里就直奔哪里,目标专一,因为他知道妈妈始终都在远处关注着自己;但中国孩子会频频回过头找妈妈,总是在确认妈妈是否在那儿。<br/><br/>我更赞成美国妈妈的做法,因为她对孩子的爱既给了孩子自由,又给了孩子安全感。<br/><br/></strong></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