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media

中国最知名的早教专家孙瑞雪育儿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5-2008 22:1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2><u>空间的敏感期</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909"><strong><font size="5">空间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个敏感期,因为透过时间和空间,我们一下被界定为地球上的一个状态,一个物质的形态。所有的孩子出生时从子宫摔落到一个大空间中,首先要知道的必须是时间和空间,他必须学会在空间中使用自己的身体,然后透过超越自己的身体,探索这个物质世界的空间,才能够把自我跟现有的物质世界完好的结合在一起。<br/><br/>&nbsp; &nbsp; 满满喜欢寻找下水井盖上的洞洞,然后将小东西从洞眼儿塞进去;在墙上发现一个洞眼儿,也会往里面塞东西。塞东西到一个洞洞里成了他乐此不疲的工作。妈妈看他忙乎着,虽然不打断他,却满是疑惑。<br/><br/>&nbsp; &nbsp; 我们知道儿童空间敏感期的发展从0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岁,而最早的空间敏感期是这样的:他首先会发现这一物体和那一物体是分离的,所以他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拨拉到地上,然后寻找,再拿到高处,拨拉下来。这是儿童最早的对空间的感受,这个感受过去之后,儿童就会发现:一个空间里边的能抖出来,外边的能塞进去。所以儿童见了洞洞就会把一个东西塞进去。这个活动在儿童一岁左右的时候非常频繁。<br/><br/>&nbsp; &nbsp; 紧接着儿童开始不断垒高、推倒、垒高、推倒,这是最典型的感知空间发展的一种能力。是对空间感受的过程。这个感受是儿童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接着儿童会对一个狭小的空间非常感兴趣,比如钻到大衣柜里、桌子下面玩耍。之后儿童对爬到某个高处开始有兴趣,我们常常看见小朋友反复爬楼梯,实际上,这都是儿童在运用身体对空间把握的一个过程。比如说儿童为什么不用腿走着下楼梯,会倒着下,原因是儿童对手的把握要超出脚,所以儿童必须在手上有把握以后,才有决心和有心理能力再使用他的腿,这样结合起来,他才觉得能准确把这个楼梯的过程走下去,这就是身体对空间的探索。这时候的孩子对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爬栏杆都会有巨大的兴趣。<br/><br/>&nbsp; &nbsp; 这个期间过去以后儿童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开始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跃,这个过程除了儿童在感受空间的大小外,他还在用他的皮肤、他的肌肉、他身体所有的东西来感知这个空间有多大、多高、多远。他们发现自己从这个高度往下跳的时候,心理已经能够承受了,儿童就会跳下去。儿童透过经验发现对这一空间高度得到把握,能够再一次承受,就会探索更高的空间。所以空间的把握,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在心灵上能够承受多大的一个空间的状态,这决定了儿童未来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br/><br/>&nbsp; &nbsp; 空间的敏感期可能给家长造成的危机感比较大。很多妈妈害怕,不许孩子趴在桌子上,不许从窗台上往下跳,不许孩子钻到一个小地方……实际上很早的时候国际上就有一个实验叫“视崖实验”,儿童在看到玻璃板下面有一个在视觉上表现出低洼的部分都不会爬过去,这证明儿童对环境的把握是有天然的自卫意识的。我们可以跟在孩子几米以外保护他,而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不要设置那么多的限制,不要在孩子刚有点不平衡的时候就把手支上去扶住。妈妈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不要把这种危险“说”给孩子,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危机感,破坏儿童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也同时也丧失了探索世界的机会。<br/><br/>&nbsp; &nbsp; 所以我们要告诉家长的还是那一句话:给孩子爱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这样的需求,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br/><br/><br/><br/>关键词:对空间的探索和认识。<br/><br/>出现年龄:0-6岁,每个年龄阶段发展内容不同。<br/><br/>表现:<br/><br/>反复移动物体、扔物体;垒高;把东西从一个空间拿出来放入另一个空间;喜欢钻到不同大小的空间中;喜欢爬上爬下,跳、跑;喜欢旋转、攀爬等。<br/><br/>注意事项:<br/><br/>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的身体充分运动;提供可以扔、垒的材料,帮助孩子完成空间探索;不要限制孩子;注意保证安全</font></strong></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8 22:14: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h2><u>模仿没有对与错</u></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657910"><font size="5"><strong>上海的鹿鹿妈妈说:“我儿子现在1岁4个月,非常喜欢去厨房看大人炒菜、蒸饭、烧开水,喜欢自己打开橱柜,拿出勺子、铲子、油桶、酱油桶、水壶玩耍。我个人认为只要安全,又有大人看着小孩,就尽管让他看,让他玩儿。他玩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我婆婆认为要让小孩懂规矩,要让小孩明白这些是厨房用具,不能用来玩儿。认为我太惯着他。我不知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希望得到您的帮助。”<br/><br/>&nbsp; &nbsp;<br/><br/>“模仿”这个词,使用在这个1岁4个月的孩子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只是很多老人并不知到“模仿”是0-3岁期间很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模仿”是指孩子重复原型所显示的行为,模仿实际是儿童认知在行为上的一种确认,一直发展到确定他们所属的范畴,也就是将自己的属性归类。这个意思是说:如果孩子看到某一行为自己无法确定而不能完成时,儿童就不会模仿,而会苦恼和焦虑。而两岁左右最明显。<br/><br/><br/><br/>在许多儿童的科教片和儿童认知发展的教材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婴儿靠在垫子上,父亲的脸对着他,伸出舌头,婴儿也伸出舌头,父亲笑了,婴儿也报之以微笑。”这是婴儿在几个月时,有选择性的模仿。当孩子的年龄成长到2岁时,孩子不但模仿各种行为而且开始模仿社会性行为,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系列模仿,因为儿童的模仿是有选择性的,而这个期间,儿童特别喜欢模仿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炒菜,他也炒菜;父母扫地,他也扫地。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孩子还会经常性地重复父母的语言、表情、重复父母的某些特定行为。儿童要透过这一个过程由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的状态中,也是儿童从内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半年的时间。表面上看这一阶段的孩子似乎没有自我,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br/><br/><br/><br/>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很好地度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就会滞后,所以我们也常常看到5、6岁的孩子模仿老师或一些大孩子的行为。鹿鹿妈妈说的模仿行为相对更容易接受,而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更加无聊的模仿,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制止儿童。而这个制止的过程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相应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这都是成人后大脑平庸的一个早期的现象。<br/><br/><br/><br/>J.凯根说:“对于儿童,模仿可以是一种获得愉快、力量、财富或别的渴望目标的自我意识的尝试。”所以我能给父母的最好的建议就是: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儿童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strong></font></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08 20:34: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虽然有点儿长.......</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5-2008 01:4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楼主发那么好的帖子,感受非浅。</p>
<p>还有吗?</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08 21:5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绿水清清</i>在2008-5-16 1:43:00的发言:</b><br/>
<p>谢谢楼主发那么好的帖子,感受非浅。</p>
<p>还有吗?</p></div>
<p>[em64]&nbsp;谢谢你的支持,清清</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