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雨茜

[财经]林毅夫认为中国能更安然度过危机 10月14日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8-2008 18:13: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nrti">
<h2 id="cont_title">信贷过度集中蕴含的危机 </h2><span id="cont_riqi" _extended="true">陆磊&nbsp;&nbsp;&nbsp;&nbsp;[08-22 12:14]   &nbsp;&nbsp;<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comment/list/article_id/110007502/article_title/%25E4%25BF%25A1%25E8%25B4%25B7%25E8%25BF%2587%25E5%25BA%25A6%25E9%259B%2586%25E4%25B8%25AD%25E8%2595%25B4%25E5%2590%25AB%25E7%259A%2584%25E5%258D%25B1%25E6%259C%25BA/article_url/aHR0cDovL3d3dy5jYWlqaW5nLmNvbS5jbi8yMDA4LTA4LTIyLzExMDAwNzUwMi5odG1s">共有 0 条点评</a></span></div>
<div class="nrgn"><img onclick="zoom()"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1.gif"/> <img onclick="zoom_()"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2.gif"/></div>
<div class="the_content" id="the_content" style="FONT-SIZE: 14px">
<p><strong>中长期贷款过多,更深层次上提高了金融部门信用风险,并威胁整体经济安全,亟须设立存款保险机构</strong></p>
<p><strong>  【《财经网》专栏·金融论道/专栏作家 陆磊】</strong>在<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整体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font>的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结构成为解读未来金融风险概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信贷投放更多集中于少数地区与客户,则机构如此决策所蕴含的深意是:一则,金融机构显然不相信中小客户在整体上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一则,金融机构显然相信整体信用风险水平在持续上升。<br/>  因此,一个理性操作是,把更多的信贷资源集中于少数大型客户。一旦整体经济走势下滑,至少我们面临的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局面,就不会有太多的人会对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指责。但是,信贷集中这一行为本身,却成为令中国经济高质量运行之巢倾覆的重要推动力,将导致金融运行的不稳定。<br/>  综合各种情况观测,<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中国的信贷</font>虽然<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在总量上得到控制</font>,但在<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结构上</font>却<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呈现过度集中趋势</font>。从中央银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数据看,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数额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br/>  从人民币贷款的部门投向上看,居民户、非金融性公司和其他部门的贷款增长均有放缓。<br/>  居民户的贷款同比增长21.1%,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602亿元,同比少增2139亿元。其中,居民户消费性贷款继续保持2008年以来的同比少增态势,比年初增加2580亿元,同比少增1220亿元。这与房地产市场销售减少、金融机构对住房贷款投放谨慎、以及居民观望气氛浓厚有关。而居民户的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增加2023亿元,同比少增919亿元。另一方面,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0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91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万亿元。显然,居民部门的分散程度小于企业部门。<br/>  在人民币贷款少增的899亿元中,居民部门的少增量高达2139亿元;<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信贷增长的主体则是企业部门,且以中长期贷款为重</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一个基本事实是,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能成功获得中长期贷款的机构无非是垄断行业或大型企业;而短期贷款——特别是票据融资的较慢增长,意味着实体经济中的交易量呈萎缩趋势。<br/></font>  于是,我们不得不担心下一阶段的经济平稳运行和金融稳定问题。<br/>  首先,在经济下滑过程中,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中小型经济主体无法得到有效的融资支撑。尽管我们并不提倡政策性倾斜,但即使从金融部门自身利益看,过度信贷集中必将导致信用风险高度集中。<br/>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小企业对市场景气更为敏感。大型企业的确可以扛过一定强度的不景气,然而,中小企业是真正的消费需求发现者、提供者和满足者。</font>这是因为,除奢侈品外,主要消费品都由中小企业生产、主要就业由中小企业提供。如果一个经济体首先出现中小企业的体系性瓦解,则一定意味着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出现整体经济运行困难。因此,在当前的关键性结构转型期间,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必须共同推动信贷分散化。一方面,企业部门有必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形成并满足内需;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应尽可能避免信贷过度集中所造成的信用危机。<br/>  其次,中长期贷款意味着继续增加供给,这将在未来继续形成过剩产能;而消费需求如不能得到有效扩张,则一定会导致金融资产质量的恶化。不幸的是,2008年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向基础设施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投放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共计8826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总量的67.7%。<br/>  当然,基础设施属于必需投入的项目,且不易随时间推移而损耗。但是,中长期贷款过多,在更深层次上提高了金融部门信用风险,其作用不过是推迟了损失的发生时间。相反,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显然更为安全。如果我们的金融机构继续采取鸵鸟政策,则整体经济安全将遭遇极大威胁。<br/>  最后,针对上述情形,我们亟须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尽管这一机构在2006年以前貌似多余,但或许在2009年以后将成为最繁忙的监管部门。■</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8-2008 18:2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先顶一下,再仔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08 09:29: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nrti">
<h2 id="cont_title">美就业利好面纱难掩失业衰容 </h2><span id="cont_riqi" _extended="true">《财经》记者 张环宇&nbsp;&nbsp;<img src="http://img.caijing.com.cn/ico_logo.gif" border="0"/>&nbsp;&nbsp;[08-22 18:57]   &nbsp;&nbsp;<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comment/list/article_id/110007608/article_title/%25E7%25BE%258E%25E5%25B0%25B1%25E4%25B8%259A%25E5%2588%25A9%25E5%25A5%25BD%25E9%259D%25A2%25E7%25BA%25B1%25E9%259A%25BE%25E6%258E%25A9%25E5%25A4%25B1%25E4%25B8%259A%25E8%25A1%25B0%25E5%25AE%25B9/article_url/aHR0cDovL3d3dy5jYWlqaW5nLmNvbS5jbi8yMDA4LTA4LTIyLzExMDAwNzYwOC5odG1s">共有 0 条点评</a></span></div>
<div class="nrgn"><img onclick="zoom()"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1.gif"/> <img onclick="zoom_()"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2.gif"/></div>
<div class="the_content" id="the_content" style="FONT-SIZE: 14px">
<p><strong>就业和消费将成为未来美国经济的两大主要隐患</strong></p>
<p><strong>  【《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环宇】</strong>8月16日,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16日当周,首度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小幅下降1.3万人,至43.2万人。而上周的数据也被向下修正1.2万人。<br/>  仅从单周数据本身看,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消息公布后,美元指数小幅上扬即可证实这点。但是,同时公布的四周移动平均值却将这一利好消息的面纱再度揭去,当周移动平均值数据攀升值44.58万人,也是近八年以来的最高水平。<br/>  本月初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报告将就业的担忧推至顶峰,5.7%的失业率对于美国政府是难以容忍的数字,甚至有经济学家预测,未来这一数字还可能继续上升。如果这一预言不幸成真,美联储或许会被迫重新将降息方案拿上案头。<br/>  这场肇始于房市的次贷危机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好转。<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 color="#000000">房屋市场的稳定仍然遥遥无期,市场上大量的存货使得房价难以维持坚挺。</font>政府和建筑商在控制源头一端的努力显而易见,本周公布的7月新屋开工率下滑11%至96.5万套,创下17年以来的新低。<br/>  另一个令美联储头疼的问题——<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通胀</font>在7月同样出现危险的征兆。7月PPI环比涨1.2%,涨幅远远高于分析师0.5%-0.6%的预测区间。而核心PPI更是环比涨0.7%,创下近27年的最大涨幅。</p>
<p></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middle"><img alt="" src="http://img.caijing.com.cn/2008-08-22/110007609.jpg" align="middle"/></td></tr>
<tr>
<td style="FONT-SIZE: 12px" align="middle"></td></tr></tbody></table><br/>
<p>  虽然预测值低于实际值的情况在油价上涨期间并不罕见,但核心PPI的强力上扬,为通胀敲响警钟。从目前情况来看,核心通胀特别是核心PCE平减指数所承担的压力,并没有糟糕到令美联储改变政策方向的地步,但<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通胀阴影能否消散,仍主要取决于国际油价是否能持续维持在当前水平上或者进一步降低。</font><br/>  目前美国经济最大的焦点,仍集中在就业和消费之上,楼市的低迷特别是房屋价格的急剧缩水,可能会进一步打击消费者的信心。<br/>  失业率上升、房屋市场萧条,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资本市场剧烈震荡,最终均将从消费数据上清晰地得到证实,不过,由于此前的财政刺激计划,消费在此轮连锁反应中受到的真实影响尚难以推断。<br/>  从美国此前二季度的GDP数据中不难发现,二季度GDP增速加快,主要动力来自出口加速和进口较大幅度的缩减,住宅固定投资的负面“贡献”下降,以及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尽管被存货投资的大幅锐减所部分抵消。<br/>  不过,减税计划有效性究竟几何,目前仍难以明确判断。如果一段时间后,经济未如美联储预期那样回稳,而通胀又未出现明显扩散的迹象,美联储或许会考虑通过小幅降息来应对经济困境。■</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8-2008 12:4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nrti">
<h2 id="cont_title">新兴市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h2><span id="cont_riqi" _extended="true">《财经》实习记者 张翃&nbsp;&nbsp;<img src="http://img.caijing.com.cn/ico_logo.gif" border="0"/>&nbsp;&nbsp;[08-25 11:01]   &nbsp;&nbsp;<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comment/list/article_id/110008103/article_title/%25E6%2596%25B0%25E5%2585%25B4%25E5%25B8%2582%25E5%259C%25BA%25EF%25BC%259A%25E5%25AE%25B6%25E5%25AE%25B6%25E6%259C%2589%25E6%259C%25AC%25E9%259A%25BE%25E5%25BF%25B5%25E7%259A%2584%25E7%25BB%258F/article_url/aHR0cDovL3d3dy5jYWlqaW5nLmNvbS5jbi8yMDA4LTA4LTI1LzExMDAwODEwMy5odG1s">共有 0 条点评</a></span></div>
<div class="nrgn"><img onclick="zoom()"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1.gif"/> <img onclick="zoom_()"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2.gif"/></div>
<div class="the_content" id="the_content" style="FONT-SIZE: 14px">
<p><strong>被寄予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厚望的新兴市场国家,亦面临各种问题</strong></p>
<p><strong>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张翃】</strong>拿什么拯救你,全球经济?新兴市场——也许。<br/>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已经很难指望从深陷次贷危机难以自拔的美国经济身上看到什么惊喜,而最新的经济数据,又让人猛然意识到欧洲和日本经济已近衰退边缘。三大发达经济体的黯然失色,使得人们更寄望于至今仍高速增长的“金砖四国”领衔的新兴市场。<br/></font>  然而,新兴市场本身的问题,也正逐渐显露出来。<br/>  一个反映新兴市场状况的指标——MSCI新兴市场指数,<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自2007年10月触顶,至今已下跌28%。2008年,除了科威特,所有新兴市场的股市市值都缩水(中国上证指数以54%的缩水幅度高居榜首)。</font><br/>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从石油美元源源涌入的中东产油国,到75%原油依赖进口的印度,无一幸免于通货膨胀的全球“疫情”。<br/></font>  “金砖四国”中通胀率最高的<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 color="#ffff00">印度</font>,最新的批发价格指数通胀率已达12.63%,物价高速上涨,加之能源限价提高,在7月初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卡车司机大罢工,物流几近瘫痪。<br/>  印度央行反通胀不可谓不勉力。经几次提息,商行向央行贷款的回购利率已达9.0%,存款准备金率自8月30日起也将提至9.0%,但通胀水平仍未见回落。<br/>  比通胀由来更久的问题,则是财政与贸易的双赤字。部分由于国际油价飙升,2007-2008财年印度的贸易赤字达到GDP的7.7%,印度经济顾问理事会(EAC)预计,2008-2009财年的这一比例将达10.4%。<br/>  印度政府曾许诺,2008-2009财年财政赤字不超GDP的2.5%。这一目标本就难以实现,在2009年5月大选临近的当口,辛格政府还是在8月14日批准了对500万政府雇员的提薪方案,提薪幅度平均达21%。外加对150亿美元农民债务的减免,有专家估计,财政赤字今年将达GDP5%以上。评级机构惠誉也因此下调了印度的货币景气评级至“负级”。<br/>  相比印度,<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 color="#ffff00">巴西</font>7月6.4%的通胀率也许值得羡慕,但也已濒临6.5%的政府目标上限。而值得担忧的是失业率,在连续五个月的下降后,7月又回升至8.1%。失业率若继续上升,央行继续其强硬的货币政策则不免要犹豫一番。<br/>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巴西还需担忧的是原材料价格。这一资源丰富的南美大国,乘着国际原材料价格高涨的“东风”,近年来收入颇丰。然而,全球经济萎靡带来的需求放缓,很快就在原材料价格上反映了出来。原材料生产企业占一半权重的巴西Bovespa指数,眼下已从5月的历史高点下降了26%。<br/></font>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 color="#ffff00">俄罗斯</font>可能与巴西有相似的忧虑。俄罗斯经济重获增长活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的高企。石油天然气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60%,能源生产占GDP比重的20%。因此,随着国际油价自7月中旬147美元/桶的高位回落至目前的120美元以下,俄罗斯股市的RTS指数也应声下落,比一年前下跌了26.4%。<br/>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爆发冲突,令投资者对俄的信心大打折扣。8月19日,北约成员国外长在布鲁塞尔的紧急会议上,宣布“不能如往常那样继续与俄罗斯的商业关系”,更令俄罗斯的投资吸引力受到打击。根据美林公司和新兴投资组合基金研究公司(EPFR Global)的研究,从争端爆发的8月8日到8月13日,投资者已从俄罗斯的股票基金中撤出2.39亿美元。<br/>  俄罗斯的通胀形势亦相当严峻。2008年初至8月18日,俄罗斯物价上涨9.5%,远高于去年同期的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俄罗斯全年的通胀率将达14%。<br/>  前段时间被密切关注的<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 color="#ffff00">越南</font>,近来似乎平静了许多。但其27%的最新通胀数据,很难让人相信它已安然过关。<br/>  奇怪的是,越南的FDI流入丝毫没有因为外界的担忧而减少,截至7月,登记FDI流入已达445亿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支付的FDI中,有四分之一都流向了房地产相关行业,达到30亿美元,大大超过2007年全年的20亿美元。泡沫正在越吹越大。<br/>  “谢天谢地,还有<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 color="#ffff00">中国</font>消费者。”《华尔街日报》8月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作此感言。尽管奥运之后中国经济走势何去何从令人“提心吊胆”,但至少目前看来,中国市场还是很多投资者的希望所托。7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3%,创1996年以来新高;7月中国亦在“二战”后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目的国。这个13亿人的巨大经济体,其消费能力如能焕发,无疑将为沉闷的世界经济注入一剂“兴奋剂”。<br/>  但中国内需的启动绝非易事。长期以来,居民收入水平上升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而社保制度的不完善、合理投资渠道的缺乏又使得人们倾向于储蓄,“不敢”消费。政府若能尽早采纳学者提出的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取消存款利息税、对低收入群体加大补贴等措施,中国的内需得到激励,或许能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风景这边独好”。■</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12:44:1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8 15:3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 dir="ltr" style="MARGIN-RIGHT: 0px">
<div class="nrti">
<h2 id="cont_title">沈明高:“热钱”并未大规模“外逃” </h2><span id="cont_riqi" _extended="true">《财经》记者 李增新&nbsp;&nbsp;<img src="http://img.caijing.com.cn/ico_logo.gif" border="0"/>&nbsp;&nbsp;[08-25 08:09]   &nbsp;&nbsp;<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comment/list/article_id/110008051/article_title/%25E6%25B2%2588%25E6%2598%258E%25E9%25AB%2598%25EF%25BC%259A%25E2%2580%259C%25E7%2583%25AD%25E9%2592%25B1%25E2%2580%259D%25E5%25B9%25B6%25E6%259C%25AA%25E5%25A4%25A7%25E8%25A7%2584%25E6%25A8%25A1%25E2%2580%259C%25E5%25A4%2596%25E9%2580%2583%25E2%2580%259D/article_url/aHR0cDovL3d3dy5jYWlqaW5nLmNvbS5jbi8yMDA4LTA4LTI1LzExMDAwODA1MS5odG1s">共有 24 条点评</a></span></div>
<div class="nrgn"><img onclick="zoom()"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1.gif"/> <img onclick="zoom_()"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2.gif"/></div>
<div class="the_content" id="the_content" style="FONT-SIZE: 14px"><strong>最新的《财经·宏观周报》指出,资金净流入下降,不代表“热钱”出货离境,短期内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的可能性不大</strong> <br/><br/><strong>  【《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增新】</strong>所谓的“热钱”流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今年6月以来资金净流入的下降,并不表明“热钱”正在出货离境,《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如此表示。<br/>  在《财经》研究部8月25日推出的<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usermanage/login/act/dpdf/?url=http://file.caijing.com.cn/flash/pdf/hgzb20080825.pdf"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第二期《财经·宏观周报》</font></a>中,沈明高预计,短期内中国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的可能性不大。<br/>  他认为,“热钱”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使其动辄得咎。统计口径和对“热钱”流入渠道的判断不一致,是目前关于“热钱”规模的估计仁智互见的主要原因。由于“热钱”的低透明度,相关争论还将持续。<br/>  但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是争论“热钱”的规模,而是把握包括“热钱”在内的跨境资金流动的规律和大势。<br/>  用外汇储备增量与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外贸顺差之差来衡量资金的净流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与有关‘热钱’争论的季节性特点是一致的,”沈明高说。<br/>  据他估算,2000年-2002年之间,后七个月的平均净流出是前五个月的近两倍;2003年-2007年之间,后者的平均净流入只是前者的16.5%。<br/>  资金净流入集中在每年的早期,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br/>  首先,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可能在每年年初集中反映;其次,外汇储备中欧元资产的大幅升值有可能在年初统计中体现;第三,由于会计年度的影响,国内企业和个人很有可能在上一年年底收汇,下一年年初结汇;第四,受农历新年的季节性效应影响,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集中在下半年,进口和海外投资在农历新年以后才陆续展开;第五,简单地用“外汇用储备增量与FDI和外贸顺差之差”来衡量“热钱”本身夸大了“热钱”流入的规模。<br/>  同时还应看到,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提速与资金净流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并不能排除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热钱”流入的事实,沈明高指出。<br/>  然而,即使人民币不升值,也不能完全抹去资金进出的季节性特点。沈明高强调,资金在年初净流入的时候无须过分担心“热钱”流入,而当资金净流入缩小甚至为负时,亦不必惊呼“热钱”出逃。<br/>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目前,美元升值主要不是由于美国经济向好,而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向坏。只要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改,经济增长保持适当的增速,短期内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的可能性不大。”沈明高如此判断。</font><br/>  《财经》记者采访的数位经济学家亦表示,外汇储备中不可为顺差和FDI解释的部分流入速度可能正在大幅度放缓,但并不构成“资本外逃”之势。“热钱”存在和其潜在的流出不会对总体的宏观经济局面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国有能力化解“热钱”流出的冲击。<br/>  《财经·宏观周报》第二期的其他内容还包括“《财经网》读者调查——‘后奥运经济’分歧”栏目。<br/>  在搜集了1000多份网友问卷调查答案后,《财经网》认为,读者对奥运会后中国经济走势分歧严重;奥运会对个人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但个人消费仍然乐观;人们对在近期再次举办国际大型体育活动(如2012年“世界杯”足球赛)热情不足。<br/>  “一周宏观经济概览”栏目则是对上周发生的国内外重要宏观经济事件的梳理和回顾。<br/>  《财经》认为,上周国家发改委上调上网电价不会加剧通胀压力,但可能继续推高煤电价格,凸显价格控制困局。对于周中出现的财政刺激方案传闻,业界专家普遍预测,年内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很小。<br/>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国际方面,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日本出口和消费之忧甚于通胀:欧元区衰退迹象越发明显,货币政策受其制约;英国利率政策将取决于国际油价的变动;美国就业和消费将成两大隐患。■ <br/></font></div></block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08 10:56: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nrti">
<h2 id="cont_title">美国经济拐点来了吗? </h2><span id="cont_riqi" _extended="true">《财经》记者 张环宇&nbsp;&nbsp;<img src="http://img.caijing.com.cn/ico_logo.gif" border="0"/>&nbsp;&nbsp;[08-28 20:57]   &nbsp;&nbsp;<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comment/list/article_id/110008962/article_title/%25E7%25BE%258E%25E5%259B%25BD%25E7%25BB%258F%25E6%25B5%258E%25E6%258B%2590%25E7%2582%25B9%25E6%259D%25A5%25E4%25BA%2586%25E5%2590%2597%25EF%25BC%259F/article_url/aHR0cDovL3d3dy5jYWlqaW5nLmNvbS5jbi8yMDA4LTA4LTI4LzExMDAwODk2Mi5odG1s">共有 1 条点评</a></span></div>
<div class="nrgn"><img onclick="zoom()"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1.gif"/> <img onclick="zoom_()" src="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newstemplates/img/v2.gif"/></div>
<div class="the_content" id="the_content" style="FONT-SIZE: 14px">
<p><strong>国防品和运输行业引领的耐用品订单并不能说明什么。消费问题仍然相当严重</strong></p>
<p><strong>  【《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环宇】</strong>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昨天公布的美国耐用品订单数据是一个极大的意外。<br/>  相比较经济学家此前对耐用品订单回落0.4%的预期,1.3%的同比增幅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br/>  虽然在扣除运输品订单(飞机订单)的影响后,耐用品订单的增幅下降至0.7%,但这一数字仍然令投资者感受到希望。此前,由于失业率和采购经理人指数纷纷走弱,市场的信心一度低落,而一份积极的耐用品报告无疑是对市场信心及时的提振。<br/>  7月美国耐用品报告显示,运输业耐用品订单增加3.1%,商用飞机订单飙升28.0%,军用飞机订单增加7.8%。机动车及零部件订单增长1.2%,这可能是受到节能型汽车需求增加的提振。<br/>  汽车行业订单增加,可能意味着占据GDP中逾5%份额的庞大工业继续保持健康的增长势头,汽车工业的景气更可能带动一系列下游行业的景气,并最终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br/>  虽然在这份报告中,国防品和运输业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在考虑经济的具体运行时,经济学家必须将相关的“扰动”因素排除,特别是军用和商用飞机订单项目,这两个项目受到单次交易的影响很大,因此,仅凭借本月的数据就作出美国经济走出阴影笼罩的判断仍过于冒险。<br/>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球汽车生产制造行业面临的压力开始显露痕迹。按照日本和德国相关媒体的报道,很多世界上重要的汽车生产商或调低本年的利润预测,或开始出现明显的限产行为。<br/>  从中长期来看,行业的压力仍然明显,油价的下落能否真正稳固目前仍存在较多猜测,生产部门的成本压力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br/>  另外,来自零售部门的信息也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即使在退税政策的刺激下,7月的汽车及相关配件的零售额也下降2.4%,正如很多经济学家们担忧的那样,如果扣除通胀因素,实际零售额可能正在缓慢地衰退。<br/>  从数据中,我们看到油价高涨对于美国消费习惯的影响,运动型多功能车(运动休旅车,SUV)和其他高耗油车辆的销量下降异常明显,而且,即使在油价回落的7月,购车者的消费欲望仍然不强。<br/>  零售数据和耐用品数据的差别,可能暗示经济部门在压力传导方面的某种“滞后”,这种滞后的影响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消化,并逐步反映在实体部门中。<br/>  下次公布的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数据和非农就业报告将为经济判断提供更多的证据。<br/>  不管怎样,仅仅依靠耐用品订单两个月的反弹就判定经济走势出现转折,华尔街的欢欣雀跃来得实在太早了。■</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08 10:09: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h2 id="cont_title">沈明高:油价下跌喜忧参半 </h2>《财经》记者 李增新&nbsp;&nbsp;&nbsp;&nbsp;[09-01 08:12]   &nbsp;&nbsp;<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comment/list/article_id/110009408/article_title/%25E6%25B2%2588%25E6%2598%258E%25E9%25AB%2598%25EF%25BC%259A%25E6%25B2%25B9%25E4%25BB%25B7%25E4%25B8%258B%25E8%25B7%258C%25E5%2596%259C%25E5%25BF%25A7%25E5%258F%2582%25E5%258D%258A/article_url/aHR0cDovL3d3dy5jYWlqaW5nLmNvbS5jbi8yMDA4LTA5LTAxLzExMDAwOTQwOC5odG1s">共有 3 条点评</a></div>
<div></div>
<div id="the_content">
<div>
<script src="http://p.generalv.com/player/playerPlus.js?cid=82b42274_d90f_1000_8001_001aa00da3fe&amp;skin_id=s_caijing_2&amp;width=500&amp;height=405"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object id="GNVPlayerPlus_82b42274_d90f_1000_8001_001aa00da3fe" codebase="http://f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8,0,0,0" height="405" width="500" data="http://p.generalv.com/player/playerPlus.swf"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embed  name="GNVPlayerPlus_82b42274_d90f_1000_8001_001aa00da3fe" width="500"
height="405" src="http://p.generalv.com/player/playerPlus.swf"
FlashVars='SKIN_ID=s_caijing_2&PID=82b42274_d90f_1000_8001_001aa00da3fe'   
menu="false" quality="high" allowfullscreen="true" bgcolor="#ffffff"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embed></object></div><strong>
<p>第三期《财经·宏观周报》显示,油价下跌可能降低通胀压力,但经济有随之滑落的风险,亦可能催生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新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p></strong>
<p>  <strong>【《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增新】</strong>近期国际油价回落可能是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转机,但<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经济和油价同步滑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font>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如是说。<br/>  在《财经》研究部9月1日推出的<a href="http://service.caijing.com.cn/usermanage/login/act/dpdf/?url=http://file.caijing.com.cn/flash/pdf/hgzb20080901.pdf"><font color="#0000ff">第三期《财经·宏观周报》</font></a>中,沈明高提醒道,无论油价下跌是否由于经济基本面下滑引起,都有可能催生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国际市场的流动性。<br/>  近期国际油价高位回落,从今年7月的每桶近150美元下降到目前的115美元左右。沈明高指出,油价下跌的原因不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不同。<br/>  如果国际油价下跌是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那么它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了空间。如果各国能集中精力对付经济放慢甚至衰退的问题,经济向下的风险会有所遏止,全球经济复苏有望。<br/>  但值得注意的是,油价下跌不一定会降低目前的通胀水平。因为低油价缓解通胀,是建立在油价与通胀正相关的假设之上的,“而过去的经验表明,这一假设并不总是成立。”沈明高说,并指出其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工业国的央行纷纷致力于控制通胀预期,使得在高油价时人们预期紧缩的货币政策,而低油价时预期“松货币”以刺激经济,于是降低了油价与通胀压力的相关性。<br/>  此外,<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全球通胀水平上升的根源在于流动性过剩而非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主要工业国的央行为解决次贷危机带来的信用紧张又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增加了未来通胀的压力。</font>因此,“即使油价下跌,也不会导致通胀水平的下降。”<br/>  另一种可能是,油价调整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恶化。油价下跌或许代表了市场对经济放慢的悲观看法,这与日欧经济放慢在时间上是一致的。<br/>  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放慢会导致新兴市场经济的出口需求降低,进一步拉低全球的石油需求,导致了国际油价向下调整。油价变化表明全球经济“硬着落”的风险增加,经济下滑风险有可能大于通胀风险。<br/>  无论油价下跌的原因是否独立于经济的基本面,都有可能催生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前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受制于通胀压力,在对市场注入流动性时还有所顾忌。但现在油价下跌,可能引发第二波流动性的上升,两波叠加的结果是全球流动性的进一步放松甚至泛滥。<br/>  对中国而言,油价的短期下跌有可能减缓国内企业利润空间的挤压。但由于国外经济放慢的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变不可避免。外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全球流动性供给的增加有可能加剧外资的流入,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不会在马上消失,沈明高称。<br/>  《财经·宏观周报》第三期的内容还包括“《财经网》专栏作家对话——全球经济动荡之势不改”。这是沈明高与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访谈对话栏目。<br/>  黄益平认为,<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99">当前欧洲经济前景暗淡,欧元区“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及趋于“一统”的财政政策逐渐成为欧洲经济的掣肘,而美国和日本经济不见起色。新兴市场国家受外需疲软的影响,经济下滑迹象可能愈发明显。</font>面临诸多外部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同时货币政策不能放松。<br/>  “经济调研——中国出口企业的就业创造与成本变迁”则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雪春和金融稳定局徐忠两位研究员与沈明高共同完成的一项课题的成果。该调研报告的主要观点包括:中国出口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出口企业平均工资上涨水平远低于名义GDP增长;人工成本上升,但优势仍在,出口企业平均能够将24.7%的成本上升通过提价的方式转移给下游企业和消费者。<br/>  最后,“一周宏观经济概览”是对上周发生的国内外重要宏观经济事件的回顾,其国内部分包括对中国前七个月财政收支数据的解读、对可能推行的中小企业债的理解和建议、以及对停征工商“两费”的评价;而国际方面主要针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上周公布的重要经济指标数据的分析和判断。■<br/></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 10:11:2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9-2008 16:35: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九月财经观察</p>
<p>&nbsp;</p>
<ul>
<li>大宗商品下跌带动了大宗商品货币,如澳币的下跌;</li>
<li>在中到长期内,大宗商品依然在上行轨道;</li>
<li>全球经济增长预计会放缓,新兴市场也逐步出现放缓迹象;</li>
<li>对冲基金在过去一个月由于看多大宗商品,看空美元和财经股,遭到打击;</li>
<li>投资提要:分散风险,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自一个篮子里面。</li></u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9-2008 14:3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yeti5000</i>在2008-9-3 17:16:00的发言:</b><br/>
<p>价格会反映一切信息</p>
<p>&nbsp;</p>
<p>我个人认为。 那些天天扯淡经济,政治,社会, 话题和市场太远的人, 都不能称之为专家。 </p></div>
<p>&nbsp;</p>
<p>谢谢你发表个人见解。</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9-2008 14:38: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h2 class="nrti" id="cont_title">澳洲降息,欧洲还要等多久? </h2>
<ul>
<li>
<div class="nrti"><span id="cont_riqi" _extended="true">《财经》记者 张环宇&nbsp;&nbsp;<img src="http://img.caijing.com.cn/ico_logo.gif" border="0"/>&nbsp;&nbsp;[09-03 20:45]   &nbsp;&nbsp;<a  href="http://www.caijing.com.cn/2008-09-03/110010154.html#">共有0条点评</a></span></div></li></ul>
<div class="the_content" id="the_content" style="FONT-SIZE: 14px"><strong>欧洲央行决心减息前,需更多证据表明经济下滑。这或要等欧元区三季度GDP数据公布后<br/></strong><br/>  <strong>【《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环宇】</strong>澳大利亚央行近七年来的首次降息并不令人意外,欧洲央行的下一次减息却千呼万唤不出来。<br/>  澳洲联储9月2日将基准利率从7.25%降到7%,并未令市场太感意外。上次议息会议后的声明,下调基准利率的暗示已有透露。<br/>  澳大利亚的利率水平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最高。较高的借贷成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胀的蔓延(6月澳大利亚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4.5%),但同时也束缚了经济活动。<br/>  澳洲联储本次议息会议后的声明中,将当前信贷形势归纳为“不仅外部形势持续恶化,国内的信贷和金融状况亦更加趋紧”。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家庭消费意愿正受到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越来越大的利息支出的侵蚀。信贷利差扩大增大了融资成本,放贷者则将压力转嫁给借贷者,这又进一步放大了紧缩效应。<br/>  澳大利亚是一个资源出口型国家。在其经济构成中,出口占据相当大的份额,特别是铁矿石和煤炭等初级生产资料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受高利率支撑而相应走强的澳元,也阻碍了出口部门的效益增长。可以预期,在油价回调的背景下,澳洲央行有了更多的理由去关注经济下行,而非通胀压力。<br/>  因此,澳洲联储对利率的放松也就在情理之中。此时,欧洲各国央行该如何应对呢?<br/>  从基础面上看,欧洲和英国央行降息都拥有足够的理由,例如,消费低迷,出口下滑,经济增速放缓趋势较为明显。但与澳洲的最大区别是,澳洲的利率是从7.25%的水平下降,操作空间显然比其他发达经济体更大。且澳洲联储对于通胀的态度,传统上就没有欧洲央行那么强硬。<br/>  近一段时间,欧洲央行利率政策已较往常偏向“中性”,主要归结于欧元区经济放缓的迹象趋于明显。二季度GDP数据显示,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放缓,甚至陷入衰退。<br/>  另一方面,不管是欧洲央行内部成员,还是欧元区国家的一些官员,对于财政刺激计划的推行并不积极。日前欧洲央行理事魏霖克在公开讲话中称,贸然采用财政刺激计划对欧洲经济并无益处。<br/>  德国财政部长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尽管德国以及欧元区经济存在衰弱迹象,但德国经济远未到萧条的地步,也无需经济刺激方案。<br/>  按照市场的预计,将于9月4日举行的欧洲和英国央行议息会议将继续维持利率不变,因为通胀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但可从欧洲央行会后的声明,寻找到其未来利率政策走向的蛛丝马迹——如果声明中继续出现诸如针对“螺旋式通胀”的担忧,以及针对通胀的语气和判断较为强烈的话,则降息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欧元也会趁势走强。<br/>  本周另一值得关注的数据是美国非农就业人口。目前对这一数据的预期仍然较为悲观,市场甚至“宽容”地将预期值放宽至减少7.3万人的水平。但如果非农就业人口突破这一“预期警戒线”,甚至是如果突破10万人的幅度,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前景料会再度转空。<br/>  那么,即使欧洲央行的声明仍然“不偏不倚”地不透露任何减息意向,而使投资者失望并转向美元,也难保美元不会结束目前的升值势头,掉头走跌。<br/>  总之,虽然欧元区经济放缓的迹象非常明显,但大体判断,并没有明显放松利率政策的迹象。欧洲央行对于经济下行风险的重视程度虽然提高,但远未达到衰退的判断。因此,虽然官方称对“通胀”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但在货币政策取舍过程中,仍有较强的倾向性。<br/>  值得庆幸的是,墨西哥湾的飓风并未对目前的紧张形势火上浇油,国际原油价格已回落至110美元每桶以下,油价的持续下行无疑将为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者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br/>目前,政策制定者们或许还只是不够确信——经济真的已经开始下滑了吗?要检验这一问题,或许要在三季度欧元区GDP数据公布后,才有定论。■
<div class="clear"></div></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